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
有 1 項符合
文革前的鄧小平:毛澤東的「副帥」(1956-1966)(精裝)的圖書 |
$ 981 ~ 1014 | 文革前的鄧小平:毛澤東的「副帥」(1956-1966)(精裝)
作者:鍾延麟 出版社: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0-07 語言:繁體書 共 4 筆 → 查價格、看圖書介紹 |
|
毛澤東1893年12月26日生於湖南湘潭韶山沖,1918年畢業於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1921年參與建立中國共產黨,後參與第一次國共合作。1927年-1949年間,參與第一次國共內戰、第二次國共合作、抗日戰爭、第二次國共內戰,並扮演重要角色。1945年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後出任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和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成為黨的最高領導人。1949年出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54年至1959年轉為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曾先後兼任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國防委員會主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主席暨名譽主席等職。
毛澤東是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終身擔任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被尊稱為毛澤東主席、毛主席。1949年起逐漸推行計劃經濟,1950年起推進了掃盲運動,1953年起推動社會主義改造和工業化,1954年主導制定了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58年提出開展「兩彈一星」工程。另一方面,1949年至1976年間,毛澤東主導或發動了土地改革運動、鎮壓反革命運動、三反五反運動、肅反運動、反右運動、大躍進、人民公社、四清運動、文化大革命等一系列政治和社會運動,中國國民經濟及科教學術受到巨大衝擊,中華傳統文化及道德淪亡,民主、法制及憲政遭到嚴重破壞,據各方估計造成了數千萬中國人的非正常死亡,亦有數千萬中國人受到批鬥和迫害。此外,毛澤東時代的中國人口總數由5億多增長到9億多,人口生育率高於世界平均水平、人口死亡率呈波動式下降;期間中國政府並未嚴格實行計劃生育、曾一度鼓勵生育。
1976年9月9日,毛澤東在北京病逝,終年83歲,遺體安放在毛主席紀念堂。世界各地對毛澤東的評價歷來褒貶不一、充滿爭議,而毛澤東時代的韓戰、中蘇交惡、越南戰爭、中美破冰、紅色高棉奪權等也是冷戰期間世界各國博弈的顯現。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將毛澤東定位為黨和國家的締造者以及黨和國家第一代領導集體的核心,毛澤東思想被列為中國共產黨的主要指導思想之一。反對者則批評毛澤東的獨裁、極權和推行個人崇拜,譴責毛澤東時代的諸多運動造成了大量人員和財產損失、文物古蹟的損毀以及給中國社會帶來的浩劫和精神創傷。
維基百科
以往的鄧小平研究,基本上將研究時段集中於鄧小平早年的革命經歷和晚年的改革業績。至於鄧小平在文革前十年期間(1956–1966)擔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政治角色和作為,往往被有意無意地忽略了。本書正是將研究對象鎖定在這段歷史書寫中的「失蹤」時期。
作者首次全面還原了鄧小平作為毛澤東的「副帥」,在毛所領導的一系列社會主義建設實驗中所擔任的角色和行為,並得出「主事在毛,成事在鄧」的重要結論。書中詳細呈現了鄧小平在1957 年「整風」、「反右派」運動、1958 年軍隊「反教條主義」運動、1958 至1960 年「大躍進」運動,以及文革前中共的黨對黨外交中「具體部屬」政治運動的過程和細節,揭示了鄧小平如何輔弼毛落實和推行政治運動,其間他究竟擁有多少自主空間,而他的決策和行為又如何影響了運動的走向。
作者查閱了近年來問世的大量中共歷史材料,包括中共要人的年譜、日記、文選、回憶錄、傳記、內部讀物等,並利用文革批判材料、外國收集的情報和談話紀錄、地方誌、訪談資料等,力圖還原個人和歷史的真實面貌。
本書選題大膽、視角新穎,資料和研究尤為紮實,具有相當的開創性。了解「副帥」鄧小平,無論對於認識作為一個整體的鄧小平,還是理解文革前十年中共歷史的複雜性,乃至於更深刻地理解「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及其晚年的方針決策,都是不可忽視的關鍵。
• 鄧小平為何會在1959 年八屆七中全會上越過劉少奇而成為毛澤東的「副帥」?
• 在毛澤東領導的諸多極富爭議的政治運動中,鄧小平有多大的權衡餘地?而他作出怎樣的選擇,以及為何作出這樣的選擇?
• 鄧小平又何以在文革前從受毛信任和重用的「副帥」變成被毛打倒的「劉、鄧資產階級司令部」的「副統帥」?
•「副帥」與「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之間有何關係?中央總書記的經驗如何影響了改革開放時期鄧小平的政策和決策?
作者簡介:
鍾延麟,現任台灣國立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東亞研究所助理教授。曾赴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東亞研究所訪問,並於台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澳大利亞Monash 大學中文系進行博士後研究。曾在The China Quarterly、The China Journal、《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中國大陸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二十一世紀雙月刊》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