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
有 1 項符合
日本TFT中小尺寸面板產業核心競爭力解析的圖書 |
![]() |
$ 4500 | 日本TFT中小尺寸面板產業核心競爭力解析
作者:廖顯杰 出版社:經濟部ITIS專案辦公室 出版日期:2006-08-01 規格: / 100頁 ![]() ![]() |
|
傳說日本於公元前660年2月11日建國,在公元4世紀出現首個統一政權,並於大化革新中確立了天皇的中央集權體制,文化上則深受中國隋唐兩代之影響。12世紀後的六百年間,日本由幕府等數個武士階級政權實際統治,期間包括了政治紛亂的南北朝與戰國時代。17世紀起江戶幕府頒布鎖國令,至1854年被美國艦隊迫以開港才結束。此後,日本在西方列強進逼的時局下,首先天皇從幕府手中收回政治實權,接著在19世紀中期的明治維新進行大規模政治與經濟改革,引入歐洲的科學與技藝,日本的社會於是實現了工業化及現代化,施行天皇專權的君主立憲制,將北海道正式納為領土;而自19世紀末,日本國力大幅增強開始進行對外擴張,首先併吞琉球,之後將臺灣、朝鮮、庫頁島等地納為殖民地。進入20世紀時,日本已被當時西方認可為強權之一,成為當時各國承認的帝國主義列強來參與主導世界的政策,也是當時東方世界唯一的大國。而日本政治後來逐漸被軍方控制,變成了極權國家,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軸心國之一,並於1937年開始對中國發動侵略戰爭,1941年擴大戰場至西太平洋,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部分,但最終於1945年在原子彈轟炸日本本土後宣布無條件投降。敗戰後,日本在盟軍主導下轉型為以國會為中心的民主政體,天皇地位虛位化,同時依據新憲法放棄發動戰爭的權利,僅維持防禦性的武裝力量。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亦為七大工業國組織成員,是世界先進國家之一,主要奠基於日本經濟在二戰後的巨幅增長。現時日本的科研能力、工業基礎和製造業技術均位居世界前茅,並是世界第四大出口國和進口國。2018年,日本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依國際匯率可兌換成為約40,800美元,人均國民收入則在44,000美元左右,人類發展指數亦在最高群組行列。
維基百科
回顧國內面板產業的發展歷程,TFT業者目前在大型顯示器產業已經佔有一席之地,然而回顧中小型TFT LCD產業的表現並不如大型顯示器如此突出。從應用產品端的特性來分析,中小型顯示器的應用包含手機、車用顯示器、攜帶式DVD等各種應用機會。例如隨著無線通訊技術日新月異的進展我們觀察到人與人溝通不再是以有線電話為主,取而代之的是一台攜帶方便的手機,因此手機的需求近年來有大幅的成長。汽車導引系統也經由無線網路的管道提供開車族即時的電子地圖查閱,甚至收發e-mail等功能,讓汽車成為上班族的另一個活動辦公室。
然而,在這些日益增多且具備無線通訊功能的電子產品市場中,為了配合消費者的需求,對於所搭載的面板品質也增加更多的要求,例如具備高對比、輕量薄型化、低耗電、高畫質與價格低。產品的選擇從最初STN面板一直演進到TFT LCD產品。由此可知每項消費性產品都有使用上的不同的要求。而日本面板業者則是佔了地利之便,可以提早洞悉未來產品的需求,從本研究顯示完整的產業結構、研發創新與差異化是日本業者能夠勝出的關鍵。
透過本計畫的研究我們發現到國內廠商在此仍有極大的發展空間,相對也與領導廠商有一段不小的差距。雖是如此,經過進一步分析與了解,我們也提出未來國內業者與相關單位可以思考的策略與方向,進而協助國內面板產業能夠再創另一個奇蹟。
第一章 緒 論
第二章 全球中小型TFT LCD產業發展
第三章 日本中小型TFT顯示器發展
第四章 主要日本廠商核心競爭力關鍵因素探討
第五章 台灣中小型TFT LCD面板產業現況
第六章 國內發展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