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道的出發點是讓我們直視:人有多麼自我中心。
執著會讓人掉進思考模式的迴圈中,變得退縮、武裝自己或攻擊他人,
學會放下,才能重新回到平靜自在的原點。
小池龍之介以抽絲剝繭的方式帶我們省視十八種執著的真相,
從觀念到方法,練習成為柔軟、自在的自己。
‧沒有朋友或戀人,真的不幸嗎?
‧高呼「不公平」的人,真的希望大家平等嗎?
‧「謝謝」裡的真心為什麼不見了?
‧熱戀時的殷勤,為什麼很快消失?
‧不守規矩的人威脅的是社會和諧,還是自己內心的穩定?
‧對優質食物的執著,會顛覆你的世界?
‧讓「老」變痛苦的,是追求年輕的欲望?
‧喪禮是死者的,還是家屬的?
‧我信奉佛教,所以不會傲慢?
‧快樂平靜才應該是人生的常態?
‧趨吉避凶是聰明的做法?
‧同床異「夢」才是真相?
‧不能讓別人失望,結果壓垮自己?
‧目標怎麼訂,才能日起有功,而不是深陷焦慮?
諸如此類的念頭日復一日、此起彼落地入侵我們的大腦,讓人自溺於傲慢或自我打擊中,既無法變得更好,也無法獲致平靜。小池龍之介將各類型執著分門別類,以淺白易懂的語言一一分析的其成因、對我們造成的困擾,以及提出關鍵、中庸的因應之道。
無論什麼樣的執著,都是因為記得過去感到的快樂,基於想要重現那份「快」的欲望而生的念頭罷了。
執著會使喜好與思考受限,形成固定模式,封閉新的可能。
放下執著就沒有敵人,心也會變得柔軟,圓融自在。
作者簡介:
小池龍之介
一九七八年生於日本山口縣,東京大學教養學部畢業。
目前擔任月讀寺(位於神奈川縣鎌倉市)住持、正現寺(位於山口縣山口市)住持,並經營個人網站「家出空間」。
在擔任住持與持續修行之餘,也教導一般大眾如何禪坐。
並從事撰稿寫作,作品《不思考的練習》單行本、文庫本合計銷售量突破四十四萬本,並有其他多部著作,包括《不為難自己的練習》、《偽善入門》、《無為生活》(暫譯)、《超譯佛經》等書。家出空間 http://iede.cc/
譯者簡介:
譯者:嚴可婷
東吳大學日文系畢業,曾任職誠品書店、遠流出版集團等機構,現從事翻譯。相關譯作包括《小池龍之介教你不被情緒綁架的平常心:接受自己,與自己和平共處的五段修練》、《金錢之外,工作的理由》、《丟掉50個壞習慣,懶熊也能訂做成功新生活!》等書。
章節試閱
當我在冬日上午寫著這篇文章時,大概因為心情正好,從東邊窗口照進來的陽光曬在臉上,很自然地感到愉快。
不過,如果試著去省思這種「愉快的感覺」究竟有多可靠,嗯,很遺憾,恐怕根本不能指望,毫無疑問只是轉瞬即逝的感覺而己。
當時的愉快心情,或許是因為之前辛苦進行的工作到昨天告一段落,終於從名為「不快」的緊張感獲得解放。
因此,即使試著回味昨天心情爽朗的「快」,它仍隨著時間過去而完全崩解,徹底由「不快」取代。
我的身體對油脂的代謝機能很弱,只要吃了油膩的東西,就覺得注意力無法集中,所以平常盡量不吃。正好遇到有人請我吃油膩食物,盛情難卻,心想還是吃吃看好了,結果哎呀,跟我預料的一樣,頭腦變得昏沉了。
雖然知道注意力不集中、意識渾沌只是一時,但還是「啊……」地感到沮喪。雖然稍早因為工作完成而感覺到「快」,但在短短的時間內,情緒就被「不快」取代了。
像這樣「啊……」的「不快」,可以依止嗎?不,完全不行。因為很快心就會習慣,「不快」也會跟著消退。
而且,由於注意力低下很快會恢復,一旦恢復了,又會由「狀況改善了真好」的「快」所取代。
那麼恢復後的「快」總是真實的了吧?不,當然也不可信。恢復後,心很快就會覺得理所當然,「快」也隨即消失。
在持續變化的心中,為什麼「快」應該是常態?
就這樣結束昨日,入睡,過了一夜,今天早上醒來,一開始內心感到的是有點倦怠的「不快」。
但這種「不快」也只是一時的感受,晨間禪坐後,又恢復了清朗的心情。那麼,這種清朗的心情會維持嗎?
當然不會!
禪坐結束,由於我忘了繳水電費,連同逾期的罰金非補繳不可,只好騎著自行車出門。由於心裡有一點「繳費那些程序好麻煩啊——」的傲慢,產生些許「不快」,原本清朗的心情黯淡下來了。
隨著繳費完成,一種名為解放感的「快」又浮現,嗯,不過這種「快」應該也很快就會消退吧。
在回程的路上,「因為天氣很冷,我是要直接回去呢,還是去早市買菜再返回呢?」我陷入瞬間的迷惘中,最後決定「先買紅蘿蔔再回去」,而朝早市前進。
住山口縣時,住所附近沒有超市,所以我會專程前往星期三、六、日早上,當地農家自帶農作物去販售的早市。但到了早市一看卻沒有人,一片空曠。
就在我想起「啊,今天才星期五」而陷入些許「不快」的瞬間,稍早因為繳清費用帶來的「快」已無影無蹤。「搞錯星期幾的判斷失誤」與「明明很冷還白跑一趟」造成了小小的「不快」,但應該也很快就會平息吧。
如此這般,在執筆的此刻,我大抵正因為「快」而感到愉悅,但只要出現一點小事,心又很容易陷入「不快」。
譬如五分鐘前,我寫稿用的鋼筆筆尖附著灰塵,由於筆尖上的灰塵與紙磨擦,字變得又粗又亂。「啊,好難寫啊!」小小的「不快」成形了。
待將灰塵除去,又感到小小的「快」。想到「我可以將這段灰塵的事當成例子寫在這篇文章裡」,小小的「快」又升起。
然而,這樣的「快」就像河川上浮現的水沫一樣,不過是轉瞬即逝之物罷了。
心的故鄉是「不快」,所以會感到痛苦
我們追求「快」,想避免「不快」。然而,「快」這種心智狀態,只會從「不快」中解放時產生,而且維持很短的時間,轉瞬之後,心又會再回到「不快」的狀態。也就是說,心的故鄉是「不快」,也等於「苦」,這個道理在拙著《不為難自己的練習》中已經提過。我們都想從這個故鄉逃出,拚命追求「快」。好不容易一瞬之間腦內分泌多巴胺,讓人享受著「快」,然而,彷彿有獄卒從「不快」的故鄉追趕而來,百分之百會將心再度囚禁回故鄉。
這個道理,在「說一切有部」派保存的佛典《自說經》裡,敘述如下:
就算辛苦獲得成功,得到微小的快樂,
這些在根源上
與「不快」其實有共犯關係。
用棒子打水面,
就算泛起波紋,
那些波紋也會在轉瞬之間
消失無蹤。
(《自說經》第一章十六節)
欸,好不容易辛苦得到「快」(也就是腦內分泌多巴胺),這種「快」的生物化學效應卻很快會消失,像水面的波紋隨即靜止,一定會回復原來的狀態。
就像這樣,不論什麼樣的「快」都不可靠、不確定、無可依止。這種不可靠、無根的特性,就是佛道的核心「無常」的本質。
「無常」的相反是「常」。總是希望心一直處在「快」的狀態不改變,人腦追求不變、永續的「快」,掙扎著討厭「無常」,追求「常」。
但是心與這世界的真相是不間斷地變化、循環與起伏,我們想讓「快」固定成為「常」的欲望,百分之百會被打碎,讓自己陷入痛苦。
因為多巴胺帶來的「快」一定會結束,之後就恢復到「不快」。
讓心毫不吝惜地放棄「快」,平穩度日的智慧就會產生
我從以前就深知「快」與「不快」的法則,了解追求「快」的空虛,所以能不受「快」的落差影響,過著平靜的生活。
但是,恐怕我所理解的「無常」規則,還沒有完全成為身心血肉的一部分,以至於不自覺地在某個時候又追求起「快」,讓無法放棄「常」的那個自己再度復活。
正因放不下「常」,就算我表現得很冷靜,內心某處仍無法放棄。
「會不會有不變的、特例的『快』呢?」、「願意付出不變的愛情的對象在哪裡呢?」被各種欲望控制而活著。
不想讓「快」消失,希望它維持成固定的「常」,正是所謂的「常想」。這樣的念頭在人腦內發揮各種作用,頑強地拒絕聆聽世界的真相是「無常」,就像堵住耳朵的耳塞一樣。
但不論我們如何妄想「常」的存在,世界的真相仍是「無常」,一直期望著「常」的腦與實為「無常」的世界互相衝突,於是感到痛苦。想要安身自在,領悟到無常正是關鍵。
當我在冬日上午寫著這篇文章時,大概因為心情正好,從東邊窗口照進來的陽光曬在臉上,很自然地感到愉快。
不過,如果試著去省思這種「愉快的感覺」究竟有多可靠,嗯,很遺憾,恐怕根本不能指望,毫無疑問只是轉瞬即逝的感覺而己。
當時的愉快心情,或許是因為之前辛苦進行的工作到昨天告一段落,終於從名為「不快」的緊張感獲得解放。
因此,即使試著回味昨天心情爽朗的「快」,它仍隨著時間過去而完全崩解,徹底由「不快」取代。
我的身體對油脂的代謝機能很弱,只要吃了油膩的東西,就覺得注意力無法集中,所以平常盡量不吃。正好遇...
目錄
前言
第一篇
放下對「有沒有朋友」的執著
沒有朋友或戀人,真的不幸嗎?
「想拯救朋友或戀人」的心態,隱含著驕傲
意識到「單獨的自己」,讓心靈伸展開來
放下對「開心的事」的執著
超越能力範圍的愛情或行為,一定不會持久
「超出負荷的愛」結束時,過去愛的人將變成敵人
正因為「一期一會」,愛與幸福的感受更深刻
放下對「年輕」的執著
每個人都有「對年輕的執著」
追求年輕的欲望,加深了老化的痛苦
如果只從有限的青春尋求價值,人生並不長久
不畏老化的心,帶來平穩的人生
就算自己短暫的人生結束了,世界也會繼續運轉
放下對「感謝」的執著
喜歡聽到「謝謝」,是因為自己會變得「比別人優越」
「善意」與「感謝」往往無法平衡
希望對方感謝的心 VS. 刻意親切導致幻滅的心
人心有將「罕見」與「值得感謝」畫上等號的習慣
為了不被討厭,於是「感謝」
想讓自己重拾「值得珍惜的價值」,就以「謝謝」拉開距離
放下對「居住場所」的執著
讓住處充滿輕鬆的感覺就很好
為了「一般人都認為好的住處」喪失心靈的平穩
在「快」與「不快」之間,找到保持心靈平靜的場所
讓心卸下執著的「居住方式」
放下對「他人的期待」的執著
當別人對你的期待轉變為輕蔑時
別人不理會自己塑造的形象,引起不快
會被角色束縛,是因為內心有所畏懼
若不自己中止「誤解的齒輪」,運轉將永遠持續
第二篇
放下對「歸屬感」的執著
日本人贏得金牌,「同為日本人的我也是世界第一」的錯覺
「愛國」引發的強大安定感,特別吸引脆弱的心
對於團體的忠誠,在外人眼裡是滑稽的執著
放下對「公平」的執著
當你認為「那傢伙不走正道卻獲得幸福!」的時候,就輸了
希望彼此對等,否則就把勝利者拉下來的「平等精神」
失敗者沒有正視勝利者的努力
不平等不是自己的責任,而是自然的法則
佛陀並不否定世俗的身分秩序
在不均等造成的陰影中,也有善與美的事物
放下對「規則」的執著
「他人不禮貌」威脅的不是社會和諧,而是自己內心的平靜
善意的謊言與惡意的謊言,界限由他人觀感決定?
對不遵守社會規範的人,說什麼都沒關係嗎?
不是每個人都會跟自己一樣,以相同的距離感遵守規則
規則不是用來要求他人,而是約束自己
放下對「進食」的執著
愉快的飲食方式也會帶來執著
持續呼喊「那種食物有罪!有罪!」的內心法官
把心關在名為健康的牢籠,無異於坐「神經質」的牢
對「正確食物」的執著,會翻覆你的世界?
與逆反理想飲食的「敵人」和解,絕不是背叛
飲食方式不是信仰,若對身體不適合,隨時都可以放棄
放下對「喪葬儀式」的執著
被往生者束縛的現代葬禮
死者沒有死後的生命,遺體也不是死者的所有物
不是所有家屬都能接受,不以儀式送走重要的人
與其執著於「最後的演出」,不如以心意為重要的人送終
放下對「宗教」的執著
日本人與宗教的距離改變了
缺乏自覺是最大的問題,沒有宗教信仰的根源是「『無宗教』教」
宗教之間的磨擦,來自信徒優越感的較量
藉由放下「對教義正確與否」的執著,實踐信仰
第三篇
放下對「快」或「不快」的執著
想將「不快」驅散的,正是已習慣「快」的任性的心
在持續變化的心中,為什麼「快」應該是常態?
心的故鄉是「不快」,所以會感到痛苦
讓心毫不吝惜地放棄「快」,平穩度日的智慧就會產生
放下對「身分」的執著
忘記「自我」,就能自在
與平常不同的環境,能過濾一部分的自我
回歸「本來無一物」的自己
放下對「超自然」的執著
透過原本不相信的占卜,想得知未來
趨「吉」避「凶」的心真的平穩嗎?
追求吉凶會讓心靈變空虛
會受到占卜或徵兆吸引,是因為無法證明
不拘泥於吉凶的心,會將你從超自然中解放
放下對「性幻想」的執著
無法支配現實中的異性,退縮於自己的無力
就算裸露身體,快樂主要還是由腦內的幻想控制
幻想漸漸變淡才明白,真實對方的可愛
讓對方快樂、以愛相待,是真正的「溝通」
放下對「消弭自我」的執著
「要維持心神澄澈」的想法也是一種驕傲
只要還沒超凡入聖,就不可能完全去除我執
「優秀的自己」一直在逼迫自己,有時候也會滋長小小的慢心
只要懂得如何控制,小小的慢心也能帶來日常生活的穩定
放下對「~應該要怎樣」的執著
認為「~是應該的」、「~是當然」的真正原因是?
在「好孩子的面具」背後,隱藏著膽怯的自己
反映他人視線的是自己的欲望
尾聲
前言
第一篇
放下對「有沒有朋友」的執著
沒有朋友或戀人,真的不幸嗎?
「想拯救朋友或戀人」的心態,隱含著驕傲
意識到「單獨的自己」,讓心靈伸展開來
放下對「開心的事」的執著
超越能力範圍的愛情或行為,一定不會持久
「超出負荷的愛」結束時,過去愛的人將變成敵人
正因為「一期一會」,愛與幸福的感受更深刻
放下對「年輕」的執著
每個人都有「對年輕的執著」
追求年輕的欲望,加深了老化的痛苦
如果只從有限的青春尋求價值,人生並不長久
不畏老化的心,帶來平穩的人生
就算自己短暫的人生結束了,世界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