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
有 1 項符合
戰後台灣佛教與女性:李玉珍自選集的圖書 |
$ 178 ~ 405 | 戰後台灣佛教與女性: 李玉珍自選集
作者:李玉珍 出版社: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6-11-11 共 6 筆 → 查價格、看圖書介紹 |
|
臺灣自古為原住民族世居之地,原住民族在17世紀中葉以前一直居於主體民族地位;隨著漢族不斷從中國本土移入與墾殖、以及與平埔族原住民通婚,漢族遂取代原住民族成為臺灣的最大民族。自有信史記錄以來,臺灣歷史上曾經歷大肚王國、荷西時期、明鄭時期、清治時期、日治時期等多次政權遞嬗,最近一次為1945年10月後由中華民國統治。1949年兩岸分治後,中華民國的有效統治範圍限縮至臺澎金馬與部分南海島礁,臺灣自此實質上成為中華民國的主要領土,並延續至今。
歷經1860年臺灣開港以來至日治時期所打下的現代化基礎,以及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運用美援所進行的一系列的經濟建設,加上國際上冷戰對峙的格局,使臺灣自1960年代起在經濟與社會發展上突飛猛進,締造舉世聞名的「臺灣奇蹟」,名列亞洲四小龍之一;之後在1990年代躋身已開發國家之列,目前無論人均所得或人類發展指數均具世界先進國家水準。臺灣擁有蓬勃的製造業及尖端科技,在半導體、資訊科技、通訊、電子精密製造等領域執牛耳。貿易方面主要透過高科技產業賺取外匯,經濟發展上以高科技產業與服務業為中心,亦朝向文化產業及觀光業發展。隨著1987年戒嚴時代結束以來政治上的自由化與民主化,以國民兩黨為首的政黨政治、統獨議題、以及公民社會的形成,臺灣逐漸淡化過往戒嚴時代形塑的中國史觀,發展出臺灣主體意識與多元文化主義,使得臺灣文化呈現多元並立的面貌。
維基百科
因為女性大量投入佛門以及比丘尼僧團的活躍,助益台灣佛教的現代化與入世化發展,使得戰後台灣佛教成為國際間宗教復興的顯例。本書不但從戒律文獻與僧團立場探討台灣比丘尼傳戒的推手與歷史,並且從宗教環境變遷、寺院空間運作、淨土組織與佛教女性的社會參與、女性宗教心理與虔信表達的方式,介紹女性不論僧俗的宗教生涯與修行意涵。不同於家國經典的大視角,本書運用豐富的口訪、田調資料,探究女性觀點的台灣佛教史,從女性發聲的深度,生動的勾勒出戰後台灣佛教發展的多元互動過程,賦予佛教歷史以普羅大眾為行動者、敘述者的特色。
作者簡介:
李玉珍
1963年出生於彰化縣員林鎮,美國康乃爾大學東亞系博士,曾任教於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現任政治大學宗教所,學術專長為台灣佛教、宗教與性別、佛教文學。曾經出版《唐代的比丘尼》、《佛教文學裡的聖凡男女》,與林美玫合編《宗教與婦女:跨領域的視野》,以及發表〈寺院廚房裡的姊妹情:戰後台灣佛教婦女的性別意識與修行〉等數十篇中英文論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