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我具猶太人血統,容我評論這本指導默禱的書,或許,我最好稱之為引導讀者認識自己的書。
文之光神父(Laurence Freeman)在引言中,提及一位天主教修女到非洲遊牧民族,「教會與政府試圖與這民族融合或傳福音,但族民都堅決拒絕。」這位法籍修女前往非洲只是為了服務,不是代表教會或政府,但是懷著一線希望在服務族民的身體健康需求時,族民會感受到修女的信仰所散發出來的無私的愛,最終族民會受感化而願意分享。
我想這本書猶如那位修女的精神,引導各宗教信仰的人,甚至那些自稱不屬於任何宗派的人,都能在一切創造之中共融、延續、彼此依附,並且明瞭與明認那至高無上不可知的神。
讀者會明瞭為何我相信服務不需要以何名義,同樣具有決心與無私之心,只需委順與實現那被激發的覺知,無論是直覺、情緒、智力方面,都會使我們與任何活生生的、呼吸的、悸動的生命融合。
綠色和平組織(Greenpeace)、良心犯基金(Prisoners of Conscience Fund)、國際特赦組織(Amnesty International)、紅十字會,以及對饑餓的衣索比亞(或譯埃塞俄比亞)人、對墨西哥或南非受害者的無私的慈悲之心,還有無名戒酒會(Alcoholics Anonymous)、地球之友(Friends of the Earth)等,其他千千萬萬的慈善工作,他們未必是以耶穌之名行善工,但是耶穌確實是良善與智慧活生生的記號,超越了宗教的真實性,能透露隱藏的意涵。
在法國大革命之前,我們這些生活在歐洲的人,絕大部分是基督徒,人民只可尊崇基督信仰的觀點,不准有任何奇想,一切粉飾太平。然而,若是責怪教會規範世人的行為,那就錯了。因為任何信念都會發生罪且積重難返,無論是真或假、偏見或迷信,罪掌管人類的任何層面。我認為當我們涉及愛、平安、默禱的領域,或是救贖、寬恕、報償的可能性時,任何獨特的管道或教義都不實際。
人類與「我們內心的精神與真理之路」的偉大奧祕之間,好像註定需要中間人、仲介。沒有人比耶穌更勝任這個角色,他是猶太人、真理的無辜者,在耶路撒冷死於自己人的手中。(當我正在寫這篇序言時,有幾百萬的無辜者,為了全人類的罪,或是因著全人類的罪而喪生?)悲哀的是,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的耶穌,正是世人愚蠢殘酷的貼切反映。
耶穌是寬恕的活工具,佛祖是一面鏡子,讓我們看到和無限奧祕融合的高深智慧。他們彼此接近對方,在他們的神貧誓願中、在真正的智慧中、棄絕與慈悲中,彼此相逢與交會。文之光神父的話語並不僅是針對那些忠貞的基督徒,而且也為那些一心追求真理與美的人,同時還為那些彼此相愛的人,以及那些瞭解形體與精神方面之愛的人。有時,那形體與精神的愛融合為一。有時,那愛是非基督徒或一夫多妻制,有時是一神論與一夫一妻制,無論如何,他們與我們都同樣感受到物質面與永恆面,好似一艘奇特的船同時航向兩個旅程,我們渴望在這無止盡的河流上與所愛的人分享。
文之光神父對於純樸、真實與默禱的論述極佳。我們常說「破除惡習」,但是依我個人的經驗,那會令人誤導且不恰當。執迷於衝動與暴力是「人類」的怪異特質,「意志的力量」、「決心」、「暴力」、「報復」等辭句常誤導人。我並非貶抑勇氣這特質,但是,克服困境猶如持恆與耐心於純樸、神貧、清明、寧靜之徑,在那臨界點,好似駕駛手排車的「空檔」,那是變換汽車排量的通道。盡全力與決心達成是衡量成功的因素,沒有肌力與意志力就一事無成。不屈不撓、堅定、無所不敵是當代文化的標誌,我們以為一切都要達到極致,其實我們喪失了對精微弱小的理解能力。只有每天一再回歸到原點,在默禱中享受剎那的平衡,我們才能探索存在於「零到一」之間的微細空間。當我們回歸到那靜默與虛空的境界時,我們會找到力量的根源與方法。力量不是由壓力累積而成,壓力只會伴隨著擔心、焦慮、挫折,而且日積月累;若是你從零點開始建構,力量就會形成,威力是發生於零與一之間,若以最小的直徑衡量那間距,可以隱約感受到零與一之間仍有無數的等級,差距極大。
若是你從零點開始建構,你會發現一千個、一萬個微細差距,你總會回到原點的零。默禱是操練,這「遞減」的操練,不斷使你熟悉於隱密的虛空與顯然的真空,之後自然而然會使得你的生命、存在、整個的生命、整個宇宙、太陽與愛的力量以及原子的重要性都豐富滿盈。
我很感激文之光神父領悟到不嘗試、不抗爭的無為的角色,而是在我們內心,並在我們之間接受那蒙祝福、耐心、治癒的雙手,其中滿溢恩寵、希望與喜樂,拒絕那隨惡習而來的毒性與毒素,它使得我們整個人不平衡、恐懼、健康不良、挫折、不耐煩、不滿意、理想破滅、貪心,以及有時候稱之為「罪」的一切事物。
「分享天主的奧祕」,即使不明瞭這奧祕,但是愉悅地與這偉大的「不可知」共融,這就是默禱所領悟的真理,歷久彌新。我們要懷著謙遜之心,從存有的核心深處抽離出來,在日常生活中不受「什麼都懂」的攻擊,因為凡事自有其奧祕。各卓越的宗教都會在祈禱、詩詞與哲學中闡述默禱的經驗。
音樂也是一種默禱的形式,雖然我不念短誦,但是在腦海中縈繞著一段樂譜,其經驗並不像默禱,因為默禱時,沒有思想或心靈的啟發,但是音樂確實能使人脫離現世,而進入那位優秀作曲家的思緒內。如果那位作曲家是很有遠見的人,當然也就會分享到他的經驗。這是學習的過程,是一種專注、釋放與逃避的經驗。那也涵蓋了默禱的部分特質,雖然並非純然是默禱,卻讓我片刻體驗深度感受、狂喜、神祕的喜悅感,深深地感動,甚至幾乎令我喜極而泣。然而,要達到這經驗,人必須謙卑地研究那個人的情感、心智與內心;那個人可能是貝多芬、巴托克(Bartok)、巴赫,也可能是詩人,如莎士比亞或荷爾德林(Holderlin) ,或是科學家愛因斯坦或達爾文。
個人的生命、幸福或悲慘的經驗,會幫助我們更深入地與這位作曲家的感受與心智相共鳴,若是自己沒有這樣的經驗,就無法完全瞭解他在表達什麼。不過我也發現,因為我小時候彈奏過某位作曲家的曲子,即使是童稚年齡,這樣的經驗不必用語言或文字表達,它就會自然湧現。可能在母胎中就已經感受到生命的無限、悲劇、喜樂、掙扎與夢想。這些都是生命的元素,而在往後流露出來、行動出來、生活出來,但是它們確實存在每個生命細胞中,也在胎兒中。
我提出長篇大論對默禱的看法,因為這本書不排斥那些懷著直覺或無法明言的需求、感受與渴望的人。默禱不只藉由耶穌或菩薩或其他的名號。默禱可以就是在。在。沒有名號。
耶胡迪.梅紐因爵士(Sir Yehudi Menuhin)
一九八五年十月於倫敦
前言
默禱是極令人興奮與讚歎的奧祕,當我們談及或思考默禱時,很容易連想到理論。然而,若是我們高談闊論默禱,不超越言辭與想法,會有畫地自限的危險,只是在鏡中看到反射,我們著迷於鏡中物,而沒有意識到鏡子會扭曲它的反射,因而我們沒有轉身看到真相。
若望.邁恩大師的教導,能啟發我們轉身看清真相,因而能實踐真相,每天早晚確實花時間默禱,以看清真相。我們把所學到的,設法與人分享並活出來,那是非常實際性的,不是推理或詳述理論,而是關切信仰的經驗。首先,當我們開始默想時,著重於經驗。第二步,當我們學習默禱時,要親身經驗。只有到了第三步,那才跟我們進入的經驗與想要達到的目標有關。因為教導與經驗之間有密切關係,教導具影響力,能引領我們反思並親身體驗,這就是我們所稱的「生活的傳統」。
當我們開始默禱時,都會進入這生活的傳統。這傳統淵源已久,當我們融入這傳統時,它深刻塑造了我們成為怎樣的人。那傳統、那教導就是純樸。默禱時必須靜默與靜止,不僅是身體方面(雖然這是必要的),而是內心的沉靜與靜定。在此氛圍中,傳統賦予我們與自己共融的知識,指引我們找到自己,外在的靜止反映出內在的靜定。默禱時盡可能靜坐不動,不可經過數周或數月之後,對這靜坐的紀律漫不經心。雖然聽起來很初淺,但這是第一步驟,且重要無比。之後,開始念短誦,什麼事也不做,不擔心什麼事,沒有什麼雄心大志,也不計畫或分析。只要念短誦,它會引領你進入更深度的靜默,在其中你會發現可以成為自己想要達成的人,更奧妙的是讓天主在你之內做天主。
你可能會浮現各樣的思想、想法、圖像,就讓它們飄浮而去,若有高超的真知灼見,也讓它去吧!假使有一些芝麻小事或分心的事出現,也讓它離去。無論你有什麼思想或圖像,只要回來繼續念短誦。重複具有淨化的功能,短誦會淨化心靈、意識,引領你具赤子之心,這是進入天國的必備條件。短誦是「道路」,很多人在開始默禱時,內心沒有喜樂、平安、滿足,其經驗跟最後抵達的境界截然不同。我們聽過如何把內心喜樂的泉源生活出來的教導,因而著手找尋內心平安的領域,然而遇到的卻是不安的渴望與不滿。我們極度不滿足,因為我們受到鼓勵與訓練,常生活在未來,計畫未來,或是生活在過去,一再懊悔或分析過去。煩躁不安讓我們錯失找到滿足與圓滿生命的唯一機會。唯一的機會就是當下,錯失當下,即喪失一切。
生活在過去或未來,終究會使我們不滿足,因為我們過度關切所缺乏的,渴望之心佔據整個心,無視於已經獲得的。我們必須改變態度,背向鏡子,不再不滿足,再說,即使我們得到渴望的東西,仍不會心滿意足。即使心想事成,未必讓我們感到滿足,因為貪婪之心,使得我們達到目前的所需之後,總還是會想要獲得別的。不滿之心態是受自我主義之操控,不是愛。唯有肯定與接受我們所獲得的,才能找到平安。我們已經獲得極大的恩寵,可是卻沒有留意,視而不見。那恩寵不是健康、財富、美貌或才能,而是我們的存在,只是做自己,這是最初與最基本的恩賜。如果我們沒有認出這恩寵,也就沒有接受它,那麼即使它出現在我們生命中,我們也不會擁有它。接受那恩賜是使生命滿溢、心滿意足的必要起點。
默禱就是接受那恩寵,默禱關切的不是做什麼,而是成為什麼。經過長時間的操練後,才會明瞭這看法,甚至還要更長的時間,才能心領神會。關切成為什麼,而不是做什麼,這是一件困難的事,即使默禱一段時間之後,我們仍然會關切我到底在做什麼,開始默禱時,要認清這點。然而,持續做下去,我們的認知會淨化。當我們學習如何成為自己,如何接受存有的恩寵時,我們會找到真正的滿足感。我們會捨棄渴望、不安,以及熱情所激發出來的圖像。最終,默禱徹底淨化「做」,假以時日,當我們對「成為自己」有新的領悟時,我們會接受存有的恩賜,那時我們生活的方式、生活的品質、對人際關係的寬宏,都將得到轉化。
這些都是心靈成長的過程,不會立即有所體驗。因此,當我們開始默禱時,不要尋求這經驗,不要自己創造或激發這樣的經驗,也不要期盼或佔有它,這點很重要。這是成長的過程,猶如一杯水逐漸沉澱一樣,開始時,汙濁的水混濁不清,但是如果你不動那杯子,讓汙濁沉澱,水自然會靜止變得清澈。當你透視這水時,純淨的水美麗無比,你領悟到純真的意義。當水混濁時,水會反射;但當水純淨時,瑩潔而透明。
首先我們要學習沉澱、靜定,我們有時混濁不清,太過於自我反思。我們必須讓自己的意識變得明淨清澈,這是默禱的簡化過程,在存有的核心靜定、靜心。並不是思考靜止不動,或是自言自語:「如果我能靜定或更有靈性,那多好啊!」而是真正的靜定,時候到了,那靜定的和諧氣息,會牽動我們的所作所為。在靜定中,我們的精神能清澈明朗,純淨與透明。在我們內的聖神會放射出光芒,如同陽光穿透水一樣,這就是所謂的純淨心靈,清澈的意識能讓我們看到天主,正如耶穌所說的:「心靈潔淨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會看到天主。」
丹麥哲學家齊克果(Kierkegaard)給心靈純淨的定義是:只渴望一件事。我們都渴望太多的事,若能限制只有一個渴望,渴望逐漸地也會淨化。默禱也會使我們淨化,因為默禱時,我們只渴望念短誦,其他的事都置之不理。忠實地、簡單地、充滿愛意地念短誦,會帶領我們進入靜定,因而能在我們內與四周看到光亮。因而能看清一切,因為我們是在光明中看到,這光正是洞察力的媒介。聖詠的作者讚美天主說:「在你的光明中,我們看到光明。」
當人體驗到清靜明澈時,會欣喜不已。看到光明是喜樂的真諦,那是對生命感到滿足的唯一安全基礎,聖神的平安會在生活的各層面洋溢出寧靜與和諧。但是,我們必要學會靜定,更深度的寂靜。每天要默禱兩次,完全純樸、忠實地念短誦。
我們會找到《聖若望福音》中所描述的光明:
「在起初已有聖言,聖言與天主同在,聖言就是天主。聖言在起初就與天主同在。萬有是借著衪而造成的;凡受造的,沒有一樣不是由衪而造成的。在衪內有生命,這生命是人的光。光在黑暗中照耀,黑暗絕不能勝過衪。」(《若望福音》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