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我越來越感興趣的並不是建築物的外形、窗戶的形狀或屋頂的形式,真正吸引我注意的是建築為何建成和它們如何建成,對我而言它們的含義遠比它們的外形更重要。」──迪耶.薩德奇
當我們來到新的城市,第一時間抓住目光的往往是那些雄偉壯麗、美侖美奐,代表城市價值的大型公共建築。也許是紀念碑、也許是博物館,或是政府機構,它們藉由視覺效果深刻地影響人們的感知,卻很少人會問這些建築物出自誰之手,當初興建的理由又是什麼?
知名的建築評論家薩德奇從歷史切入,剖析知名建築物的催生過程,以及委託設計它們的「業主們」扮演的角色──例如海珊為了宣示第一次波灣戰爭勝利象徵,興建的「戰爭之母」清真寺;希特勒精心打造、用以威懾小國元首的「新總理府」,其令人生畏的長廊讓戰時的捷克總統造訪後簽下了賣國契約書;甚或是北京針對2008奧運興建的鳥巢、水立方、央視總部大樓等,都企圖向世人述說特定的訊息。
薩德奇提醒我們,建築先是權力的表徵,然後才是美的範疇,它是受雇於掌權者的工具,甚至是武器,如同一件大型軍裝用以樹立魅力、留下印記或收威嚇、崇敬、臣服效果。在涵蓋全世界各地的50座建案的討論中,薩德奇援引豐富的歷史、地理、社會科學、哲學知識旁證其論述,行文屢見獨特的譬喻,機鋒處處。
作者簡介
迪耶.薩德奇(Deyan Sudjic)
南斯拉夫裔的迪耶.薩德奇出生於倫敦,畢業於愛丁堡大學建築系,為知名建築藝術評論家。多年來致力於研究人與建築的關係,經常為《Sunday Times》、《衛報》、《觀察家》撰稿,也在許多重量級的國際藝術建築期刊上發表論著。他曾創辦《藍圖》(Blueprint),也擔任過《Domus》的編輯。除了建築主題的寫作、編務,他還投入教學和策展,包括擔任倫敦金斯頓大學(Kingston University)藝術、設計和建築系的主任,策畫主持英國城市建築設計與英國城市建築展、2002年威尼斯建築藝術雙年展等大型藝術盛會。
薩德奇現任(2006年起)倫敦設計博物館(London Design Museum)館長。著作有《方圓一百英里的城市》(100-Miles City)、《建築與民主》(Architecture and Democracy)、《建築公園》(Architecture Park)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