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
有 1 項符合
影視香港:身份認同的時代變奏【社會科學通識叢書】的圖書 |
$ 216 | 影視香港:身份認同的時代變奏【社會科學通識叢書】
作者:馬傑偉 出版社: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 出版日期:2010-11-01 規格: / 234頁 三民網路書店 - 社會人文 - 來源網頁   看圖書介紹 |
|
科學的源頭最早可追溯到約公元前3500年至前3000年的古埃及和兩河流域。這兩個文明在數學、天文、醫學方面的成就傳入並塑造了古典時代的希臘自然哲學,後者正式嘗試以自然原因來解釋物質世界中的事件。西羅馬帝國傾覆後,在中世紀的頭幾個世紀中,有關古希臘人的世界觀念的知識在西歐漸漸被遺忘,但卻在伊斯蘭黃金時代的穆斯林世界中得以保存下來。10世紀到13世紀,西歐找回了古希臘的著作並吸收了伊斯蘭學者的研究,自然哲學就此復活,並且接下來在始於16世紀的科學革命中轉型,其間的新觀念和新發現脫離了古希臘觀念和傳統之窠臼。科學方法迅速在獲取知識方面起到更大作用,不過科學的制度化和職業化還是要等到19世紀才開始成型。
科學原僅指對自然現象之規律的探索與總結,但人文學科也越來越多地被冠以「科學」之名。現代科學一般說來可劃分為三大分支:形式科學,研究抽象概念;自然科學,在最寬泛的意義上研究自然;以及社會科學,研究個體與社會。不過,對於形式科學能否確實算作一類科學存在不同意見,因為其並不依賴經驗證據。而運用既有科學知識以達成實用目的的學科,如工程學和醫學,則被歸為應用科學。
科學以研究為基礎,而研究通常是在學術和研究機構、以及政府機構和公司中進行。科學研究的實際影響使得科學政策被制訂出來,以求施影響於科學界,促使商業產品、武器、醫療衛生以及環境保護獲得優先發展。
維基百科
內容簡介
過去五十年,香港影視媒介中,大陸人的形象變化多端。早年是親切愚笨的「大鄉里」以及庸俗市儈的「阿燦」,暴戾透頂的「省港旗兵」則是負面形象的極端。回歸前,大陸人角色變成無傷大雅的「表姐」與「表叔」,甚至是醒目可親的「好姨」;回歸後,新聞中常出現奧運明星與航天英雄,電影就算有內地南來的罪犯和妓女,形象也較為正面及人性化。
本書旨在探討過去五十年間影視媒介中的香港身份認同問題。全書分三部份。第一部份分析二十世紀六十至八十年代初香港身份的形成過程。第二部份分析八十至九十年代過渡期內香港身份的種種奇特現象。第三部份分析回歸後港人重尋國族身份,同時為本土身份重新定位的狀況。
目錄
總序一 社會科學與通識教育……………馬傑偉
總序二 我的本土方法:社會分析的兼容與厚度……………吳俊雄
序 影視香港……………馬傑偉
第一部份 香港身份認同的孕育與成長(六十至八十年代)
1 被迫滯留的「香港難民」
2 在空隙中成長的「香港人」
3 殖民管治下的文化空間
4 強勢影視經濟下的創作環境
5 電視與身份認同
6 分劃香港人與中國人
7 身份認同的權力關係
8 文化認同的邏輯
第二部份 過渡期的政治焦慮與文化隱喻(八十至九十年代)
9 八、九十年代的影視媒介發展
10 「香港夢」
11 香港回歸的政治壓力
12 民族與愛國主義
13《大時代》︰迂迴曲折的政治情結
14 神話故事
15 隱晦的反共心態
16 無線電視的機構思維 17 恐共情緒的轉變
18 漁夫廣告︰社會變遷與尋根懷舊
19 貌似真實的寫實美學
20 懷舊意識與個人歷史
21 懷舊中的商業與政治
22 懷舊的文化作用
第三部份 再國族化與本土身份的重新定位(九十至二千年代)
23 政治結構的改變
24 香港經濟下滑與中國經濟上揚
25 本土身份的重構
26 影視媒介中的大陸人
27 國歌短片《心繫家國》
28 跨境影視製作
29 香港與內地合拍電影
30 內地取景與文化變遷
31 香港臥底意識
32 懷舊潮與空間想像
33 周潤發現象︰香港影視文化的縮影
總結
參考書目
附錄:電影、電視劇及節目列表
通識系列編後語馬傑偉……………吳俊雄
索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