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推薦
得獎紀錄:
【推薦】小學生媽媽、老師、小兒科醫師必備的隨身小百科-蔡淳娟(台北醫學大學、萬芳醫院小兒部主任)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本書特色】1.專業諮詢:作者兼具兒童心理、生理專業醫學知識與長期的諮商經驗。2.Q&A解答常見問題:分成飲食與生活作息、學習、交友、心理、排泄、一年級入學、青春期等七大類煩惱,藉由問答方式解決小學生問題的困擾。3.模擬情境:實際的案例搭配活潑可愛的四格漫畫,讓讀者更容易理解內容。
得獎紀錄:【推薦】小學生媽媽、老師、小兒科醫師必備的隨身小百科-蔡淳娟(台北醫學大學、萬芳醫院小兒部主任)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本書特色】1.專業諮詢:作者兼具兒童心理、生理專業醫學知識與長期的諮商經驗。2.Q&A解答常見問題:分成飲食與生活作息、學習、交友、心理、排泄、一年級入學、青春期等七大類煩惱,藉由問答方式解決小學生問題的困擾。3.模擬情境:實際的案例搭配活潑可愛的四格漫畫,讓讀者更容易理解內容。
章節試閱
Q: 晚睡──如何讓孩子乖乖準時上床睡覺?
我的兒子今年小學三年級,每天晚上都要到十一點才會上床睡覺。
由於我和先生都必須工作,孩子從安親班回到家大概是六點半到七點,然後就邊看電視邊吃晚飯,一直拖到九點多。
爸爸經常是孩子洗澡時才回到家,於是他吃晚餐時又和孩子一起聊天、玩電動,結果孩子總是到很晚才睡覺。雖然認為親子間的互動很重要,但是孩子不能早點上床睡覺,常讓我感到焦躁。
尤其他們隔天起床時常常說不舒服,早餐也吃不太下。這樣的生活模式該怎麼改善呢?
A: 關機!別讓電視拖住孩子
小學三年級的孩子十一點才就寢,實在是太晚了。首先,盡可能讓孩子在十點之前就已經熟睡。案例中的這個家庭,從回家到晚餐結束的時間似乎拉得太長。不妨試著回家後先不打開電視!如果孩子在等媽媽做晚餐時就開始看電視,晚餐做好後還是邊看電視邊吃飯,這種習慣不太好。
媽媽做晚餐時可以讓孩子先洗澡,或是讓孩子和你一起做晚餐,順便聊聊當天學校發生的事情。只要花點心思,就能有效利用回家後的這段有限的時間。
如果可以,讓孩子在爸爸回到家前就先上床睡覺,也不失為一種方法。這麼一來,全家人隔天就可以早起,一面慢慢吃著早餐,孩子也可以趁機和爸爸聊天。類似這些方法都可以試試看(雖然可能滿辛苦的),但或許可以改變目前令人焦躁的生活步調。
現代人的生活漸漸把重心放在夜晚,類似案例中的孩子也變多了。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除了電視普及、商店延長營業時間外,還有父親晚歸等,於是把孩子一起拖進了「大人的作息時間表」。
對孩子來說,很晚還不睡會出現許多問題,例如,隔天早上會晚起,連帶早餐也吃不太下。請別以為「只不過是頓早餐而已」,因為早上若沒為處於低血糖狀態的腦部和身體補充營養,到了學校就無法專心上課,包括體育課或下課時遊戲都會沒有體力。此外,人體會在早晨一口氣分泌許多保持一天活力的荷爾蒙—可體松(cortisol)和血清素(serotonin)等等,尤其血清素是一種能抑制情緒不安的物質,是穩定心神的必要荷爾蒙。因此,在早餐時大量攝取供給荷爾蒙材料的養分,是非常重要的。生活不規律時,荷爾蒙的分泌就會減少。
另一個孩子必須早睡的重要原因,就是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眾所皆知,孩子在進入青春期之前是身材漸漸長高的重要時期。促進生長的激素是由腦內分泌,這些激素能促進骨骼生長,一般正常健康的孩童是在夜晚十一點到凌晨兩點規律地大量分泌這類生長激素。但若是在這段黃金時間內沒達到「熟睡狀態」,身體將無法正常分泌生長激素。
換句話說,孩子是在睡眠中成長。對正處於大量學習和急速成長的孩子來說,晚上不睡覺和沒好好吃早餐,都是成長的最大阻力。想要改變目前的生活步調,對大人來說真的很辛苦,但請務必了解,不這麼做,將會影響孩子的成長、健康、情緒、學習等各方面。因此,請父母把孩子放在第一順位,優先考量他們的成長和健康,千萬不要讓孩子去配合大人的生活步調。
Q: 減肥──永遠嫌自己不夠瘦的女兒。
我想請教有關目前小學五年級女兒的狀況。大概一個月前,她說「我要減肥」,此後飯量就開始減少。她減肥的理由是,希望在芭蕾舞課上「旋轉時能比其他人的速度更快」。
現在,她變得吃飯時只吃一小口,油炸食物完全不碰,在學校好像也沒吃營養午餐。前幾天看她連晚飯都不肯吃,我便對她說了幾句重話,她卻哭著說:「我聞到飯就想吐!」她從四十公斤的體重一直下降到只剩三十二公斤,生理期也開始不正常。女兒從小就很聽話懂事,幾乎沒讓我操過心。我想知道,是我哪裡做錯了嗎?
A: 厭食是「好孩子」常見的飲食障礙。多去瞭解他們的心理需求。
十一歲女孩的標準體重是四十公斤,案例中的小女孩目前三十二公斤,低於標準二○%,已經是「過瘦」的範圍(計算方法參考30頁),進入黃色警戒。首先,先確定孩子是否罹患了讓體重減輕的疾病,例如消化器官疾病、內分泌疾病、惡性腫瘤、傳染病等,都可能造成體重的減輕。
如果檢查無異狀,那這女孩可能因為強烈地希望瘦下來而罹患了飲食障礙疾病。飲食障礙分成兩類:一種是完全無法進食的「神經性食慾不振症」(厭食症);以及突然暴飲暴食,卻又使用軟便劑,或用手指催吐的方式把食物排出來的「神經性貪食症」(過食症)。兩者經常在青春期後發生。然而,像案例中的女孩,也就是小學高年級的前青春期患者,這幾年也慢慢變多了。
飲食障礙是一種心理疾病。不只是表面上看得出來亟欲瘦身,其實和身體、心理、社會等因素都有複雜的關係。此外,類似這女孩的低年齡神經性食慾不振症患者,實際上有些人根本是不希望變瘦。換句話說,除了因為希望跳芭蕾舞時能夠旋轉得更快之外,可能還有其他潛在因素。
一般來說,病患本身過於認真,加上完美主義及強迫性格,背後大多來自和母親的「共依存關係」。所謂的「共依存」,可以透過下面的例子來說明。母親希望教育出優秀的孩子,就把全身的能量拚命灌注在孩子身上;孩子也認為該對母親有所回應,便不斷地努力。親子間太過在意彼此,最後成了相互依存的關係。因此,很多從小被大家認為是「好孩子」的小孩都有這種現象。話說回來,如果母親因為
這樣就感到憂慮,不知道自己哪裡做錯了,也會造成反效果,讓這症狀變得更加嚴重。那麼,到底該怎麼辦才好?請媽媽回顧一下孩子的成長過程。想想當初只是個虛弱的小嬰兒,一點一滴地慢慢學習,漸漸的,媽媽似乎在不知不覺間,動不動就會說出「多多加油」這種話。除了言語表達外,心中也不斷期待「這孩子能做得更好」,不是嗎?
或許,此刻的孩子只想再次回到嬰兒時期,回到那段什麼都不必做,母親也會溫暖地體貼守護的時期。那時自己不會吃飯,只靠媽媽拿著小湯匙一口一口餵食。所以,請媽媽就回到那時候,緊緊擁抱孩子,柔聲安慰:「這樣啊,原來聞到飯會想吐嗎?沒關係,不要緊哦!」當媽媽做出改變後,孩子也會出現意想不到的變化。除了需要先到醫院檢查,在家裡也請媽媽把孩子當作小嬰兒般再次疼愛,輕輕將孩子抱在懷中。
飲食與生活作息安心處方箋
1 「早睡早起」。只要做到這一點,身心都健康。
2 「早飯」一定要吃得好。太晚起床可以將就吃個紅豆麵包配牛奶。
3 每天出去玩耍很重要。記住囉,騎自行車比坐汽車理想,走路比騎自行車好。
Q:寫字像鬼畫符──孩子字寫得亂七八糟。該怎麼加強?
兒子就讀小學二年級,個性開朗積極、朋友很多,成績也很優秀,字卻寫不好。在上「習字課」時他可以寫得很漂亮,可是筆記、聯絡簿和講義上的字卻讓人幾乎完全看不懂。不是寫到超出格子,就是被橡皮擦擦掉一半,模模糊糊的看不清楚。「要仔細地寫,體貼別人,要讓人家看得懂呀。」告訴他好多次,情況卻毫無改善。
級任導師也說他「明明能做好卻做得很潦草」,好像只要對另一件事感興趣,就沒辦法乖乖地把原來的事情完整做到最後。「這就是天性,叫他做什麼事都不能仔細做好。」聽到這樣的評語,真讓人煩惱。
A: 讓孩子瞭解沒好好寫字的可能後果。教會他們寫字的訣竅。
發現孩子字寫得不好時,首先最重要的是分辨孩子是否在生理上出現書寫障礙。因為有可能問題出在肌肉、神經,或是控制這些功能的腦部上。
例如,寫的字看起來像在抖動,或是手部不聽使喚畫出不規則線條,這類情況有可能是肌肉或神經方面的疾病。此外,明明很認真地寫,但是寫出來的國字部首或形狀卻歪七扭八、分配不均,或是有一部分根本像是不見了,這種狀況則有可能是腦部出現異常。
不過,案例中這個小朋友似乎乖乖寫字時就能寫得很好。這樣看來,可能就像級任導師說的,是天生個性的關係。「想把腦子裡想到的東西全部寫下來」、「自己看得懂就好啦,需要仔細寫的時候再寫好就行了。」、「真希望趕快把功課寫完」。看來他應該是個頭腦好、反應快、好奇心強的孩子,是不是?
那麼,平常在家裡應該要怎麼留意才好呢?
就讓孩子保持原來的優點。另一方面,多用心試著讓孩子了解不好好寫字的缺點,和把字寫好的好處。該怎麼做呢?
例如在家裡練習數學題,由家長自行評分時,如果0的開口沒連起來就打×。「哎呀,我以為你寫6耶。」筆算時,算式沒列整齊,乍看之下位數不對也打×。「真可惜,十位數不見啦。」
練習寫字時,若是「日」這個字沒寫好就打×,「媽媽看成﹃月﹄了。」像這樣被糾正多次後,孩子就能深切體會到就算自己知道正確答案,但不好好寫就會「陷入對自己不利的狀況」。
事實上,只要掌握前面提到的重點,再怎麼凌亂潦草的字跡到了真正考試時也不會被打×(身為大學教師的我,說的一定錯不了)。寫數字時,就算寫得飛快,也能完整地將0的開口連起來;寫字時,「日」和「月」也能清楚分辨出下半部,這樣就沒問題了。孩子往往因為不懂得訣竅,只是匆忙潦草地寫,若能掌握訣竅,學會速記的技巧,未來培養速寫的能力,就等於多了一項利器。
還有另一個方法也可以訓練孩子了解好好寫字的優點。練習寫字時,一開始規定孩子「這一頁重複練習三次」,但如果看到孩子第一次就好好寫,可以獎勵他「本來想讓你練習三次的,不過因為你字寫得很漂亮,一次ok!」孩子在低年級階段比較會聽媽媽的話,藉這種方式實際感受到「好好寫就能減少寫的次數!」如果這時再從旁稍微提醒孩子前面提到的「訣竅」,孩子自然就能學會「稍微凌亂卻寫得快、也讓人看得懂的字」。
無論用哪一種方法,最重要的都是以長遠的角度用心守護孩子。
Q:被才藝課追趕的孩子──孩子一週有四天上才藝課,還想增加英文課。
小學四年級的女兒平常五天裡,有四天放學後要到去別處學習鋼琴、游泳(一週兩次)、芭蕾舞等才藝,但我還想讓她學英文。因為經常在電視或報章雜誌上看到,為了因應國際化趨勢,孩子最好從小就開始學英文。有些縣市好像從小學就開始上英文課,女兒也有很多朋友在學英文。我擔心再這麼下去,女兒會趕不上其他人。
不過如果再加入英文課,孩子等於下課後就沒什麼休閒時間了。該怎麼辦才好?
A:不要盲從,學才藝要「適才適性」才好。
現在的才藝教室種類豐富,都非常具有吸引力,對好奇心旺盛的孩子們來說,最喜歡可以免費體驗的課程,一定會積極地說:「我想學!」
在考慮學習才藝時,最重要的是媽媽先將自己人生經驗中深具自信的部分,仔細地介紹給孩子知道。比方說,媽媽本身學了很久的鋼琴,「中學時期獲選擔任合唱團的伴奏,感到很光榮,以後做起事來更有自信。」像這類經驗一定要說給孩子們聽,保證他們一定會努力向媽媽看齊。
第二個重點就是要充分了解孩子的特性(天性),這大概在五到六歲時就會十分明顯,尤其一手帶大孩子的媽媽最能了解,比方說:
● 個性一板一眼,總是追求完美。
● 不拘小節,堅持自我風格。
● 非常喜愛文字,能專心閱讀。
● 擅長繪畫,能專心畫圖。
● 喜愛各項活動。
充分了解孩子之後,請再仔細想想自己的孩子到底適合什麼?做哪些事情最容易上手?另一方面,不要強迫孩子浪費時間去學太多不必要的才藝。
從媽媽的想法看來,對於學習英文,媽媽重視的似乎是周圍的意見和一般資訊,而不是自己真正的想法。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媽媽並沒有徵詢孩子的意見,或是觀察孩子的反應。是不是就連目前持續學習的各項才藝,也都沒考量到孩子的特質和孩子自己的想法呢?這一點,請媽媽一定要好好思考。
孩子因為年幼,欠缺表達能力,沒辦法清楚說明自己的想法,很多時候甚至下意識地把討父母歡心誤認為是自己的本意。「妳芭蕾舞跳得好棒,媽媽看了真高興。」聽到媽媽這麼說,孩子就算不是打從心底喜歡芭蕾舞,也會為了讓媽媽高興而繼續努力。長期下來,孩子不知不覺地把「討媽媽歡心」當作行為的基準。相對的,父母也沒察覺到這一點,而誤以為「我們家小孩學得很開心」。
這麼一來,很多人進入青春期後就會出現問題。到了人格漸漸形成的階段,孩子開始發現找不到自己(的想法)而感到不安,有時還會出現各種精神上及心理上的症狀。這聽起來像是嚇唬人,事實證明,目前去精神心理科求診的孩子們,一些共同的病理(導致疾病的深層理由)幾乎都源自於此。
個案中的女孩正值小學中高年級,可以多和她聊聊,引導她說出自己的想法,在了解之後再選擇真正適合她的才藝。
Q: 總是丟三落四──提醒好幾次也不見改善,上課不安分,是發展障礙嗎?
小學一年級的兒子,每天上學一定會忘了帶東西,而且都是作業簿、課本、鉛筆盒或當天上課要用的東西。我認為訓練他是做媽媽的責任,所以每天早上都幫他確認「作業本呢?體育服咧?課表帶了嗎?」但他丟三落四的現象依舊沒有改善。先生說我「管太多了。就算會忘東忘西,也要讓孩子自己負責」。
兒子個性活潑開朗,但連在課堂上也不安分地起來走動,或是跟隔壁同學交談。因為擔心是發展障礙,也曾經帶他到相關諮詢單位詢問意見,專家說:「只是發展比較緩慢而已。」雖然有些媽媽會大而化之地認為「小孩子都會忘東忘西的」,可是我卻不以為然。
A: 不要等到早上才檢查隨身物品。用一些標示來提醒。
進入小學後,生活作息和以往每天開心去玩一玩就回家的幼稚園有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以鈴聲區分每一堂課,每節課的內容也都不一樣,還有功課要帶回家做。此外,配合學校各項活動,課表也經常出現變動。想當然耳,每個孩子多少都會陷入迷惘或疏忽的狀況。從這個角度來看,其他媽媽們的想法也不無道理。
想要幫助孩子的話,如同案例中這位媽媽,在剛入學後一段時間由親子一起確認,養成習慣,這個方法非常好。不過,這家人總在早上整理,可能因為媽媽、小孩都很匆忙,特別容易遺漏、著急。由於老師在放學前以口頭交代的事,到隔天早上孩子根本忘了,因此,最理想的方式就是「回家後馬上整理」。養成放學一回家就放下書包,當場完成「必須做好的事」。先忍住想玩或吃點心的衝動,拿出聯絡簿,確認功課和隔天要帶的東西。爸媽都要工作的家庭要做到這點可能比較辛苦,但也請在傍晚完成。
學校的作業,尤其是一年級,其實不用花太多時間,一下子就能做完。接下來只要削好鉛筆,把隔天要用的課本放進書包裡就大功告成。回家後如果馬上進行這些事,孩子也很可能還記得聯絡簿上沒寫但老師口頭有交代的事情(例如,到下禮拜之前收集三個牛奶盒,勞作課要用),就比較能轉達給媽媽。
此外,先做完該做的事再去玩,也能讓孩子培養正確的讀書習慣。一年級的課業真的差不多只要二十分鐘就能全部做完,一開始由媽媽陪著完成一連串的作業,久而久之,等到孩子習慣了每天一回家就先做這些事,就會自動自發地完成。
此外,很多孩子光靠口頭交代,無法法充分理解要記住的事,整理好自己的東西,所以老是忘記把室內鞋或體育服從學校帶回家。這種狀況可以用容易了解的視覺標示來提醒。例如,老是沒把體育服帶回家的孩子,可以在聯絡簿或書包內側貼上一張醒目的大字提示「看到這張紙立刻把體育服放進書包裡!」讓孩子在學校裡可以隨時注意。這類用紙條來提醒孩子的方法頗具效果。
根據統計,中、小學裡「問題兒童」及「值得觀察的學童」每個班級大約占六.三%,其中也包括多數有輕度發展障礙——也就是智能障礙——的孩子。案例中這個孩子光從行為上來看,媽媽認為有類似ADHD的症狀,擔心之下也帶著孩子向相關單位諮詢。
如果在家長和老師們花費心思、嘗試各種方法後卻還是不見改善時,很可能是孩子有先天性的腦部功能障礙,也就是發展障礙。然而,發展障礙是先天性的,原因出在出生前的腦部功能異常,並不是父母的教育方式出了問題。先聽聽老師敘述孩子在學校裡的狀況,一旦真覺得有疑似發展障礙的情形,建議立刻到專業的醫療機構,或是各地方政府的發展障礙者支援中心尋求協助。
Q: 晚睡──如何讓孩子乖乖準時上床睡覺? 我的兒子今年小學三年級,每天晚上都要到十一點才會上床睡覺。 由於我和先生都必須工作,孩子從安親班回到家大概是六點半到七點,然後就邊看電視邊吃晚飯,一直拖到九點多。 爸爸經常是孩子洗澡時才回到家,於是他吃晚餐時又和孩子一起聊天、玩電動,結果孩子總是到很晚才睡覺。雖然認為親子間的互動很重要,但是孩子不能早點上床睡覺,常讓我感到焦躁。 尤其他們隔天起床時常常說不舒服,早餐也吃不太下。這樣的生活模式該怎麼改善呢?A: 關機!別讓電視拖住孩子小學三年級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