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許多獨屬於中華文明的發明和創造:木傢具里的榫卯、夏日扇風的蒲扇、廚房裡的蒸具和石臼、隨風而動的風箏等。這些線索時刻提醒着我們,中國各族人民在長期社會生活實踐中共同創造的器物和手工藝,蘊含著中華民族的文化價值觀念、思想智慧和實踐經驗,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代表,代表着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
“指尖上的中國”系列根據器物和手工藝的應用場景,分為講述服飾、美食、建築、器物、玩具、節慶的6冊。每冊有十多個篇章,每個篇章約3000多字。選取貼近孩子生活、新奇有趣、富含巧思、有較高的藝術欣賞價值的傳統手工技藝,通過淺顯有趣的文字,配以精美手繪插圖,介紹中國傳統手工藝的起源和傳說,匠人的絕活和傳承精神以及工藝過程和工具等。其中,多個項目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淺草,本名汪君艷,廣東省作協會員,南開大學文學碩士、文藝學博士,研究方向為非遺手工文化與器物美學,著作有《手藝與禪心 尋找中國匠人之旅》(簡體版、繁體版),另在《中國圖書評論》《中華手工》《中國周刊》《環球人文地理》《中國書畫報》《財智生活》等報刊雜誌發表文章數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