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1 何謂心理學
1.1 心靈+科學=心理學
1.2 心理學的主要觀點及其起源
1.3 當代心理學觀點
1.4 當代基礎心理學與應用心理學
1.5 人類行為的基本狀態
2 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2.1 研究的基本概念
2.2 研究方法
2.3 研究倫理
3 行為的生理基礎
3.1 神經系統:生理控制中心
3.2 神經系統的分類
3.3 腦的構造與功能
3.4 內分泌系統:身體的化學訊號傳遞者
4 天性與環境
4.1 天性:基因對你的影響
4.2 後天:環境影響
4.3 先天與後天的交互影響
4.4 兩性差異
4.5 天性與心理學理論
5 感覺與知覺
5.1 感覺:接收有關世界的訊息
5.2 視覺:人類的照相機
5.3 聽覺:感受聲波
5.4 身體感覺:來自自己的訊息
5.5 化學感覺:人生中的味道
5.6 知覺:解釋感覺訊息
6 意識的狀態
6.1 從廣泛的角度看清醒:一般清醒意識
6.2 睡眠和夢:睡著時的意識
6.3 意識狀態的改變
6.4 藥物和意識改變
7 學習的基本原則
7.1 學習的定義
7.2 古典制約:透過關聯的學習
7.3 操作制約:由行為的後果中學習
7.4 消弱:學習何時該停止
7.5 學習理論
8 記憶
8.1 記億三階段論:訊息處理歷程觀
8.2 遺忘及其發生的原因
8.3 記憶的生物基礎
9 認知、語言與智力
9.1 認知的定義
9.2 概念:思考的基本單位
9.3 思考和問題解決:利用資訊達成目標
9.4 語言:符號的溝通
9.5 智力:認知的總和
9.6 種族在智力及成就的差異:正在縮小的代溝
10 發展心理學
10.1 基本發展歷程
10.2 發展的階段理論
10.3 發展的概念─終生觀
10.4 嬰兒和兒童期的發展
10.5 青少年發展
10.6 成年期:成年早期到成年晚期
11 動機與情緒
11.1 動機和情緒的定義
11.2 基本動機:生物上的需求
11.3 心理動機
11.4 性動機
11.5 情緒
11.6 攻擊性:情緒與動機層面
12 人格理論
12.1 人格的定義
12.2 特質論:描述人格的一致性
12.3 精神分析論:Sigmund Freud
12.4 社會學習論:Albert Bandura
12.5 人本理論:Maslow和Rogers
12.6 人格衡鑑:測量一個人
13 壓力與健康
13.1 壓力:對因應的挑戰
13.2 影響壓力反應的因素
13.3 壓力的因應
13.4 改變與健康相關的行為模式
13.5 安全的管理
13.6 教育的社會學觀點
14 心理疾患
14.1 心理疾患的定義
14.2 焦慮疾患
14.3 身體型疾患
14.4 解離性疾患
14.5 情感性疾患
14.6 精神分裂症及妄想症
14.7 注意力缺失/過動疾患
14.8 人格疾患
15 社會心理學
15.1 定義社會心理學
15.2 團體與社會影響
15.3 態度與說服
15.4 人際吸引:友誼與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