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
有 1 項符合
巴黎1922,普魯斯特的圖書 |
![]() |
$ 175 ~ 350 | 巴黎1922,普魯斯特
作者:Richard Davenport-Hines / 譯者:呂玉嬋 出版社: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語言:繁體書 ![]() ![]() |
|
馬賽爾·普魯斯特出生於一個富有且有文化的家庭,但他從小體弱多病,並且一生都經受著由哮喘引起的嚴重的呼吸問題。在很小的時候他就開始出入高雅的沙龍或者遇到一些非常有名的作家和藝術家,並在此期間作為一名藝術的業餘愛好者被認可。受益於家庭的財富,他沒有固定的職業,並在1895年就開始創作了一些小說的片段〈Jean Santeuil〉》)。1900年,為了追隨約翰·拉斯金藝術作品的腳步,他放棄了手頭的工作,開始了一段從威尼斯到帕多瓦的旅行。
到1907年時,馬賽爾·普魯斯特開始創作他偉大的作品《追憶似水年華》,全書七卷在1913年至1927年之間完成出版,也就是說有一部分作品是在普魯斯特身後才出版。1922年11月18日,由於肺炎及支氣管炎的發作,普魯斯特憔悴地死去,隨後被葬於巴黎拉雪茲神父公墓,並且入葬時有大量的觀眾緬懷紀念這位偉大的作家。在後世,普魯斯特被視為是一個真正的文學神話。
普魯斯特富有浪漫氣息的作品是在藝術的基礎上對感情化的時間和回憶的一次深刻的反思,同時也是對愛與嫉妒的一場深入的體察,在普魯斯特特有的一種灰色視角之下,他也摻雜了大量對失敗和對空虛茫然生活的感傷。《追憶似水年華》也是一部包含兩百個角色的著意於描寫人性的氣勢恢宏的喜劇作品。
維基百科
小說之外的現實人生,往往比小說更精采;
《巴黎1922,普魯斯特》追憶普魯斯特一生似水年華、最終也最燦爛的時光。
1922年的巴黎,「普魯斯特存在的年代」與「普魯斯特消逝的年代」成為當代藝術文化的重要分野,當時的巴黎吸納了來自世界各地拔尖的創作人才,其背後一群愛好藝術、大力襄助文化活動的名流貴族為一重大支柱,富麗酒店正是這段歷史的重要場景。普魯斯特生前一次重大公開露面,5位20世紀初最具代表性的藝術家:小說家喬伊斯、畫家畢卡索、音樂家史特拉汶斯基和舞蹈家狄亞格列夫以及普魯斯特,在1922年5月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理查.戴文波特—海恩斯(Richard Davenport-Hines)
英國皇家歷史學會會員,曾任倫敦經濟學院歷史系教授。沃夫森歷史傳記獎(Wolfson Prize for History and Biography)得主。1986年離開教職後即專事寫作,作品包括《歌德:四百年來的無度、恐怖、罪惡與墮落》(Gothic: Four Hundred Years of Excess, Horror, Evil and Ruin)、《毒品》(The pursuit of oblivio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