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
有 1 項符合
新人文主義:從科學的角度觀看的圖書 |
![]() |
$ 238 ~ 342 | 新人文主義:從科學的角度觀看
作者:約翰.布羅克曼(John Brockman) / 譯者:霍達文 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08-04-30 語言:繁體中文 規格:平裝 / 336頁 / 21*14.8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 |
|
科學的源頭最早可追溯到約公元前3500年至前3000年的古埃及和兩河流域。這兩個文明在數學、天文、醫學方面的成就傳入並塑造了古典時代的希臘自然哲學,後者正式嘗試以自然原因來解釋物質世界中的事件。西羅馬帝國傾覆後,在中世紀的頭幾個世紀中,有關古希臘人的世界觀念的知識在西歐漸漸被遺忘,但卻在伊斯蘭黃金時代的穆斯林世界中得以保存下來。10世紀到13世紀,西歐找回了古希臘的著作並吸收了伊斯蘭學者的研究,自然哲學就此復活,並且接下來在始於16世紀的科學革命中轉型,其間的新觀念和新發現脫離了古希臘觀念和傳統之窠臼。科學方法迅速在獲取知識方面起到更大作用,不過科學的制度化和職業化還是要等到19世紀才開始成型。
科學原僅指對自然現象之規律的探索與總結,但人文學科也越來越多地被冠以「科學」之名。現代科學一般說來可劃分為三大分支:形式科學,研究抽象概念;自然科學,在最寬泛的意義上研究自然;以及社會科學,研究個體與社會。不過,對於形式科學能否確實算作一類科學存在不同意見,因為其並不依賴經驗證據。而運用既有科學知識以達成實用目的的學科,如工程學和醫學,則被歸為應用科學。
科學以研究為基礎,而研究通常是在學術和研究機構、以及政府機構和公司中進行。科學研究的實際影響使得科學政策被制訂出來,以求施影響於科學界,促使商業產品、武器、醫療衛生以及環境保護獲得優先發展。
維基百科
人文與科學的分野鴻溝,因為第三種文化的論述,帶領整個知識領域討論這個畫分的存在。身負第三種文化責任的科學家在帶領知識尖端的同時,嘗試說服群眾及人文學家一同在時代中前進,「甚至取代傳統知識分子,使世人看得到人生更深一層意義,並重新界定我們是誰,和我們是什麼。」
為文的科學家,皆為當下學界的一時之選,許多科學家的著作早已經成為今天科學家必讀文本。這些科學家所提出為何必須以科學為人文的出發,也許尖銳、現實,絕對是值得大家吞嚥細嚼的精采論述。書末,編著者大方採納各方對「新人文主義」此一觀點進行辯論,也讓讀者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John Brockman
約翰.布羅克曼
一位對當代科學思潮相當熟悉並且熱中於討論及推廣的文化推動者,已經出版超過二十餘種書,包括《我們這樣想世界》(How Things Are: Science Tool Kit for the Mind)、《第三種文化:跨越科學與人文的鴻溝》(The Third Culture: Beyond Scientific Revolution)、《108個改變歷史的偉大發明》(The greatest inventions of the past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