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微生物學總論
Chapter 1 緒論
微生物學的發展史
原核細胞生物
細胞質-核糖體
-原核生物的核糖體為70S(30S和50S)
感染性蛋白(prion)
Chapter 2 細菌的結構
細菌的大小
DNA結構
細胞質
細胞膜
細胞壁
莢膜
鞭毛
線毛
Chapter 3 細菌的生長
細菌的增殖方式
細菌的生長曲線
細菌的生長條件
細菌的營養條件
培養基
Chapter 4 細菌的新陳代謝
細菌的新陳代謝
Chapter 5 細菌遺傳學
細菌的遺傳物質
細菌遺傳物質的傳遞
噬菌體(Bacteriophage)
Chapter 6 滅菌與消毒
消毒(Disinfection)
消毒劑(Disinfectant)
滅菌(Sterilization)
巴氏消毒法(Pasteurization)
物理滅菌法
化學滅菌法
Chapter 7 微生物的化學治療
化學治療
抑制細胞壁之合成:
青黴素、汎可黴素、頭芽孢素
影響細胞膜之完整性:安福黴素B、多黏黴素
抑制蛋白質之合成:四環黴素、氯黴素、紅黴素
細菌葉酸(folic acid)合成的競爭性抑制劑
抑菌機轉:核酸
濫用抗生素
第二篇 免疫學
Chapter 8 免疫系統的基本介紹
先天性免疫
後天性免疫
特異性之防禦反應
非特異性免疫反應
Chapter 9 參與免疫反應的細胞
骨髓系統Myeloid system
淋巴系統Lymphoid system:淋巴細胞
免疫分析法
細胞性免疫反應:T lymphocyte
淋巴系統Lymphoid system:
淋巴細胞-B淋巴細胞
體液性免疫:B細胞
淋巴系統
淋巴球的再循環
Chapter 10 抗體的結構與功能
抗體的結構
株落選擇Clonal selection
單株抗體
抗體的生物功能
B淋巴細胞:
漿細胞-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抗體的反應-初次反應與第二次反應
B淋巴細胞:
漿細胞-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Chapter 11 抗體與抗原的反應
抗原與抗體結合反應
抗原與抗體間的作用力:
氫鍵、靜電力、凡德瓦爾力、厭水性
抗原與抗體結合試驗
抗原
Chapter 12 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體與T細胞受體
MHC:與移植排斥有關的抗原稱之為
主要組織相容性抗原
抗原呈現(antigenpresentaion)細胞
HLA
T細胞受體(T cell receptor; TCR)
Chapter 13 細胞激素
介白質-1(Interleukin-1)
介白質-2(Interleukin-2)
介白質-4(Interleukin-4)
干擾素
TH1細胞分泌的細胞激素:IL-2, IFB-, TNF-
Chapter 14 補體
Chapter 15 過敏反應
過敏反應特性
第一型過敏反應
第二型過敏反應
第三型過敏反應
遲發性過敏反應
Chapter 16 移植與排斥
急性排斥
血型
Chapter 17 疫苗
人工主動免疫
被動免疫
疫苗
第三篇 細菌學
Chapter 18 革蘭氏陽性球菌
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鏈球菌(Streptococcus)
肺炎鏈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Chapter 19 革蘭氏陰性球菌
淋病奈瑟氏雙球菌Neisseriae gonorrhoeae
腦膜炎雙球菌Neisseriae meningitides
Chapter 20 腸內桿菌
腸道桿菌科Enterobacteriaceae的基本特性
志賀氏菌Shigellae
傷寒桿菌Salmonella
大腸桿菌E. coli
克雷白氏桿菌Klebsiella
腸桿菌Enterobacter
沙雷氏菌Serratia sp.
變形桿菌Proteus
Chapter 21 葡萄糖非發酵革蘭氏陰性桿菌
Pseudomonas假單胞菌屬
Chapter 22 需氧性革蘭氏陰性短小桿菌
耶爾辛氏桿菌Yesinia
土拉倫佛蘭西氏桿菌Francisella tularensis
感染引起的疾病
布魯氏菌Brucella感染引起的疾病
退伍軍人嗜肺性桿菌Legionella pneumophilia
Chapter 23 其他革蘭氏陰性桿菌
嗜血桿菌Hemophilus
百日咳桿菌Bordetella pertussis
Chapter 24 弧菌屬、彎曲桿菌屬、螺旋桿菌及其他相關細菌
弧菌Vibrios
螺旋桿菌
Chapter 25 無芽胞形成的革蘭氏陽性桿菌
白喉(棒狀)桿菌Corynebacterium Diphtheriae
李斯特菌屬Listeria
Chapter 26 有芽胞形成的革蘭氏陽性桿菌
炭疽桿菌Bacillus anthracis
蠟樣桿菌Bacillus cereus
Chapter 27 厭氧菌
梭狀芽孢桿菌(Clostridum)
臘腸毒桿菌(肉毒桿菌)Clostridium botulinum
破傷風桿菌Clostridium tetani
氣性壞疽梭狀產芽胞桿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
艱難梭菌(艱難性梭狀芽胞桿菌)
Clostridium difficile
類桿菌Bacteroides
Chapter 28 放線菌、奴卡氏菌及鏈絲菌
放射菌(actinomycetes)
奴卡氏菌(Nocardia)
鏈絲菌(Streptomycetes)
Chapter 29 黴漿菌、立克次菌及披衣菌
黴漿菌(Mycoplasma)
立克次體Rickettsia
披衣菌Chlamydia
Chapter 30 螺旋菌
密螺旋菌(體)Treponema
疏螺旋菌(體)Borrelia
Chapter 31 分枝桿菌
分枝桿菌Mycobacteria的重要性質
結核分枝桿菌Mycobacteria tuberculosis
痳瘋分枝桿菌Mycobacteria leprae
第四篇 病毒學
Chapter 32 病毒學緒論
病毒(virous)-病毒重要特性
繁殖過程
病毒核酸的構造
病毒-一般特性
致病性
Chapter 33 病毒的分類
DNA病毒
RNA病毒
病毒-分類
Chapter 34 病毒的培養與分析
病毒培養方法
干擾現象
培養與血清學試驗:
偵測細胞受到病毒感染的方法
治療與預防
Chapter 35 DNA病毒
腺病毒科(Adenovirus):(分41型)
Papovaviridae乳多泡病毒科
疹病毒科
DNA Viruses痘病毒科(Poxviridiae)
DBA & RNA Viruses肝炎病毒
RNA Virus肝炎病毒
Chapter 36 無套膜正股RNA病毒
微小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e):
(最小病毒科)
腸病毒屬
鼻病毒(Rhinovirus)
杯狀病毒科(Caliciviridae)
Chapter 37 有套膜正股RNA病毒
披膜病毒(Togaviridae)
節肢動物媒介病毒(阿波病毒)(Arbo virus)
黃病毒科(黃病毒屬)
日本腦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冠狀病毒科Coronaviridae
反轉錄病毒科(Retroviridae)
Chapter 38 負股RNA病毒
桿狀病毒(Rhabdoviridae)
正黏液性病毒科(orghomyxoviridae)
流行性感冒感毒
副黏液病毒科(paramyxoviriae):(細胞融合)
本洋病毒科(Bunyaviridas)
Chapter 39 雙股RNA病毒及其他病毒
呼吸道腸道孤兒病毒科(Reoviridae)
其它病毒
第五篇 黴菌學
Chapter 40 黴菌的基本特性
黴菌的重要性質:真核生物
黴菌的構造
真菌的重要性質:
真核生物,大都形成菌絲體,酵母菌例外
真菌的分類-
藻菌綱、囊菌綱、擔子菌網、不完全菌綱
真菌的菌落形態-雙形性菌落
Chapter 41 黴菌引起的疾病
黴菌病
醫學上重要的酵母型黴菌
黴菌的實驗室診斷
第六篇 寄生蟲學
Chapter 42 寄生蟲概論
寄生蟲的分類
宿主對寄生蟲的抵抗力
人類寄生蟲感染的診斷治療與預防
Chapter 43 原蟲
變形蟲綱
鞭毛蟲綱
纖毛蟲綱
孢子蟲綱
Chapter 44 線蟲
線蟲的分類
腸道線蟲的分類
組織線蟲的分類
Chapter 45 絛蟲
絛蟲基本特性
腸道內絛蟲
腸道外絛蟲
Chapter 46 吸蟲
肺吸蟲
肝吸蟲
腸吸蟲
血吸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