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帶橘子和柚子去游泳,
游完泳肚子好餓,想趕快吃到爸爸準備的麵包,
柚子甩甩手上的水準備開始吃麵包,
橘子卻說要洗完手才能吃,
不是才剛從泳池裡出來嗎?為什麼還要洗手?
媽媽晚飯煮好了,
正在玩遙控車的柚子起身走向餐桌準備吃飯,
姐姐橘子卻叫他洗完手才能吃飯,
柚子覺得他的手很乾淨,
到底為什麼要一直洗手!
爸爸手上有很多看不見的細菌,於是做了個實驗,
拿一片麵包讓橘子和柚子用小手摸一摸,
再放進密封袋裡,
麵包會有什麼的變化呢?
這跟不洗手有什麼關係呢?
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
有 1 項符合
我是健康好寶寶:常常洗手沒細菌的圖書 |
![]() |
$ 100 ~ 134 | 我是健康好寶寶:常常洗手沒細菌
作者:曲東、烏克麗麗 出版社:双美生活文創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9-08-01 語言:繁體書 ![]() |
|
對人類而言,健康是指個人或群體面臨生理、心理或社會的挑戰時,適應及自我管理的能力。世界衛生組織於1946年6月22日WHO於紐約舉辦的健康大會,61國簽署並於1948年4月7月生效的WHO組織法序言定義健康廣義來說是:「健康不僅為疾病或虛弱之消除,而是體格,精神與社會之完全健康狀態。」。此定義相當有爭議,特別在其實務上不易評估,以及用到「完全」一詞所引發的相關問題。後來也有組織提出新的定義,有些定義將健康及個人的滿足相關連。例如國際健康功能與身心障礙分類系統及國際疾病與相關健康問題統計分類等國際分類系統,也常用來定義及衡量健康的組成。
有關預防及治療人類健康問題及促進人類健康的系統性活動會由醫療保健服務機構進行,而有關動物的類似議題則會由獸醫進行。
健康一詞也常用在許多非生物,且對人類有影響的物體,例如健康社群、健康城市或是健康環境等。
已知有許多因素會影響個人健康的狀態,例如背景、生活形態、經濟條件、社會條件及靈性,這些稱為「健康決定因素」。研究已發現過大的壓力會影響健康。
維基百科
作者簡介:
策劃/Fun House師資團隊
生理學家與幼教專家一致指出,人類大腦發展在6歲以前就已經完成80%;「Fun House師資團隊」期望給小朋友的不只是樂趣,更能讓小朋友從遊戲中自己達到潛能開發之目的,激發創造力與想像力,玩出聰明小腦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