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排序:
 
 有 1 項符合

恐慌來襲怎麼辦?——心臟狂跳、冷汗直流、呼吸困難,我是不是快死了?身心科醫師╳心理師,理解恐慌症的第一本書

的圖書
心理
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以及其他動物的內在心理歷程、精神功能和外在行為的科學,既是一門理論學科,也是一門應用學科,包括理論心理學與應用心理學兩大領域。

心理學研究涉及意識、感覺、知覺、認知、情緒、人格、行為和人際關係等眾多領域,影響其他學科的發展,例如:教育學、管理學、傳播學、社會學、經濟學、精神醫學、統計學、以及文學等等。心理學一方面嘗試用大腦運作來解釋個體基本的行為與心理機能,同時,心理學也嘗試解釋個體心理機能在社會行為與社會動力中的角色。心理學家從事基礎研究的目的是描述、解釋、預測和控制行為。應用心理學家還有第五個目的——提高人類生活的品質。這些目標構成了心理學事業的基礎。
  維基百科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博客來   評分:
圖書名稱:恐慌來襲怎麼辦?:心臟狂跳、冷汗直流、呼吸困難,我是不是快死了?身心科醫師╳心理師,理解恐慌症的第一本書

內容簡介

心跳加速,冷汗直流,無法呼吸,我究竟怎麼了?
恐慌症可能已經找上你!
這是一種讓人奔波於各科診間卻查不出病因的痛苦病症。
第一本由台灣身心科醫師與心理師聯手,全方位解析恐慌症的專書,
其中提供:實用的呼吸法、身體練習、家屬的陪伴指南、還有如何善用AI工具協調身心;
搭配具有參考性的心理治療案例,幫助你逐步解開內心糾結,找回身心安寧。
 
  恐慌發作,不只是身體的劇烈反應,更是一場與內在焦慮的拉鋸戰。當心悸、胸痛、呼吸困難、頭暈無力襲來,患者往往覺得自己正處於生死邊緣,無助而孤立。然而,更恐慌症患者痛苦的,是跑遍了大小醫院卻查不出病因,還必需面對周遭親友的誤解、質疑與壓力。
 
  《恐慌來襲怎麼辦?》由身心科醫師劉貞柏與心理諮商師黃淑萍聯手撰寫,從醫學與心理學的角度,帶領讀者深入理解恐慌症的本質。除了解析恐慌症的生理機制、自律神經失調的影響,還探討藥物治療與心理治療的角色,幫助患者在科學知識的基礎上,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應對方式。此外,更提供了豐富的自助技巧與具體練習,讓患者能在日常生活中逐步恢復身心平衡,找回掌控感。
 
  最後,書中收錄了六個心理諮商案例故事,呈現恐慌症背後的心理糾結——從職場壓力、家庭關係到自我認同的拉扯,這些實際的生命故事,讀者不僅能理解恐慌症的成因,也能在共鳴中找到療癒的力量。透過這本書,無論是患者、家屬,或是對心理健康有興趣的讀者,都能獲得實用的指引與支持。
 
  恐慌發作或許突如其來,但療癒的路徑並非無跡可尋。這本書將陪伴你穿越恐懼,幫助你理解自己,找回內心的平靜與自由。無論你正處於恐慌的陰影中,或是在治療的路上徬徨,本書將成為你的溫暖陪伴,提醒你:在這場與恐懼的戰役中,你並不孤單。
 
本書特色
 
  第一本從醫療和心理角度深入探討「恐慌症」的專業書籍。
  由身心科醫生和心理諮商師共同撰寫,分析臨床案例,治標且治本。
  實用的自我測驗與自救指南,恐慌症患者居家必備的自療手冊。
 
  ★為你解答★
  1. 什麼是恐慌症?為什麼說它是心靈的發燒?
  2. 恐慌症要看哪一科?跟自神經失調有什麼關係?
  3. 恐慌症的治療方式,醫生會開哪些藥?
  4. 看心理師有什麼幫助?我為什麼會得到恐慌症?
  5. 恐慌症發作時該怎麼辦?
 
好評推薦
 
  洪素珍(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副教授)
  董建志(台大醫院消化內科醫師)
  廖洺鋒(林口長庚醫院神經內科醫師)
  鄧惠文(榮格分析師、精神科醫師)
  譚昭文(嘉義基督教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
  (依姓氏筆劃排列順序)
 
  「恐慌,如夜裡襲來的狂暴風雨,將人監禁。但『恐慌不是敵人,而是訊號』,透過實用方法與理解,幫助我們一次次找回內心的平靜與恐慌要訴說的故事。而這本書,就像一盞靜靜亮著的燈,教我們如何與黑暗共處,如何在風暴中找到自己的呼吸節奏,非僅對抗,而是溫柔地理解自己。相信這《恐慌來襲怎麼辦?》可以給仍在深夜掙扎的你,一份安然與亮光。」——洪素珍(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副教授)
 
  「胃酸過多、消化不良、腸躁症等症狀有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造成的。這本書由劉醫師深入淺出的分析自律神經如何影響人體器官和系統的運作,並提供合適的解決之道。黃心理師則藉由臨床案例的分享及心理治療的經驗,有效地減少自律神經失調引起的不適。」——董建志(台大醫院消化內科醫師)
 
  「劉醫師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以一般大眾理解的語言,介紹恐慌症;及黃心理師的實際個案介紹,值得有需要的朋友參考。」——廖洺鋒(林口長庚醫院神經內科醫師)
 
  「胸痛、心悸不一定是心臟病!尤其在心臟科門診求助的年輕人中,往往是壓力引發的焦慮或恐慌症居多。本書含括劉貞柏院長的醫學專業與切身經歷,兼顧醫師與病患的觀點;更結合黃淑萍心理師的真實案例分享,幫助讀者們快速應對這些惱人的症狀,重拾健康與平靜。更讓您求醫的過程不再走冤枉路。」——譚昭文(嘉義基督教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劉貞柏
 
  現為柏樂診所及雅歌身心診所院長。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曾任台北榮總新竹分院主治醫師、國立中央大學及私立中原大學諮商中心兼任醫師、新竹及桃園地方法院鑑定合作醫師。推廣使用人文藝術創作媒材結合精神醫學、心理治療領域專業知識來提升靈性感知、豐富生命。
 
  相關著作:《失眠關鍵50問》、《請問醫生,我的孩子有問題嗎?:精神科醫生教你聽懂孩子的內心話》、《睡覺也需要練習:治療失眠從活化心靈開始,24週讓你一夜好眠》、《大腦睡了沒?解決情緒焦慮,做好人際及家庭處理》
 
  FB粉絲頁:阿柏醫師的喃喃自語
 
黃淑萍
 
  社工師、諮商心理師。雅歌身心診所暨柏樂診所心理師團隊執行長,負責心理諮商、團隊訓練與發展工作。
 
  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碩士。社工背景出身,具有社會觀點,進而深化心理治療的整體視野。於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兒童青少年精神科完成臨床訓練,曾任桃園市學生輔導諮商中心、聖道兒童之家、心璞心理諮商所等心理師。
 
  治療取向以精神分析為基礎,專精於兒童與青少年的心理治療,亦關注成人內在小孩的整合與修復。相信每個人心中都住著一位孩子,以自身孩子般的靈魂,致力於聆聽被遺忘卻渴望被理解的內在,邁向自我整合。譯作:《心智化兒童心理治療》。
 

目錄

作者序  曾經身陷恐慌,更懂你的痛苦不安  劉貞柏
作者序  透過心理治療,解開恐慌病人內在焦慮的糾結  黃淑萍
 
第一章 恐慌症是什麼
01 恐慌症是什麼
恐慌症究竟是生理的問題,還是心理出了狀況?
02 恐慌症是心靈發燒了
恐慌症是一種病嗎?為什麼醫學檢查無法診斷恐慌症?
03 恐慌症與自律神經
恐慌症不是情緒的原因,而是自律神經出問題?
04 自律神經系統下的恐慌與平衡
壓力、自律神經、與情緒疾病之間有什麼關係?
05 自律神經失調與心悸的隱形風暴
心悸是什麼?是心臟病還是自律神經失調的訊號?
06 從心臟科到身心科的崎嶇治療路
明明是身體不舒服,為什麼要去身心科?
07 典型恐慌症患者的治療過程
身心科裡面到底是什麼樣子?不能請醫生開藥吃一吃就好了嗎?
08 身心科的治療旅程,帶領患者走向痊癒之路
心理治療真的有用嗎?恐慌症能夠治得好嗎?
 
第二章 破解身心科的迷思
09 身心科是心理有問題的人才去的?
10 一定要吃藥嗎?吃藥就要吃一輩子嗎?
11 為什麼吃完身心科的藥總會感覺疲倦、嗜睡?
12 吃藥會傷身、不安全,吃保健食品比較好?
13為什麼醫生治療後還要幫我安排心理師?
14 憂鬱症、恐慌症,這些病都跟情緒有關嗎?
15 為什麼同樣的病名,每個人的治療方式卻不一樣?
 
第三章 恐慌發作自救方法
16 四種呼吸放鬆技巧,讓身體維持平靜
17 身體掃描,透過覺察減少焦慮與壓力
18 利用洪水療法或減敏療法,找回控制感
19 認知行為療法,克服災難性思考
20 恐慌發作造成時間感知錯亂,怎麼辦?
21 幽默是化解恐懼的良藥
22 不敢走進身心科,可以試試AI/ ChatGPT?
23 家人有恐慌症,我該如何幫他?
 
第四章 心理治療案例故事

24 推開心理會談室的大門,走入患者的內心世界
故事1 「難道我錯了?」當信仰受到質疑,理念開始動搖
#理想信念崩盤#自我懷疑#捍衛理想價值
故事2 「這輩子,難道就這樣了嗎?」渾渾噩噩的中年之路
#中年危機#轉職創業焦慮#職業倦怠#自我期待落空#生存焦慮
故事3 「你是他兒子,一定很優秀。」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人生
關鍵字:#父子關係#自我期許#家族期待的壓力
故事4 「在家裡帶小孩,很好命吧?」全職媽媽的壓力誰人知
#親子溝通#全職媽媽#拒學#特殊兒童
故事5 「好懂事好貼心的孩子!」總是照顧別人,卻失去了自己
#女性犧牲奉獻#關係討好#忍耐壓抑#照顧者
故事6 「你就照我媽說的做吧!」當婚姻中的另一半冷眼旁觀
#婆媳衝突#夫妻溝通#育兒壓力#產後憂鬱
 

作者序一
 
曾經身陷恐慌,更懂你的痛苦不安
劉貞柏
 
  從二十年前大學畢業旅行的回程開始,我搭飛機會緊張焦慮、心悸手抖冒冷汗。長期以來不以為意,畢竟久久才出國旅行一次,搭機忍耐就好。後來離開服務近十年的公務醫療體系,回鄉開設診所,主治失眠、淺眠、多夢。親友不時關心經營壓力,我總笑回:「誰工作壓力不大呢?謝謝關心,我覺得目前還好,撐得住。」直到疫情前某次突發強烈心悸、胸悶、快要支撐不住倒下的感覺。門診暫停,我被送上擔架,救護車一路開啟蜂鳴器,極快送達急診室。
 
  「你只是壓力太大,檢查結果一切正常。」醫師老友在急診室看著檢驗報告這麼對我說。接下來一週之內,我聯絡更多台大、長庚等醫學中心的醫師老友,進階的、自費的、能做的、想得到的各種檢查都做了。結果一切正常,各項數值標準得不得了。「你應該是長期壓力緊繃造成焦慮緊張合併恐慌症,累積之後造成上次恐慌發作。」身心科醫師朋友這麼告訴我。「是嗎 ?真的是這樣嗎?我熟悉的恐慌症,我怎麼會不知道呢?你確定嗎?」接下來數年,這問題反覆出現在腦海中。以專業從業人員而言,這是屬於感性層面的不理智。但以感同身受的角度來說,這正是恐慌症患者的內心話:我身體真的壞掉了嗎?我真的得了恐慌症嗎?
  
  恐慌症、自律神經失調、焦慮症、憂鬱症,這些名詞到底跟我的症狀有什麼關連?我要怎麼改善?我自己就是專業人員,我要找誰求助?我有那麼嚴重嗎?而當我回顧過去,居然發現:我早就因為搭飛機不舒服,生活型態已大大改變。醫學中心的醫師老友們,穿梭世界各地醫學會議,做研究、上台報告、獲取別國醫學經驗、爭取合作、每兩三個月搭機學術交流,寒暑假更是安排多天長假,全家大小到歐美自駕登山旅遊。而我呢?因為怕坐飛機,哪都沒去。「我對這些沒興趣所以沒去,不是我不願意去。這些對我生活沒影響。」卻同時不得不承認:光是對抗搭機焦慮緊張跟下機後的精神疲勞,是無法集中精神開會報告,更無法保持悠哉心情登山宿營的。恐慌發作最嚴重時,甚至無法平靜端坐在餐廳裡享用美食。
 
  如同我第一本書《失眠關鍵五十問》裡提到的:未失眠的人,是不了解失眠患者的痛苦的。未曾恐慌發作的人,同樣是不了解恐慌的。相對於慢性長期的失眠,恐慌發作是來得極快的強烈不安,更易讓人手足無措。患者每每被急診室「退貨」,生活逐漸退縮內耗,充滿挫折感跟喪失自信。本次在遠流出版社的邀請下,彙整恐慌症及恐慌發作的各項資訊,目標幫助「不知該如何求助」以及「還沒準備好踏進門診接受協助」的患者們。本書對恐慌症乃至於身心科常見焦慮症、憂鬱症等概念介紹,除了醫學專業知識,多從醫病對話溝通的角度出發,希望提供不同視野,讓讀者對恐慌症有更全面的認識。
 
  我第三本書《睡覺也需要練習》安排藥物以外的助眠練習,從生活中逐一改善。同樣概念,在本書第三部分也列出改善恐慌焦慮的日常練習,讓讀者可以照表操課,做就醫前的初階練習。然而,在門診常不夠有時間替患者量身訂做每個步驟,於是邀請院內心理師團隊擔任執行長的黃淑萍心理師,拆解改善恐慌的每一個細節,將步驟一一列出。
 
  恐慌症的遠因,除了大腦及自律神經因素,也常與深層內在及原生家庭相關。在本書的第四部分,由本書共同作者黃心理師改寫典型案例,重現心理會談場景。從初期的恐慌症脈絡的理解與改善,到中長期內在身心靈的透徹與涵容。讓患者的改善不只停留在減少症狀發生,而是心靈層次得到昇華,這是本次身心科醫師與心理諮商師合作本書的主要目標。
 
  微觀來說,搭飛機有起飛、有降落,過程也許偶有亂流、恐慌不安。巨觀來說,我們人生旅途也是搭著地球這巨大太空船,繞著銀河系航行。希望透過本書,能讓讀者們在微觀裡改善恐慌症狀,平靜心靈。在巨觀宇宙翱翔時,提供些許溫暖光明的陪伴,找回自己。
 
作者序二
 
透過心理治療,解開恐慌病人內在焦慮的糾結
黃淑萍
 
  當恐慌來襲,強烈的身心症狀席捲而來,讓人彷彿徘徊在生死邊緣,無助而孤立無援。劇烈的心悸、窒息感、頭暈、四肢發麻,讓人驚恐萬分,卻又難以啟齒。或許周遭的人無法理解甚至是輕描淡寫地認為這「只是情緒問題」,於是許多恐慌患者選擇默默承受,在沉默中掙扎,在恐懼裡孤軍奮戰。
 
  無論你是否正在與恐慌症抗衡,或已經踏上治療之路、症狀有所緩解,卻依然渴望擺脫它的陰影;又或是擔心親友飽受恐慌之苦,希望找到幫助他們的方法——這本書將為你提供全面的解答,從生理到心理層層剖析恐慌症的真相,帶領你理解這場突如其來、席捲身心的風暴:
 
  第1部:以醫學角度解析恐慌症的症狀,讓你明白這不只是單純的情緒波動,而是一場身心交織的掙扎。
 
  第2部:探討藥物治療的必要性,針對身心科的種種迷思提供解答——藥物需要吃多久?會不會讓人更疲累?許多人害怕踏入身心科,擔心被貼上「精神異常」的標籤,甚至恐懼藥物越吃越重、無法擺脫。然而,這些擔憂往往源於誤解與未知的恐懼,而非事實。
 
  第3部:著重於自助實用技巧,幫助恐慌症患者在恐慌發作時找到支撐點,同時也提供給家屬具體的陪伴方式,讓他們知道如何真正支持與理解恐慌患者。
 
  第4部:將視角轉向心理層面——對恐慌症患者而言,最折磨的不只是發作當下的驚恐,而是那種「沒有一天是真正痊癒」的無力感。他們被迫一次次迎接突如其來的恐慌,日復一日,生活色彩逐漸褪去,曾經的從容自信,如今變得遙不可及,彷彿被困在無形的牢籠裡,連呼吸都變得沉重。
 
  恐慌發作,不僅是一場身體戰役,更是與內心深處的拉扯。從心理健康的角度來看,恐慌症的深層根源往往源於內在焦慮的糾結。本書第四章收錄了各種不同的案例,從理想信念的崩塌、中年危機、全職媽媽的挑戰,到婆媳衝突,以及在犧牲討好與渴望認同之間掙扎的心境,這些心理意象提醒我們,恐慌的根源不僅僅是突發的生理反應,而是內心深處的焦慮積累──而這份內在焦慮來自於對人生困境的無力,明知道前路艱難,卻仍不願放棄,而在一次次的掙扎中,迷失了人生方向,找不到能安頓自己的出口;有些人努力在滿足他人期待與照顧自己之間取得平衡,卻因無法權衡兩者而陷入焦慮不安,最終失去重心,深陷恐懼的漩渦。
 
  透過這些案例,你或許能聽見他們的心聲,感受到他們的脆弱與堅持,甚至在某些片段裡,看見與自己相似的影子,這不只是他們的故事,或許也是你的故事。願這些心境,能為你帶來一絲理解與陪伴,讓你在共鳴中找到力量,又或許正是這份共鳴,能讓你鼓起勇氣踏上心理治療的道路,尋回內心真正的自由。
 
  心理治療的目的,從來不只是減輕症狀,而是幫助人們活得更踏實,內在更加完整。恐慌,就像心靈「發燒」了,而當退燒之後,最重要的便是強健身心,學會迎接挫折,讓自己更有力量地走下去。
 
  每個人都渴望在心靈的世界裡找到平靜、安穩與自在,然而,生命的起伏與挑戰往往讓我們迷失方向,讓我們感到孤立無援,但無論你正走在人生的那個階段,心理治療能為你撐起一片天空。你不必獨自承受焦慮,因為在這條路上,總有人願意陪伴你、理解你,讓你感受到—無論多困難,你並不孤單。
 
  這本書,正是為了仍在黑暗中掙扎的你,點亮一道理解與陪伴的微光,讓你知道在這場與恐慌的戰爭中,始終有一條通往希望的路。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4181549
  • 叢書系列:健康生活館
  • 規格:平裝 / 256頁 / 14.8 x 21 x 1.6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贊助商廣告
 
金石堂 - 今日66折
快眠地圖:按圖索驥保你一生舒眠!高效工作者必備
作者:角谷Ryo
出版社:如何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01-01
66折: $ 251 
金石堂 - 今日66折
重整家的愛與傷:以家庭系統理論重新覺察,活出有選擇的人生
作者:伊蓮.卡尼.吉布森
出版社:方智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3-08-01
66折: $ 251 
金石堂 - 今日66折
克蘇魯神話 I:呼喚(精裝)
作者:霍華.菲力普.洛夫克萊夫特
出版社:奇幻基地出版事業部
出版日期:2021-06-03
66折: $ 329 
金石堂 - 今日66折
今天起,和植物一起生活:寫給想用綠意佈置家的你!36種耐陰好種、少蟲害、新手友善的室內觀葉提案
作者:kurumidori channel
出版社:蘋果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09-05
66折: $ 277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魔法帽的工作室(6)(首刷限量版)
作者:白濱鷗
出版社:四季國際出版
出版日期:2025-04-30
$ 158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老師是貪心的XXX(全)
作者:吉田屋ろく
出版社:東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5-04-30
$ 135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供應鏈之死與 PI 的崛起:實體 AI 如何革命性的推動下一個時代智慧物流暨供應鏈管理、改變我們賺錢的方式
作者:詹斯敦 (Shelton Chan)著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25-04-10
$ 434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法身觀
作者:羅春月
出版社:大日中文化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3-25
$ 608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如何找到你真正想做的事:AI世代生涯探索行動指南(首刷限量金句書籤贈品版)
作者:池上彰
出版社:親子天下
出版日期:2025-04-30
$ 458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帛琉觀點
作者:賀瑪納.拉瑪瑞
出版社:秀威資訊
出版日期:2025-04-01
$ 175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Acro Trip 頂尖惡路(03)
作者:佐和田米
出版社:尖端出版
出版日期:2025-05-02
$ 105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敗北女角太多了!@comic 2 (首刷限定版)
作者:雨森焚火
出版社:東立
出版日期:2025-05-05
$ 324 
 

©2025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