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錄精彩內文二篇)
【內文摘錄之一】
﹝先入咸陽﹞
張良對沛公道:“秦君無道,天下義軍蜂起,沛公您因勢利導,才得以進入咸陽,如果您剛得了咸陽,就開始沈溺於荒淫逸樂的生活。您可曾想過,這樣一來,老百姓還會信服您、擁戴您嗎?說不定馬上就有第二支義軍進來取代您了。
方今項羽聲勢浩大,武功軍力均遠勝於我們,且不久就可達咸陽,您卻不理政務,反而沉溺於享樂,這是很危險的啊!難道您忘了當初起兵的誓願了嗎?俗話說: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您還是採納樊將軍的意見,回灞上去吧!“
劉邦聽見項大將軍的名字,立即全身一振,如大夢初醒一般,說道:“這幾天我好糊塗啊!項羽有四十萬大軍,我根本不是他的對手啊!”劉邦隨即與張良等離開了王宮,下令封府庫、閉宮室,親統兵馬還軍灞上…
隨即項羽令使者退下,眾將在一起商量對策。
范增首先發言:“劉邦在關外時,貪財寶,愛美女。現在進關,聽從規勸,財物不拿,婦女不近,這表明他志氣不小。我也曾請相術家暗地觀看他的氣質和相貌,一位名相家告訴我,劉邦頭上有光圈,顯出龍虎形狀,五彩繽紛,這是天子氣象哩,我們要趕快進軍,遲了恐怕真的會誤事。“
項伯說道:“我也贊成迅速進軍。但因此仇恨劉邦,甚至與劉邦在關中大戰一場,那就不對了,在秦朝舊勢力完全肅清前,維持義軍各派的團結是很重要的。劉邦認為自己應該在關中為王也有理由,因為按照懷王與諸侯之約,誰先進咸陽,誰王關中⋯⋯”
項羽打斷叔父的話說道:“懷王與諸侯諸將的約定,我項羽從未承認過!”
“范增將軍說得有理,我們應該以最快的速度向關中進軍,如果劉邦敢阻攔,就堅決消滅他們的軍隊。四十萬對十萬,我們穩操勝。”鍾離昧說。
“別忘了我們的四十萬大軍還背著二十萬秦朝降卒的包袱,以這麼慢的速度,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到達咸陽。”項伯說。
“這二十萬秦降卒是我心頭之患。”項羽說。
“我們的糧秣來源已經很困難,三川郡久遭兵火,老百姓十分貧窮,現在我們自己的士兵都吃不飽,還要節省糧食供應這些降卒,這個沉重的包袱會把我們壓垮的。”范增說。
“這些降卒與我們派去的監軍早有矛盾,監軍都是關東六國人,多半是到秦地服過徭役的,所遭到的秦吏卒虐待可說數不勝數。現在有機會,當然要乘機報復,倒過來折辱投降了的秦吏卒,秦卒受到鞭打折辱,紛紛暗中發出怨言。”英布說
“他們說什麼?”項羽問道。
“早在劉邦進關前,這些降卒就紛紛議論說:『楚國破關?楚軍破得了嗎?朝廷要是知道我們投降了,準要把我們的家屬殺光,我們不如反了,再入關去,與父母妻子團聚。』如果這批降卒真的反了,那就糟了。”蒲將軍說。
“這些降卒還說:『章將軍這些大官欺騙我們降敵,這下他們封王的封王,拜將的拜將,卻要我們打頭陣和自己人廝殺。我們應該反戈一擊,站在自己人一邊,阻擋楚人入關。』這些俘虜危險性很大呀!”英布說。
范增再三沉吟了一下,說道: “現在這批降軍成了我們的毒瘤,不早日除去,遲早我們全軍都會毒發身亡!明天我們就會到達新安,過了新安,再向前就接近秦地,可能不要等到達函谷關,秦軍就會倒戈相向,針對著我們。我們必須在這裡就將問題解決掉。至於如何解決,還請在座各位提供意見。“
項伯先發言:“我建議將秦軍化整為零編入各軍中去。”
范增苦笑了笑說:“要改編和消化這麼多異己力量,現在時間上不許可。我們要爭取時間入關。”
“在韓地或魏地建立俘虜營,將他們圈禁起來。”鍾離昧說。
項羽笑道:“這也不可能,您想過沒有?二十萬大軍要多大的地方才能供養?要多少人來管理?假若他們殺死看守,衝出俘虜營,從背後襲擊我們,我們腹背受敵,連個退路都沒有。”
“這樣不好,那樣不好,乾脆把他們都坑了!”蒲將軍賭氣說道。
大家沈默了良久。
“蒲將軍的建議可以考慮。”范增打破沈默說。
大家的眼睛都緊盯著項羽,項羽帶著痛苦掙扎的口氣徐徐說道:“我們實在沒有其他辦法可供選擇,二十萬人必須全部予以坑殺活埋,留下章邯、司馬欣、董翳三人隨同我們入秦。請亞父擬定周密的執行計劃。”
韓信站在大帳外,聽清了上述全部談話,當項羽宣布坑殺二十萬人的決定時,他也不管自己身分卑微,立刻跑到項羽面前,陳述自己反對殺俘虜的意見。
他莊嚴地說:“大王,此去關中,還有不少關卡,都有秦兵守衛著,殺降之事一旦傳出,秦兵就會寧願戰死,也不投降。這樣的話,我們的進軍速度就會遠遠比沛公軍緩慢,因為沛公對降者一概不殺,故而所到之處,皆望風歸降。”
“各方面的利害我都考慮到了,”項羽緩緩地開口說,“但是,二十萬秦兵,目前成了我的大包袱,不殺他們我的軍隊就寸步難行。”
“大王,殺了他們,將後患無窮,第一,函谷關將極難攻破,如果沛公軍不先入關中,安撫百姓,關中的眾軍隊都會團結得像一個人那樣,起來阻擋六國的軍隊,將永遠進不了關中;
第二,大王從此與關中民眾結下了不解的冤仇,大王的楚軍即使進入了關中。也很難長久占領這塊地方,更談不上以這個地區為根據地統治全國了,但關中沃野千里,天府之土,占了它就可得天下。
第三,大王英武蓋世,帶領六國之兵,一舉摧毀暴秦,全國百姓視你為大救星,但如果和白起一樣,大批殺降,大王一世的英名,將從此斷送,前功盡棄。百姓將視你為暴君、屠夫和狂主。
第四,大王今後如果與其他什麼人爭天下,假設這個人是劉邦吧,您就很難戰勝他,再假設劉邦能以關中為根據地,與您抗衡,您必定失敗無疑。因為關中子弟將奮勇作戰,不怕犧牲,誓死捍衛劉邦所守衛的城堡,不讓您的軍隊前進一步,他們愛恨分明,視劉邦為保護神,視您為屠殺他們父兄的不共戴天的死敵。他們寧可戰鬥到最後一個人,也不讓您重新進入關中,劉邦以關中為後援,必定奪取天下。“
韓信雖然給項羽勾畫了一幅極端暗淡的前景,預言殺降將是他覆亡的前兆,但項羽仍堅持殺降的決定不改,他說服韓信說:﹁你說的似乎很有道理,但仍舊是片面之詞…這是ㄧ種威懾心理戰術,當年秦國大將白起,就在長平坑殺降卒四十萬人,並無不良後果,六國軍隊從此喪膽,再也無抵抗的士氣,不久,秦國就滅了六國。“
韓信反駁說:“大王,白起坑殺降卒,在歷史上永遠留下了污名,他自己後來也受到了報應。”
項羽說:“我的事業與白起不同,我領導的是義軍,為民除害,為天下誅暴秦…,寫歷史的史官會原諒的。”
韓信說:“…大王,為挽救大楚的義軍的名聲,我不管自己職位卑微,我願請命,懇請大王許臣佐領這二十萬降卒,我要改造、感化他們,使他們成為大王的助力,而不是阻力。”
“你的職位離領兵很遠啊!韓信,去吧!”項羽無動於衷。
就這樣,項羽一錘定音:二十萬生靈將在新安被殺害…
﹝鴻門宴﹞
再說鴻門宴上的情況。韓信在一旁冷眼觀察,也認為項羽十分愚蠢,說話一開始就露了餡,使自己一方陷入被動地位。他覺得性格豪爽粗獷的項氏叔侄在這一場鬥爭中根本不是工於心計的劉邦和張良的對手。對方城府極深,磨刀霍霍,暗中積蓄力量,收買民心,但項氏一方卻渾然不覺,認為誤會已經冰釋,全不把對方放在眼裡,在今後的鬥爭中能不輸嗎?
同時,韓信看出項氏陣營中惟有范增最有遠見,這位軍師已知今後與項羽爭天下者,必沛公無疑,所以他一心要在沛公羽毛未豐之時,為項羽除掉對手,但項氏叔侄不但不予配合,反而從中作梗,因此,范增策劃的宴會上刺殺劉邦的陰謀必敗無疑。范增倒是一心為項氏打算,可由於項氏叔侄個性上的缺點(直腸子、喜歡聽人拍馬屁、優柔寡斷等),白費了范增一番心計。
范增入座後一直臉色陰沈,一言不發。尤其是看見項羽笑容滿面地與沛公交談,更是憂心如焚,如坐針氈。他的手緊緊握住胸前佩帶的一塊玉玦,當項王與他對視的一瞬,他用眼神和舉起玉玦,充分表達了一種無聲的語言:“玦”與“決”同音,舉玉玦就是催促項羽趕快下決心,在席間下令捉拿或殺掉劉邦。
范增的神態引起了張良的注意,他意識到是范增在操縱著這場酒宴,於是讓劉邦去與項羽周旋,自己密切的注視著范增的一舉一動,以便及時採取應變措施。
…….
張良一個人在營帳外面遛躂,消磨時間,他必須等劉邦一行抵達營地後,才走進項羽營帳告訴沛公已回去的消息。他正來回踱著方步,猛不防有人在他肩頭上一拍,他回頭一看,原來是執戟郎中韓信。
“張良兄,恭喜您,在這場鴻門宴鬥智戲中,您完全擊敗了對手范增。”韓信滿臉堆笑地說
“韓信兄,別取笑了,沛公剛剛脫離虎口,我心中還有餘悸呢。”張良說
“如果沒有我暗中幫助你方,您的成功決不會如此輕易。”韓信說。
“是嗎?那真該謝謝您了。”
“首先,昨晚項伯離開軍營前往灞上向您通風報信時,我作為戰備戒嚴夜間糾察隊隊長,完全有權力扣留他,但我沒有這麼做。”
“其次,今天酒宴開始前,范增將軍囑咐我說,劉邦的武將一個也不准進帳,可我後來把樊噲放進去了”
“是的,如果我方不及時召入樊噲,沛公準死在項莊的劍下。”
“第三,剛才你們離開宴席桌上廁所時,范增派我出來跟蹤你們,免得你們乘機溜走。可我目睹沛公等從間道逃走,卻沒有回去報告。”
“多虧您的掩護,要不然的話,范增一定會派兵追殺沛公的。”
“我回去覆命時肯定會受到范增的責備,但我早有離開項羽的打算,也顧不得這麼多了。項羽身上有濃厚的貴族傲氣,性格孤高,他所任用的,都是楚國貴族,平民出身的人很少得到他的提拔。
沛公和項羽不同,他出身平民,性格隨和,平易近人,用人不拘一格,連屠狗者和駕車者都被他封為大將。項羽在軍事指揮才能上的確非常傑出,沛公不能與之相比,巨鹿之戰就是明證。但是項羽只相信自己,不相信別人,賢者不用,只是個孤家寡人。如果他要與沛公爭天下,最後很可能敗在沛公手下…。“韓信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