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瞎掰胡扯做意義
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創辦人 楊茂秀
「故事是整理經驗的典式。」我常常這麼說。
可是楊隆吉的故事可是新的典式,也許,我應該稱之為:「把玩經驗,做意義的工具箱。」
這個集子裡的故事,只要是曾經刊登在毛毛蟲月刊(現在改為兒童哲學月刊)過的,我都細細品嘗過,確實是引人著他的筆,去悠遊於校園中的剪刀,石頭、布等,即興短劇的世界。
他不只常常如羅達立所說將兩種不太可能放在一起的東西放在一起,他更讓那些放在一起的另類接觸,發出非常的滋味。
他的似乎瞎掰胡扯其實真的是在瞎掰胡扯,而那不是錯誤,是在提走出學思考習的方便之門之窗,到限制之外去做意義。
也許,你問隆吉:「松鼠與螃蟹的共同點是什麼?」
隆吉的回答可能會是:「他們都不是洋蔥棋。」
也許,你問隆吉:「拳王八卦與九九乘法表有什麼共同點?」
隆吉的回答可能是:「他們都沒有順風耳。」
上述的問答,你不覺得好奇又有點好笑嗎?
為什麼好笑?
這是大人要回答的問題。當小孩的只要笑一笑就好了。因為,小孩很少把什麼故事當問題,他們不愛解決大人刻意故出來的問題,小孩最想要的是在快樂中瞭解,而故事,尤其是楊隆吉的故事,是校園裡長出來的觀念玩具。
或著,我應該稱之為做意義的工具箱。
人是創造意義的動物。
這樣說,也許了偏一些;也許說人「是做意義的動物」,比較合事實。存在主義哲學主張,人是沒有本質的,人之所以為人,是玩出來的,玩是完全的負責。
但是,負責不是天生的本能,是要經過學習的。
學習最重要的是學會學習,學會學習的人重要的本事之一是會用工具。學習使用工具固然重要,與學習學習及學習使用工具一樣重要的是認識工具箱裡的工具。楊隆吉的故事裡有許多意義的工具,而且,這些工具恰恰好頂好玩的。
讀他的故是就是接受他的邀約,共同試做意義,不必任何學習單,而且小孩比大人,包括老師與父母,更能自由自在自行負責去玩觀念的遊戲。
推薦序
阿吉說故事
台東大學榮譽教授 林文寶
從前從前,有個校長,他喜歡「巴結」小朋友,愛說故事給他們聽,但總是「結巴」,所以小朋友都叫他「阿結」校長。
貢丸國小有一棵魔神樹,聽說它會長出難得一見的黑白梨。
黑白梨可是很珍貴的,它只生長在魔神樹上,而且魔神樹六四零二年才開一次花,開出來的花叫作好運花,而且只有#記號的好運花,才會結出黑白梨。
黑白梨怎麼厲害呢?說出來可嚇死你,聽說它的果皮可以做成世界上最好的皮鼓,這皮鼓可厲害了。
之前,號稱沒有輸過的拳王八卦,和也是從來沒輸過的好棋怪,他們不是比賽猜拳,也不是比賽下棋,而是比賽吃白雲牌快樂香腸大胃王比賽。他們兩個誰都不認輸,肚子差點爆掉,還好阿吉校長趕快拿出好不容易才收集到的黑白梨皮鼓,打了幾聲,沒想到他們開始禮讓冠軍,最後就以並列冠軍收場,這皮鼓神奇吧!
更不用說吃了黑白梨有多厲害了,至今還沒聽說有誰吃過,吃過的早就死了。
剛好,貢丸國小的魔神樹,今年剛好滿六四零二年,開了一朵有#記號的好運花,又剛好只結了一顆黑白梨。
但是,黑白梨要等到中秋節才會圓滿成熟。
所謂天有不測風雲,故事都是這樣的,果然來了個壞蟲颱風,這個壞蟲颱風,專吃一個字最營養的部份,那就是那個字的部首,阿結校長為了保護黑白梨,付出代價,從此以後他就變成「阿吉」校長。
從此,阿吉校長就大變身了,變成不再巴結小朋友,開始愛給小朋友說教,但是他說故事變得不結巴了,這可是一件好事,也因此他的說教故事,大受小朋友歡迎。
對不起,岔題了,那阿結校長,不好意思應該是阿吉校長,最後有沒有吃到黑白梨呢?
有的,阿吉校長終於採下,飽滿水嫩的黑白梨。
當他要咬下黑白梨的時候,阿吉校長才發現自己的舌頭是一隻舌頭魚,舌頭魚慘叫一聲,因為他不喜歡那味道,不過已經來不及。黑白梨讓舌頭魚變身,舌頭魚作祟,再加上黑白梨的魔力,阿吉校長竟然開始說出一些奇怪,但是會讓人哈哈大笑的故事,有時候還會笑到掉淚,這些故事竟然讓小朋友更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