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理則學的研究對象
一、理則學的定義
二、思想的意義
三、思想的功罪
四、思想對象及其種類
五、事實
六、價值
七、思想種類
八、認識
九、衡量
十、思想與語言
第二章 思想的是非
一、是非有定說
二、現況上的無定與本質上的有定
三、真相未明
四、智愚異見
五、一偏與全局
六、期待與敘述
七、是非異所
八、理則學上的是非
第三章 是非的類別及其相互間的關係
一、是非的類別
二、形式與實質
三、正似
四、真偽與善惡
五、理則學所重視的是非
六、真偽與善惡的不定一致
七、真中有善有惡
八、偽中有善有惡
九、真偽善惡不能互證
十、致善必先致真
第四章 如必如實
一、思想三要
二、所如的實
三、如時的重要與不易
四、純粹知覺與知覺的理解
五、如實的要件
六、見聞的有無與事實的有無
七、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
八、如實的阻力
第五章 同異分明
一、同異分明的重要與不易
二、事物的亦同亦異
三、同異的落實
四、同異辨別的分際
五、同異與肯定否定
第六章 周觀兼顧
一、經驗要精要博
二、堅固以求精
三、堅固以求博
四、相違決定
五、兼權熟計
第七章 觀點上
一、觀點與是非
二、事實觀與價值觀
三、類別觀與緣起觀
四、平等觀與差別觀
五、分析觀與綜合觀
六、抽象觀與具體觀
七、重異觀與重同觀
第八章 觀點下
一、齊一觀與參差觀
二、謹守觀與權變觀
三、實用觀與文飾觀
四、遵古觀與創新觀
五、理論觀與自得觀
六、準情觀與循理觀
七、妙悟觀與實證觀
八、從容觀與迅捷觀
第九章 名實的關係
一、名與實
二、內容與外圍
三、分類
四、定義
五、異名同實
六、同名異實
七、同實異故
八、同實異取
第十章 名稱的類別
一、事實名稱與價值名稱
二、單獨名稱與普遍名稱
三、集體名稱與個別名稱
四、相對名稱與絕對名稱
五、積極名稱與消極名稱
六、同義名稱與異義名稱
七、自毀名稱
第十一章 判斷的結構與作用
一、判斷的基本形式
二、顯性與歸類
三、判斷與語句
四、自語相違
五、關係判斷
第十二章 判斷的質與量
一、判斷的質
二、判斷的量
三、判斷四式
四、主詞謂詞的周徧與不周徧
五、拒他判斷與除外判斷
六、判斷間的對當
第十三章 複合判斷
一、原素判斷與複合判斷
二、聯合判斷
三、簡主簡謂的判斷與複主謂的判斷
四、蘊蓄判斷
五、析取判斷
六、連詞省略的弊病
第十四章 直接推理
一、推理
二、加詞
三、換質
四、易位
五、反易
六、反換
第十五章 主謂判斷的三段論法
一、間接推理
二、主謂判斷三段論法的結構
三、主謂判斷三段論法的規則
四、有觀成分數目的規定
五、有觀概念周徧的規定
六、有觀判斷的質的規定
七、有觀判斷的量的規定
第十六章 關係判斷的三段論法
一、流轉的關係與不流轉的關係
二、關係判斷三段論法的結構及其進行方式
三、同一關係流轉的成敗
四、一同一異的非同一關係流轉的成敗
五別異關係流轉的成敗
六、相反關係流轉的成敗
七、一個否定前提的影響
八、兩個否定前提的影響
第十七章 複合判斷的推理
一、聯合判斷的推理
二、混合的蘊蓄推理
三、純粹的蘊蓄推理
四、廢立式的析取推理
五、立廢式的析取推理
第十八章 推理的省略與複合
一、省略式的單一推理
二、聯合式的複合推理
三、連環式的複合推理
四、帶證式的複合推理
第十九章 雙管論式
一、雙管論式的結構與作用
二、雙管論式的實例
三、出於忽視蘊蓄理論的過失
四、出於忽視析取理論的過失
第二十章 類比推理
一、類比推理的結構
二、類比推理的應用範圍及其可信程度
三、或然性的提高條件
四、關係的類比推理
第二十一章 譬與援
一、譬喻的形式與作用
二、同喻依與異喻依
三、譬喻的當守與當避
四、援的意義與性質
五、譬與援的分別
六、援的功能
第二十二章 論證
一、指證與論證
二、直接論證與間接論證
三、理由的兩大要件
四、尋常的變異之不可互證
五、集體與個別之不可互證
六、可能與現實互證之可與不可
第二十三章 辯論
一、辯論的意義
二、是非與勝負的不定一致
三、辯論的任務與態度
四、辯論的先決條件
五、強辯詭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