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07〈馬爾他一瞥〉
提到西方文明的發源地地中海,人們立刻會想起希臘(Greece)、義大利、埃及(Egypt)等國家,很少人會想到「馬爾他」(Malta)這樣一個聽起來有些陌生的名字。這個島國位於地中海(Mediterranean Sea)的中心,靠近義大利的西西里島(Sicily),有「地中海的心臟」之稱。它的領土面積只有316平方公里,由5個島嶼組成,最大的島嶼馬爾他島,第二大島哥佐島(Gozo),科米諾島(Comino)面積第三,另有2個極小的島上無人居住。自古馬爾他就是亞歐非大陸經地中海往來時的天然樞紐,也是歐洲文化的交匯之地,有得天獨厚的怡人氣候。
以前在工作中曾和好幾個馬爾他人打過交道,發現他們都有個共同的特點:非常講禮貌、守信用。和他們的地中海近鄰希臘、義大利和埃及人截然不同,完全沒有誇誇其談、信口開河的習慣。曾和馬爾他人聊起這一點,他們自豪地說馬爾他可沒有「典型的地中海行事方式」。「地中海行事方式」這種說法,第一次還是從馬爾他人口中聽說的,後來知道這常常指不受法律約束和行政腐敗。
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歐非大陸間的海上中轉站,馬爾他曾先後被腓尼基人、羅馬人、阿拉伯人、法國人、英國人統治過。英國人於1800年占領馬爾他,統治這個島國達一個半世紀之多,直到1964年宣布獨立,國號馬爾他國。英國人走了,但英語、左邊行車的習慣、全套英式早餐和法制的傳統留了下來,今天的馬爾他有著遠遠好過希臘的經濟,也不存在嚴重困擾西西里的黑幫問題,這應該就是為什麼馬爾他人為自己不以地中海方式行事而自豪。
我們來到馬爾他,住的地方離首都瓦萊塔(Valletta)不遠,坐渡輪大約5分鐘時間就來到瓦萊塔高聳的城牆腳下。瓦萊塔是一座有著近500年歷史的老城,現存的城牆修建於1566年,之前因為馬爾他遭遇土耳其鄂圖曼帝國的圍攻,雖然取得了勝利,但都城已經變成一片廢墟。當時奉教皇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之命鎮守馬爾他的騎士團,決定選址瓦萊塔建造新城,這是當時歐洲少數幾個有城市規劃的城市之一。為了抵禦土耳其人再次入侵,瓦萊塔從一開始就設計得像一座堅固無比的堡壘。城牆在之後的一個世紀裡被一再加固,厚實的牆壁和塔樓為城市提供了堅實的保護。同時與一水之隔的迪聶堡、曼紐爾堡等古城堡守望相助,形成一個遙相呼應的堡壘群。馬爾他從此成為一個不可攻克的島嶼,就是在二戰時期最危險的1941年至1942年間也不例外,馬爾他始終牢牢地掌握在英國人手裡,監視和遏制德意兩國在地中海的活動。
走進厚厚的城牆,漫步在這座古城,依然可以感受到時間留下的影子。世界上再也找不到像馬爾他首都瓦萊塔這樣的地方,在如此窄小的方寸之地,有著那麼多輝煌的考古遺址、文化古蹟、傳統建築和說不完的傳奇故事。
週六的清晨,古都瓦萊塔罕見人跡、寂靜無聲,走在被時光歲月打磨得光滑照人的石板路上,一種不真實的幻覺油然而生,彷彿漫步在《一千零一夜》(One Thousand and One Nights)的窄街深巷之中,不知道在下一個拐角會遇見什麼。
整座城市由馬爾他島上特有的淺黃色石灰岩建成,色調統一。筆直的街巷起起起伏伏,有些街道巨大的坡度猶如電影《全面啟動》(Inception, 2018,中國譯為《盜夢空間》)裡的現實版場景,成為瓦萊塔獨具特色的風景。街道兩旁的建築由巨型石塊砌就,厚實堅固;各種顏色和造型的陽臺凸出在外,點綴在淺黃色石灰岩建築之上,五彩斑斕,成為另一道美麗的風景。
經過城市花園,穿過下巴拉卡花園(Lower Barrakka Gardens)那羅馬風格的大理石寺廟,站上免費的城市電梯到達上巴拉卡花園(Upper Barrakka Gardens),這兒視野開闊,是觀賞海灣對面三姐妹城(Three Cities) 風景的最佳地點。中間的海灣風景旖旎,停泊著軍艦以及遊輪,是馬爾他重要的海港。想不到馬爾他深邃的海灣一個連著一個,浩瀚的水勢和精緻的城市天際線融為一體,大有和水城威尼斯(Venice)一較高下的氣勢。下方堡壘區陳列著一排11座禮炮,這些禮炮自16世紀以來主要用於報時,如今每天中午十二點都會放禮炮。
馬爾他全國五個島,總面積只有香港面積的三分之一多,這方彈丸之地卻坐落著大大小小359座教堂,是世界上教堂最密集的地方。馬爾他不但教堂眾多,還擁有許多世界一流水準的精美教堂,瓦萊塔聖約翰大教堂(St John's Co-cathedral)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它和梵蒂岡(Vatican City)的聖彼得大教堂(St. Peter's Basilica)、法國的巴黎聖母院(Notre-Dame de Paris)齊名,並列世界教堂的三大巔峰之作。這座建於16世紀的教堂以騎士團的守護神聖約翰而命名,是騎士團舉行重大宗教儀式和祭祀的場所。教堂圓頂的大壁畫描述了聖約翰的生平故事,氣勢恢宏,出自義大利畫家馬迪亞‧布萊迪之手。
瓦萊塔聖約翰大教堂前方沒有大廣場,土黃色的外牆樸素簡約,門面不大,毫無雕飾,如果不是慕名而來,沒有人會對其多看一眼,過門不入的可能更大一些。但是,一步踏進教堂,就像阿里巴巴走進藏寶洞,只覺得眼前一亮,一片閃亮的黃金耀眼逼人。整面整面的金牆、五彩繽紛的大理石鑲嵌、價值連城的古董、精美絕倫的油畫和栩栩如生的雕塑交相輝映,處處流光溢彩,富麗堂皇,構築成一個金碧輝煌的奢華幻境,令人嘆為觀止。人類對財富、幸福和來生的憧憬都被濃縮到了這塊小小的方寸之地。
瓦萊塔的對面是三姐妹城,顧名思義,三姐妹城是由三處古城組成。在瓦萊塔修建之前,這裡是騎士兵團來到馬爾他後的最初棲息地,歷史比瓦萊塔還要早。如今的三姐妹城與瓦萊塔遙相呼應,每逢夕陽西下之時,可以站在三姐妹城的高處欣賞美麗的海灣景色。
騎士兵團在三姐妹城修建了堅固的防禦城堡。進入三姐妹城要經過城門,一旦進入內部,會發現這裡相比瓦萊塔更為寧靜。充滿情調的街巷、古老的裝飾、隨處可見的教堂禮拜堂,讓三姐妹城更具韻味。
遊完瓦萊塔和毗鄰的三姐妹城,搭乘巴士往南,精裝的袖珍古城姆迪納(Mdina),它坐落在一座山丘之上。在瓦萊塔成為馬爾他首都之前,姆迪納曾是馬爾他的舊都。姆迪納又被稱為「寂靜之城」,歷史上從青銅器時代就有人居住在這裡,曾是諾爾曼人和羅馬人統治馬爾他時的都城,西元870年阿拉伯人占領了馬爾他,把姆迪納縮小至現在的規模,1693年大地震之後復建時開始加入巴洛克風格。姆迪納的古老街巷極有味道,同樣是淺黃色石灰岩的構造,大大小小的教堂、禮拜堂散落其中。馬車穿巷而過,一切彷彿回到了中世紀的時光。
姆迪納的小巷給我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一幢可以追溯到13世紀的老宅,這座叫法新殿(Palazzo Falson)的宅院保持完好,極富傳統馬爾他建築風格。最後的房主是一位熱衷收藏的馬爾他富商,他去世後,國家根據他的遺囑,用他的遺產成立相應的基金會,管理他用一輩子時間收藏的40個系列收藏品。經過6年時間整理布置,將他所有的稀世珍藏在其故居向公眾展示。走進位於小巷內一扇毫不起眼的小門,裡面是一個有著噴泉的雅致庭院,房子仍保持著中世紀高聳而尖形的窗戶。漫步其間,看著眼前琳琅滿目的各類文物,不免想到中國成千上萬書齋文院的累世收藏,在一次次的外患內亂中被人為摧毀殆盡,以致文脈中斷、人心渙散,不禁悲從心頭起。
我們在馬爾他發現,當地人沿用了英式早餐的傳統,除此以外他們還固守著古老的地中海飲食,我們走街串巷,沒有看見英國招牌菜──炸魚薯條。所謂「地中海飲食」,泛指希臘、西班牙、法國和義大利南部等處於地中海沿岸各國以蔬菜水果、魚類、五穀雜糧、豆類和橄欖油為主,同時很少使用油炸的方式烹飪食物的飲食風格。現代醫學普遍認為地中海飲食可以減少患心臟病的風險,還可以保護大腦免受血管損傷,降低發生中風和記憶力減退的風險,有益於健康和延年益壽的好處。所以馬爾他人並不是像他們自己說的那樣完全拋棄了「地中海行事方式」,他們只是屏棄糟粕,卻保留了精華,這兩句話說說容易,做起來可不簡單,但馬爾他人做到了。
我們品嘗了傳統的馬爾他兔子燉肉,雖然事先就沒有太多期望,但真正入口還是不免失望。太多的香料不但沒有烘托肉味,反而喧賓奪主讓菜味不倫不類,實在談不上好吃。兔子燉肉通常被認為是馬爾他的國菜,據說這道菜起源於法國騎士團的愛好,最後普及到了全民。和許多名氣很大,但流行地域很小的菜餚一樣,常常名不副實。因為一道菜如果味道好的話,那它一定會流傳開來,所謂「酒香不怕巷子深」,就是這個道理。
馬爾他三島地貌起伏、海岸線迥異,再加上海水特別清澈,在繞行馬爾他全島的航船上消磨懶散的一天,無疑是享受地中海陽光空氣和大海的最佳方式。「地中海風情」到底是什麼,我也說不大清楚。不過,當我們一杯香檳在手,慵懶地躺在遊艇的甲板上,看著不遠處的海岸線慢慢地向後移動,初夏的海風潮溼而溫暖,輕輕拂過臉龐,當時那種全身心的放鬆和活在當下的忘懷,相信和傳說中的風情大概也八九不離十了吧。
「藍窗」(Azure Window)曾經是馬爾他一張最耀眼的名片,這座28公尺高的天然石灰岩大拱門矗立在地中海之上,充分體現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人們可以透過拱門看到藍色的海洋和天空,因此將其命名為藍窗,也是環島遊艇必定到訪的最重要景點。然而,時光無情、歲月如刀,雄偉壯觀的藍窗在2017年坍塌,永遠消失在地平線上,我們的船經過原址時,已經看不到一絲一毫藍窗的蹤跡,就像它從來沒有存在過一樣,內心不免有些惆悵。所以有願望要儘快付諸實現,有旅行計畫要趁早上路,巴黎聖母院被燒了,巴米揚大佛(Buddhas of Bamiyan)被毀了,大馬士革(Damascus)被炸了,世事無常,也許下一個消失的是威尼斯、馬爾地夫(Maldives)、大堡礁(Great Barrier Reef)……。
到海島國家必須做的一件事自然是下海游泳,但與其他國家的海濱浴場不同,馬爾他人游泳的區域就在老城腳下,遊艇拋錨停穩,沿著船舷的繩梯下到如翡翠般純潔的海水之中,岸上高聳的教堂和數不清的古老建築近在眼前,在這種地方游泳感覺好像游在歐洲中世紀的畫卷中,歷史和現實交織產生的夢幻般感覺,實非人類語言所能描繪,這種經歷實在難得,真是奇幻。
五天的時間,雖然我們澈底陶醉在地中海風情之中,卻難以忘懷仍在持續的歐洲難民危機,其中有幾十萬難民正是通過看似寧靜的地中海逃奔歐洲,許多人為此葬身大海。在難民高潮的2015年,有5艘載有近2,000名移民的船隻於地中海沉沒,造成超過1,200人罹難。而現在仍有近萬人被囚禁在馬爾他的難民營,度日如年。但是,這些人間慘劇並不妨礙馬爾他大張旗鼓地宣布:只要支付115萬歐元,無須在馬爾他居住,申請者即可獲得馬爾他護照,進而自由進出歐洲和世界上絕大部分地區。「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是唐朝詩人杜甫寫下的不朽名句,一千二百多年過去了,難道世界的不同僅僅是有了更多的朱門和凍死骨嗎?!我們帶著沉重的心情離開美麗的馬爾他。
*三姐妹城為馬爾他文明之發源地,由維托里奧薩(Vittoriosa)、森格萊阿(Senglea)和科斯皮誇(Cospicua)三座丘陵地形的城市所組成。
♦︎ ♦︎ ♦︎ ♦︎ ♦︎
Chapter 08〈里加老城的啟示〉
拉脫維亞(Latvia)首都里加(Riga)是波羅的海(Baltic Sea)三國(立陶宛[Lithuania]、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Estonia])中最大的城市。我們在里加的遊覽時間雖然只有短短的三天,但這座有著八百多年歷史的古城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裡古典與現代交融,時時散發著典雅的完美氣息;這裡靈性和傳承並重,處處洋溢著卓越的品味;深感英國作家葛拉罕‧葛林(Graham Greene, 1904-1991)所言不虛:「里加,北方巴黎。」
位於道加瓦河(Daugava)右岸的里加老城有著八百多年的歷史,雖然歷經政權更迭、戰爭破壞,但許多構造奇巧、外觀精美的老建築仍然完好地保存了下來。古樸的房屋、狹窄的街巷、石板的馬路、寬闊的廣場,期間錯落著數不清的教堂尖塔,中古時代的歐洲風貌盡顯無疑。整座老城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並不是浪得虛名,這是一個適合用腳去丈量的城市,行走於哥德式(gothique,又譯「哥特式」或「歌德式」)風格的街道,會讓人誤以為自己到了一個浪漫的童話世界。
可惜我們在里加的三天陰雨連綿,拍下的照片色彩暗淡、氣氛壓抑,似乎不能體現里加古城的風範。無意中將照片改成黑白的,卻大有令人眼目一新之感,歷史的滄桑和時代的艱辛彷彿躍然眼前。
拉脫維亞是世界上小國寡民、備受強鄰欺負的典型。令人難以相信的是,這個國家在八百多年的時間裡只有38年是真正獨立的。事實上黑白照片更好地表現了里加古城的滄桑歷史和歐陸氛圍,從這些照片裡彷彿可以聽見條頓騎士團(Teutonic Order)和波蘭(Poland)騎兵的馬蹄聲,感受到瑞典(Sweden)國王古斯塔夫二世(Gustav II Adolf, 1594-1632)和俄國沙皇彼得大帝(Peter the Great, 1672-1725)的統治風格,而德國蓋世太保和蘇聯克格勃(KGB,全稱為「國家安全委員會」)的祕密警察似乎還在街頭巷尾徘徊。
漫步在里加老城的寬街窄巷,自然而然會想起老子的《道德經》,這位中國2,500年前的智者以樸素辯證法展開論述,深刻的揭示了宇宙人生的終極真理。其中「柔弱勝剛強」是老子《道德經》的根本思想之一,《道德經》第七十六章中這樣說道:「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不勝,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柔軟屬靜,主要表現為合道、守靜、不先和弗爭。地球上的事物柔軟者莫如水,水表面看起來柔弱無力,實際上水滴石穿,最後能夠穿山破嶺奔騰向前,沒有任何力量可以抵抗。柔軟的力量似乎不起眼,正是這種力量才能源遠流長,取得最後的勝利。老子揭示的真理不僅僅可以用之於個人的為人處世和修行悟真,而且在世界歷史的變遷中也得以證實──里加老城完好無缺地保持至今,而昔日種種不可一世的強權俱已灰飛煙滅,不復存在。
登上聖彼得大教堂的鐘樓,俯瞰老城全景,回顧拉脫維亞不堪回首的歷史,不免想起普希金(Alexander Pushkin, 1799-1837)的名句:「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必悲痛,不必氣憤,在苦悶的日子裡需要克制。相信吧,歡樂的日子就要來臨。」這座閱盡人間波瀾、深諳世態炎涼的城市忍辱負重,歷盡八百多年的風雨滄桑,終於守到雲開日出的一天。也許這就是里加老城給我們最大的啟示:人不可以因為時代的艱辛而失去心中的柔情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