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
有 1 項符合
日本古代史(修訂二版)的圖書 |
$ 518 ~ 656 | 日本古代史 (修訂第2版)
作者:鄭樑生 出版社: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3-12-20 共 6 筆 → 查價格、看圖書介紹 |
|
傳說日本於公元前660年2月11日建國,在公元4世紀出現首個統一政權,並於大化革新中確立了天皇的中央集權體制,文化上則深受中國隋唐兩代之影響。12世紀後的六百年間,日本由幕府等數個武士階級政權實際統治,期間包括了政治紛亂的南北朝與戰國時代。17世紀起江戶幕府頒布鎖國令,至1854年被美國艦隊迫以開港才結束。此後,日本在西方列強進逼的時局下,首先天皇從幕府手中收回政治實權,接著在19世紀中期的明治維新進行大規模政治與經濟改革,引入歐洲的科學與技藝,日本的社會於是實現了工業化及現代化,施行天皇專權的君主立憲制,將北海道正式納為領土;而自19世紀末,日本國力大幅增強開始進行對外擴張,首先併吞琉球,之後將臺灣、朝鮮、庫頁島等地納為殖民地。進入20世紀時,日本已被當時西方認可為強權之一,成為當時各國承認的帝國主義列強來參與主導世界的政策,也是當時東方世界唯一的大國。而日本政治後來逐漸被軍方控制,變成了極權國家,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軸心國之一,並於1937年開始對中國發動侵略戰爭,1941年擴大戰場至西太平洋,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部分,但最終於1945年在原子彈轟炸日本本土後宣布無條件投降。敗戰後,日本在盟軍主導下轉型為以國會為中心的民主政體,天皇地位虛位化,同時依據新憲法放棄發動戰爭的權利,僅維持防禦性的武裝力量。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亦為七大工業國組織成員,是世界先進國家之一,主要奠基於日本經濟在二戰後的巨幅增長。現時日本的科研能力、工業基礎和製造業技術均位居世界前茅,並是世界第四大出口國和進口國。2018年,日本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依國際匯率可兌換成為約40,800美元,人均國民收入則在44,000美元左右,人類發展指數亦在最高群組行列。
維基百科
從諸國林立到大和國家,天皇一統到武家林立,
見證日出之國的興起時分,探尋現代日本的文化根源
當希臘文明已光彩黯淡、羅馬準備接管地中海的時刻,古代日本才正舉起金屬器,搖搖晃晃地邁入農耕社會;當漢帝國忙著攻城掠地,將洛陽文化推展至朝鮮半島彼端之際,日本列島尚處於部落國家的政治型態,各自獨立。
日本古代政治史跌宕起伏,歷經繩紋與彌生時期的跳躍式發展,奈良時代獨特的律令國家體制,直到平安時代貴族沒落、武士興起,猶如花開花落、精彩有時;大和民族更廣納各國精粹並揉合自身性格,以極具生命力的方式,開展出在東亞乃至世界上最獨一無二的燦爛文化。
【聖德太子新政】
古墳時代中後期,日本陷入豪族鬥爭,當時的權臣蘇我氏謀害崇俊天皇,擁立自己的外孫女即位為推古天皇。推古天皇女王的身分使蘇我氏得以在大臣的名義下,和推古天皇的外甥聖德太子一同輔政。然而聖德太子不願意淪為蘇我氏的傀儡,在擔任太子期間,一方面與蘇我氏合作,加強朝廷對豪族的控制力;另一方面透過官制改良,將鬆散的朝廷重組成以天皇為中心的體系,以利未來擔任天皇時,能夠恢復天皇專制制度。
聖德太子的作為包括遠征新羅,軍權掌握在皇族手中,以及取法朝鮮半島,揉合中國的陰陽五行概念,訂立冠位十二階的官職體系,重新整頓朝廷內部結構等。更首度派遣「遣隋使」採納、吸收中國文化,成為日後大化革新背後重要的推力之一。儘管聖德太子未登基即離世,但其推動的諸多政策,仍深深影響著現代日本。
【富豪浪人——武士的誕生】
日本人民原先被束縛在土地上,以便國家徵收稅賦與雜役,偶有零星公民為了抗拒國家管理,成為不法的浪人。然而八世紀起,奠基於律令制度上的公地制開始鬆動,這些流浪者不再受到國家的嚴密查禁。延曆九年(西元790年),日本政府征討蝦夷之際,曾對包含浪人在內的國內公門喊話,需要向國家登記檢錄財務,使得浪人逐漸在法律地位上與公民並列,而原先為了逃避經濟壓力的浪人,也隨著時間發展,成為經濟條件上有辦法和一般定居公民平起平坐的集團,被學者們稱作「富豪浪人」。爾後浪人逐漸取得公民權益,並依附在莊園這種新興的土地擁有形態下,成為莊園主的武裝集團,也正是現代人熟知的「武士」的前身。
大和國家的概念如何形成?天皇在何時成為日本的象徵?奈良尚未成為古都時是什麼模樣?武士為何躍上歷史舞臺,占據日後日本史當中的重要角色?本書按時間流向剖析,細數日本從文明初始到平安時代,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全方位的歷史演變。書中並大量引證日本學者觀點,以通史的筆法深入淺出,力求更貼近古代日本最真切的樣貌,逐步闡明我們所熟知的當代日本,深藏在背後的歷史文化底蘊。
作者簡介:
鄭樑生(1929-2007年)
畢業於省立臺北師範學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日本國立東北大學,獲日本國立筑波大學文學博士學位。主修明史、日本史、中日關係史。曾任中小學教師,國家圖書館編輯、主任,並於中國文化大學、東吳大學、淡江大學擔任教職,退休後獲淡江大學聘為榮譽教授。著有《中日關係史研究論集》、《日本通史》、《史學方法》、《日本史:現代化的東方文明國家》、《日本中世史》等專著及學術論文百餘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