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爾能.史布斯頓(Vernon Sproxton)
市面上的書有三類。等級依次分為--好、普通、爛。
在好書中,你可以看到一些作者如何用心著作,多半出自肺腑真誠,用來激勵或感動人心,如警世文章和勵志小品就屬此類。但我認為還有另一類的書在好書之上,我把它稱作「啊!奇書」。你手上拿的這本書便屬於這類的書。
「啊!奇書」讀起來很過癮。這類的書可以使讀者透過閱讀後覺察內心,也能夠使讀者的感官變得更為敏銳,並且能夠使人以一個全新的角度看待一件熟悉的事物。
「啊!奇書」是導電體。它可以觸摸人的神經系統,讀者一碰書,幾乎通體受到震撼,身體會因興奮而顫抖。
「啊!奇書」可遇不可求。起碼我不常遇到這類的書,除了法國作家馬爾羅(Andre Malraux)寫的書之外。他的一本著作《藝術心理學》(The Psychology of Art)就是屬於這類的奇書。那本書在戰後不久出版,由於所費不貲,我花不起這筆錢買。但有一回竟被我發現曼徹斯特美術館裡珍藏著這本極具價值的書。即使那時候我得來來回回在凝結成冰的雪地上騎著那台小摩托車往返,但說什麼我也不能放棄千載難求的機會,就這樣我還真把那本鉅著讀完了。在那陣子閱讀的時候,有好多次我很想爬到桌子上去,站著向眾人宣布我讀出的真理和領悟;或者很想一掌給坐在我旁邊的那位仁兄拍背,告訴他:「喂!你還在讀什麼有的沒的,這本拿去讀才對!」有一次我真差點要拍下去,還好眼角餘光瞥見那位仁兄正在看的書,是有關於塑膠材料構造的主題,好險自己沒做出令人慚愧的舉動。 當然我現在明白,有些人可以讀分子學讀出興味,甚至覺得分子學是一種美的藝術。那種興奮之情就好像有人親眼看見藝術家法蘭契斯卡(Piero della Francesca)著名的壁畫一樣,工藝學家也有他們的「啊!奇妙時刻」。
「啊!奇書」可以拋出珠璣。讓讀者反覆咀嚼思考、想像玩味,甚至解析箇中道理。不管你怎麼讀,怎麼想,總之這類的書可以讓你眼界開闊。因為它們主要的任務就是拋磚引玉,使人可以藉著閱讀而激盪出一種「信念」。如同柯立芝?將「信念」和「雋語」做了比較,他認為「信念」是未來式,是一種對未來的想像;反之,「雋語」則是過去式,是一種精練通達、短而機智的智慧語句。而這類的「啊!奇書」,給人感覺不是結清過去的舊帳戶,反倒像開了一個新帳戶一般,充滿了無限可能。
不管如何,我覺得這本書絕對可以歸類成「啊!奇書」,而早在我拿到草稿的當時就這麼認為了。不只如此,當我看了第一句之後,更是確定這種想法。「要分辨一個人和一位天使是很容易的。天使是無形的,而人是有形的。」有那麼幾秒,我愣在那裡,我的心像是被什麼刺到了般,竟有些輕微的痛。我記得當時還是新生代年輕詩人的諾曼?尼克森(Norman Nicholson),在板球場上中場休息時間,常愛用才學會的T?S?艾略特慣用的詩句用法,嘴裡念念有詞的說:「他來了,那滿臉粉刺的年輕人,自得的神氣好像自己是在百萬富翁伯萊佛頭上的那頂絲絨帽子。」雖是一句老詩句,然而被這麼使用,這種語言運用也頗饒富新意;這本書的開場白正是如此,具有一種語言的魅力,讓我們能夠將「聖潔」這樣的一個概念賦予新鮮的詮釋。
當我拿到本書的幾頁草稿時(當然如果出版社還稱之為草稿的話),我那時就感覺作者的文字表現還原了宗教語言的純樸和清新。這幾頁還是作者一位不願具名的朋友拿過來給我的,作者本身的態度也很低調,甚至不願將自己曝光。但是短短的幾頁文字中,就可見作者的功力。且不管他是誰,從他寫作樸實的筆調看得出他絕對不是像專業作家靠寫作維生的,然而他的文中卻散發一種照眼的特質,作者的確有洞察人性的能力,也具有悲天憫人的胸懷,最重要的是,他的小說原創性並沒有受到一般學院派或專業作家意識形態的干擾。那前幾頁的稿子,我一讀再讀,直到我看清楚,原來大豐和安娜之間的故事就好像是某種文學拼圖。我試著想找出一塊明顯、可一眼就看出作者創作背景和動機的拼圖,但卻不容易。這個作者顯然與眾不同,他想得比別人多又遠,看得出他如果不是受過科學訓練的神學家,要不就是具有神學背景且觀察敏銳的科學家。不管如何,他帶著一種使命,用一般邏輯的寫作方式無法表達他的理念。甚至可以這麼說,他必須以捏造神話的方式才能表達他的創思。當你讀《貝斯諾綠地的安娜》,好像也在讀《愛麗絲夢遊仙境》一般,似乎安娜就像愛麗絲一樣,只是虛構的人物罷了。
姑且不管這位作者是誰,他委託朋友帶來幾張頁角捲皺的草稿可讀性卻很高,並且讓人還想再繼續讀下去。我迫不及待想要看看接下來的情節發展。但這位仁兄出稿子,倒是好整以暇慢慢的出爐,有點吊人胃口。這讓我完全體會年輕的史學家麥考利(T.B. Macaulay)對看連載小說欲罷不能的習慣,就連從劍橋搭巴士到倫敦去,他身邊總不忘帶著最新出版的連載小說《威夫利》(Waverley Novels。但附帶一提,麥珂萊此舉讓他父親大人很瞧不起,原因是麥老先生認為讀「小說」有失學者和紳士的高級身分呢!)總之,藉著閱讀草稿,我對作者更加充滿好奇,期待有朝一日能一睹其廬山真面目,沒別的原因,就是想印證我對此人的看法正不正確。
而當我見到這位仁兄時,我才發現我的猜測錯了,至少錯了一大半。大豐就是大豐,他沒有什麼掩飾的身分。在他那段寫稿的時候,我透過他的文字認識他也有幾年的時間,但卻又有另一部分讓我感覺到我似乎認識他有一輩子之久。因為他這個人很坦白、很柔軟,對人沒有威脅性。他給人的感覺是他可以隨時放下偏見歧視,單純的享受生命。對他來說,生命的本質原就是如此||神祕、喜悅且使人敬畏。原本我以為這個作者要不是一個受過訓練的科學家,或者就是一個善於想像卻不擅人際溝通的神學家,這個猜測卻大大的離譜了。感謝上帝啊!大豐這個人還好不像我所想的,他並非端端正正從科班出身,卻有著過人的聰明才智,且對知識有無窮大的胃口。大豐其實早在求學階段,受了他指導教授的鼓勵(願這位老教授作古安息),要他千萬避免走進學院派制式化教導的死胡同,因為那些制式的教法只是不斷搪塞加工過的思維給可憐的學生罷了。所以大豐思考的場所絕大部分並不是在學術殿堂或綠蔭校園一隅,也不是搞一艘平底船在康河上無憂無慮的撐篙而行。對他而言,穿梭在貧窮的倫敦東區,迷宮般的巷弄裡,或是附近工廠林立的河渠水道,才是真正有意思的知識之旅。
他沒有身段,凡事親身實驗,身體力行。就像經營家庭娛樂用品為主的DIY零售商伍爾沃斯(Woolworth)的經營策略,他穿梭在不起眼的地方所找到的「商業網點」,創造出來的「業績」就連頂著博士光環的學院派學者也難望其項背。如果你懷疑的話,去大學圖書館裡頭走一遭,你會看到下面這些標題的論文:「洗杯子的四種方法」「抹香鯨的社交生活」「楓葉天竺葵的吸水性」,看倌們請別誤會,我不是對抹香鯨或是茶杯還是天竺葵有什麼不敬之意,我只是想表達像大豐這樣的人,所創造出來的思想品質和博士研究生是不同的。而如果他在過去的那些年間,把重要的時間花在一週兩次的個別指導,專門研究一門邏輯實證論,那麼也就不可能有他今天這樣的成就了。因為如果知識只是關在象牙塔中閉門造車而得,但生活上的應用卻不切實際的話,所學的知識也就沒太大意義。
大豐這個人長得人高馬大,給人的感覺孔武有力。他不只身材高大,他的胸襟氣度也很廣。他對知識並不全然抱持採信或懷疑的態度,事實上,他也不會想走那眾人行過紛紜雜沓的知識領域;反之,他寧願往未被開發的知識淨土邁進,這就是他大膽進取且不隨波逐流的作風。另一方面,他又有一種強烈的女性細膩特質,可說是一個溫柔體貼不過的男人。我記得有一晚和他見面,席間聊到他早期用鏡子和曼卡諾(Meccano)建構玩具做的一些實驗(而現在他都是用電腦做模擬實驗)。然後他開始談到一些人,他花很多時間一起工作的人,他為他們這些不是對環境適應不良要不就是生不逢時的人叫屈。從他的口氣中可以聽出他對這群朋友如何的用心和接納,完全出自他肺腑之誠,毫不矯揉造作。我一面聽他說,一面在我腦中搜尋,他這個人讓我想起某個歷史人物,這號歷史人物沒受過什麼正式教育,也有剛柔並濟的特質,內在充滿對生命的活力和創意。那晚,就在我們擁抱著弟兄情誼促膝長談要結束前,這個歷史人物的名字突然從記憶匣中彈出,原來大豐就像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啊!
大豐受過苦。他不只身體、精神、情緒受苦,他的靈魂也必須忍受孤獨的苦,一種與世隔絕的孤寂之苦。對一個孤寂的個體來說,可以親近依靠的親人或朋友也許會成為一種令人害怕的負擔。中古世紀的人會這麼說,孤獨就如「靈魂的黑夜」。大豐曾經受過的身心傷害讓他無法全然復原,但他咬著牙帶有一種近乎傲慢的態度,忍痛慢慢的將拄著的柺杖推開。他現在靠著的是他自己的膽量和魄力決心,還有他通情達理、善良仁慈的新婚妻子所給的支持。大豐給人的印象即是他雖遭遇人生風浪的顛簸,他的雙腳卻依然穩穩的站著,屹立不搖。
這就是大豐,本書的作者。不管過去和現在的他有什麼不同,他仍是大豐。他有名有姓,有地址電話,他不做作,他做自己。他的生命中有一部分非常真實恆在,那就是--安娜。
坦白說,我相信倫敦東區孕育塑造了大豐這個人。我認識東區這個地方也超過三十年有了吧,大豐把東區的靈魂引了出來,那五光十色、驕奢淫逸的一面全活生生的浮現。他筆下所雕刻出來的眾生百相,像是那了不起的「倫敦姥大媽」、柔軟心腸的「東區維納斯」小姐、那群饒舌的夜貓族;這類的人物我認識不少,並且也對他們情有獨鍾。
但是安娜.安娜的質性是不同的。她讓我感到困惑,不只是因為她那幾近於誇張程度的早熟,除非有更多的憑證,否則我實在無法相信會有這麼一個夙慧早熟的孩子存在。還有就是我發現自己很難被說服,像這樣年紀的孩子,不受任何世俗的沾染,不受教育的束縛,竟能夠以她的成熟度排山倒海的向教條制度挑戰。更甚的是,她內心正萌芽的哲理竟可以和一些宗教所產生的認知問題分庭抗禮,她所展現的特質完完全全超乎她同年齡孩子所能表現的。我對於她和大豐肢體之間的親密接觸也持保留態度,即使在現今開放的社會,肯定還是有人會對於他們兩人的肢體接觸大作文章,甚至有可能遭受到衛道人士的攻訐撻伐,特別是那群母親聯盟執行委員會的會員們。
然而當我見到大豐並且開始認識他的時候,這些問題和質疑便一掃殆盡。因為在大豐的身上還有另一項特質,超越他原本就具有的剛柔並濟性格,而我唯一可以想到的形容詞就是「純真」。不管人怎麼定義原罪,不容置疑的,他也受原罪的影響,罪的產生很多時候都是因為情慾的問題。他不是聖人,但他卻有一份可愛、天真、迷人的純真,而這份純真不玷污的特質可能早在人墮落前就存在的,因此才能夠允許一個年輕人和一個小女孩同床共枕卻仍然完全清白純真(又出現了純真這個字眼),不存在任何性的暗示或慾望。事實上,他們之間單純坦白的關係讓我想到在中古世紀那些處女和基督教教士們同睡卻不交媾的景況,後來這種禁慾試驗到第四世紀時就被禁止了,原因是因為迦太基主教居普良(Cyprian)及其他教會人士擔心發生「性醜聞」的事件,為防範未然,便把這種試驗取消作罷。查理斯.威廉(Charles Williams)在他所著的《墮落的白鴿》(The Descent of the Dove)(倫敦,一九三九年初版和一九五0年再版,第十三頁)中提到:「對於那些『軟弱的教士們』,取消對他們的試探和誘惑,絕對是明智之舉,也值得令人欣慰。那些教士們原本是清白無罪的羊,卻因為在基督教世界的考驗下,一時失察忍不住誘惑蹂躪了許多嬌弱可愛的小花兒。教派人士也許會將捨棄教會這項傳統的挑戰視為一種損失,但若不是那些始作俑者的教派人士將肉慾和性的考驗加諸在教士身上,也不會造成這種聖靈和情慾兩極化的對立。」
至於大豐本人道德操守的問題,在我了解他的為人後,疑慮也不復存在,因為他完全是辯證法的擁護者和實踐者。他不只喜歡和人談話,而且始終對於所有現象都抱以一種正、反、合的辯證法去衡量。他每時每刻都在思考,蒐集各項資訊(尚且不提資訊的總數有多少),吸收消化後又產生既新且有意義的觀念,這是他不可多得的長處。 安娜和大豐的相遇是偶然的,在大豐所信仰的辯證知識領域下,安娜能夠興致勃勃看這個世界,且比別的孩子看得又深又廣。安娜雖年幼,但她有足夠的勇氣挑戰學校老師或教會牧師給的諄諄警告。如果說大豐的心靈需要安娜,安娜同樣的也需要大豐,他們需要彼此,由此可以明白存在他們之間是一種共生關係,而這正是安娜令大豐著迷的原因。還有當大豐遇見安娜後所付出的心力和投入的程度,讓他們之間的關係很自然更加貼近。換句話說,在這樣辯證關係下造就了安娜的故事。而以基督教為出發點類推的敘述方式,可以使人更加清楚故事所要表達的意義。
在《四福音書》的前三部書描述了耶穌在世時的言行,早期教會認為這樣的聖經記載能夠幫助信徒的信仰生活,並且能為信徒設立學習榜樣。經過了幾世紀,因為人在生活上不斷引用《聖經》作為指引,許多處世原則自然既定成型。所以當大豐不斷的反省、記憶、再反省他與安娜之間的關係,再加上他本身對知識學習的強烈欲望和生命的不斷成長,安娜的故事很自然的就形成了,且這個故事意義深遠非凡。雖然在《四福音書》中的最後一部書是很神學性的,但仍可以看到耶穌很人性的表現,比如祂曾說「我是生命的糧」,這是祂親自從口中說出的話。所以我認為大豐也將安娜人性化,他精心琢磨了這個人物,所以當一些話從安娜口中說出的時候,就好比靈光乍現一般,我這凡人小小的腦袋瓜能夠恍然大悟,有一種「啊!原來如此」的覺知,可想見安娜給人的衝擊力道非同小可。
即使如此,有些讀者仍然對這個故事存疑。有人會問:「這是真的嗎?」以前的我也是這種態度。但現在我可以說,當我認識大豐之後,這個問題已不再是問題。我看過他的手記、他的畫、他的隨筆、他的音樂,所有關於他寫這個故事背後存在的證據。但斷簡殘篇和真實的關聯又能代表什麼?又有什麼能夠讓伊甸園的迷思成為真實,難道找到一個被咬幾口便成了化石的蘋果就能夠證明這個故事的真實性!
「真理是什麼呢?」彼拉多曾經提出過這個問題,但他卻婉轉迴避了這個問題。無疑的,所有政治上的真實面或多或少受到污染。哲學家齊克果曾經也試圖回答相同的問題,大部分的人對於齊克果的回答甚為滿意,畢竟原本就無法以實驗室的方法測量真實性有多高,所以對於齊氏的說法也將就接受。齊克果寫道「真理使人尊貴」,換句話說,真理可以使你的生命更有意義。而本書《安娜在祈禱》終於讓我們找到所謂的真理。這是一個有意義的故事,讓我們藉著閱讀可以擴展生命的視野,內心也能有所感動。整本書的結構有某部分似乎不合邏輯,比如安娜一些自行發明拼法怪異的字詞。然而就如同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索忍尼辛(Solzhenitsyn)在他的得獎感言中說的:「並非所有的事物都有一定的代名詞。有些境界用語言是無法形容的。......就好像童話故事中的一面小鏡子,你偷窺了一眼,看到的不是鏡中反射的自己,卻是一個你『無法進入』的世界,沒有馬兒或神毯可以帶你穿越那無形的障礙,雖然你的靈魂在這一方不斷吶喊和想望......。」
本書同樣的也有這種令人激動不已的時刻,當大豐和安娜用他們的鏡子書和行囊中簡單的幾樣設備道具,便能夠神奇的讓我們瞥見自己無法進入的世界。說實在話,本書要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機率可能微乎其微,但不管如何,我倒是很慶幸自己透過閱讀加入了這場人生的賽跑。最重要的是,作者筆下的各個人物都有其特色,而在我們凡人有限的生命旅程中,能夠遇上這群神祕人物,不也讓人能為之驚喜,發出讚嘆的聲音說:「啊!太值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