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和其他藝術一樣,都不是僅只停留於表面的物質形式,它給予我們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昇華與富足。
表演藝術有一種不可思議的力量,經常能夠在猝不及防的時刻,喚醒觀眾因日常而麻木了的感動,使之對日夜反覆的生活有了新的感受、新的態度,儘管只是坐在劇場席上有限的一兩個小時,短暫的共鳴也能帶著觀眾的思緒步步緊隨,逼近自我心底那個真實又陌生的感知世界。
不論是學術研究、或是舞蹈愛好者,這本書帶您進入舞蹈審美的虛幻世界。
舞蹈審美可以是歷史梳理從古至今的連貫認識,也可以是心血來潮一時興起的藝術嚮往,不窮究「舞蹈」的本質到底是什麼,也無需辯論關於美學的審美有多麼艱澀,接近舞蹈,唯有從感受開始。
作者簡介:
陳蒨蒨
1982年出生於台灣省宜蘭縣。大學畢業於中國文化大學舞蹈學系,2004年赴北京進修,師承著名舞蹈家─呂藝生教授,2007年取得北京舞蹈學院文學碩士學位後,繼而進入中國藝術研究院舞蹈研究所,跟隨著名舞蹈理論家─歐建平教授學習,2010年取得文學博士學位。專業方向為舞蹈史論。
現就職於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舞蹈系,主要負責舞蹈學概論、舞蹈美學、外國舞蹈藝術史、舞蹈藝術管理學、中西舞蹈比較研究等課程。
著有《用文化舞蹈》、《舞蹈管理和製作的理論與實踐》、《50則非知不可的舞蹈欣賞概念》等書。
章節試閱
從天而來的舞蹈
舞蹈,是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辭彙,每個人好像都知道「舞蹈」是什麼,但若經細細推敲再三思索,又總是三言兩語拼拼湊湊,很難說清楚舞蹈「具體」是什麼。由於舞蹈的媒介是不說話、不說謊的人體,因此它是最富有人類生命力與精神內涵的藝術手段。那些無需思索便能體察的動作情緒,那種看起來是完全自由的、不加矯飾的姿態之所以變得神祕而難以理解,是因為人們在正常情況下,於實際生活中並不會做出那樣的動作,更不會把它當作可以拿來表演的舞蹈。舞蹈的媒介雖困難卻神祕,恰與上帝之在的神祕性暗合,似乎更易叩開天國之門。古人「以舞事神」,用舞蹈與神靈/自然之靈溝通,難道舞蹈真的是從天而來的語言形式嗎?有沒有一種可能,或許這個「神靈」就是每一個正在觀看的我們,或許舞蹈所說的話語並不需要刻意去解讀,每一位在場觀眾虔心的知覺與經驗,將會帶領我們去往那個充滿感動的世界。
舞蹈是什麼?舞台上的舞者在跳什麼?舞蹈家們創作出了什麼?又是誰在看這些人跳舞?......這一連串的疑惑,是舞蹈活動中反覆縈繞的提問,每一個舞蹈,甚至每個舞蹈的每一次演出都會有不同的回應,這些答案的變動性正是舞蹈藝術生命得以延續的養分。時代的更迭與藝術家的替換都將啟動舞蹈重獲新生,如果有一天這些答案被一種標準固化了,那麼我們的藝術所要表現的那些生命中多彩多姿的情緒感受,也將隨之轉變為單一的黑白色調。然而藝術中無論是內容或形式的「變」,並非毫無頭緒的隨性而動,是在不違背本體規律的前提下,使舞蹈美感呈現的形式因時因人而逐漸轉化。無論舞蹈的始作俑者是神是人,也不管舞蹈的存在是有用還是無用,它既與人的動作合二為一,必然就潛藏著某種人際之間傳情表意的交流願望,不然也不會被冠上「語言」的屬性,從古至今以不同的風情存在於人類的社會生活中。
蘊涵交流動機的舞蹈,首先應以人的身體為媒介,然後才能透過精巧的動作處理,化身藝術的姿態呈現在觀眾面前。當舞蹈作為一件人為的藝術品時,它已經具備了「被觀看」的提示在裡面,與此同時,舞蹈所要訴說的「跳什麼」,便會寄託在其連續不斷的動作意象中。渴望交流、期待被觀看是觸發創作/表現動機的心理因素,它以一種默然的力量塑造著藝術,觀看者對它而言具有生命化的背景,而且是群體生命化的背景,其中蘊藏著大量個人和期待的「公共視域」,是心理慾望和心理需要實現的對象化存在。當一個人喃喃自語的時候並不需要用邏輯大費周章地組織語言,因為我們知道這些言語不是為了說給誰聽的,不需要「我」以外的人去解讀;而藝術家的抒情言志必然有一個預設的心理對象,為了使動作能具備舞蹈表情甚至超越舞蹈語言的功能,人們開始思考、挑選、組織、美化或是異化這些來源於日常具象和抽象的動作,使其成為一種「有意味的形式」。
舞蹈的定義有其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上的舞蹈指自然界與人類社會的一切動態,是所謂的「自然之舞」與「社會之舞」;狹義的舞蹈則是指一個獨立的藝術門類,指人類以文化的、審美的身體語言創造的一種靈肉一體的活動,二者有著質與量的區別,本書中所談論的對象主要是後者。
都說舞蹈以動作為區別於其他藝術的本質特徵,但這並不意味著所有舞台上的「動作」都是舞蹈,很多動作實際上並不具備「舞蹈」的構成特徵,這些動的形態裡沒有舞蹈語彙中所包含的意義,也沒有使動作跨越審美邊界成為「舞蹈藝術」的形式或規範,然而「動作」與「舞蹈」之間,並不是非此即彼的絕對定義,很多時候介於二者之間的「動作」,可能更加具有「別緻的意味」,但是我們也不能說那些帶有特殊意義的、刻意為之的動作就是舞蹈本身,因為舞蹈的本體並不是文本,而是藉由身體動作形式傳達出來的特殊感受,與其說它是透過思維被「看懂」的,不如說它是藉由知覺被「感受」的。無論舞蹈的技術、形式或場面有多麼地饒富意味和不可思議,它都跳脫不了觀眾個人當下對動作的直觀感受,然後才會進入理性的層面被逐步思考,從而化為某種牽動經驗的思想概念。
舞蹈是人體造型上「動的藝術」,它是借著人體「動的形象」,通過自然或社會生活「動的規律」,去分析各種自然或社會「動的現象」,從而表現出各種「形態化」了的運動,這種運動不論是表現個人或者多數人的思想,都稱為舞蹈。
《新舞蹈藝術概論》—吳曉邦
既然舞蹈是透過一種動的形態被感知,那麼舞蹈是一種或一些什麼感覺呢?我們除了透過視覺感官看見舞動的身體,與此同時,我們的耳朵也接收著音樂帶來的語境提示,但是這些都不是舞蹈本身,舞蹈真正要被觀看的對象,是現實在我們眼前舞動的人體(哪怕是最細節的錄影,也無法複製舞蹈和觀眾面對面的現場感覺)。舞蹈的運動,使所有人都有一種「活著的感覺」,運動的狀態之於舞蹈,就像人類的生命之於呼吸一樣,生命不止,呼吸不停,舞蹈的鮮活性也不會消失。藉由舞蹈家們千錘百鍊的人體形式,舞蹈最好的傳感系統便是人人皆有的身體,一般觀眾雖然無法企及舞台上訓練有素的優美舞姿,但是每一個人對於肢體、肌肉、姿態收縮伸張的動作感覺是「身有體會」的,由此便觸發了舞蹈觀看活動中的「內模仿」(Inner Mimicry)。
內模仿是指在藝術欣賞活動中,作為觀眾的審美主體與審美對象(藝術作品)之間進行的一種內在情感交流。在這種交流過程中,由於知覺受到對象的影響,主體會不自覺地按照對象的運動方向、力的結構或內在韻律進行情感運動和內在模仿,並享受這種內模仿的快感。內模仿提醒人們一件事實,那就是我們無法抵禦地將會使目睹或耳聞的東西,轉變成帶有自己經驗特徵的活躍體驗。舞者在觀眾眼前用以表現動作並被稱之為「藝術」的載體,是每一個觀眾再熟悉不過的身體,這是一件令人驚喜也使人一頭霧水的事......觀眾們與舞者用著共同的「容器」去承載生命,用著帶有關聯性的相似動作去傳遞情感與資訊,彼此對身體動作的使用無需透過語言「翻譯」便能意會,但身處「局外」的觀眾又不禁感到疑惑:這些我們做不到或日常生活中不曾出現的動作,究竟是什麼意思呢?這些抽象化了的動作,究竟要傳達什麼訊息呢?
基於人體這個普遍的語言材料,生活共同的動作行為與情緒經驗,使我們可以輕易地體察到舞台上人物的喜怒哀樂等相關情緒,但是那些舉得比頭頂還高的腿,還有那種不知來由的瘋狂旋轉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這些都是「正常人」不會去做的動作,那麼觀眾與舞台上的世界又如何「經驗共享」呢?此時內模仿帶著移情的屬性,再次於舞蹈欣賞中給了我們直覺性的提示:正在觀看舞蹈的觀眾實際上並不真正去模仿對象的外部動作,而是一種意念之中體驗到的肌肉感和運動感。當我們看著《羅密歐與茱麗葉》在陽台雙人舞的段落中,用輕盈的跳躍和歡快的旋轉欣喜地滿場飛舞,那種全情投入與忘乎所以的沉醉,觀眾雖然不曾擁有過舞台上的動作經歷,甚至沒有過相似的戀愛感覺,但是在觀舞的過程中,肌肉的動感會令我們感同身受,當我們把這些動覺跡象轉換成個人的經驗記憶,就能立即理解他們那些動作代表的心理狀態,而在舞蹈表現的過程中,各種各樣的舞姿和面部表情也會自動地向我們傳情達意,因為我們感受過相似的肌肉體驗,知道肌肉拉抻、緊縮、延展、抽搐是在哪一種心理狀態下發生,也知道透過「身體運動」帶來的「心理自由」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所以就會承認這些姿態造型和他們的感情內涵,曾經在我們身上發生過。
舞者和編舞家的目的不在於簡單地去喚起我們泛泛的感情,讓觀眾停留在沒完沒了的情緒層面,而是讓我們對某種特定的事情或場合產生特定的感情。他想改變我們對某件事的感情,增加我們對生活的體驗,引導我們從某種知識慣性或限制人、束縛人的習慣反應中,走向一種對生活有意識的、自由的、善良的新型反應。
《舞蹈概論》—約翰.馬丁
然而「獲得感受」絕對不是舞蹈欣賞最終或唯一目的,大多理解先於感受的藝術體驗,都是本末倒置並且不符合鑑賞規律的。當藝術的發生多圍繞著情感或帶有情感特點的文本時,每一門藝術不同的感官接收途徑,儼然將成為藝術欣賞中無法為他者所取代的特質,如果我們無端忽視這個路徑各階段的過程而直接觀看結果(不觀舞只讀評論),那麼藝術表現中獨一無二的魅力便會蕩然無存。舞蹈藝術以人體動作為介質和觀眾接觸,當我們看到人體靈活的舞動並帶有無限張力時,其動作背後對應的人物場景、性格情感或精神概念等內涵,那些巧奪天工的平衡與造型、分毫未損的控制能力,除了構建出一個帶有舞蹈屬性的審美機體外,同時也向觀眾揭示了身體作為生命承載物的無限潛力。當我們看到「不知道具體是什麼意思」的抬腿與轉圈的時候,即便不明就裡,依然會為了這些動作感到驚奇和驚豔,其中感觸的緣由便是人類自身對生命機能的讚歎,屬於一種期待生命、熱愛生命的本能。因為這些來自於動作的感覺無比鮮活,所以我們認為「舞蹈與生命相關」,我們觀看舞蹈的對象是使用藝術動作傳遞思想情感的「活的」人體(而不是透過螢幕介質觀看,可以被快轉、倒帶、暫停,並在世界各地同步上演或無限次重播的影片),其中帶著抒情大於敘事的感性特質。
實際上舞蹈並不鑽研這些或那些深奧迂迴的人生哲學,它講述著與人類情感相關的喜怒哀樂,這些帶有情感性質的共鳴,雖能藉由文本的解讀被間接理解,但更多時候是透過舞蹈的動作形式被觀眾直接感知的。
舞蹈審美,從渴望與未知的力量溝通、從人們對動作產生知覺、從人們意識到自己在跳舞開始,無論是起舞的人還是觀舞的人,無論其背後所指向的社會功能、歷史時期、風格特點是什麼,一個對動作美感沒有知覺的人,其自身是難以構建舞蹈審美觀點的;其次,對各種「人情」深刻敏銳的體察,也是舞蹈鑑賞過程中會被時刻調動的能力,這並不是說「無情」的人不能感受到舞蹈的「動感」,只是如果觀看者關閉了感受的心門(徒有心不在焉的瀏覽)、如果他對人類的各種情感既冷淡又麻木,那麼對他來說,舞蹈就不是人體的動作藝術,而只剩下物理的運動關係了。
動作感知開啟了舞蹈美感體驗的大門,但卻無法也沒有必要將審美活動局限於動作形式的面紗之中,「開門」僅僅是舞蹈審美活動的第一步,而步入舞蹈審美之門後所通往的因人而異的風景,卻必須透過個人帶有經驗特點的思想盤桓於其中才能見悟。大腦的連續反應使我們不受控制並不加思索地將眼前所見的畫面與已有的知識經驗融合,想像、聯想、投射、期待......一系列的心理反應與舞台上的表演幾乎同時發生,觀眾雖然沒有做出跟舞者一模一樣的動作,但藉由動覺感知牽引的心理狀態,卻讓我們即時經歷了目睹的一切。跳舞的人意識到自身動作所具備的涵義,看舞的人感受到這些動作的象外之意。全神貫注的觀眾應該會有那麼一剎那的片刻,忘記了自己身處觀眾區的席位上,身歷其境地與舞台上的人物感同身受,舞劇人物的行為將喚起觀者自身的某些相關經歷,由此才有了所謂的思考與共鳴,繼而對舞蹈產生即刻的、新穎的、與眾不同的見解。
從天而來的舞蹈
舞蹈,是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辭彙,每個人好像都知道「舞蹈」是什麼,但若經細細推敲再三思索,又總是三言兩語拼拼湊湊,很難說清楚舞蹈「具體」是什麼。由於舞蹈的媒介是不說話、不說謊的人體,因此它是最富有人類生命力與精神內涵的藝術手段。那些無需思索便能體察的動作情緒,那種看起來是完全自由的、不加矯飾的姿態之所以變得神祕而難以理解,是因為人們在正常情況下,於實際生活中並不會做出那樣的動作,更不會把它當作可以拿來表演的舞蹈。舞蹈的媒介雖困難卻神祕,恰與上帝之在的神祕性暗合,似乎更易叩開天...
推薦序
推薦序Ⅰ
審美如人,是一種親近的體會
看到這本《舞蹈審美思考》的書稿,又想起那個在學校時「花樣很多的蒨蒨」。她曾經不參加舞蹈系的舞團徵選,也不跟系裡出國演出,老是看到她帶領著一幫學生在系學會辦公室開會,也不知道在做些什麼,卻在她擔任舞蹈系學會會長的那一年,突然復刊了舞蹈系停刊已久的刊物《舞靈》,也在上面發表短文、新詩、文章等。她跟同學們在戲劇系的小劇場裡辦小型舞展、在人來人往的百花池畔玩行為藝術......等等。這個在上大學的時候,術科專業方面不是特別出色的孩子,有點刁鑽古怪、難以捉摸,作為老師的我也不禁為她的特立獨行感到好奇,不知道她未來會變成一個什麼樣的人?沒想到畢業多年後,老師們印象中那個花樣很多的陳蒨蒨,在北京讀了個博士回來,並且還在北京數一數二的師範大學舞蹈系當起了舞蹈理論老師。
在多次往返北京、台灣與研討會中接觸發現,人和舞蹈一樣,都需要親身走近,才會感受到她真實的樣子。成為「同行」之後,關於蒨蒨的那些印象,才開始在我的心裡愈來愈清晰。從事舞蹈工作多年,工作與生活中,充滿了各式各樣關於舞蹈的問題,在為人作答時卻始終遭遇原地踏步的狀況,究其因果,還是因為人與舞蹈的距離太遠了。人們與舞蹈的距離總是困在布滿懷疑的思想裡,因而澆滅了眼睛和心靈的好奇,導致和舞蹈所傳遞的直接感受失之交臂,更遑論一解心中所惑。其實我們與舞蹈最遠的距離,並不是在專業或非專業的問答裡,而在是否願意一次又一次走入劇場的腳下。
本書四個篇章中的二十個詞語,是遊走於藝術與生活之間的慣常用語,也是很多舞蹈審美相關問題發生的地方,這些經常掛在嘴邊的,恰巧是最難解釋的,因為每個人都在「已知」的前提下,用這些話語和他們所描述的事件保持著朦朧的距離。讀者們不妨暫時擱下那些「已知」的成見,帶著心裡或眼前那個最喜歡的舞蹈,和蒨蒨一起進入她的文字世界中,沉浸地去體會心裡那些關於舞蹈的感動。
舞蹈如人、人如其文,唯有親近,方能獲得體會。
伍曼麗教授
中國文化大學舞蹈學系前系主任
2020 年7 月
推薦序Ⅱ
相信讀者的美學闡述
我接觸過的台灣學生不多,只在北京舞蹈學院和北京大學接觸過幾位碩士和博士。但印象最深的是陳蒨蒨,這不只因為我是她在北舞讀碩士的導師,也是她在北京第一個老師,更主要的是我喜歡她的文化基礎和寫作的進步。
還記得她剛入校時,得知她來自台灣文化大學,我心裡就格外踏實,這所學校我曾經訪問過,也知道它最早聘林懷民做舞蹈系主任,起點高。果然,她平時的作業、論文寫作,皆因文字能力較強使我少操不少心。在撰寫畢業論文時,雖尚缺少自己的理論觀點,但也進行得較為順利。畢業後考入中國藝術研究院舞蹈研究所讀博,師從歐建平;再之後到北京師範大學舞蹈系工作,其進步則愈來愈顯著。這從她的著作《用文化舞蹈—林懷民的舞蹈文化觀》、《舞蹈管理和製作的理論與實踐》和《50則非知不可的舞蹈欣賞概念》,再到《舞蹈審美思考》可以看出,如果說前幾部都有點「現學現賣」之感,也是一步一個台階,而最後一步邁進美學領域,顯然跨越了一大步。
她自己常說她不勤奮,但在我看來至少在舞蹈這個圈子她還是勤於筆耕的,如今不少研究生出了校門便消聲匿跡,長期聽不到發聲,而陳蒨蒨卻已寫完第四本書。她於2007 年從北舞畢業,讀完博士開始進入大學工作,算起來平均三年一本書。如果舞蹈圈碩士以上人人有如此的寫作速度,那將會是什麼樣子?她的寫作已從自發到有約,其進步還真是不小呢!
我之首先肯定她的進步,是因為她周邊許多人少有進步,或進步緩慢。這樣她的進步既顯得很突出,也把別人的不進步或進步慢顯現了出來。我這一視角當然含著一種期待,我多麼希望我們大家都別停步,都進步,都加快進步啊!
又是審美,這不是一個老掉牙的話題嗎?確如作者所說,前輩們早已成本大套地談過了。即使是上世紀80年代以來,它又出現了老生常談,沒完沒了的重複。陳蒨蒨這一本卻給我以新鮮感。為什麼?總體印象是不尋常、不落套。我說的尋常即指她沒有落入「新八股」的俗套,未受到那種所謂「層層遞進」、「先定義,後展開」,講什麼都是「X有X無」,抄來抄去,人云亦云,因此它不平庸。
我答應為之寫序,願意做一推薦人,其具體理由至少有四:
其一,從「感受」出發,把形而上的哲思下放到日常生活中來。本書以「感受」開端既屬審美範疇,又人人皆懂,深入淺出。她並且採取不解釋概念的方法,不僅開頭如此,全書貫穿到底。為什麼理論著作非要都從「什麼是」開始呢?古哲人就說過人人都懂得「時間」,但若學究起來一本書也說不明白「時間」是什麼。不困死在「應試」的視角中,採取「意會法」,相信讀者,信任讀者。這就使美學的嚴肅面孔一下變得和藹可親,理論著述變成了笑容可掬的科普讀物。其實,社會科學也是需要科普的。
開端的「概念」,我稱作「邏輯起點」,如果單擺浮擱,不貫穿全書,便無邏輯。可喜的是,本書的這一特性成為邏輯起點,一貫到底,形成了統一的筆風。
其二,結構不落俗套,有獨特的視角。全書共四題(章):「從天而來的舞蹈」、「觀眾眼中的舞蹈」、「從有到無的舞蹈」、「哲思世界的舞蹈」,不同的視角都為了解舞蹈,認識舞蹈。全書從審美作品(審美客體)—欣賞者(審美主體)—作者(作品的創造者)這一三角關係出發了解舞蹈,判斷舞蹈的好與不好,最後再回到哲學(美學)視角判定舞蹈的高與低,也從不同功能去定位舞蹈與舞蹈作品。這樣的敘述擺脫了尋常談審美的陳規,既感性也有理性,既通俗易讀,有實有虛,又深淺相宜,形而上下聯通。
論著結構,如同藝術作品的結構一樣,也要講點創新。這既決定於作者的知識量與思想高度,更要發揮其創造精神,讓創造性思維發揮作用。從事理論研究者也與藝術創作者一樣要創新。不能一輩子甘於徘徊在俗套中。基於這樣的心態,遇上有點創造性的人,我就願意結為知音。
其三,把舞蹈知識融進章節的字裡行間,讓知識在不經意間得到傳播。細心讀者一定會發現,作者對舞蹈的歷史知識、創作知識、寫作知識、表演知識與理論知識有一定儲存量。但可貴的是,作者並不為傳播而傳播。事實上任何舞蹈理論工作者都不可能成為舞蹈知識的全能冠軍,聰明人不要把傳播知識當作首任,現如今不必像從前那樣把老師看作是知識傳播者,任何人想知道什麼,上了網,幾秒鐘就會解決。讓知識「不顯山不露水」地傳播才是最聰明的。陳蒨蒨這本書能讓人願意讀下去的原因,就是她有意降調在人面前,不充當老師爺,而把知識置於字裡行間。
其四,聊天式的語言,接近生活的口氣。難得陳蒨蒨在撰寫美學論著時竟也採取這樣的文風。我知道,這一點她是受了台灣一些優秀文人的影響,因而在談嚴肅的理論也敢也能用這樣的文風,一點也不盛氣凌人,更無善辯者的姿態,這樣的文風我喜歡,我想其他人也能與我一樣地喜歡吧。雖然中國未曾經歷過理性主義、理性至上的時代,但不知從何而來的影響,一時間竟也流行起讓常理都變得晦澀起來,我慶幸蒨蒨未沾染上這樣的文風。
期待作者有更多更好的論著。
呂藝生
國務院有特殊貢獻專家、教授
北京舞蹈學院與北京大學博士生導師
教育部藝術教育委員會常務委員
中國舞蹈家協會原副主席
2021年2月
推薦序Ⅲ
讀書、看舞並行不悖的建議
一
在「新冠病毒」突襲全球長達五個月,至今未能看到出頭之日的陰霾中,我讀到了陳蒨蒨自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畢業十年來將要出版的第四本書《舞蹈審美思考》的書稿,心中不由地升起一股喜悅之情,因為我在她這代新鮮人的身上,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在這本專論「舞蹈審美」的著作中,作者在保持了前三本書中的「文言味道」與「問題出發」、「激情奔湧」與「才情噴發」、「機智幽默」與「敏銳觀察」等特點之同時,「引經據典」與「理性思辨」占據了顯著的位置—僅是「目錄」,就讓我眼前一亮、心頭一震:儘管四章的大標題依然偏於感性化的口語—「從天而來的舞蹈」、「觀眾眼中的舞蹈」、「從有到無的舞蹈」、「哲思世界的舞蹈」,但二十個小節的標題卻讓我感到了一本「舞蹈概論」似的厚重—「意識」、「表演」、「創作」、「距離」;「形式」、「內容」、「偏好」、「品位」;「比擬」、「技術」、「創新」、「變異」、「意象」、「情感」;「浪漫」、「現實」、「未來」、「孤獨」、「悲劇」、「自然」!不過,當我通讀了全書之後,縈繞心頭的緊張終於釋然,因為她在引用了許多名家關於「舞蹈審美」的論述之後,通過自己的獨立「思考」,已將這些核心概念轉化成了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的生活化語言。換言之,如果她日後能將這本書加以補充,完全可以將它轉化為一本導讀舞蹈美學經典文獻的教材!
全書中的妙語連珠比比皆是,不僅內容充實,而且語言通暢,我尤其對她在「自序」中的這段文字頗有同感:
「表演藝術有一種不可思議的力量,經常能夠在猝不及防的時刻,喚醒觀眾因日常而麻木了的感動,使之對日夜反覆的生活有了新的感受、新的態度,儘管只是坐在劇場席上有限的一兩個小時,短暫的共鳴也能帶著觀眾的思緒步步緊隨,逼近自我心底那個真實又陌生的感知世界。」
按照我的舞評「師爺」—《紐約時報》首位舞蹈專欄評論家約翰·馬丁的「動覺」傳導理論,優秀舞者通過自己盡善盡美、靈肉合一的表演,的確是能喚醒觀眾與生俱來的「向善向美」本能的,而「刺激—反應」這種最基本的生理過程一旦發生,即舞者曼妙的肉體動作一旦通過「動覺」傳導,在觀眾的身心產生了或強或弱的反應,對於舞蹈這種「非文字」語言構成的藝術而言,他或者她,就是「看懂了」,而完全犯不上像我們這些以寫舞或說舞為業者這樣,竭盡全力地用文字或口頭語言闡釋出舞蹈背後的「炫技、抒情、立意、造型」及其意味,才算是「看懂了」!
簡而言之,所謂「舞蹈審美」,首先是通過大量的、現場的、直接的、感性的觀舞經驗形成的,這一點對所有人都不例外—以馬丁先生的接班人、《紐約時報》1977-2005 年間的首席舞評家,也是我1988年以來三次赴美深造舞評的首席老師—安娜·吉賽爾科芙為例,她僅是《天鵝湖》就看了1,000 場,而我自1982年進入中國藝術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專門從事舞蹈研究38年來,每年(今年當然例外)在海內外觀舞的數量也在80到100 場之間。事實上,正是這種「審美」經驗的與日俱增,才使我們有可能同書本裡讀到的各種理念不斷磨合與「思考」,一點一滴地形成了自己對舞蹈的一知半解!
記得德國文豪歌德曾經說過:「對於莎士比亞,我們永遠是言不盡意的。」而我以為,對於舞蹈而言,我們更是言不盡意的。但她那靈肉合一的魅力,卻會永遠地吸引著我們去跳舞、看舞,寫舞、說舞,並且永遠與她為伍......。
我深信,諸位讀者朋友在讀完作者這本關於「舞蹈審美」的書,並瞥過我這篇推薦序之後,一定會產生某種強烈的衝動,那就是—自己親自看舞去!倘若你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能有機會去看舞,我則深信你對舞蹈的美,定會產生比我們更加瑰麗的想像、比我們更加深邃的理解......。
二
按照我的讀書習慣,拜讀作者的「後記」,從來都是一種極大的「treat」(快樂),而我在這本書中發現,作者對於舞蹈的「體認」更加深刻到位了—字裡行間中,透射出她對舞蹈這門以身體為本、與疼痛為伴的奇妙藝術,擁有著因感同身受而真實可信的體驗;與此同時,她也有意無意地傳遞出此生走上藝術之路的驕傲:
「有時候,只是一個地板的裂縫、一次失衡的轉身,華麗的舞蹈夢想就會在聚光燈照不到的角落悄然落幕,最終,我們只能帶著舞蹈賜予的眼界和感悟,走完餘下的年歲。從跳舞到看舞、說舞到寫舞,我思考著,如果我不曾與舞同行,我的人生旅程,是不是還會有這麼多奇妙的感受呢?」
在這本講述「審美」的舞書中,她自然而然地揭示出,舞者們是以「身心俱疲、滿身傷痛」的代價,來喚起彌足珍貴的審美同情與發現美好事物的眼睛這個事實:
「我們這些從事舞蹈工作的人,即使身心俱疲、滿身傷痛,因為長年與舞蹈相伴,大多還是能保有一雙明亮的眼睛,去發現生命中的美好事物,並懂得如何與命運的苦痛相處,這或許就是我們從小接觸舞蹈最意外的收穫吧!困難的舞姿和華麗的舞台、舞裙和掌聲,經時光洗滌後全數幻化成敏銳的動覺感知,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比金科玉律更加重要的感受之源—「同情」,但舞蹈藝術的同情不是雨悲晴喜的善變,而是對身邊/眼前人物的感應能夠切身地體察,並靜心品嘗生活情意中千姿百態的箇中滋味。」
與此同時,作者對人生的洞悟也頗具審美意味—遣詞造句中閃耀著她對舞蹈的美感與生活、舞蹈的形式與內容之間的密切關係,有著更加深刻的體認。事實上,正是因為她在審美體驗與思想深度上有了日漸豐厚的底蘊,她的書寫能力也有了顯著的提升:
「舞蹈的美感與生活充滿了關聯性,書中更多的思考也是著落在這些舞蹈與生活的聯繫上:走進舞蹈從何而來的世界,認識作舞者、觀舞者所關注的形式與內容,尋找我們走進舞蹈的潛在因素,摸索舞蹈藝術有形與無形的邊界,逐步尋跡舞蹈及其獨特的藝術形式,帶領我們對現實世界展開隨機的命題思考。」
作為當代的青年作者,作者對未來雖然不乏些許擔憂,但卻對情感的滲透力、人類的審美影響力,乃至通過舞蹈塑造理想自我的深信不移,並由此寫下了這樣的文字:
「很難想像那個我們來不及去到的未來世界,機器人會如何改變人類的生活,但在我所存活的這近40年,眼前各種不可思議的發明,都未曾有一絲一毫取代過情感當面傳遞於我們心中的滲透力。小時候電影裡面才有的平行時空原來真的存在,劇場、現實;舞蹈、生活,學藝術的我們都是幸運的孩子,在一天一天重複的平凡生活中,我們在舞台上跟夢想中的平行世界如此接近,並且永遠有機會一次又一次地,在虛幻的舞蹈國度中織造我們理想的模樣。舞蹈審美體驗過程的階段,應該像人生歷程一樣,每一段都有獨特、美好的風景和感受,或深或淺,交織成經驗的足跡......雖然早就看到了最後的終點,沿途卻還是要且行且停,希望走到結局的那一刻,心中存在滿足,曲終而不落幕。」
作為長年遊學於內地的她,這段文字尤其讓我感動,或許唯有經歷過同樣生活,並體驗過同樣心緒的人方能理解:
「在家的日子真的很少,轉眼離家的歲月已有二十載,酒釀般的青春,逐漸發酵出遊子的鄉愁。這幾年,我竟開始刻意停下腳步,想著我在海峽的這邊,是不是也能為那邊的家鄉做一些什麼?於是,我慢慢地將自己的所學所想整理成這些文字,望能寄一粟之身於滄海,回饋那個曾經孕育過我的家園。」
行文至此,我願將作者的上述品格歸結於台灣舞蹈、文化、審美,乃至整個教育的成功,因為她的鮮活個性與獨立品格不但沒有被傳統禮教或現代文明的「囚衣」所窒息,反而在兩岸的中國文化沃土上與開闊的國際舞蹈視野下穩步成長,進而為同輩人豎立起了一個值得敬重的榜樣。
最後,我想用自己親身經歷中,兩個貌似凡人小事,卻讓我幾十年來念念不忘的個案,來證明台灣文化與審美教育的成功,更旁證大環境對本書作者陳蒨蒨身心健康與文舞雙全的正面影響:
1988年,我首次赴美深造舞蹈評論期間,在國會圖書館查找《東方美學》等文獻時,巧遇了台灣著名兒童文學家陳木城,這位美國密蘇里東北大學的教育碩士畢業後回到台灣,沒有見異思遷或急功近利,而是腳踏實地、滿腔熱情地恪守自己的職業取向,為低幼兒童撰寫出大批優秀的文學作品、教材與著作,並因此頻頻獲獎......而此刻,我情不自禁地從書櫃裡,拿出了五本木城先生同年冬天來到北京,與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簽約時送給我的寶貴書籍,再次怦然心跳於他對兒童教育的無限熱忱與專心致志—兒童詩集《心中的信》曾獲「第12屆洪建全兒童文學創作獎兒童詩類」的第一名,讓我備受感動的當是其中的三封「心中的信」,居然是分別寫給孫悟空、吳剛以及孫中山先生的,由此讓孩子們在默化潛移中形成了對神話人物的憧憬、對領袖人物的崇敬。兒童教材《趣味臺灣國語》是他與劉三雄先生合著的,意在用豐富多樣的例證,幫助台灣小朋友認同早年「從中原河洛一帶」先後傳到福建和台灣的「閩南話」,然後學會轉變為標準化的「國語」,以便在「幅員廣大」的國土上「避免溝通的困難,減少隔閡」。包括「敲門篇」、「開門篇」和「進門篇」三冊在內的《童詩開門》,尤其令我這個也做兒童舞蹈普及推廣工作之人心跳加快,其內容之童眼童韻與童心童趣,形式之天真爛漫與循序漸進,都讓我感佩至深,自愧弗如,並不由自主地想到,倘若我們每個人都能像木城先生這樣,全心全意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我們今天的各行各業將一定會變得更好!
2006 年,我第三次赴美深造舞評期間,在「美國舞蹈節」所在郵局郵寄舞蹈書籍回京時,被一群自費去這個「現代舞麥加」學舞的台灣女生們認出,因為我當時已有六本舞書在台灣再版了繁體字,並被不少舞蹈科系用作參考書。在她們的熱切懇求下,我欣然地打開了本已封好的兩個大紙箱,任由她們去盡情地翻閱,心中升起了一種擁有好書的驕傲和分享好書的快樂......不料,突然間,其中的一位女生捧起了一本封面印有「20世紀最偉大的芭蕾舞伴」—瑪戈.芳婷與努里耶夫共舞《茶花女》彩照的芭蕾畫冊,獨自輕聲地發出了「好......美啊!」的讚歎,使我頓時熱淚盈眶,因為我捫心自問,內地的同齡孩子們,是否能對「舞蹈之美」,發出如此天真而純粹的呼喚?
為此,下回再去台灣講學時,我想懇望邀請單位一定安排我去當地的普通中小學,旁聽幾天他們的人文教育與藝術通識課程,親身體驗幾天他們的「人文知識」與「舞蹈審美」教育,緣何做得如此之好......
歐建平
中國藝術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名譽所長、博導
2020年6月24日星期三 於北京
推薦序Ⅳ
審美是一件單純的事
很早就埋下與蒨蒨的師生情,當時她是個十五歲的舞蹈班高中生,我對這個帶點靦腆又聽說很會念書的小孩沒有太大印象。十幾年後再度相遇,她已經在北京完成碩、博士學位,是兩個小孩的媽,也是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舞蹈系的教師,我不禁訝異,這是當年那個文文靜靜的小女生嗎?
緣分吧,二○一一年起,她多次邀請我到北京師範大學參加國際研討會為舞蹈系學生編舞,讓我有機會重新認識這個充滿機智、幽默、敢言又積極的小女生。她在課堂上是嚴謹銳利的講者,也能搖身一變成為大型國際研討會的靈魂人物,發揮過人才氣與膽識化解無數複雜繁瑣的事務,自若鎮定地掌握每個環節,將幾次重要的研討會策劃得有聲有色,同時還不忘細心溫暖照顧來自母校的師長。當年稚嫩的小女生,歷經環境與時間的考驗,淬鍊成為一位出色的學者,更是全方位的藝術行政者,這些不凡的成就,我與有榮焉!
讓我更驚訝的是這幾年她身兼多職之外,還當起了作者,短短幾年完成四本舞蹈相關的書籍!第一本《用文化舞蹈─林懷民的舞蹈文化觀》是她邁入學者的第一步,《舞蹈管理和製作的理論與實踐》她暢談藝術行政管理角色,井然有序地道出舞台展演製作從無到有的管理與實踐,《50則非知不可的舞蹈欣賞概念》則以淺顯易懂的問答方式,提供對讀者有益的舞蹈藝術養分。不過才相隔一年的時間,她以《舞蹈審美思考》闡述舞蹈審美的探討,提高讀者對舞蹈藝術的欣賞和鑑別的能力。這幾本書足足證明蒨蒨不只是一位優秀學者,更是對舞蹈藝術全面性通透的舞蹈教育、觀察家。
這是第一次為蒨蒨寫序文,她還是不改幽默地說:「老師輕鬆看看就好∼」我也做好心理準備即將閱讀這門遙遠又親近的獨特學科。關於舞蹈的美或不美這個看似簡單的身心靈感受,自古以來不斷受到哲學家、學者們的研究及辨證,我思忖要談論「舞蹈審美」,何其大呀!這大概又是一本洋洋灑灑談論有關舞蹈美學的思辨及理論。然而,首頁的那句「審美是一件很單純的事」讓我先鬆了口氣。蒨蒨以其獨到的觀點提供了舞蹈審美的關鍵論述,四大章節爬梳出不同於以往的分析邏輯,以平鋪直述的語氣全局性關照探究舞蹈的根本性問題。「什麼是舞蹈、舞蹈知識素養、舞蹈技術思考」,最後從哲學角度,以文字的力量分享舞蹈所思、所在,希望能降低一點走進舞蹈美學殿堂的門檻,符合普羅大眾深入淺出對舞蹈藝術的需求。
期待閱讀本書懂舞或不懂舞的廣大讀者,跟我一樣,帶著輕鬆、好奇及享受的心去「感受」寬闊的舞蹈審美視野,領略蒨蒨獨特的見解帶給我們的幸福感。這絕對是一本值得一讀再讀的好書!
蘇安莉
中國文化大學舞蹈學系主任
二○二一年二月
推薦序Ⅰ
審美如人,是一種親近的體會
看到這本《舞蹈審美思考》的書稿,又想起那個在學校時「花樣很多的蒨蒨」。她曾經不參加舞蹈系的舞團徵選,也不跟系裡出國演出,老是看到她帶領著一幫學生在系學會辦公室開會,也不知道在做些什麼,卻在她擔任舞蹈系學會會長的那一年,突然復刊了舞蹈系停刊已久的刊物《舞靈》,也在上面發表短文、新詩、文章等。她跟同學們在戲劇系的小劇場裡辦小型舞展、在人來人往的百花池畔玩行為藝術......等等。這個在上大學的時候,術科專業方面不是特別出色的孩子,有點刁鑽古怪、難以捉摸,作為老師的...
作者序
自 序 從感受開始
審美,聽起來是一個很「正經」的學術問題,因為它背後總會涉及一些心理、文化、價值、禁忌、道德倫理等問題,需要我們用比較嚴肅的態度去討論它;同時,審美隸屬於哲學分支中感性學──美學的範疇,如果不去激烈辯論一番,就好像我們什麼也沒獲得似的……。
舞蹈、音樂、戲劇、繪畫、電影、詩歌,這些於我們的生活中看似可有可無的「奢侈品」,不但不能充饑果腹,也不能讓人一夜致富,甚至又消耗了我們的精力與金錢,那究竟為什麼還會令人無法自拔地趨之若鶩呢?每當有人從我口中得知大學開設有「舞蹈美學」課程時,就會用一種「天啊!那個太難了」的眼光看著我,「舞蹈」是什麼已經很難說清楚了,再加上「美學」更不好理解,要想「學會」這一門課,真是比背誦萬卷書還要艱難的任務了。但是大家真的不知道舞蹈是什麼嗎?其實大家心裡早就有了想法,也知道什麼樣的舞蹈是「好看」的,哪一種舞蹈是「沒意思」的,只是在等著「專業人士」公布標準答案,好讓我們有機會說出:「對,我也是這樣想的!」
實際上,審美是一件很單純的事情,當我們走近一件藝術品去感受它,甚至無需借助思考去推動,感官經驗便會與情感反應直接連結,那一刻反射出來的感受是無比真實的,根本沒有必要裝模做樣,因為只有我們自己知道。但是為什麼舞蹈+美學,就會變得那麼難呢?
從小到大,我們的教育一直在訓練我們享受尋找答案的樂趣,無論這種樂趣是來源於真理的獲得,還是一種虛榮心的滿足,它確實為學齡中的人們助力不少,也因此把孜孜不倦和無所事事的學生們分成了優、良、中、差的等級。這些等級向眾人公告著我們掌握知識的程度,甚至成為一種無形的標籤跟隨著我們在學校、家庭,甚至步入社會後的每一個生命階段,然而它是否真正代表了什麼?不得而知;這種因知識熟練程度不同所造成的分層確實重要嗎?好像後來去到社會中也指代不了工作能力或什麼,對舞蹈、對生活、對美的感受與發現,似乎無法簡單地用好學生、差學生來分門別類……我們一直維持著學生時期的習慣,尋找著「舞蹈是什麼」、「美學是什麼」的答案時,從不曾懷疑這個答案的實際存在,而當我們費盡心思也遍尋不著理想的解答時,這種感覺應該就是「難」。因為難,有一些人執著於挑戰,同時卻有更多的人放棄了追逐,誰也不曾設想,或許根本無需捨本逐末地爭執辯論,所謂令人信服的理想答案,只是當下感受給予我們内心的觸動。若是舞蹈的美如此簡單就能獲得,那這就是舞蹈美學的發生嗎?誰又能說不是呢?
對美好的事物產生嚮往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一種最終能使人感到愉悅、釋然的心情,我們稱之為「美」。藝術美感產生的方法不是由公式推導而出,也不會脫離作品憑空而生,說到底,舞蹈美須透過「有心」的眼睛去尋找,這是一種願意張開心智去感受、願意沉浸於這個虛幻世界的相信,不帶有絲毫利益交換的期待。發現美的眼睛不僅屬於劇場裡的表演作品,它們同樣座落於我們生活的點滴中,為我們日復一日習以為常的平淡生活,帶來深有體會的真實感動。遨遊舞蹈世界的人們早就發現文字在感知面前的無力,與舞蹈身體語言相比,文字堆砌出來的華麗情感,總是難掩為賦新詞的虛弱和矯飾,而動作情感的表現是不會說謊的,其中動覺感受的傳遞不需要「翻譯」也能直擊人心,所以「從感受出發」,也許正是尋找舞蹈之美最直接的路徑。
人們對語言的力量難以招架 ,就如同他們會不自由主地相信著節目單上的說明一樣,我們總是在配有文字的情況下觀賞一些舞蹈,彷彿這些文字已然具備了翻譯舞蹈語言的功能。透過文字的閱讀,我們以為我們「懂了」這些動作,於是我們收起了感受的觸角,淡化了專注的敏銳,然後舞蹈就這樣跟它的觀眾們保持著禮貌的距離,少了一些餘味繚繞的感覺,多了很多想當然耳的理解。不曾目睹那些作品的讀者們,應該幻想不出書中那些舞蹈的模樣,哪怕是萬分之一的造型輪廓也無從勾勒;更糟糕的是,當文字直接拆穿了創作者的構思之後,有些人可能會逕自斷章取義,故而冷卻了走進劇場深思的衝動,也錯過了親身體驗美感的觸動。是否有人曾經發現,這些文字大部分都是在創作之後被有意識書寫下來的,而且不一定是編舞家或舞者本人執筆,因此,我們不能不懷疑眼前文字,可能早已遠離了舞蹈發生時最初的情境。
舞蹈的領域是感覺的領域,而不是觀念的領域 。在舞蹈面前,我盡可能地不用殘喘的文字去形容動作本身,取而代之的是竭力描述眼前畫面傳遞給我的感受──那些來自視覺衝擊的直接反映、那些透過舞蹈讓人憶起的形象經歷。表演藝術有一種不可思議的力量,經常能夠在猝不及防的時刻,喚醒觀眾因日常而麻木了的感動,使之對日夜反覆的生活有了新的感受、新的態度,儘管只是坐在劇場席上有限的一兩個小時,短暫的共鳴也能帶著觀眾的思緒步步緊隨,逼近自我心底那個真實又陌生的感知世界。
本書分為四個部分:「從天而來的舞蹈」,我猜想舞蹈到底是從哪裡來?又是如何成為一種藝術形式的?當一個嬰兒伴隨著手舞足蹈呱呱落地,眾人驚喜萬分地記錄他每一個象徵生命力的動作姿態,這是毋庸置疑的舞蹈,但卻又不是我們即將討論的那種帶有審美特點的舞蹈。只有劇場裡∕舞台上的舞蹈是為了提供觀眾某種美感而表現的,因為這種美的製造不是為了維持生命,也不是為了充盈資產,而是抱持著一股純淨的精神理想,透過動作的形式完成一次單純的、無功利的情感表達,那些具象又不明所以、抽象卻似曾相似的動作形式,我們稱之為「舞蹈」。然而在樸素人類生活中成形的舞蹈,並非一開始就是以美的姿態翩然而至,當人們意識到某些天天重複的動作,竟然具有文字無法企及的象形指意功能時,它在人類祖先的生活中變成一件「有用」的事情;待到人類社會的封建時期,文字語言的普及削弱了自然背後神祕的力量,舞蹈姿態從平凡的語言功能轉化為帶有娛樂特徵的性質,人們終於知道自己在跳舞了,並且因為這些動作表現的不同形式,而感受到美的愉悅。這種將舞蹈視為一種表演行為的思想轉變,同時確立了創作者和觀賞者的存在,有了這三者的共存,舞蹈審美活動才能就此而生。
「觀眾眼中的舞蹈」,我們看見了什麼?回到藝術永恆的話題──形式與內容中去尋找答案,動作、調度、服飾、燈光、裝置等基礎元素,那些結合了視聽感官的動態畫面,是舞蹈以節奏的形式出現不可或缺的成分。因為載體的特殊性,每一個包含情感與生命力的動作,使舞蹈成為了所有藝術中最不可能脫離內容而呈現的形式,令人絞盡腦汁的舞蹈以各類獨特的姿態來到觀眾面前,卻不曾想那些文人津津樂道,彷彿包羅萬象、晦澀艱深的形式,其實只是觀眾眼前「看得見的東西」。舞蹈內容的發生憑藉著觀眾對美感的認知和領悟為基礎,無論形式所蘊藏的內在涵義對編舞家而言是不是創作的最終目的,這些「看不見的」內容卻將在觀眾的心智中意味深長地喚起某些意識,觀眾無法將審美活動僅僅停留在形式的視覺範疇中,正如同舞蹈動作是為超出表現力之外的一定意圖而設計的一樣。
偏好和品味牽引著觀眾走入不同風格的劇場大門,經典作品和編舞家的代表作為我們觀看舞蹈的偏好做出了分類,他們象徵著各自社會文化中的某一部分,某一個具有特殊意象、明確內涵、讓觀眾看到他們的動作特點與別人不同的重要部分。藝術偏好多受群體潛移默化的影響,而品味卻是個人文化修習的造詣。在既定藝術偏好有限的選擇中,以各類「傑作」的象徵意義為基礎,受到感情或感覺所迷惑,人們會執著於自己所主張的立場,並且從這個角度來判斷事物 ,進而形成自己的藝術品味∕品位。從「看舞」到「品舞」,除了要看得「明白」之外,品舞者還需具備感悟舞蹈弦外之音的能力。當代舞蹈審美的品味不再封閉保守、不再依附於經濟或階級,而是取決於個人的文化修養,當大眾挾帶著可觀的經濟效益於審美活動中發出了不可輕視的聲音,舞蹈表演帶給我們關於品味的思考,將不再是人與人之間「位」的懸殊,而是在文化環境的浸泡中,個人修養為審美主體所帶來的「品」的沉澱。
舞蹈審美的發展也走過自己「從有到無」的過程,本書第三部分與讀者們分享舞蹈中,關於比擬、技術、創新、變異、意象、情感等方面的思考。模仿是有關藝術起源最普遍的認識,舞蹈的身體媒介無法逼真地摹寫對象,那麼當它試圖透過視覺畫面來傳遞主題時,關於比擬、模擬的巧思,必定會是編舞家們創作時盤旋的重點。外形的模擬、情感的模仿、人格的類比、關係的揣度,舞蹈雖然無法具象地複製「物」的形態,卻可以透過動作的使用模仿人的性格和情感,甚至透過類比和揣度,賦予舞台上的所有物體一種擬人化的特質。與比擬背向而生的是動作技術抽象的形式,技術是動作成為舞蹈的標志性象徵,儘管舞蹈家們終其一生都在證明他們的藝術不同於工藝、不同於技術 ,但與此同時,他們也絲毫不否定技術在作品表現中的具體存在,並且一次又一次地通過技術的駕馭實踐他們對藝術的理想。技術的定義在舞蹈中發生了與時俱進的改變,除了動作上的技術外,本書也對形式中的技術進行了相應的思考。
具象和抽象的人體動作,都是觀眾眼前的舞蹈外在的模樣,而創新與變異的思想,卻用藝術家無形的理念轉變了習以為常的舞蹈姿態。動作形象、文本主題、跨界合作的嘗試,開啟了舞蹈的創新之路,尤其是當多媒體技術被大量地應用於舞台上之後,編舞家們除了要找到一種不一樣的動作語彙,還要將創意的觸角伸出舞蹈的藩籬,尋求無限可能的跨界合作。「新」的思維已然與當代藝術的需求無從分割,於此延伸出來了一種「變異」的動作姿態,也為當代觀眾更具包容性的審美眼光提出了試探,畸形、反常、醜化的視覺畫面,體現了舞蹈家對身體動作的糾結思考。當代創作游離於美和醜沒有明確分界的疆域之中,變異的舞姿帶著觀眾們摸索著身體形態不可思議的「真實」,所有從前不可能與不敢想的畫面,在舞蹈的變異中都被賦予了獨特的美感形式。
「從有到無的舞蹈」,在比擬、技術、創新、變異等看得見的形式之間流連,終究還是要經意象、意境的昇華而觸及看不見的情感,回到「言之不足,故足之蹈之」的初心。一種想像的情感,而不是真實的情緒狀態控制著舞蹈 。很多舞蹈表現的情感都已經超越現實生活中它所模擬的對象,藝術家們盡其所能地透過理想中的美感來達成一種形式上的完美,他們賦予生活中具象的情感一種抽象的樣貌,甚至借此以假亂真,使舞台虛境中的情感比現實中的感受更加完美。虛幻的意象與深刻的情感,舞蹈審美客體終於在形式的結構中化為無形,將可見的物象浸透為心裡的感受。「意象」是「藝術家憑藉著神妙的想像,於自身情意和外在景物相互契合時,依據物象在心中營構出的蘊含著情意的藝術形象。得意忘象、聚象成境,它承載著人們客觀記憶的成分,並透過形象的方式於審美主體心智中喚起對應的感覺∕情感,喚醒一連串帶有指向性的聯想思考。
發達的資訊時代,只需要花幾秒鐘的上傳和加載,就能將各地舞蹈帶到全世界的觀眾眼前,於是人們不再用積極的口吻去談論「舞蹈的美」這個話題,而是將之視為生活的一部分,使其自然化,甚至趨於平淡。然而我們「處之淡然」的舞蹈,卻一直沒有真正地融入人們的生活,除非等到我們不需要再絞盡腦汁地跟人解釋「舞蹈是什麼」的時候,舞蹈才有可能化為一種生活哲學的概念,滲透在人們普遍的生活裡,成為像音樂、像美術一樣的日常行為,進入到各階段義務教育的課堂中。浪漫、現實、未來、孤獨、悲劇、自然,本書的最後一部分用一種哲學式的態度去思辨舞蹈裡的幾個問題,這些問題每個世代都會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書中的文字雖然向較多的主觀傾倒,然而當下關於舞蹈的諸般提問,這些一次又一次尋跡的思考應該被書寫下來,否則我們現下努力邁出的每一步(即便是迂迴的「錯誤」),很快也會像沙灘上被沖淡的足跡一樣,潰散於時光的潮汐之中,如同從未出現那般。
對於不曾親臨現場感受那些舞劇的人,即使倉頡再世也無法用文字為其描繪出舞蹈具體的模樣,如果觀眾不去看舞蹈,而只是從這些文字去了解一些動作在表達什麼,那麼他就會離舞蹈愈來愈遠了。我很明白即將展開的長篇大論於他們對舞蹈畫面的想像而言極其有限,相較於直觀的舞蹈語言,再懇切文字也難避穿鑿附會之嫌,最多只能勉強地描述一個舞蹈給人大概的感覺,無法真正貼近感官的直覺反射。所以文字對舞蹈表現的探索而言,終究只是一種思考推敲的相關紀錄,並不是審美活動本身,舞蹈審美依然需憑藉臨場感受才得尋獲本源。但是從文字與舞蹈的另一個角度來說,對深諳舞蹈來龍去脈的觀眾而言,這些描述形式或記述內容的文字,將可以跨越時空的限制與任一觀眾的心智進行對話,讓觀看舞蹈的人在不同的時間與空間中交流所思所想,並分享共鳴的體驗。
一本書的出版與任何偉大的事情無關,它的存在僅僅只是因為這裡有足夠的幸運,讓我有機會可以站在講台上與學生們討論問題,並將自己此刻的思想透過指尖落入讀者眼前,然後與諸位產生思緒上的交流。書中對一些比較有代表性的案例描繪,我盡可能客觀地敘述了舞蹈作品帶給觀眾的感受,但同時又無法將自己主觀的思想從中抽離,畢竟那些作品都是因為我很喜歡,才會被寫下來的。如果我不是一個老師,是不是我就可以這樣說:當我們談審美的時候,什麼歷史文化、主觀客觀、心理認同……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喜不喜歡這個舞蹈?能不能看得下去?對它有沒有感覺?當你翻閱這本書的時候,也是一樣的道理。
關於藝術欣賞、關於舞蹈審美,很多道理同行中諸多前輩們都已用我望塵莫及的文采,在其論文、著作中詳盡解析,我盡可能地避開鸚鵡學舌的嫌疑,但也知道自己躲不掉那些「好學生的壞毛病」,即便心裡偶有懷疑和困惑,最終還是任由這些真知灼見在我的思考中烙下鮮明的印跡。在洋洋灑灑一字一句的讀寫過程中,一邊讚歎藝術經典雋永的魅力,一邊越發深刻地感覺到時代不一樣了,經常覺得我是在為自己「翻譯」這些史論文字,前輩們傳承下來的義理固然字字珠璣,但我們看待事情的角度卻與他們的時代略有不同,他們的智慧予以我啟發的同時,我看到可供選擇的佳作愈來愈多,可以被接受的「怪傑」也愈來愈多;從前的「唯一」,來到今天變成了「其一」;從前在經典作品中明確傳遞的單純情感,隨著人們每日接收資訊量的增長,當代舞蹈也在隱隱約約中,透露著複雜又難以言喻的思緒。
舞蹈和其他藝術一樣,都不是僅只停留於表面的物質形式,它給予我們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東西,而這些東西恰好是物質生活無所匱乏的我們遍尋不到,只能透過「無功利性」的藝術行為去填補的。現在的「讀書人」似乎不再執著窮盡義理,而傾向於直觀圖文並茂式的閱讀;網路的搜索轉換了人們讀書的方式,也改變了書本在人們心中的意義,那些厚厚的書,總要遭受不求甚解的敬謝不敏,最終榮獲了束之高閣的命運。我希望這本書可以不只是書架上的裝飾品,而是跟我一樣隨心所欲,於任何環境中、任何需求時,都能找到自己位置的一本讀物,可以幫助學生們開展學術研究,也可陪伴舞蹈愛好者細品人生百態。讀者們不一定要趴在桌上從頭到尾一字一句地按序啃讀,任意翻開一個篇章甚至一個段落,都能從那個角度穿越到舞蹈審美的虛幻世界,因為這其中的所有描述,無一不是為了提供美感的舞蹈所落下的字句。
舞蹈審美可以是歷史梳理從古至今的連貫認識,也可以是心血來潮一時興起的藝術嚮往,不窮究「舞蹈」的本質到底是什麼,也無需辯論關於美學的審美有多麼艱澀,接近舞蹈,唯有從感受開始。
自 序 從感受開始
審美,聽起來是一個很「正經」的學術問題,因為它背後總會涉及一些心理、文化、價值、禁忌、道德倫理等問題,需要我們用比較嚴肅的態度去討論它;同時,審美隸屬於哲學分支中感性學──美學的範疇,如果不去激烈辯論一番,就好像我們什麼也沒獲得似的……。
舞蹈、音樂、戲劇、繪畫、電影、詩歌,這些於我們的生活中看似可有可無的「奢侈品」,不但不能充饑果腹,也不能讓人一夜致富,甚至又消耗了我們的精力與金錢,那究竟為什麼還會令人無法自拔地趨之若鶩呢?每當有人從我口中得知大學開設有「舞蹈美...
目錄
推薦序Ⅰ 審美如人,是一種親近的體會 3
推薦序ⅠⅠ 相信讀者的美學闡述 5
推薦序Ⅲ 讀書、看舞並行不悖的建議 10
推薦序Ⅳ 審美是一件單純的事 20
自 序 從感受開始 26
一、從天而來的舞蹈 45
意 識 56
表 演 64
創 作 71
距 離 80
二、觀眾眼中的舞蹈 93
形 式 100
內 容 120
偏 好 137
品 味 146
三、從有到無的舞蹈 157
比 擬 164
技 術 178
創 新 192
變 異 203
意 象 219
情 感 232
四、哲思世界的舞蹈 243
浪 漫 253
現 實 261
未 來 270
孤 獨 279
悲 劇 292
自 然 304
後記 315
參考書目 325
推薦序Ⅰ 審美如人,是一種親近的體會 3
推薦序ⅠⅠ 相信讀者的美學闡述 5
推薦序Ⅲ 讀書、看舞並行不悖的建議 10
推薦序Ⅳ 審美是一件單純的事 20
自 序 從感受開始 26
一、從天而來的舞蹈 45
意 識 56
表 演 64
創 作 71
距 離 80
二、觀眾眼中的舞蹈 93
形 式 100
內 容 120
偏 好 137
品 味 146
三、從有到無的舞蹈 157
比 擬 164
技 術 178
創 新 192
變 異 203
意 象 219
情 感 232
四、哲思世界的舞蹈 243
浪 漫 253
現 實 261
未 來 270
孤 獨 279
悲 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