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合各種宗教、思想與學問的「幸福的原理」就在此處
1987年幸福科學正式起步,本書作者30歲至31歲之時所講述的教義的原點
1981年3月23日,大川隆法先生成就大悟,開始與靈界進行交流。之後,自覺於自身是永恆的佛陀・愛爾康大靈,具有著拯救全人類的使命。
1986年10月6日,大川隆法先生創立了「幸福科學」。這項運動旨在統合由唯一之神所分出的所有宗教、哲學、學問,並引導人類邁向「黃金時代」。
本書收錄了大川隆法先生於30~31歲時所進行的最初5場具歷史意義的講演。這些熱切的演講於日本創造了眾多熱情的讀者。
幸福的原理:「愛、知、反省、發展」――通往幸福的四條道路
愛的原理:超越耶穌的愛與其侷限的「愛的發展階段論」
心的原理:何謂探究正心――心的本質與構造
覺悟的原理:能帶回靈界的唯有「心」
發展的原理:檢視己心,確立自己,從中道邁向發展
作者簡介:
大川隆法
(Ryuho Okawa)
幸福科學集團創立者兼總裁。
1956年7月7日生於日本四國德島,東京大學法學系畢業後,任職於大型商社,派遣至美國總部時,於紐約市立大學碩士班學習國際金融論。1981年大悟,自覺於自身是有著拯救全人類之巨大使命的「愛爾康大靈」。
1986年創立了「幸福科學」,信徒廣佈於世界超過178個國家,於全世界建立了700個以上的精舍、支部精舍,布教所約一萬多處。
至今說法次數超過3,500次(其中英語說法150次以上),著作被翻譯為42種以上的語言,發行書種超過3,200種(其中靈言系列600種以上)。《太陽之法》、《地獄之法》等諸多著作登上暢銷排行榜、百萬暢銷著作。此外,媒體文化事業方面,監製、原作、企劃了28部電影,另亦作詞作曲超過450首。
幸福科學大學與學校法人幸福科學學園(國中、高中)創立者、幸福實現黨創立者兼總裁、HS政經塾創立者兼名譽塾長、幸福科學出版株式會社創立者、NEW STAR PRODUCTION株式會社會長、ARI Production株式會社會長。
目錄
致改訂、新版的前言
<特別收錄>《幸福的原理》前言
《覺悟的原理》前言
第1章 幸福的原理
1 青年時代
在「對永恆世界的憧憬」與「世間的出人頭地」之間搖擺不定的東大生時期
不知為何被阻擋了自我實現,並被拋向與真理截然相反的世界
2 通往真理之路
在「天降啟示」與「忍耐之時」之中
在將一本書集結成冊之前,積累了其百倍的靈性體驗之基礎
3 宗教指導者的責任
從墮入地獄的教祖們身上學到的「宗教指導者的責任」之重
為防止被惡魔蠱惑,必須謙虛學習各方思想
4 從零開始
慎重地反覆探究,只發表確信無誤的真理
若無每日「探究正心」,就接收不到高級靈的訊息
5 何謂預言者
神不會聯繫「靈媒」,卻會聯繫「預言者」
摩西、以利亞、耶穌.基督傳遞了「神的聲音」
接收「神的啟示、天使的通訊」,編撰了《可蘭經》的穆罕默德
6 幸福科學教義的基本——「由內到外」、「從基礎到樑柱」
「知曉就是力量」——品味佛法真理,確認自身的理解程度
「探究、學習、傳道」,此順序的意涵
創立之初,秉持「先有小乘,才有大乘」的精神展開活動
7 何謂幸福的原理
「探究正心」是「貫穿世間與靈界的幸福」的出發點
①第一原理「愛」——從施愛開始
②第二原理「知」——抱持正確的佛法真理知識
③第三原理「反省」——發現自己的錯誤並改正
④第四原理「發展」——自身、他人、社會的發展與烏托邦建設
幸福的原理是通往幸福的四條道路,也是最初的入口,亦是「現代的四正道」
第2章 愛的原理
1 在歷史長河中閃耀至今的《太陽之法》
《太陽之法》是此生說法的「導入部分」
在穆帝國講述《太陽之法》的拉.穆
在亞特蘭提斯帝國以「愛」與「知」為中心說法的托斯
講述「發現內心的神」的利安托.阿爾.克萊德
在古希臘以「發展、繁榮」為中心說法的海爾梅斯
以「反省」為中心說法的喬答摩.悉達多
「外在的教義」與「內在的教義」是教義的出發點
2 救世的預言
「《太陽之法》被講述,人類得以被拯救」的諾斯特拉達姆斯的預言
我們為打造「黃金時代」而生
幸福科學運動的第一階段——宗教改革
幸福科學運動的第二階段——「諸學問的統合」與「政治、經濟、教育、
藝術、文學、企業制度等的改革」
幸福科學運動的第三階段——「烏托邦運動」的浪潮從日本擴大到全世界
3 耶穌的愛與其極限
被耶穌稱為「我的父親」,核心指導著耶穌的我
耶穌沒能講述「愛的階段性教義」的背景
比起「長期說法」,耶穌選擇了「儘早拯救」
耶穌講述的兩種愛:「對神的愛」與「鄰人愛」
講述「平等之愛」的耶穌與講述「階段性的覺悟」的釋尊
4 愛的發展階段
愛的發展階段①——本能之愛(四次元的愛)
愛的發展階段②——關愛之愛(五次元的愛)
愛的發展階段③——勉勵之愛(六次元的愛)
愛的發展階段④——寬恕之愛(七次元的愛)
.體驗到「飛躍至宗教境界」的菩薩境地
.透過「慈悲」的溫柔目光,他人的惡在自己眼中逐漸變得渺小的階段
.「寬恕之愛」當中的極限
愛的發展階段⑤——存在之愛(八次元的愛)
愛的發展階段⑥——救世主之愛(九次元的愛)
第3章 心的原理
1 從「心的教義」開始
追求規模壯大的法之前,先照顧腳下,確立自身
要知道先有「心」,才會有「知」
2 心的本質與構造
透過「探究正心」,找回靈魂原本擁有的自由
自己的內心之中包含了「所有世界」
讓心產生偏見的「情感」、「知性」、「理性」、「想念」的領域
幸福科學的靈言集證明了「心不在腦中」
3 心、魂、靈的區別
具有寬泛定義的「靈」、呈現人體形態的「魂」、魂的核心部分的「心」
動物、植物的靈呈現何種型態
4 心的世界的階段與靈性自覺的進化
四次元幽界——以與世間人類相同的姿態生活
五次元善人界——開始意識到沒有手腳也能存在
六次元光明界——除去肉體意識,深入學習真理
・「自己所意念的事物出現在靈界」的經驗
.透過自由變換姿態,被委派於各職業、專業領域上,指導著世間之人
七次元菩薩界——偶爾會忘記身為人的自覺,成為「意識」去拯救眾人
八次元如來界——自覺於「人類並非肉體存在」,以「職責意識」遂行活動
九次元宇宙界——能夠化身為多目的人格,堪稱「法的源流」的大如來意識
5 探究正心
魂的本質是「開無限,握一點」
探究正心①——取得心的平衡
探究正心②——撥開想念的烏雲
苦惱的原因不在他人身上——反省自身,找回美好的心
第4章 覺悟的原理
1 對真理的熱情
不惜推開窄門也要加入的初期會員的「熱情」
初期採取低調營運的理由
2 樹立嶄新的價值基準
對應於覺悟階段的「初級、中級、上級講座」
覺悟與「學歷、地位、年收、年齡、男女性別」毫無關係
「以法樹立價值基準」是我的主要工作
將新的價值基準公諸於世,顛覆錯誤的常識
3 與真理結緣
覺悟,始於「知曉」
知曉神佛,知曉神佛之心,知曉源自神佛之心的教義
不僅是現代,也要為後代人們留下悟道之內容
4 覺悟之道的嚴酷
如何承接、傳遞那如棱鏡般展開的法
真理的繼承的基本是「由覺悟之人傳遞給覺悟之人」
身為日本人的空海在中國繼承了法燈的理由
關於法,絕對沒有所謂「這樣就足夠了」
抱持強大的自覺,並從自己先覺醒起
5 發現己心當中的神性
沒有任何一人是真理的敵人
抱持「彼此一體不可分」的觀點
6 探究正心與幸福的原理
「探究正心」是神佛賦予的救命繩索
「正確」是指在發掘真理的過程中所出現的價值
抱持著探究未知事物的勇氣,乘船航向真理的大海
探究由正確所多角化展開的「四正道」
7 不經反省,便無覺悟
反省的前提——擁有真理知識
透過反省「洗滌己心」,發現神子的本質
8 進步與和諧
「進步的原理」與「和諧的原理」是覺悟的根本原理
「平等觀」與「公平觀」是掌管宇宙的法則
一方面關愛萬物且平等看待萬物,同時又努力向上的「覺悟的原理」
第5章 發展的原理
1 先有反省方有發展
「先打好腳下的基礎」是邁向發展的出發點
須具備何種觀點才能避免輕易產生慢心
2 何謂源自中道的發展
「源自中道的發展」是蘊含了無限的發展可能性的想法
為「踏入中道」而應捨棄的兩極端想法與行為①——發怒
為「踏入中道」而應捨棄的兩極端想法與行為②——妒忌、嫉妒心
克服嫉妒心需要「透過每日的精進來加深自我信賴」
3 從自覺於平凡出發
在「自稱超人」且無所不能的內心當中
正因為「從平凡出發」才能擁有「不斷累積的人生」
4 解讀現代的中道
將時間分配給自身的內部理想是「人生成功的關鍵」
現代的中道①——將所擁有的時間的八成分配給自認為最具價值的「本業」,剩餘的兩成用在拓展「經驗」
.商社時代的「產出時間的方法」
.高中時代、商社時代在運動等方面的「時間分配」
思考「如何在二十四小時裡,活出最高限度的人生」
一方面不斷磨練自身,一方面逐漸展現影響力的「中道的想法」
現代的中道②——打造「水面下的冰山」
現代的中道③——抱持「時刻保持前進」的方向性
5 進入中道,讓自身閃耀光輝的反省
「從中道的發展」的源頭為反省
透過「正見」,捨棄極端的「過大評價」與「過小評價」,達到平衡的視角
修正思想的軌道,磨亮靈魂的「正思」
.心中的所思所想代表了自己
.每天進行自身「思維的檢查」
6 邁向發展的反省
平凡的自己也能透過每日的累積開拓出非凡道路的「正精進」
以「神的志工」的觀點,來實現偉大理想的「正念」
7 愛、祈禱、自我實現
發展的極致是「神之心」
走在「愛的發展」的世界
<特別收錄>《幸福的原理》後記
《覺悟的原理》後記
致改訂.新版的後記
致改訂、新版的前言
《幸福的原理》前言
《覺悟的原理》前言
第1章 幸福的原理
1 青年時代
在「對永恆世界的憧憬」與「世間的出人頭地」之間搖擺不定的東大生時期
不知為何被阻擋了自我實現,並被拋向與真理截然相反的世界
2 通往真理之路
在「天降啟示」與「忍耐之時」之中
在將一本書集結成冊之前,積累了其百倍的靈性體驗之基礎
3 宗教指導者的責任
從墮入地獄的教祖們身上學到的「宗教指導者的責任」之重
為防止被惡魔蠱惑,必須謙虛學習各方思想
4 從零開始
慎重地反覆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