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雅文明有何神祕之處?擁有令人嘆為觀止的建築文明
更預言了2012的末世之說,讓本書為您揭開馬雅文明的神祕面紗。
本書是描述瑪雅文明最完整的書,包括歷史、古文明、宗教、文字曆法、社會制度、科技、生活生態與考古遺跡等,內容豐富,值得一讀再讀!
──台灣UFO、古文明研究專家 江晃榮博士
●探索:在美洲新大陸的土地上,一個尚待解讀的神祕文明。
●文化:象形文字、栩栩如生的雕塑即壁畫、精準的曆法,顯示著馬雅文明的特有文化。
●藝術:經通手工藝品的馬雅匠人,塑造出扣人心弦的獨到技藝。
●建築:眾多的70度金字塔,充滿著祭祀與貢獻的驚愕用意。
●宗教:大地之母、玉米神是馬雅人心目中的重藥神祇,要用獻祭者的鮮血來供奉,以示誠心。
●習俗:石製器皿,食用玉米製品、玉石配飾,在馬雅人生活中不可或缺。
●解謎:人類的生與滅,充滿了無數的謎團,讓馬雅人的文明為您解讀。
章節試閱
美洲中部孤寂的舞臺
眾所周知,古代亞洲和非洲是人類文明的發源地。非洲誕生了古埃及文明,亞洲則誕生了古巴比倫、古印度和中國三大文明。四大文明古國中,儘管沒有歐洲的席位,但歐洲人也有他們心中的驕傲──古希臘和古羅馬。不過,比歐洲更為廣袤的美洲,長期以來卻默默無聞,似乎文明的肇始與之毫無關聯。直到有一天,「馬雅」這個名字傳遍了世界,人們開始將目光轉向這片陌生的土地。與其他古老文明相比,馬雅文明顯得獨樹一幟。但我們對馬雅人的了解,或許還比不上對原始人的了解──儘管從時間上來說,他們比古希臘人、古羅馬人更接近我們。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美洲這片土地到底有何神奇?馬雅文明為什麼會孕育於此?
在16世紀以前,身在東半球的人們,對西半球的美洲大陸了解甚少。隨著航海技術的發展,人類對地球的認知不斷提高。1492年,哥倫布從地處歐洲西部的西班牙出發,向西橫渡大西洋來到美洲。當他首次在巴哈馬群島登陸時,他還以為自己看到的是印度──西印度群島的名稱也由此而來。
此後,越來越多的歐洲人來到美洲。雖然他們扮演的是探險者的角色,但正是透過他們,這片神奇的土地才一點一點地掀開了神祕的面紗,呈現在世人面前。
美洲大陸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由北美洲和南美洲及附近眾多島嶼組成。馬雅文明大致分布在南、北美洲相連的區域。確切地說,位於中美洲地區。從行政區域上劃分,中美洲涵蓋的範圍包括墨西哥中部和南部、瓜地馬拉、伯利茲、薩爾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大黎加和巴拿馬等國家和地區。
在整個美洲版圖上,中美洲只占非常小的一塊區域,而馬雅文明正是孕育於中美洲的中心地帶,其分布範圍包括今墨西哥東南部、伯利茲、瓜地馬拉、薩爾瓦多和洪都拉斯的部分地區,總面積約32萬平方公里,相當於英國與愛爾蘭的面積之和,或者我國安徽、江蘇、浙江三省面積的總和。
不過,隨著考古學家的挖掘和發現,馬雅文明的分布範圍常常會有所變化。
火山、谷地與叢林
──馬雅人的家園
馬雅人生活的地區,地形地貌差異性很大,從南部的火山高地到中部的熱帶雨林,再到北部的熱帶叢林,不同的區域有著不同的地形和氣候。馬雅地區大致可以按地形、氣候和植被的類型不同,劃分為三大部分,由南向北依次是高地、低地和平原。
馬雅文明的南部地區屬於高地,由沿著太平洋的一系列山脈組成,其中有幾座火山非常活躍。伊薩爾科火山自1770年首次爆發以來,大的噴發活動多達50餘次,火焰和火山灰的噴發一直持續不斷。它最近的一次噴發是在1980年,附近經過的輪船在晚上能夠看得很清楚,所以它被稱為「太平洋燈塔」。而富埃戈火山從1524年西班牙人侵入這個地區以來,也爆發過不下50次。位於瓜地馬拉西南部的塔胡莫爾科火山,是一座死火山,海拔4220公尺,是中美洲最高的山峰。
南方高地的峽谷裡,冬天氣候乾燥、寒冷,高山地區則有冰雪形成,夏天比北部低地和平原更為涼爽,雨季較為短暫。在峽谷裡有大片的綠地,各種各樣的常綠植物和落葉樹給山巒披上了美麗的外衣。
群山孕育了豐饒的谷地,這些谷地分布於海拔750至2000公尺的區域內,地勢開闊,氣候宜人,四季如春,如今仍是南方高地人口最為稠密的地區,居住著近200萬馬雅遺民。考古學家研究發現,最早的馬雅農業文明約產生於4000至5000年之前。
谷地裡有肥沃的火山土壤,河流穿越其間,湖泊星羅棋佈。主要谷地附近,分布著黑曜石,它們是高地馬雅人擁有的寶貴的礦產資源。河流將其與太平洋沿岸及低地地區溝通起來,而山嶽的隘口則通向恰帕斯平原,使高地地區擁有從事黑曜石及礦藏貿易的優勢。
馬雅文明的中部地區屬於低地,是以佩滕湖為中心的盆地,包括一些周邊谷地。盆地的北部是山脈,東部和西部是峽谷。在雨季,充沛的雨水使得盆地內許多湖泊連成一片。這個地區雨季較長,旱季降水也不少。因此,它與北部平原有著很大的不同,不僅水資源豐富,而且擁有著各種各樣的植物和動物,所有的高山和峽谷都被濃密的熱帶雨林所
覆蓋。
低地地區所產的石灰石是較好的建築材料,在整個低地地區都可以找到這種石灰石,且易於開採,用木質或石質的工具就可獲得。石灰石堅固耐用,不怕自然風雨的侵蝕,燃燒後變成熟石灰就更耐用。馬雅人把這些石灰石加工成灰泥。此外,這裡盛產的花崗岩也是優良的建築材料。在盆地高處的山坡上,考古學家發現了古代馬雅人的石頭城市。馬雅人最早的石頭建築群──烏夏克吞城(Uaxactun),也是在這個地區發現的。這裡曾經是馬雅文明古典時期的中心。
馬雅文明分布的北部地方,在尤卡坦半島北部,地勢非常平坦。這個地區到處都是熱帶叢林,生長著大片的矮樹和灌木叢。叢林下面覆蓋著的是石灰石岩層,這裡的土壤層很薄,隨處可見裸露的石灰石。水資源極其匱乏,幾乎沒有湖泊、河流。因為雨水直接透過多孔的石灰岩層滲到地下,只是偶爾在一些岩坑內才有少量的水。該地區是馬雅後古典時期的文明中心。
馬雅地區的自然地理環境從南到北有著很大的不同。從南部的峰巒疊嶂到北部的石灰岩平原,從火山高地到熱帶叢林,豐富多變的自然生態給馬雅人提出了許多生存和發展的難題。
讓考古學家一度感到非常困惑的是,馬雅人為什麼不離開這裡,到土地肥沃的地區建立家園呢?這個地區並不適宜農作物種植,在熱帶雨林中想要種植農作物不僅很費工夫,而且產量也相當有限,生產出來的糧食僅僅能夠滿足少量人口的消費。古馬雅人充分利用自然資源,在惡劣的環境中創造出了不同凡響的馬雅文明,留給後人無盡的讚歎和疑問。
河流與湖泊
──馬雅生命線
一般而言,古老的文明都是在淡水資源豐富的大河流域孕育而生的。因為水是農業、畜牧業發展的必備條件。以四大文明古國為例,古埃及有尼羅河,古巴比倫有幼發拉底河和底格裡斯河,古印度有印度河與恒河,古中國有黃河和長江。大河,是這些古老文明的生命線。
馬雅文明的生命線又是什麼呢?
馬雅地區的河流大都以瓜地馬拉高地很小一塊區域為中心,呈放射狀向外分布。短促的河流向南注入太平洋,較長的河流則穿越佩滕森林,注入墨西哥灣和加勒比海。在瓜地馬拉和恰帕斯地區,河流水流湍急,具有明顯的季節性變化,有的河流在3月和4月甚至完全乾涸。
中美洲終年高溫,可以分為雨季與旱季。旱季從每年的11月到次年的4月,持續四五個月;剩下的時間為雨季。中美洲地區氣溫變化的幅度較小,如果氣溫發生大幅度變化,那必定是由海拔的差異引起的。較高的山峰或許冰冷徹骨,但是海拔較低的地方則酷熱難當,平均溫度達30℃。這裡的大多數高地山谷,海拔介於高山和平原之間,通常氣候溫和,平均溫度在20℃左右。
在多雨的月份與乾旱的月份,馬雅世界有著完全不同的景觀。在雨季,萬物蔥郁蒼翠,生機勃勃;到了旱季,則到處乾旱枯涸,一片死寂。這種季節性反差深刻地影響著馬雅人對世界的認識。
南部的高地上有兩大湖泊,即瓜地馬拉的阿馬蒂特蘭湖和阿蒂特蘭湖。阿馬蒂特蘭湖位於瓜地馬拉中西部,由陡峭、峻拔的死火山環繞,是中美洲最壯麗的湖泊之一。該湖長17公里,面積127平方公里,水深達314公尺,湖面海拔1562公尺。湖內有18個小島,湖岸有3座火山。阿蒂特蘭湖風景優美,是著名的遊覽勝地。湖岸居住的印第安村民大多從事捕魚、手工棉紡和毛紡等職業。
佩滕盆地的北部地方,孕育著6條中等流量的河流。聖佩德羅馬蒂爾河、坎德拉裡亞河和馬曼特爾河流向西部和北部地方,最終注入尤卡坦半島西部的墨西哥灣。另外3條是洪都河、新河和伯利茲河,它們流向東北部地區,最終注入尤卡坦半島東部的加勒比海。
馬雅中部地區的邊緣有幾條主要河流。尤蘇梅辛塔河是馬雅地區西部最大的河流,流域範圍包括佩滕大部分地區和基切維拉帕茲高地的主要地區,因為河流沿岸分布著眾多馬雅遺址,所以被稱為「廢墟之河」。帕西翁河及奇克索伊河匯入尤蘇梅辛塔河,構成了貫通馬雅世界西部的主要交通
路線。
實際上,尤蘇梅辛塔河不僅是馬雅地區最大的河流,同時也是中美洲最長、水量最大的河流。該河發源於瓜地馬拉馬德雷山脈東北坡,流域覆蓋瓜地馬拉西北部和墨西哥東南部。從其源流奇克索伊河算起,尤蘇梅辛塔河全長1110公里,流域面積達10.3萬平方公里。
尤蘇梅辛塔河將瓜地馬拉高地地區及佩滕地區和墨西哥灣聯繫在一起。此外,莫塔瓜河及其眾多的支流形成了從瓜地馬拉高地至東面加勒比海最重要的航道,而伯利茲河與新河則部分地承擔了從加勒比海深入內陸的交通。
然而,低地地區河流稀少,絕大部分都為陸地所包圍,沒有河流流經佩滕地區內部。在北部,石灰岩具有透水性,以至於地表無法形成徑流。尤其是尤卡坦半島,水流彙集到地下河中,當石灰岩表面在溶洞上方斷裂坍塌時,就會形成天然井穴──「石灰岩深井」。因此,尤卡坦半島零星地存在著一些很小的湖泊。不過,廣闊的岩溶石灰岩下面,有著蓄水量豐富的地下水系區。近年來,這個地區由於旅遊的興起,地下水資源承受著很大的負擔。
馬雅人還興建了一些水利工程,比如蓄水池、排水渠等,以滿足旱季生存和農業灌溉需要。以著名的馬雅古城蒂卡爾為例,為了解決全城老百姓的飲水問題以及滿足灌溉農作物的需要,馬雅人共建立了13個大蓄水池。但是,如果遇上連續乾旱,古馬雅人就會面臨巨大的生存威脅。
總而言之,馬雅地區的淡水資源並不豐富,大部分地區受季節變化的影響。人類生活的一般規律是選擇在靠近江河兩岸、交通方便、土地肥沃的地區居住和生活。美洲大陸有著廣袤的土地,馬雅人完全有條件選擇更好的生存環境,但是他們偏偏選擇在野獸經常出沒、到處是毒蟲的叢林中
生活。
馬雅人寧可大興土木,卻不願在淡水資源豐富的地區安邦築城,這實在令人不可思議。
亞洲的狩獵者
──馬雅人的遠祖
馬雅人生活的地區是一片貧瘠的土地,有各種兇狠的野獸和可怕的毒蟲,而且缺乏淡水資源,生存環境十分惡劣。以現代人的眼光看來,這裡根本不適宜人類居住。然而,馬雅人卻在這裡創造了人類文明的奇蹟。這群向大自然挑戰的強者,充分顯示了其卓越的生存勇氣和智慧。
可是,馬雅人為什麼偏偏要選擇這裡建造他們的家園呢?
我們知道,古代美洲文明的創造者是印第安人。馬雅人屬於古代印第安人的一支,因此要搞清楚馬雅人的起源,就首先要弄清楚印第安人的起源。
關於印第安人的人種起源,國際學術界尚無定論。但較為普遍的一種說法是:印第安人屬於亞洲蒙古利亞人種。……(摘錄)
美洲中部孤寂的舞臺
眾所周知,古代亞洲和非洲是人類文明的發源地。非洲誕生了古埃及文明,亞洲則誕生了古巴比倫、古印度和中國三大文明。四大文明古國中,儘管沒有歐洲的席位,但歐洲人也有他們心中的驕傲──古希臘和古羅馬。不過,比歐洲更為廣袤的美洲,長期以來卻默默無聞,似乎文明的肇始與之毫無關聯。直到有一天,「馬雅」這個名字傳遍了世界,人們開始將目光轉向這片陌生的土地。與其他古老文明相比,馬雅文明顯得獨樹一幟。但我們對馬雅人的了解,或許還比不上對原始人的了解──儘管從時間上來說,他們比古希臘人、古羅...
目錄
第一章 叩問叢林:馬雅文明尋蹤
美洲中部孤寂的舞臺
火山、谷地與叢林--馬雅人的家園
河流與湖泊--馬雅生命線
第二章 千年一夢:馬雅興衰史
亞洲的狩獵者--馬雅人的遠祖
永不腐朽的編年史
馬雅文明三部曲
前古典期--誕生
古典期--興盛
後古典期--衰亡
第三章 新舊世界:認識馬雅
哥倫布的偶遇
馬依雅--馬雅
美洲遇到歐洲--馬雅之死
第四章 有字天書:詭異的馬雅文字
魔鬼幹的活
飽經苦難的文化珍品
神祕的謬思之歌--馬雅文學
第五章 玉米帝國:馬雅社會
玉米神的餽贈
可可豆之媒--馬雅的商業
第六章 叢林明珠:馬雅文明遺址
祭祀中心--神靈佑護的城市
美洲的雅典--帕倫克
百聲匯合之地--蒂卡爾
伊察人的泉水--奇琴.伊察
峽谷明珠--科潘
金星之城--烏斯馬爾
強盛一時的卡拉克莫爾
各領風騷
第七章 人神之間:馬雅的宗教
祭司掌控下的馬雅
馬雅人的虛幻世界
萬物有靈
第八章 人生百態:馬雅人的生活
馬雅的社會階層
豁達的人生觀
奇特的審美觀
飲食、勞動與消遣
第九章 智慧之光:馬雅的科技
誰與爭鋒
零的創造
物化的天文學
咬牙切齒的曆法
馬雅科技之謎
第十章 雕琢之美:馬雅的藝術
馬雅藝術綜覽
建築之美
鬼斧神工的雕塑
永恆的畫面
烈火中的藝術
各具魅力的工藝品
第十一章 前世今生:馬雅前後的美洲文明
怒放的文明之花
馬雅文明的先聲--奧爾梅克文明
獨特的瓦哈卡文明
特奧蒂瓦坎文明
承前啟後的托爾特克文明
飄渺遠去的的背影--阿茲特克文明
太陽之子的絕唱--印加文明
安地斯文明的搖籃--查文文明
納斯卡文明
高度發展的莫切文明
陶器中隱藏的祕密
創世中心--蒂華納科
建立在沙土上的奇穆文明
後記 馬雅文明復興之路
第一章 叩問叢林:馬雅文明尋蹤
美洲中部孤寂的舞臺
火山、谷地與叢林--馬雅人的家園
河流與湖泊--馬雅生命線
第二章 千年一夢:馬雅興衰史
亞洲的狩獵者--馬雅人的遠祖
永不腐朽的編年史
馬雅文明三部曲
前古典期--誕生
古典期--興盛
後古典期--衰亡
第三章 新舊世界:認識馬雅
哥倫布的偶遇
馬依雅--馬雅
美洲遇到歐洲--馬雅之死
第四章 有字天書:詭異的馬雅文字
魔鬼幹的活
飽經苦難的文化珍品
神祕的謬思之歌--馬雅文學
第五章 玉米帝國:馬雅社會
玉米神的餽贈
可可豆之媒--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