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才何事令專征,二十萬軍一旦傾。
從此遼東無靜日,庸臣誤國罪非輕。
外亂內政連番、外交無人可用、朝野黨禍旋興……
明豈獨能免禍乎!
從此遼東無靜日,庸臣誤國罪非輕。
外亂內政連番、外交無人可用、朝野黨禍旋興……
明豈獨能免禍乎!
▎河套蒙冤與都門擾亂
第六十一至六十四回描寫了明朝在北方邊境的動盪和朝廷內部的權力爭鬥。復河套戰事中,將領蒙受冤屈,而京城被胡虜侵擾,火光四起。朝廷為了平定狡寇,卻因庸帥無能而敗北。此時,有人極力諫言開馬市,以換取和平。罪仇鸞剖棺正法,卻外寇奸黨冒功,權貴間的勾心鬥角與權力爭奪貫穿其中。
▎用謀與弄巧的權謀較量
第六十五至六十八回講述了胡宗憲用計智取海盜,而趙文華的弄巧反而觸怒了權奸。汪寇目中計遭誅,尚美人更衣侍寢的故事揭示了權貴之間的複雜關係。海剛峰剛正不阿,鄒應龍夢中得啟示,劾奸的故事突顯了正義與邪惡的對立。權門勢倒禍及兒曹,王府銀歸途中遭遇暴客,顯示了權力崩潰時的混亂與無常。
▎破奸剿寇與宮廷風波
第六十九至七十二回記述了嚴世蕃伏法,戚繼光衝鋒剿寇,軍事與正義的交織。誤服丹鉛的故事則揭示了皇宮內部的陰謀與毒計。王總督招納降番,馮中官訴逐首輔,莽男子闖入深宮,賢法司力翻成案,這些故事將讀者帶入宮廷內外的風波與衝突,權力爭鬥的殘酷性展露無遺。
▎儲君之爭與邊疆戰事
第七十三至八十回則聚焦於儲君之爭與邊疆戰事。奪親情相臣嫉諫,規主闕母教流芳,王宮人喜中生子,張宰輔身後籍家,侍母膳奉教立儲,惑妃言誓神緘約,儲君之位的爭奪充滿陰謀詭計。據鎮城繼氏倡亂,用說客叛黨駢誅,救藩封猛攻平壤,破和議再戰島山,這些戰事與策略交織,虎將征蠻破巢誅逆,蠹魚食字決策建儲,宮廷內外的風雲變幻扣人心弦。最終,妖書事件引發波瀾,審張差宮中析疑案,任楊鎬塞外覆全軍,描繪了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
本書特色
本書是蔡東藩的《明史演義》卷四,以其細膩的筆觸和緊湊的敘事風格,生動再現了明朝的歷史風雲。作者運用戲劇性的情節和豐富的人物刻畫,描繪了朝廷內外的權力爭鬥和邊疆戰事,既有驚心動魄的軍事戰役,也有扣人心弦的宮廷陰謀。透過真實事件展現了明朝社會的複雜性和多樣性,使讀者在文學描述中感受明代朝堂的風雲變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