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
有 1 項符合
方東美藍圖機體思想研究的圖書 |
$ 351 | 方東美藍圖機體思想研究
作者:張訓義 出版社:白象文化 出版日期:2010-11-01 語言:繁體/中文 iRead灰熊愛讀書 - 中國哲學 - 來源網頁   看圖書介紹 |
|
生於安徽桐城,世代書香。1914年就讀南京金陵大學文科哲學系,1918年與王光祈、曾慕韓、陳愚生等人發起少年中國學會,欲「本科學的精神,為社會的活動,以創造少年中國」。1921年赴美國留學,留美期間喜好實用主義哲學,後來深為柏拉圖吸引,熱愛希臘哲學。回國後任國立東南大學哲學系教授,曾任中大哲學系主任。1948年任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系主任。在台灣期間住在台大校長官邸的牯嶺街六十巷內。
晚年致力於建立「新儒學」體系,被推崇為新儒學的哲學起源,其家學淵源,十一世祖方學漸是王陽明的四傳弟子,曾經講學於東林書院,深受心學影響,其哲學正就是「拿王學做基調的繼續發展」。一生不寫日記、不寫自傳、讀書不做筆記。不過學生帶著錄音機把它錄下來,以後整理出來寫成書─《方東美先生全集》。1977年7月13日因肺癌病逝於臺北。海葬金門料羅灣外海。著作等身,著有《生生之德》、《華嚴宗哲學》、《大乘佛教哲學》、《哲學三慧》、《中國哲學之精神及其發展》等。1982年楊士毅主編有《方東美先生紀念集》。 學佛機緣[編輯]
他二十幾歲在美國教書,八年抗戰期間回國了,在中大教書,有一年生病,他到峨嵋山去養病。寺廟裡報紙雜誌這些書籍統統沒有,只有佛經,讀書人喜歡書,沒東西看就看佛經,愈看愈有味道。從那一次養病好了以後,他就沒有離開佛經,對佛學作深入的研究。
他一生批評基督信仰。
他於1977年7月13日上午8時40分身患不治之症後皈依三寶成爲佛教徒。來源可靠?>
維基百科
本書旨在研究方東美先生的哲學。方東美先生生於多災多難的中國,一方面深恐亡國之痛,承受著力挽狂瀾、振衰起蔽之壓力,另一方面要面對西方強大科技強權之誘惑,重新審視自身的歷史文化。於此,方東美先生提出了一機體之思想架構,於此架構中得以一方面重振傳統文化精神,一方面欣賞西方文化精華。
我們認為,方先生的哲學,不僅有助於瞭解我們文化傳統,更有助於結合現代學術的發展。
首先,我們從方先生機體哲學的主張,得到的是一種包容與融合的思想方法,與兼容並包的內容。此可以分別地說。方先認為道家的機體主張,就是老莊思想,是莊子融貫老子思想而成就。儒家因為孔子有著「博採眾家,不拘於一說;虛心坦懷,不先有成見」之精神,乃能夠形成儒家獨創的形上學與人性論結合。佛教,作為一個宗教,亦是哲學,同時,華嚴主張心之純淨無染,大大影響了新儒家唯心主義型態的思想。新儒家透過道家藝術精神而入於人性道德之善,則是宋儒的敻絕之處。以上可以看出方先生對於文化傳統之講解與釐清,也包含了可發展性。
【本書特色】
◎方東美先生的哲學成就,在現今學術界的地位如何?他所主張的機體哲學內容是什麼?
◎方東美機體哲學的藍圖,對於現今社會有超越的審視,現代人如果不知,就是損失。
作者簡介:
張訓義
中國文化大學哲學博士
曾任職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通識兼任教師(2007年─2009年)
曾任職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系博士後研究(2009年─201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