與玩具相機的特別回憶
2006 年2 月,結束1 年5 個月的倫敦生活,在即將回國之前,我決定要去做一趟最後的旅行。因為是從兩個月前就開始規劃的旅行,所以用很便宜的價格買到了機票。
透過網路,也完成了旅館的預訂。訂下了從巴塞隆納開始,以3 週的時間遊歷馬德里、巴黎、尼斯,接著回到倫敦,兩天後就直接回韓國的行程。
我從放在朋友家的廉價行李箱內的行李中,開始打包3 週旅行的背包裡需帶的東西,也跟隔壁房的朋友借了歐洲旅行的書,準備大致都完成了。在空蕩蕩的房間裡度過最後一晚,然後一大早就前往希斯羅機場。有一股微妙的緊張感環繞在我周圍,雖然海外旅行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不過這次的旅行對我來說就各種意義上,是完全不同的。
雖然有整理過去這段留學生活的意義,不過這還是第一次完完全全只有我自己一個人進行的旅行,因此有些興奮又非常緊張。
在當地一個認識的人都沒有,我徹徹底底成了獨自一人。如果是小時候,大概會對獨自一個人旅行感到很愜意,不過年紀越大,害怕的東西反而越來越多了,所以就連旅行路線都徹底計畫了一番。預訂了地點好、價格便宜的地方當作住處,解決了交通的麻煩之後,才稍微能夠放心。
還有也把身上的英鎊全都換成了歐元。雖然對20 天的行程來說這金額是有點不夠,但沒錢的旅行也是有特別之處。再加上我也還有最後的靠山,我已經先算好緊急時所需的錢,準備了一些預備金。但是要藏在哪裡才好呢? 一瞬間,新買的素描本闖進我的視線,我就把裝錢的信封黏在最後一頁上面,然後用畫有其他圖案的紙蓋住那個信封。
「太完美了∼!不會有人想到這裡有錢的。還有誰會偷素描本呢?準備結束。來,出發吧!」
雖然一直到深夜才抵達西班牙,不過因為我已經先把住處的位置查好了,所以沒有什麼大問題。抵達住處之後,就被帶到我預訂的單人房。在以西班牙式建築打造的旅館房間裡,有一張小小的書桌,還有裝飾可愛的窗戶。我坐在書桌前面寫日記,也再設計了一下行程。就要展開陌生的旅行了,雖然有點緊張,但陌生的風景、生疏的空氣所帶給我的興奮心情也很不錯。
第二天早上,一睜開眼我就一下子跳下床,開始踏出前往新舞台的步伐。巴塞隆納商店都休息的週日意外的悠閒,但是往河邊的街道上,滿滿地都是觀光客。雖然是冬天,但天氣還滿溫暖的,坐在岸邊看著河水曬太陽,這樣的時間真的是太舒適愜意了,與倫敦的冷淡完全不同。我把新買的素描本拿出來,畫下在河上行走的船隻以及在休息的人們。不知怎麼地,這本素描本讓我愛不釋手。雖然沒有畫很多張圖,不過畫出來的圖也都讓我滿意。我有了「如果是這種方式,那一個人旅行也不是什麼很難的事情嘛」這種想法。很希望自己不會被其他人打擾,可以盡情地享受這種悠閒。
「啊,果然還是一個人好∼!」
展開真正旅行的第一天,我花了一筆大錢去看高第設計的巴特洛公寓casa batlo 和米拉公寓casa mila,然後到很漂亮的餐廳點了法國麵包披薩Baguette Pizza 跟義式濃縮咖啡。有點想要炫燿的感覺,我把相機拿出來瀏覽先前拍的照片,確認了接下來的行程之後,烤好的美味披薩才終於上桌。我因為肚子餓,所以很快的把相機跟素描本塞進包包裡,然後把包包放到地板上。脫下厚重的外套掛在椅子上,慌慌張張地吃起披薩來。
雖然有一瞬間留意到在我面前徘徊的憨厚男人跟小孩子,不過我卻沒有太注意。
傻傻的吃到一半,突然想起要拍照的我,伸出手去拿我的包包,但包包該在的那個地方,卻空空如也。「哎呀!我的包包跑哪去了?」,那時,想要把剛做好的義式濃縮咖啡送來的服務生靠近了我。「請問你有看到我的包包嗎?」,但大家都是一臉不清楚的表情,前途真是一片漆黑啊! 進到這間餐廳把包包放下來也才不過1 分鐘而已。
完• 蛋•了。
包包裡裝著的,幾乎是我所有的東西。素描本有藏在裡面的美金跟歐元、Nikon COOLPIX SQ、我的老相機Minolta Hi-matic F、妹妹買給我的CD Player、護照、倫敦機場巴士車票、英國紙幣跟硬幣;還有把行李寄回韓國的收據、幾捲底片等等,真的裝了很多的東西。
臉上掛著「這事情跟我沒關係」的表情,一點也不煩惱的服務生跟周圍的人都很冷漠無情。我所剩下的東西,只有擺在空蕩蕩桌上那本朋友的旅行書,還有放在後面口袋的皮夾而已。在這個當下還有皮夾,這是幸還是不幸呢? 我也沒對還吃不到一半的披薩以及碰都沒碰的義式濃縮咖啡討價還價,馬上付了帳就離開了那個地方。都是些沒有人情味的傢伙,我拿著收據緊緊咬著牙。
不能就這樣吃虧,一定得要做點什麼解決這事情才行。該不會就要這樣整個包包不見結束這趟旅行吧!
我預想過,如果是以背包客的身分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可能會遇到皮夾被偷,或是跟強盜面對面這種最糟的情況。我連這點都想到了,做了萬全的準備,但卻全敗在這一瞬間了啊。
首先得要靜下心來才行。是要暫停旅行先打道回府呢?還是要繼續旅行好呢? 但是又有一股傲氣,讓我覺得不能因為這種程度的小事,就放棄旅行。反正我都開了不需要紙本的機票,也先訂好了住處,還好小偷還留了一本旅行書給我不是嗎? 而且皮夾也還在後面的口袋裡啊。判斷順著原本的行程繼續走最安全的我,又再次朝著戶外走去。
兩手空空,沒有包包、沒有素描本、沒有相機也沒有音樂,就只是獨自一個人進行的旅行含有怎樣的意義呢? 即使是在街上走、去美術館、去看高第的美麗建築、在公園休息,我都沒有什麼事能做。在素描本上塗鴉、用相機拍下某個東西在旅行中是多麼重要的事情,我在兩手空空的這一刻才真正體會到。
首先是要買筆記本,至少要能夠寫日記跟記帳嘛。然後也需要素描本,但價格可不便宜,適當的價位中沒有讓我滿意的東西,最後只買了便宜的筆記本。我把想說的話全都傾吐在筆記本上之後,心情稍微平緩了一些。驚嚇、衝擊、空虛全都已經成為過去式了。但是還是很無聊,因為全身上下空空如也,還有飢餓的肚子,我嘆了一口氣。
這時,我想起了放在住處行李箱裡,幾捲沒用到的底片。果然沒有相機的旅行,就像在吃沒有醃蘿蔔的炸醬麵、沒有沾醬的五花肉一樣,那是一種沒有味道,很平淡、很空虛的感覺。
還有,不管看到再漂亮的風景,那也都不會是我的東西。如果從記憶中消失的話,那根本也都無法成為回憶的珍貴風景。雖然其他人都很勤快的按著快門,但只有我一個人傻愣愣的站在那裡,這樣下去真的不行。
我把眼睛閉上,決定就算很不可思議也去買一台相機吧。但是,在遺失一半以上經費的這個時間點,要買台相機可不是件簡單的事情。我到各個有展示相機的賣場到處探頭探腦,但是看到價錢之後,卻總是只能轉身離開。可是,我很偶然的發現了陳列在柯達相館裡的相機。雖然是外表不怎麼樣的機種,但價錢卻比任何機種都還親切。21歐元,大約台幣850 元的相機。終於找到了!
但是從柯達買來的相機,因為是一次用的即可拍,其實只比塑膠玩具相機好一點而已。再加上這種相機沒有其他模式,只有即使是在大白天也會啟動閃光燈的模式而已。快門速度也只有一種,也就是說無法調整曝光的意思。快門更是很單純的打開一次,無論用什麼方式拍下什麼東西也都完全沒關係。不知道是不是冒險精神太強大了。在用好相機拍照的人們之中,我手裡拿著這台寒酸相機真的是很丟臉。自己覺得很不好意思,所以每一次拍照的時候,都會稍微遮掩一下才拍,也不想要把它拿在手上,每次拍完之後就立刻放進口袋裡藏起來。而且在拍完一捲底片之前,乾電池居然就先沒電了,居然還有這種事,而我連買乾電池來繼續拍的閒錢都沒有。我個人其實也不喜歡用閃光燈來拍照,所以就乾脆不用乾電池了。再去計較照片的品質也沒什麼意義,就只是因為無聊、因為得做點什麼、因為底片還有剩,所以才要拍而已。雖然未來某天會忘記,不過拍照那瞬間的風景、街道、人們,都會留在我的眼裡跟記憶裡,況且照片也不過只是記憶的附加而已。
其實錢包裡還有大約預算一半左右的現金跟信用卡。所以就算遇到最糟的情況,也還能夠用卡來解決。但是經濟上的損失已經夠大了,我不想要用卡去填補那損失,給自己帶來更大的經濟壓力,想最大限度的用這些錢來解決。就像平常的我一樣,又成了這副窮酸相,很辛苦的結束了這趟旅行。
但是我卻因為經歷了這種窘境而讓回憶變成珍貴的資產。是的,這躺旅程就這樣又開啟我另一片新視野。
結束旅行回到韓國之後,我把英國寄回來的行李跟旅行的行李都打開,然後開始整理工作室,花了我幾個月的時間,把不一定需要的東西或整理起來很煩的行李,全部都丟到一個地方擱著。在旅行中拍的底片,也混在那些行李當中了。看到超過25 捲以上底片的那瞬間,我腦中閃過的想法:
「顯影跟沖印都好煩,就那樣丟著吧!」
底片變質已經不再是什麼值得擔心的大事了。「反正是用很爛的相機拍的,能拍出什麼很了不起的照片啊。」基於這種心態,我把底片擱置了大概有1 年半。某天,因為突然想起,而把那些底片拿出來沖洗的我,被嚇了一大跳。
Bang !這些照片用一句話來說就是很意外。簡直難以相信這是用廉價的塑膠相機拍出來的,這些照片都極具魅力,並有豐富的色感。柯達相機實實在在地拍出了我要的感覺。當然,如果仔細檢察的話,會發現很難找出有正確曝光的照片,不過這些照片反而完整的保存了更多的故事、更豐富的感情、更令人無法忘懷的風景。
因為又小又輕的關係,所以它很準確的抓住了剎那的瞬間,並非刻意但卻嚴重歪曲的模樣也展現了意外的感覺,陌生的風景與人們,甚至有重現60 ∼ 70 年代那種黑白照片的感覺一樣。因為這沒有任何期待的意外禮物,讓我愣了半天說不出話來。與塑膠柯達相機的偶然相遇,因為這偶然,我才真正進入了底片相機的世界。
進到我懷抱裡的LOMO,讓我再次迷上攝影…
「據說是俄國間諜們使用過的相機,你知道嗎?」
「那是什麼?」
大學畢業之後,我已經很久沒把相機拿在手上了。攝影這東西,本來就不是有一段時間持續很熱衷的拍,直到某天突然變疏遠了,沒多久又會開始有熱情的東西。就在某一天,從朋友那裡聽到間諜們使用過的小型相機故事,不知怎麼的覺得好像很不錯的樣子。的確,如果是俄國的話在這方面是專家,我馬上就連上網去看了。LOMO,雖然是第一次看到的東西,但不知道為什麼就被它吸引住了,我很想要擁有它。
沒聽過也沒見過的陌生名稱,還有草草介紹的網頁,但是卻擁有不斐的價格。那時還是個網路購物不發達,卻頻頻會去購物的年代。因為是要支付24 萬韓元( 約台幣7000 多元) 這樣一筆大金額,所以我寄了一封e-mail 給賣家。告訴他說我想買相機,希望可以面交。然後當我一看到花一大筆錢買回來的相機時,唉,一下子大失望。這是相機!?還是第一次看到長得這麼簡陋的相機。這能用來拍照嗎?搖晃它還會有聲音跑出來,還有這超俗氣的符號是什麼?
不管如何,首先還是要測試看看它是不是像傳聞中那樣,可以拍出看起來不一樣的照片。完全沒什麼了不起的功能,操作的方法非常簡單。但是並不是看畫面來調整距離,而是以目測的方式,有0.8m、1.5m、3m 還有無限遠,這樣四個階段的焦距模式,要熟悉距離感這點是最大的課題。在沒有正確調整距離的情況下拍出來的第一捲照片,全部都失焦了。拍出沒有正確對準焦點的一堆模糊照片。
特別是距離越短,焦點範圍就越小,所以除了訓練自己對距離的感覺更加敏感之外,實在沒有其他辦法了。因為有0.8 與1.5 這樣的模式,所以絕對需要有良好的距離感。用一隻手拿著相機,另外一隻手臂往前伸直大約就是0.8公尺,不知道是不是我的手臂比較短,所以不太準。於是,我研究出來的方法,就是在相機上綁一條1.5m 的線,然後在線上標示0.8 公尺的長度。每一次拍照的時候,我都叫朋友抓著那條線,站到那個長度的距離點上。當然朋友們都覺得這沒道理,這是多蠢的舉動啊,有必要費這麼大一番功夫嗎? 就這樣拍了幾捲之後,我大概就有了距離感,然後就停止了拉線這種幼稚的舉動。老實說我一開始並不喜歡這台昂貴的玩具,再加上廣告的文案常說它是俄國間諜使用的相機,就更加無法相信它是不是拍起來會有好成果的相機。不過,從這種不信賴感轉換成喜愛感並沒有花費我太多的時間。
使用過後,我就漸漸開始喜歡LOMO 了。第一個理由是它的尺寸小重量輕。因為又輕又小,所以每天都可以把它放在口袋裡走,就算能夠拍的東西不多,但也有一種特別的趣味。再加上用目測的方式,連看著取景器對角度這些舉動也不需要了。雖然為了取得好構圖,看著取景器抓畫面是很理所當然的事情,不過只要對準一定的距離跟對象,反而有可以抓住自然瞬間的樂趣與新鮮感。當然有時候沒對準方向的話,臉可能就會被切掉一半,不過這反而會別有一番風味。在以前使用SLRsingle-lens reflex 單眼相機的時候,感覺攝影是種沉重又困難的工作,現在遇到LOMO之後就完全變成一種愉快的遊戲了。
因此,我就陷入了LOMO 當中,有一段時間拍了很多朋友們的樣子。本來並不為了拍出美麗的照片,只是單純想留下身邊親近友人的模樣與日常愉快的瞬間所以才開始的,不過隨著時間的流逝,它也成了我人生回憶的紀錄。
LOMO 很適合拍人物側寫照片。因為對象越遠,照片的品質就越低,所以幾乎沒有人拿LOMO 來拍遠距離風景,大部分都是拍半徑1~2m 以內的對象。
我的LOMO 喜好中有一樣特別之處,就是我喜歡黑白照片。LOMO 是以濃郁的色感著稱的,但我幾乎沒有拍彩色照片,常常都是拍黑白照片。就這方面來說,好像幾乎沒什麼拍出很LOMO 風的經驗。明明是以LOMO 使用者身分聞名,但卻沒有什麼很LOMO 風格的照片也是一種特點。
我執著於黑白照片的理由很簡單,因為跟前輩學攝影之後,還無法從黑白寫真跨越到下一個階段。第一次的暗房實習是在前輩的教導下結束的,接下來都是我個人當作興趣來做的。
黑白照片的趣味之一,就是所有的過程都要用雙手來進行,彩色照片除了拍攝的趣味之外,沒有其他可以操控的了,顯影、沖印,所有的過程都必須要拜託相館。這是因為彩色照片親手進行顯影、沖印,是很沒效率的作業,裝備價格也很高,藥水等費用也比拿去相館沖洗要高上很多。
而黑白照片的情況呢,顯影、沖印都很簡便,再加上親手進行的品質會比較好,所以我都拍黑白照片。雖然也有過程上的理由,不過最大的原因還是我個人更喜歡以黑白來表現的關係。特別是反映20 ∼ 40 年代以及60 ∼ 70 年代時代感的那種黑白照片,我更是喜歡。看著黑白照片,視線不會停留在照片上更久一點嗎? 感覺好像能夠閱讀畫面裡那些拍攝對象的故事一樣。所以,比起時尚照或廣告照片那樣經過人為設置的照片,我更喜歡有現場真實感,把可以反映時代背景的人類樣貌拍下來的照片。
幸好LOMO 與黑白照片的八字意外的合襯。像LOMO 一樣的玩具相機的鏡頭,品質也不是說非常好,但把用這種鏡頭拍下的照片沖洗成黑白照片的時候,會散發一種很高雅的時代感。而我也是在偶然的情況下,才獲知這種相機的這種可能性。
就像透過LOMO 我重新發現了黑白照片不同的一面、透過與柯達相機的偶然相遇,我迷上了玩具相機一樣,不知道是偶然還是緣分的驅使,我與相機的相遇,在某個層面來說,很像是八字超合的好朋友一樣。那麼,這個會跟我一生的好麻吉,我們相遇的故事又是怎麼一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