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1
久病成良醫
雖然我們不要被身體所困擾,老是想著這裡病、那裡病的,不過如果身體出了狀況,還是要就醫,否則後果不堪設想。譬如你的眼睛痛,你說:「我是不買帳的,痛吧!我還是用它。」到最後,你的眼睛可能會瞎了;所以,如果身體有狀況,一定要注意,真是有問題了,還是要找醫生。
例如我的手肘,不知道是因為寫字,還是過度使用,經常會痛,就是俗稱的「網球肘」,只要我一想到它,它就痛,我不管它、不睬它,就忽略了這個痛。但應該戴護肘時,我也會戴,戴的時候好像好一點,但痛還是痛。
與病共生同死
我曾經問一位榮總的醫生,這應該怎麼辦?醫生說他也有這毛病,要我多休息。我就問他:「請問大夫,你休不休息呀?」他說他的業障重,沒有辦法多休息,因為他忙得不得了,要門診,而且是總院、分院兩地跑,還要教書,忙得沒辦法休息。
「法師您是出家人,可以休息呀!」他以為我們出家人很清閒沒有事,可以多休息,我就跟他講:「我也是業障重,要我多休息,我也沒有辦法。能夠幫我改善的就改善,不能改善的就算了,我就是與我的病共生同死了。」沒辦法改善的病,就跟它在一起吧!
總之,我們對身體的照顧,小病不要太在意它,比較嚴重、實在沒有辦法的時候就要看醫生。不過俗話說「久病成良醫」,病久了、經驗多了、年紀大了,曉得自己的病是什麼狀況,自己應該會照顧。現在我可能比醫生更曉得自己的身體狀況,知道需不需要打針、貼膏藥、吃藥。
有人說我這個人老是病,但我就這麼拖過來了,一直拖到現在,我沒有想死,也不怕死,累的時候就休息一下,七十五歲的老人,身體能夠有多好?就是面對它—生、老、病、死,然後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這也可以說是我們出家人的精神。(摘錄)
書摘2
當被癌症撞上時怎麼辦?
生存在現代社會的人類,罹患癌症的可能性相當高,因此每個人都要有被撞上的心理準備和高度警覺。這不是觸人霉頭,而是先有居安思危的心防,才能臨危不亂。
不過,也不必杞人憂天,過多的擔心和焦慮,只會降低身體的免疫力,有礙健康。致癌的原因很多,有些也尚不明確,應該定期做身體健康檢查,以便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平時則應保持飲食正常、作息正常、心情平穩,加上禪修等的精神修養,罹癌的可能性會減少一些。
面對事實,積極治療
一旦罹患癌症時,該怎麼辦?只有面對事實,積極治療,試著放鬆自己的身心來面對,並且接受癌症的事實。如果可以做到這一點,病人就會比較輕鬆,也不會讓家人陷於恐慌悲苦的絕境中。我經常勸勉罹患重症的病人:「把病交給醫生,把命交給佛菩薩(或者是自己的宗教信仰),如此一來,自己就是沒有事的健康人。」而且我會鼓勵發現患了癌症的人,想做什麼有意義的事、想學什麼有興趣的東西,就去做、就去學吧,只要不太勉強自己的體力。
曾經有一位篤信佛教的醫師罹患了癌症,他不但沒有因此而消沉,反而把身上的癌細胞稱為「癌菩薩」。意思是說,罹患癌症反而幫助他更積極地修行菩薩道,培養出更深厚的慈悲心與智慧心來。因為他在接受化療的過程中,深刻體會病痛的苦,因而生起慈悲心,治療後當他回到工作崗位上,便以無我的慈悲心看護所有的病患,一改他原本浮躁的脾氣,變得溫柔友善,樂意主動呵護病人。
善用患病的機會來自利利人
罹患癌症本不是件好事,若從正向的角度來看待,也可以善用患病的機會來自利利人。為什麼這麼說?因為能夠提前預知死亡,所以可以在有限的生命裡,多做自我淨化的工夫。人的一生之中,說的好話通常不多,做的好事也不多,卻還覺得自己是個好人,但在患病的過程中,病人的人生觀多半會改變,態度會轉化,心靈會變得澄淨——雖然身體患病,但是人的素質卻提昇了。何況罹患癌症,縱然已被醫生告知要準備後事,只要不怕死亡,也不等待死亡,說不定還有奇蹟出現。所以有不少人都說感謝癌菩薩使他們懂得人生,也度他們進了佛門。
但這並不表示我們要樂於罹患癌症,而是勸勉癌症患者及病人的家屬,應當做這樣的正面思考。對家屬來說,既然家中有人生病已是事實,就要坦然地接受它,除了細心照顧,自己不要也跟著急壞了、累壞了。
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四大苦事,平時卻很少意會得到,如果不得已罹患了癌症,或家裡有人罹患了癌症,雖是大不幸事,但不妨就把它看作是現身說法的菩薩吧!癌是菩薩,患者是菩薩,是在共同宣說「苦聖諦」的無上佛法。要處理、要治療、但不用怨怒憤恨,不必憂悲苦惱。
書摘3
體驗生活,享受生活,認真生活
基本上當你發現自己有問題、有病,而不隱藏自己的問題和病,這種態度就是一種健康的行為。
禪的生活態度
平常生活中,禪如何教人安心呢?禪的態度是:知道事實,面對事實,處理事實,然後就把它放下。無論遭遇何種狀況,都不會認為它是一件不得了的事,如果已經知道可能會發生什麼不如意的事,能讓它不發生是最好的;如果它一定要發生,擔心又有什麼用?擔心、憂慮不僅幫不了忙,可能還會令情況變得更嚴重,唯有面對它才是最好的辦法。
經常有一些患了癌症的病人來看我,因為醫生已經宣布他們的生命快結束了,他們好像是來向我求救,又好像是來向我告別。
我給他們的建議是:一,不要怕死;二,不要等死。需要治療就要接受治療,能做什麼就做什麼,能吃什麼就吃什麼,過正常的生活;不勉強自己,也不要對自己的生命完全失望,這種態度就是禪的態度。
生活很重要,生命很可貴,不要被別人嚇壞,也不要自己嚇自己。偏偏很多人情況明明沒那麼糟,或是事情已經發生了,不能面對接受,還要擔心憂慮,結果反而是被嚇死的,或憂愁而死的。所以,用禪來安定心的方法,就是應該怎麼做就怎麼做。
禪宗有這麼一則故事,有一次,趙州在寺裡見到一個僧人,就問他:「你在這裡住了很久吧?」那僧人答:「是的。」趙州說:「那你喝茶去。」然後他又見到另外一位僧人,問他:「你在這裡住了很久嗎?」那僧人答:「不,我是新來的。」趙州說:「那你喝茶去。」寺裡的院主看到這情形很不明白,就問趙州:「怎麼和尚對於舊住眾、新來眾,都叫他們喝茶去?」趙州就跟他說:「你也喝茶去。」
這就是非常有名的「趙州茶」公案。這個故事中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很多人都在猜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其實很簡單,因為那時候剛好是喝茶時間,趙州禪師遇見任何人都請他去喝茶。也就是說,生活就是生活,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就做什麼事。
體驗生活,享受生活,認真地生活,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