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
有 1 項符合
從邊緣建構另類美學:竹圍工作室12年的圖書 |
![]() |
$ 580 | 從邊緣建構另類美學:竹圍工作室12年
作者:蕭麗虹 出版社:竹圍創藝 出版日期:2008-12-01 規格:26*25.5cm / 136頁 ![]() ![]() |
|
換句話說,據以上的名稱,它們共同之處,都是用自己在求學期間及平時學到的專業知識技能,透過工作室的平台與社會合作,在社會上容易生存,對一班專業技術工作者來說, 是主要收入命脈。在內地市場大為普遍,不過電影、電視劇組較為甚多,對想做演員的人來說,可以有較低門檻的平台有多一份選擇。 規範控制 GND: 4143284-8 LCCN: sh85008315
維基百科
「從邊緣建構另類美學」記錄竹圍工作室從一個身處城市邊緣、河岸邊緣、藝文主流邊緣的替代空間,在12年間有機演化為匯聚創意能量獨特基地的案例。本書透過工作室負責人蕭麗虹的文字,串連竹圍友人榮念曾、林濁水、朱惠良、黃海鳴、黃瑞茂、賴香伶、吳瑪悧的觀點,多面向解讀竹圍工作室過去12年在地與國際行動的累積成果。期待這本案例研究的出版,可確立替代空間作為跨領域、跨文化藝術運動的樞紐 / 先驅,以及它們在當代文化進展存在的必要性,並鼓勵其他正往這條路持續前進的人們,協助他們重視跨文化、跨藝術合作的價值與創意模式。
全書136頁中英文對照,並匯集竹圍過去展演、活動的數百張珍貴照片,讓圖片自己來說故事!書末特別收錄竹圍工作室經年累積整理,國際間各重要藝文單位連結。兩小時的閱讀經驗帶你體會竹圍工作室以及台灣當代藝術過去12年的發展點滴,也希望能為私營另類空間的發展加一個新的註解。
不可錯過的另類美學
-- 陳愷璜 --
因為能承載該類型(可因藝術家創作計畫之需求而徹底改變場地條件與設施:2001年,我當時我的實際操作是以水泥封閉大門而後,全空間舖設防水罩,之後灌進約150噸的水,並在其上施作平台以及投影設施)創作發表的空間,在大台北地區幾乎是絕無僅有,竹圍工作室對藝術與藝術家的尊重相當不容易。
藝術村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跨界和跨地域的藝術家
結合跨界交流,會產生一種沒有用處的用處、藝術精神沒有目的性的
一種自由,它是最珍貴藝術發生的源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