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序
正如本書在開頭所宣稱的那樣,本書主要是介紹具有特點的城市公共空間的形成和重塑過程,也就是那些屬於大家的而不是屬於某個私人的公共空間。本書認為,正是介於國家與社會之間的政治文化塑造了公共領域的城市建築。由此,本書所討論的地點與空間的製造並不涉及飛地的建設,排他性區域和私人領域,也不包括那些國家政府大樓和象徵的輝煌場所。從根本上講,本書的價值傾向是民主的,也是社會經濟實踐的。本書儘管並未完全與這些實踐的發展步伐保持一致,卻保持了地方性運用及集體性的領悟、記憶和情感。任何一個公共空間的“均衡考慮”,都應當同時涵蓋表達的多元化、舒適感、社會相關性,以及日常生活的一定特性和關切。這些要素同時也和不斷演進的表達方式交織在一起,而正是這些表達方式創造並建立了我們所說的空間。
就此而言,當被要求為此書寫一篇中文版序言的時候,我發現自己對如何談論這本書在中國的相關性感到有些困惑。在中國的國家環境下,社會居於國家和力量之下,市場力量強大,而且當我寫這本書的時候,我的原始材料整體上是缺乏的。然而,我反思性地問自己,就算中國的材料很真實,中國的特徵是否就足夠全面充分?中國除了現實主義,究竟有沒有公共生活領域?首先進入大腦的,但不是立即進入大腦的,是那些普遍存在於中國城鎮之中的具有相當規模的沿街商鋪。這是一種在過去的王朝時代就存在的城市建築類型。儘管大型商業中心和購物中心存在於此,在更多元的用途上,它是確實具有公共性的,對於周圍的社區和鄰居來說,它提供了一個社交場所,它的形式和表達也是令人熟悉的。在這些建築的周圍,建築形式既老舊、傳統,又有某些當代元素,它們來自對規範性裝飾的當代理解和延伸,進而變成了一種具有鄉土特徵的場所。那種控制性的空間設計還是溫和的,如果不是完全缺乏,至少在交通管制、維護公共安全、衛生和景觀方面均有所保留。在這最後一方面,鋪路、修邊、種樹等,通常與地方商業活動相配合, 並為之提供基礎設施,同時也使得街道具有更多的功能和用途。除了日常生活之外,街道也是節日慶祝、商業團體定期操練的場所,為社區、政治性活動提供聚集空間,儘管後者很少見。
第二個浮現在腦海裡的公共領域是中國的市政景觀,這可以從基礎設施提升,以及這樣那樣的娛樂性公共空間的追求中得到體現,同樣也可以在環境和文化遺產保護、健康綠色空間的提升中看到。在許多中國的城鎮中,這些空間成倍地增加,除了提供公園之外,中國城鎮努力在人口稠密和過度擁擠的環境中提供和擴展利用開放空間。並且,它們通常是在一個時段內由來自周邊鄰里的組織化的和半組織化的群體所選定的,這些群體具有各式各樣的自願性目的。景觀總是熟悉的,適宜那些日常活動,同時也為人們在喧囂忙碌的城市生活中提供個人休憩的空間。正如其他地方一樣,除了有時在夜晚關閉之外,這些空間經常是由政府所提供和管理,卻遠離國家監控。事實上,監控這些空間的使用者的適當行為主要是由當地居民而不是政府來負責。
至於其他符合本書定義的空間也可能存在,更重要的是它們具有雙重含義。首先,具有強大地方性、社區多樣性、專用性的公共領域, 可能既是□□性的,也是真實存在的,與最為重要的社會政治無關, 也與國家或者私人部門組織不相關。其次,國家或者區域性佈置對公共空間的徹底塑造,如同本文在第二段一開始關於中國的描述一樣,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實現。除了在大多數組織和管理的嚴格且正統的形式之外,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著既更強同時也更弱的趨勢、傾向乃至特徵表達。更進一步,即使在中國這樣缺少現實主義的環境中,也為其提供了表現的機會和開放的空間。畢竟,大城市和鄉鎮的空間蔓延是淩亂的,而城鎮公共空間經常把那些對生活的認識和理解留給了本地人、社會組織乃至個人。準確地說,正是這些生活習慣似乎□可能以某種方式回應了現實主義。
彼得•G. 羅
2015年1月於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