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難得的「中土文殊」寒山子傳記
──悟燈(天台佛教學博士、浙江工商大學東亞佛教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
二○二一年四月,金偉博士出版了專著《行基菩薩》。博士長期從事日本上古文學及佛教說話文學的研究,翻譯出版了《日本古代歌謠集》、《萬葉集》、《今昔物語集》等古典名著,在萬葉學及佛教說話文學領域取了令人矚目的研究成果。
行基(西元六六八至七四九年)被譽為「東瀛文殊」,生活在日本的萬葉時代,《今昔物語集》中有五則行基的故事。關於行基的一手文獻非常稀少,金偉博士借助多年的研究積累,圓滿完成了《行基菩薩》的寫作,並開始撰寫「中土文殊」《寒山大師》,如今如期付梓,可喜可賀。
與撰寫《行基菩薩》的情況相同,關於寒山的一手文獻資料,可以說僅有三百餘首寒山子詩,撰寫難度可想而知。拜讀大作可知,金偉博士主要通過以下兩種方法,解決這方面的難題--
一、全面介紹天台文化背景:
唐代詩人寒山長期生活在天台山,源遠流長的天台文化,無疑對其有深刻影響。大作首先梳理了佛教傳入中國至寒山生活時代的發展情況,並著重介紹了天台佛教、道教的歷史。值得一提的是,文中還介紹了至寒山生活時代為止的天台山神仙、道士、隱士、僧侶的小傳;這些人物構成了天台山豐富多彩的人文景觀,在寒山子文獻資料稀缺的情況下,是盡可能全方位瞭解寒山子生平不可或缺的鋪陳。
二、最大限度圍繞寒山子詩進行書寫:
大作論述了寒山子詩的集結以及版本流傳情況,參照大量先行研究,尤其是最新的研究成果,在以寒山子詩為依據的基礎上,展現寒山子的生平、思想及影響。
先前的寒山研究,只提及唐朝與吐蕃的戰爭和安史之亂對寒山的影響,大作還介紹了僕固懷恩之亂和袁晁之亂。歷時九年的「安史之亂」,動搖了唐代中央集權統治的根基;而以天台地區為中心的「袁晁之亂」,直接給天台教團帶來了衝擊,這是今後寒山研究應該關注的課題。
另外,大作全面介紹了寒山子詩在東亞及歐美的流傳及影響,並指出寒山子詩歌風靡海外的魅力所在,當代回響不息。感謝金偉博士所付出的心力。是為序。
【編撰者序】
忽遇明眼人,即自流天下
二○二一年四月,拙著《行基菩薩:東瀛文殊》付梓後,開始編撰「中土文殊」寒山的傳記。
二○二二年十月,筆者參加由浙江工商大學東亞研究院、北京大學佛教研究中心、天台山文化交流中心主辦,浙江工商大學東亞佛教文化研究中心承辦的第二屆「國際天台學會議」,此屆會議的主題是「天台與東亞世界學術研討會」。研討會上,筆者做了題為〈成尋與《三寶感應要略錄》〉的學術報告;成尋是最早在天台山國清寺獲得《寒山子詩集》的日本人,並令其弟子將詩集帶回日本。
會議期間,筆者拜訪了天台山國清講寺住持可明法師,得知筆者有意編撰《寒山》,可明法師便贈與筆者國清講寺刊印出版的《寒山子詩集》。一同參會的天台山護國寺住持月淨法師,將法師本人親手編集、由文物出版社出版發行的《寒山子詩集》贈與末學。拙著能夠完成出版,無疑獲得了二位大和尚的加持,在此合掌致謝。
在編撰的準備期間,筆者委託日本友人松岡道子女史和石橋博人先生在日本購買相關書籍;委託旅居日本的大學同班同學高峰、孫桂清伉儷在日本網上搜尋並購買相關書籍;去年暑假期間,筆者赴母校日本大谷大學收集資料,得到南京居士袁玲女史的協助。在此一併表示謝意。
目前,除了三百餘首寒山子詩,很難尋找到關於寒山子生平的第一手文獻資料。根據寒山子的詩歌可知,寒山子的生平中,有由儒及道、由道至佛的轉變。為了把握寒山子生活時代佛教、道教的發展情況,本書的第一章,介紹了佛教的誕生及傳入中國的經緯、天台山的佛教和道教史,還介紹了至寒山子的生活時代為止,在天台山修行的神仙、道士、隱士、僧侶的小傳;從這些仙道僧侶的傳記中,能夠發現很多與寒山子相同的經歷。由此可見,在天台山波瀾壯闊的文化背景中瞭解寒山是必要的。
天台文化源遠流長,中華民族的始祖軒轅黃帝曾經前往天台山受金液神丹;周靈王的兒子子晉太子也在天台山接受浮丘公降授道要,修石精金光藏景錄神之法。
西漢時期,與寒山子同樣出生於京兆的劉根,來到天台山修道,後入雞頭山中仙去,與寒山入明岩而逝的傳說相同。高陽人許碏也和寒山子同樣,青年時期認真讀書為進士作準備,但是屢次應舉不第,遂遠遊天台山。唐代的吳筠,少通經史,舉進士不第;安祿山攻陷兩京,江淮盜賊多起,遂東入會稽,往來於天台、剡中。吳筠舉進士不第、躲避安史之亂的經歷,也和寒山有相同之處。師從天台赤城先生司馬承禎的汪子華,也是三舉不第,遇安祿山之亂,棄家雲遊。
高僧支遁(西元三一四至三六六年)玄談妙美;當時世人崇尚老莊,支遁每與倜儻之流暢談《莊子》,才藻驚絕,為時人所歎服。慧遠(西元三三四至四一七年)幼隨舅父遊學許洛,綜博《六經》,尤善老莊之學,一身兼儒佛玄三家。僧肇(西元三八四至四一四年)因家貧,以傭書為業,得以博覽經史;初好老莊,及讀《維摩經》而感悟,遂出家。天台第六祖湛然(西元七一一至七八二年),家世業儒,而獨好佛法。上述高僧大德都有由儒道至佛教的經歷,與寒山子的思想軌跡吻合。
拙著在縱觀中國佛教史及天台文化史的基礎上,以寒山子詩為主要依據,參照海內外寒山子的相關研究,描繪寒山子的生平和思想,以及一千多年以來在海內外產生的巨大影響。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開始,倦於西方文明的青年們,試圖尋找一種「自然的」自由,寒山子的思想正好照應了他們的需求,寒山詩也成為歐美各種文化潮流的精神詩歌。
筆者能力有限,不足之處難免,萬望讀者海涵。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