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人物傳記繪本,講述中國著名科學家、中國“黃土之父”劉東生的故事,通過簡潔的文字和細膩大氣的繪圖,展現出了劉東生的成長故事,以及他在黃土研究過程中,不怕困難、孜孜以求的精神。
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
有 1 項符合
揭開黃土的奧秘:劉東生的故事的圖書 |
$ 131 | 揭開黃土的奧秘:劉東生的故事
作者:張佳靜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03-01 語言:簡體中文 規格:平裝 / 36頁 / 普通級/ 1-1 博客來 - 總論 - 來源網頁   看圖書介紹 |
|
西方國家在19世紀後期將德國萊茵河流域的黃色鬆散堆積物命名為「lœss」,由此音譯出英、俄等文,不同學者曾以不同觀點提出黃土的定義。1933年奧布魯切夫(Β.Α. Обручев)將沒有層理的黃土稱為原生黃土,並認為是風成成因的;次生黃土是其他各種成因形成的。由於冰川的活動,把四周的岩石研磨成非常微細、像麵粉一樣幼細的塵土。這些塵土乾了以後,很容易被風帶走,送到很遠的地方去,並累積起來。當這些微細的泥土不斷的沉積,可以堆成很高的山。
有時因淋洗作用較強而使粘粒明顯往剖面下層移動,養分有的已流失而呈黃、黃棕或紅棕色。多生成於丘陵地上之相對地形較安定、坡度起伏較緩和處。土壤多呈弱酸性,肥沃度偏低,須進行施肥管理及水土保持,才可做農牧用地。此土壤在新分類上屬弱育土或淋溶土。 。
維基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