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1
寫給孩子的序,大人也可以讀──恐怖的閱讀魔力
你有沒有很調皮的時候?或者自己也不大懂,為何有時就很想搞怪呢?是不是明明知道那樣做,就會闖禍或被大人罵,但還是去做了?嗯,如果你的答案是「沒有」的話,那我只能說:「你爸媽或老師很幸運。」不過,不知道你有沒有常聽大人說:「孩子是天使也是惡魔?」這句話的意思大概是:若你照大人的話做,或者做出來的舉動剛好是他們喜歡的,那你就是天使;但若不合他們的意,例如在不該哭鬧的時候哭鬧,或不按照他們的指令做,那你就是惡魔。這就好像許多你從小到大想不通的事情,例如你明明想整天玩耍,卻得上學或寫功課;糖果明明很好吃,大人卻偏偏小氣地只給一點點,或甚至不給你吃;又或者你明明想要像頭大象在森林裡狂奔,可是大人卻把你送進舞蹈教室,逼你用芭蕾舞步想像自己是跳舞的雨滴!
嗯,有一點感覺了,對吧?你可能想起大人對你吼過一些像是「你很不聽話」、「你太恐怖了」、「你這個小怪獸」之類的話。嗯,我相信有時候情況的確很糟,就像這故事裡的「恐怖亨利」一樣。不過,我想大部分的時候你覺得自己的表現還可以,是個聽話的小孩了,我也這麼相信。也有可能,你現在已經變成大人口中的乖小孩,並且完全忘記以前你有過這種時候了,就像這故事裡的「完美彼得」一樣,這樣也很好!
不過,我猜想,你有時候也想要當一下「恐怖亨利」吧!哎呀,反正每個小孩哪時候是恐怖的、完美的、壞脾氣的、嫉妒鬼或愛哭鬼,真的很難說準(其實大人也是,不是嗎?他們變來變去的,有時候比變魔術還精采呢!)我想,大部分的孩子都有恐怖時期,不管是長是短,是過去了還是偶爾發作,或者是只憑想像的都一樣。這麼說好了,我也常遇到很不喜歡的人,例如臭屁鬼,但我自己又當不來恐怖亨利,所以看到亨利惡整臭屁鬼時,我就會很開心,從噗哧偷笑到哈哈大笑。
英國作家法蘭西斯卡寫出這系列「恐怖亨利幽默故事集」,裡面的男主角亨利不僅不是乖乖牌,還非常恐怖。他有雙惡魔般的眼睛、一頭亂七八糟的頭髮。他做事情都是想做就做、無法無天,常常有出其不意的結果,誇張得讓人捧腹大笑。不過,有時候他也讓我覺得恐怖或太過分了,讓我不得不同情他的爸媽和弟弟。所以,你也不見得統統都要喜歡,或覺得他做的事都是對的或值得原諒的。
但如果你想繼續讀下去,想知道恐怖亨利怎麼繼續恐怖,那就讀吧!法蘭西斯卡會很開心你因為她的故事而愛上閱讀。世界上很多小孩就是這樣開始愛閱讀。「恐怖亨利幽默故事集」系列在英國圖書館的年度借閱率常常是排行前五名,贏過很多知名成人作家的作品。如果,你的父母擔心你讀了這些故事後,會變得跟亨利一樣恐怖,你可以大方地笑說:「你們別傻了!」也可以想想怎麼說服或安慰他們不安的情緒。
法蘭西斯卡相信她的故事能讓孩子們種種不舒服的情緒,有個安全的排放出口。她說當亨利看到「不准進入」的門而偏偏要進入,是因為他沒想到後果。我們並不會因為讀了故事,就想:「喔,我也要跑進寫著『不准進入』的門。」因為當你看到亨利做了某件事就好像你也跟著他做過了。但我們卻會因此學著考慮,如果做了會有什麼後果。她認為閱讀或看戲是給人有機會探索另一面的自己,並不代表自己也要照做。她說:「如果小孩被控制跟局限得越多,那麼他們對於魔法、自由跟飛天魔毯的渴望,也會更多。」
她還建議父母可以讀給孩子聽:「如果父母讀『恐怖亨利幽默故事集』給孩子聽,還會一起哈哈大笑,那些笑聲可是傳達了父母潛意識裡的訊息:『我知道你有時候受不了你的兄弟姊妹,我知道你有時候很痛恨我,但是你知道嗎,這些我都應付得來!』像這樣的訊息,實在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安慰啊! 」
你覺得有道理嗎?或許這個說法對緊張的大人們會有用,試試看吧!
文∕幸佳慧(英國新堡大學兒童文學博士)
推薦序2
迷你讀書會──
從不同角度看恐怖亨利
很多父母也許都擔心自己的孩子像恐怖亨利:淘氣、調皮、我行我素、老是到處惹禍。但是,其實在每個人的心中,都可能住著一個恐怖亨利。試著想像一下:可以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不必顧慮他人的觀感、世俗的評價,不必在意是否會帶給他人麻煩。別人想整我,我絕對加倍奉還,想找我麻煩的人,我會讓他知道找錯人了……這樣的生活方式不是很逍遙快活嗎?然而,大部分的時候,我們往往會藏起心中的小亨利,努力表現出一副溫良恭儉讓的模樣。因為,現有的社會和教育體制,都比較認同人們當「完美彼得」──要溫文有禮、要以德報怨、要盡心為他人著想、要努力獲得他人的讚賞。
仔細想想,要當完美彼得,其實挺累人的;但若當恐怖亨利,恐怕又會惹人討厭,該怎麼辦才好呢?如果再換個角度想,完美彼得果真是個表裡如一的乖乖牌嗎?恐怖亨利的行為就完全是無理取鬧、讓人受不了嗎?好像也不盡然。
完美VS. 不完美
在〈恐怖亨利和黑色安樂椅〉中,彼得其實和亨利一樣愛看電視(雖然喜歡的節目類型不同),他會為了搶先取得選臺主控權,乾脆整夜睡在安樂椅上,就算被發現了也能編出一套說辭順利取信父母。在這場爭奪戰中,看起來反而是亨利比較遵守父母定下的規則:亨利努力早起、更早起,思考能確保看到電視的方法,雖然最後亨利還是使出了殺手(金間),但這又何嘗不是他發現既定規則被彼得破壞後的反制行為呢?而在〈恐怖亨利的鬼屋〉中,當亨利聽到令人毛骨悚然的怪聲時,雖然內心很害怕,但他能自我鼓舞,臨危不亂,努力找出聲音的來源,並進而扭轉局勢。從這些細節來看,我們可以發現,在所謂的「完美」中會夾雜人性的弱點,而看似「不完美」的個性中,也潛藏著激發勇氣機智的因子。
公平下的不公平
我帶著小孩討論〈恐怖亨利和黑色安樂椅〉這篇故事時,有孩子發現,其實讓亨利做出陷害彼得行為的背後,有問題的是父母定下的規則:「先坐上黑色安樂椅的人就能選擇想看的電視節目」,那麼到底要多早坐上安樂椅,才能確保自己能看到想看的節目呢?這正是容易引起紛爭的導火線,尤其是彼得整晚睡在安樂椅上的藉口順利蒙混過關,讓孩子們覺得這個規則其實並不公平,好像耍賴的人就可以一直看下去。所以他們同情亨利,因為是彼得先半夜不睡覺、搶占安樂椅看電視的,如果一直這樣下去,亨利永遠別想看到「噁心一籮筐」了。這樣的話,有其他更公平的辦法嗎?孩子們開始提供許多他們認為公平的規則:「可以猜拳。」、「可以輪流。」、「可以一個人看一個節目後換人看。」……接著,我們也討論到彼得:彼得在他認為被許可的時間看電視,卻無端遭到一個月不能看電視的處罰,他的心情又會如何呢?孩子們也能理解,彼得受到這種處罰內心一定覺得很委屈、很嘔。亨利好像也做得有點過分。那可以怎麼辦呢?孩子們建議:「亨利可以去跟父母求情,說這樣彼得太可憐了。」、「亨利可以和彼得好好商量,如果彼得願意讓亨利先看想看的節目,他看完後也可以讓彼得看,彼得同意這個辦法的話,他會去請父母取消處罰。」……
後來,孩子們也慢慢發現,一切的始作俑者其實還是亨利,因為他之前的行為太過霸道、我行我素,給周遭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刻板印象,導致今天其他人遇上亨利時,也認為一定要先下手為強。
透過提問,看見自己
家長或老師們可以透過這樣的提問與討論,讓孩子嘗試站在故事中每個角色的立場來思考。孩子能藉此學習如何深入探索事件發生的原因,也能從中體會每個角色的感受、探究他們行為背後的可能原因,以及這樣的作法可能帶給其他人的影響,進而懂得去思考造成困境的癥結點與是否有更好的解決方法。透過這樣的思考鍛鍊,也讓孩子
能連結到平日生活可能遇到的難題及狀況(例如想要的東西被搶了、被同學捉弄),透過亨利這個角色的引導,幫助孩子找到解決生活難題的方法,也讓孩子在面對突發狀況時,能期許自己要鎮定、冷靜,試著有創意地去解決問題。
我針對這本書及書中四篇故事各設計了一套提問,和孩子討論這本書時,可以依照問題的順序,先讓孩子試著體會故事的關鍵重點,再根據這些訊息讓孩子把故事重新整理,並與生活經驗連結,就更容易對故事產生共鳴。如果不想回顧故事,也可以跳到每篇後半部的提問,直接就議題進行討論。
〈恐怖亨利的鬼屋〉
Q:史提為什麼要嚇亨利?
Q:史提用什麼方法嚇亨利?
Q:亨利聽到怪聲有什麼一連串的反應?
Q:亨利發現真相後,他做了什麼事?史提有什麼反應?
Q:亨利為什麼要這麼做?
(以上是回顧故事)
Q:「亨利知道史提的陰謀後假裝沒事,故事就結束」與「亨利回頭反嚇史提」,這兩種結局會帶給你什麼不同感受?作者這樣設計的用意是什麼?
Q:史提如果知道是亨利在嚇他,史提心裡會有什麼想法或感受?他可能會有什麼反應?
Q:亨利和史提有可能和好嗎?請幫他們想想辦法。
Q:亨利在這篇故事中有沒有讓你想稱讚的表現?有的話請舉例並說明。
Q:如果你在房間裡聽到恐怖怪聲,你會怎麼辦?
Q:我們在生活中也會碰到對我們惡作劇的人,你的作法會與亨利有什麼不同?
綜合提問
Q:你覺得什麼叫恐怖?什麼樣行為的人會被稱為恐怖?
Q:亨利有哪些行為讓你覺得恐怖?除了「恐怖」,還有哪些形容詞適合形容亨利?
Q:你最喜歡哪一篇故事?為什麼?
Q:如果可以選擇,你想當恐怖亨利還是完美彼得?
Q:亨利在這四篇故事中做的哪件事最讓你印象深刻?你從中學習到什麼?
Q:亨利在〈恐怖亨利的鬼屋〉這篇故事中聽到怪聲,他從驚嚇、強自鎮定到鼓起勇氣尋找怪聲來源,這樣的亨利與在〈恐怖亨利上電視〉中只喜歡看「噁心一籮筐」、吃東西濺得滿天飛、拿著黏液噴槍亂射人的亨利,兩者有什麼異同?你對亨利有什麼新發現?
Q:前三篇的故事發展非常類似,你覺得共通之處在什麼地方?請找一個詞語來形容這個共通之處。
Q:你覺得作者設計這些故事最有趣的地方在哪裡?為什麼會讓你看了之後覺得很有趣呢?你有沒有其他的好點子提供給作者?
文∕柯雅卿 臺灣讀寫教學研究學會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