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 1 項符合
敦煌佛教讚歌寫本之「原生態」與應用研究
的圖書
|
生態 ![生態](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9/91/Maler_der_Grabkammer_des_Sennudem_001.jpg/1200px-Maler_der_Grabkammer_des_Sennudem_001.jpg) 生態學,是德國生物學家恩斯特·海克爾於1866年定義的一個概念:生態學是研究生物體與其周圍環境相互關係的科學。德語Ökologie是由希臘語詞彙Οικοθ和Λογοθ組成的,意思是「研究居住在同一自然環境中的動物的學科」,目前已經發展為「研究生物與其環境之間的相互關係的科學」。環境包括生物環境和非生物環境,生物環境是指生物物種之間和物種內部各個體之間的關係,非生物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土壤、岩石、水、空氣、溫度、濕度等。 在1935年英國的Tansley提出了生態系的概念之後,美國的年輕學者Lindeman在對Mondota湖生態系詳細考察之後提出了生態金字塔能量轉換的「十分之一定律」,也就是同一條食物鏈上各營養級之間能量的轉化效率平均大約為百分之十左右。由此,生態學成為一門有自己的研究對象、任務和方法的比較完整和獨立的學科。近年來,生態學已經創立了自己獨立研究的理論主體,即從生物個體與環境直接影響的小環境到生態系不同層級的有機體與環境關係的理論。它們的研究方法經過描述——實驗——物質定量三個過程。系統論、控制論、資訊理論的概念和方法的引入,促進了生態學理論的發展。如今,由於與人類生存與發展的緊密相關而產生了多個生態學的研究熱點,如生物多樣性的研究、全球氣候變遷的研究、受損生態系的恢復與重建研究、永續發展研究等。 生態學是生物學的一個分支,生物學的研究對象向微觀和宏觀兩個方面發展,微觀方面向分子生物學方向發展,生態學是向研究宏觀方向發展的分支,是以生物個體、族群、群集、生態系直到整個生物圈作為它的研究對象。生態學也是一個綜合性的學科,需要利用地質學、地理學、氣象學、土壤學、化學、物理學等各方面的研究方法和知識,是將生物群集和其生活的環境作為一個互相之間不斷地進行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的整體來進行研究。 維基百科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博客來 目前評分: 評分:
圖書名稱:敦煌佛教讚歌寫本之「原生態」與應用研究 內容簡介
敦煌寫本「原生態」考校與研究,著重各文書在寫本上的面貌,藉以探索其流傳與實用功能。這對探討因修行、典儀、傳教而製作的佛教讚歌來說,非常重要。故本書特選寺院常見、意義重大、行儀明確的散花讚、和菩薩戒文、出家讚、四威儀與四弘誓願、大乘淨土讚、阿彌陀讚、佛母讚、觀音讚等單篇或類型集合為優先探討對象,以明其展開行儀、傳戒教誨、安住修行、僧伽儀範、導引禪淨、組讚而唱、依經轉讚、禮讚菩薩的表現特色與應用價值。(典範集成.文學14)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林仁昱
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曾任文藻外語大學應用華語文系專任助理教授、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現任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敦煌學、通俗說唱藝術與文學、民俗與文化,著有《敦煌佛教歌曲之研究》、《廿世紀初中國俗曲唱述人物》等書。
目錄
鄭序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敦煌寫本「原生態」與「寫本學」的研究
第二節 敦煌佛教讚歌寫本「原生態」概觀
第三節 敦煌佛教讚歌「原生態」研究之展開
第二章 展開行儀──敦煌「散花」讚歌抄寫樣貌與應用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P.2250〈歎散花供養讚〉:散花因緣的殊勝義解
第三節 S.6631及P.4597等卷〈花讚文〉及〈香讚文〉:善慧供花的應用
第四節 S.1781、S.5572等卷〈散蓮花樂〉:散花讚佛功德
第五節 P.2130、P.3216等卷〈散花樂讚〉:奉請諸佛菩薩入道場
第六節 Φ.0269的兩種〈散花文〉:布薩禮式散花行儀
第七節 小結
第三章 傳戒教誨──敦煌〈和菩薩戒文〉抄寫樣貌與應用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和菩薩戒文〉之結構樣貌
第三節 〈和菩薩戒文〉與戒會文書聯抄現象
第四節 〈和菩薩戒文〉與〈散蓮花樂〉讚聯抄現象
第五節 叢抄卷與雜聯抄裡的〈和菩薩戒文〉
第六節 〈和菩薩戒文〉散片
第七節 小結
第四章 安住修行──敦煌「出家」讚歌抄寫樣貌與應用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泛出家讚(辭娘、出家、送師、辭道場讚)聯繫組
第三節 「入山讚文」(〈早出纏〉、〈樂入山〉、〈樂住山〉讚歌組)
第四節 泛出家讚與「入山讚文」聯抄組
第五節 泛出家讚或「入山讚文」獨與其他讚歌聯抄
第六節 僅見單一讚歌卷
第七節 小結
第五章 僧伽儀範──敦煌〈四威儀〉、〈四弘誓願〉與相關讚歌聯繫應用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關於S.6631、P.4597的組織構成
第三節 散見的〈四威儀〉與〈四弘誓願〉
第四節 寓僧才教育於讚歌的應用意義
第五節 小結
第六章 導引禪淨──敦煌本〈大乘淨土讚〉抄錄狀況與應用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單篇抄卷的〈大乘淨土讚〉抄錄狀況與應用推測
第三節 聯抄卷的〈大乘淨土讚〉抄錄狀況與應用推測
第四節 叢抄卷的〈大乘淨土讚〉抄錄狀況與應用推測
第五節 歌曲集的〈大乘淨土讚〉抄錄狀況與應用推測
第六節 〈大乘淨土讚〉內容與信仰觀念的探討
第七節 小結
第七章 組讚而唱──敦煌P.3216、P.2483等卷「阿彌陀讚文」組成樣貌與應用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P.3216寫本樣貌與行儀推進方式探究
第三節 P.2483與龍谷大學藏本等卷樣貌與讚歌內容、聯繫關係探究
第四節 「阿彌陀讚文」整體內容與架構的設計
第五節 結語
第八章 依經轉讚──敦煌《佛母經》與〈佛母讚〉的類型與應用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佛母經》的寫卷樣貌與應用探究
第三節 《佛母經》的類型、意義表現與作用
第四節 〈佛母讚〉寫本考察與相關文藝探究:流行意義的開展
第五節 結語
第九章 禮讚菩薩──敦煌「觀音」讚歌抄寫範式與應用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觀音讚歌作為淨土法事讚偈的應用表現
第三節 觀音讚歌作為禮懺(讚)偈的應用表現
第四節 觀音讚歌作為講經文演唱詩讚的應用表現
第五節 小結
第十章 結論
第一節 從觀察、解析與探究視角來看讚歌的特性
第二節 從讚歌於卷面上的聯繫來看讚歌的表現
第三節 從寫本「原生態」來看讚歌的應用價值
徵引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1733159
- 叢書系列:新文豐-宗教(佛教)類
- 規格:精裝 / 462頁 / 15 x 21 x 6.47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
|
| 作者:金載勳 出版社:啟動文化 出版日期:2019-10-30 66折: $ 931 | | 作者:王怡仁 出版社:賽斯文化 出版日期:2016-09-01 66折: $ 660 | | 作者:許添盛 出版社:賽斯文化 出版日期:2014-03-10 66折: $ 660 | | 作者:王怡仁主講 出版社:賽斯文化 出版日期:2017-08-01 66折: $ 660 | |
|
| 作者:蔡康永 出版社:如何 出版日期:2024-08-01 $ 316 | | 作者:佛蘭克.赫爾 出版社:智言館 出版日期:2014-04-01 $ 197 | | $ 394 | | 作者:加布列‧賈西亞‧馬奎斯 出版社: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8-02-05 $ 355 | |
|
| $ 297 | | 作者:張英珉 出版社:木馬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1-22 $ 280 | | $ 357 | | 作者:讀客小學生閱讀研究社.心理組 出版社:字畝文化 出版日期:2024-12-04 $ 266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