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靖軒二十四年冬,京城剛下完一場雪。
屋頂白皚皚一片,雪霜逐漸匯成冰稜,掛在屋簷。寒風一吹,冰稜便斷裂開來,悄無聲息地沒入泥裡。
雲泥之別,不過朝夕。恍若京城中的局勢,此起彼落,暗湧不絕。
入夜之後,風颳得更狠了些。
常平侯府裡,侍女思雲小心地護著明滅不定的燈籠,將光湊到身旁的年輕婦人身前,為她照明腳下路。
「少夫人,仔細足下。」
黃若雲的神色有些焦急,一面走、一面問道:「當真醒來了?」
思雲回答。「回少夫人的話,咱們姑娘確實醒了,但不知怎的……奴婢總覺得姑娘有些奇怪。」
黃若雲聽了這話,頓時不安。「哪裡奇怪?」
思雲壓低了聲音。「姑娘似乎不認得咱們了!」
黃若雲微微一驚,抿住唇角,提裙疾走,很快便進入前面的聽月閣。
侍女慕雨正立在臥房門口,著急地來回踱步,一見黃若雲到了,立即福了福身。
「少夫人,您總算來了。姑娘她……她不太好……」說著,眼眶竟紅了。
黃若雲道:「先別著急,大夫怎麼說?」
慕雨吸了吸鼻子。「大夫說,姑娘昏厥的工夫太長,可能傷了腦子。所以醒來後,便什麼都不記得了。」
黃若雲秀眉微蹙。「妳的意思是,晴晴失憶了?」
慕雨道:「不僅如此,姑娘醒來之後,問奴婢如今何年何地,奴婢答了,她又讓奴婢去取當朝律例典籍。您也知道,咱們姑娘一貫是讀《女則》、《女訓》,頂多再看些詩詞歌賦,哪裡讀過什麼律例呢?」
黃若雲心頭一沈。「容我看看再說。」
慕雨忙不迭點頭,為黃若雲推開臥房的門。
黃若雲著急地邁入內室,便聞到一股淡淡的藥味。
床幔半斂,身形單薄的少女正靠坐在床榻上,墨色長髮隨意攏在身後,勾勒出極美的側臉,纖長手指正捧著一本厚厚的《大靖律典》,看得投入。
黃若雲低聲喚道:「晴晴?」
少女聞聲,轉過臉來。
她面容蒼白,但神情冷靜,打量黃若雲一下,朝慕雨投去詢問的目光。
慕雨忙道:「姑娘,這位是少夫人,也是您的嫂嫂,在府中與您最是親近。」
寧晚晴見對方五官秀麗、氣質溫婉,一雙好看的柳葉眉微微蹙起,略帶病容的面上滿是擔憂,便點了下頭。
「嫂嫂。」
聲音禮貌卻不失清冷,感覺與以往那個羞澀嬌弱的小姑娘截然不同。
黃若雲在榻邊坐下,溫言道:「妳醒了就好。可有哪裡不適?」
不適?那太多了。
寧晚晴本來是個年薪百萬的金牌律師,剛剛結了個大案子,得到一筆不菲的代理費,正在美滋滋地休假呢,卻不小心撞傷了頭,迷迷糊糊醒來之後,就到了這裡。
穿越後,她試著與照顧她的侍女攀談,這才確認自己來到了一個連史書上都沒有的架空朝代,不過,看眾人的衣著打扮,與宋朝倒是有幾分相似。
方才,她粗略翻了翻《大靖律典》,雖然這個朝代依舊階級森嚴,男尊女卑,但也勉勉強強算是一個法治社會。
黃若雲見寧晚晴不語,輕聲問:「晴晴?」
寧晚晴收起思緒。「沒什麼大礙……就是有些頭疼,很多事想不起來了。」
她說的是實話,屬於原主的記憶復甦得很慢,導致她頭昏腦脹。況且,如此猝不及防地穿越到陌生時空,最安全的自保之法,便是「失憶」。
黃若雲繼續問:「妳可還記得自己為何暈厥?」
寧晚晴搖頭。
黃若雲神色複雜地看寧晚晴一眼。「想不起來就算了。晴晴別怕,大夫開了藥,興許吃兩日就能恢復。
「兩日前,妳的兄長已經從西域啟程,不日將抵達京城。若還有不順心的事,千萬不要鑽牛角尖,我們定會為妳作主。」
寧晚晴聽得一知半解,只得頷首。「好。」
黃若雲說罷,站起身來,替她拉了拉被子。「今夜,要不要嫂嫂在這裡陪妳?」
寧晚晴有些意外,對上黃若雲的眼神,目光誠摯,便知黃若雲是真的關心她。但她畢竟與黃若雲不熟,遂道:「多謝嫂嫂,不必了,我想一個人靜一靜。」
黃若雲也沒再勸。「那好,妳安心休息。」叮嚀完,轉身離開了。
思雲和慕雨送黃若雲出來。
掩好門後,黃若雲低聲問道:「二房那邊知道晴晴醒來的事嗎?」
一提起二房,慕雨就面露憤慨。
「奴婢還沒告訴他們。今日若不是二房的堂姑娘拿太子的事說嘴,也不會惹得咱們姑娘這麼傷心,更不會一時衝動就……後來,堂姑娘聽說咱們姑娘出事了,嚇得躲在院子裡不敢出來,二房上下跟著裝糊塗,好像這事與他們無關似的,這算什麼道理?!」
思雲也忍不住道:「若是侯爺和將軍在,他們才不敢這樣欺負咱們。」
黃若雲聽了,亦憂心忡忡。
寧夫人去世得早,常平侯寧暮與長子寧頌駐守西域,京城中的家業由二房打理。二老爺寧遂兩耳不聞窗外事,只愛弄鳥養魚,侯府上下便是二夫人說了算。
黃若雲嫁到侯府後,寧侯爺曾打算將中饋之權交給兒媳,但黃若雲無意爭搶,身子又不太好,就婉拒了。
孰料,日子久了,二房見寧侯爺和寧頌長年不在京城,開始作威作福。
平日小打小鬧也就罷了,黃若雲不願讓寧頌在領兵之餘,還掛心後院之事,一直忍氣吞聲。但二房長女寧錦兒這般欺負寧晚晴,饒是性子溫和如她,也忍不住生氣了。
可生氣歸生氣,公爹、官人都不在身邊,她又是一個外姓人,有什麼資格指責二房呢?
黃若雲嘆了口氣。「這次錦兒做得太過了,二房居然也不管管。待官人回來,定要讓他們給個交代。」
思雲道:「今日多謝少夫人了。若沒有少夫人去請大夫,只怕我們姑娘……」
黃若雲搖搖頭。「晴晴是官人的妹妹,自然也是我的妹妹,我照顧她是應該的。雖然她已經醒了,但我瞧著氣色還有些差,今夜若有什麼情況,立即來悅然軒尋我。」
思雲和慕雨低聲應是。
待黃若雲走後,慕雨望著她的背影,忍不住嘆道:「少夫人這麼好,居然沒有孩子,真是可惜。」
思雲聽罷,面上也浮起一絲惋惜。「罷了,咱們先去看看姑娘吧。」
內室裡,寧晚晴已經合上了《大靖律典》。
初來乍到,她居然成了一介法盲,真有點不習慣。
寧晚晴下了床榻,不疾不徐地套上絲履,來到銅鏡面前。
燈光勾勒出優美的輪廓,依然是前世那張臉,但映在鏡框裡,又多了幾分古典的韻致。
寧晚晴端詳著自己,目光掠過脖頸時,眸色一頓。
修長白皙的脖頸上,居然有一道猙獰的紅色勒痕。
寧晚晴不由撫上紅痕,腦中瞬間掠過幾道殘存的影像,耳邊彷彿聽見熟悉又陌生的呼救聲,一時之間寒毛直豎,心下駭然。
慕雨一進門,發現寧晚晴神色驚懼地坐在鏡子前,連忙三步併作兩步奔過來。
「姑娘,您怎麼了?」
思雲也道:「姑娘是不是不舒服?大夫還沒走,奴婢去請大夫來。」
寧晚晴定了定神,很快恢復冷靜,直視思雲和慕雨。「妳們先告訴我,我脖子上的紅痕是怎麼來的?」
「這……」思雲欲言又止。「姑娘,您的身子還沒養好,奴婢先扶您回榻上休息?」
寧晚晴聽思雲言詞閃爍,又看慕雨。「妳說。」
慕雨是個直腸子,本來就憋了一肚子的氣,被寧晚晴這麼一問,便開口道:「思雲,妳還瞞著姑娘做什麼?姑娘失憶了,若她什麼也不清楚,又著了二房的道怎麼辦?」
思雲張了張嘴,最終輕嘆一聲。「姑娘,不是奴婢有意瞞著您,奴婢實在擔心,若您憶起今日之事,又會想不開。」
寧晚晴眼皮一跳,不可置信地問:「難不成,我是自縊?」
思雲和慕雨相視一眼,齊齊點頭。
前世那些年,寧晚晴接觸過無數案子,萬萬沒想到會遇上原主自殺。
她思索了一會兒,道:「今日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一五一十地告訴我。」
思雲道:「此事得從姑娘與太子殿下的婚約說起。姑娘是侯爺的掌上明珠,七年前,官家便為姑娘和太子殿下賜了婚。」
寧晚晴猜到原主的出身非富即貴,不承想好到了這個地步,便點點頭。
「說下去。」
「自半年前開始,宮裡和咱們府裡開始籌備太子和姑娘的大婚。這原是天大的好事,但前陣子,東宮出了一樁大事……」
寧晚晴追問道:「什麼大事?」
思雲繼續道:「城中有一間樂伎館,名叫扶音閣,裡面有個小有名氣的歌姬,喚作鶯娘。十幾日前,鶯娘忽然去官府門前大敲登聞鼓,狀告太子殿下對她不軌,要求法辦太子!」
寧晚晴雖是冷靜,聽到這話也有些意外。「一介歌姬竟然敢告太子,可有實證?」
慕雨接過思雲的話頭。「聽說鶯娘是在扶音閣後院被迷暈的,醒來之後發現自己失了清白,身旁有太子殿下遺落的玉牌。」
寧晚晴又問:「她如何識得是太子殿下的玉牌?」
慕雨道:「鶯娘是扶音閣的紅牌,之前接待過不少達官貴人,與太子殿下有一面之緣。她見太子殿下戴過這枚玉牌,所以一口咬定,是太子輕薄了她。且事發當天,太子確實去過扶音閣,如此一來,便說不清了。」
寧晚晴總覺得有些奇怪,按常理推斷,若太子真要犯案,怎會如此不小心,將玉牌遺留在案發現場?
「後來如何了?」
「事關太子,並非京兆尹或刑部審得了的,便捅到上頭,惹得官家雷霆大怒,當夜安排三司會審。會審之後,發現這玉牌雖是太子的,可人證只見到太子進入扶音閣後院,沒有親眼目睹犯案,不好直接判太子的罪。那幾日,京城的街頭巷尾都在議論這件事,堂姑娘便開始對姑娘冷嘲熱諷。」
寧晚晴沈吟。「如今可曾宣判?」
「判了!鶯娘得知查證無果,在公堂上尋死覓活,東宮的幕僚站了出來,說那玉牌是太子賞給他的。當日,他也在扶音閣,多喝了幾杯才犯下糊塗事,事後不敢告訴太子,見事情越發嚴重,這才出來自首。
「如此一來,人證物證俱在,幕僚被判了流放,事情才慢慢平息。太子雖然無辜,但也少不得被說是御下不力,難堪大任……」
「慕雨!」思雲連忙打斷她,對寧晚晴道:「姑娘,這些都是我們聽來的閒話,未必是真的。平日堂姑娘便與姑娘不睦,才借題發揮。」
寧晚晴未置可否,沈默片刻。「這件事,與我『自縊』有什麼關聯嗎?」
慕雨嘆氣。「姑娘,您就是性子太好了,總是任由堂姑娘欺負。今日堂姑娘說那東宮幕僚八成是太子的替罪羊,太子私德有虧,如果姑娘還要嫁給太子,便是趨炎附勢,唯利是圖。姑娘當場就被氣哭了,將堂姑娘趕走之後,把自己關在房中,待下人來送湯時,才發現您已經……」想起下午那駭人的一幕,依舊心有餘悸。
寧晚晴秀眉微蹙。「妳的意思是,我與寧錦兒爭執後,就想不開自縊了?」
慕雨點頭。
思雲安慰道:「姑娘,您千萬別往心裡去。堂姑娘是嫉妒您即將成為太子妃,故意說難聽話氣您。您再生氣、再傷心,也不可再尋短見了。」
寧晚晴看向思雲。「原主……我是說,我失憶之前,經常被寧錦兒欺負嗎?」
思雲點頭,神情有些心疼。「是啊,姑娘就是太乖順、太懂事了,受了委屈也不肯說。若是早些告訴侯爺和公子,二房如何敢這般放肆?」
*欲知精采後續,敬請期待1/2上市的【文創風】1220《小虎妻智求多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