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
有 1 項符合
探秘古埃及:中文本的圖書 |
$ 120 | 探秘古埃及:中文本
作者:伊恩.肖 出版社: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7-01 語言:簡體書 共 2 筆 → 查價格、看圖書介紹 |
|
古埃及的居民是由北非的土著居民和來自西亞的遊牧民族塞姆人融合形成的多文化圈。約西元前6000年,因為地球軌道的運轉規律性變化、間冰期的高峰過去等客觀氣候因素,北非茂密的草原開始退縮,人們放棄遊牧而開始尋求固定的水源,以進行固定式的耕作,這個居民逐漸聚集並建立了村落的地方,即尼羅河下遊河谷一帶,有著夏季氾濫沖刷的豐富沃土,適合在秋冬的乾季進行種植活動,公元前4千年後半期,此地逐漸形成國家,至公元前343年為止,共經歷前王朝、早王朝、古王國、第一中間期、中王國、第二中間期、新王國、第三中間期、後王朝9個時期31個王朝的統治。其中古埃及在十八王朝時達到鼎盛,南部尼羅河河谷地帶的上埃及的領域由現在的蘇丹到衣索比亞,而北部三角洲地區的下埃及除了現在的埃及和部份利比亞以外,其東部邊界越過西奈半島直達迦南平原。
在社會制度方面,古埃及有自己的文字系統,完善的行政體系和多神信仰的宗教系統,其統治者稱為法老,因此古埃及又稱為法老時代或法老埃及。古埃及的國土緊密分布在尼羅河周圍的狹長地帶,是典型的水力帝國。
古埃及文明的產生和發展同尼羅河密不可分,如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所言:「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古埃及時,尼羅河幾乎每年都泛濫,淹沒農田,但同時也使被淹沒的土地成為肥沃的耕地。尼羅河還為古埃及人提供交通的便利,使人們比較容易的來往於河畔的各個城市之間。古埃及文明之所以可以綿延數千年而不間斷,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其相對與外部世界隔絕的地理環境,古埃及北面和東面分別是地中海和紅海,而西面則是沙漠,南面是一系列大瀑布,只有東北部有一個通道通過西奈半島通往西亞。這樣的地理位置,使外族不容易進入埃及,從而保證古埃及文明的穩定延續。相比較起來,周圍相對開放的同時代的兩河流域文明則經常被不同民族所主宰,兩者對後世所帶來的價值觀也完全不同。古埃及具有保存遺體的喪葬習俗,透過這些木乃伊的研究能一窺當時人們的日常生活,對古埃及的研究在學術界已經形成一門專門的學科,稱為「埃及學」。 古埃及地圖 歷史系列條目 埃及歷史 史前埃及史前–前3100年 古埃及 早王朝時期前3100年–前2686年 古王國時期前2686年–前2181年 第一中間時期前2181年–前2055年 中王國時期前2055年–前1650年 第二中間時期前1650年–前1550年 新王國時期前1550年–前1069年 第三中間時期前1069年–前664年 晚期前664年–前332年 阿契美尼德時期前525年–前332年 古典時代 托勒密時期前332年–前30年 羅馬及拜占庭時期前30年–641年 薩珊時期621年–629年 中世紀 阿拉伯時期641年–969年 法蒂瑪時期969年–1171年 阿尤布時期1171年–1250年 馬木留克時期1250年–1517年 近代 鄂圖曼時期1517年–1867年 法國治理1798年–1801年 穆罕默德·阿里治下1805年–1882年 埃及赫迪夫領1867年–1914年 現代埃及 英國治理1882年–1922年 埃及蘇丹國1914年–1922年 埃及王國1922年–1953年 阿拉伯共和國1953年–今 埃及主題閱論編
維基百科
探秘古埃及:中文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