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詳盡的引論與注釋,使讀者易於理解易卜生其人的作品與背景脈絡。◎本書共選譯了易卜生晚期的四個劇本:《羅斯莫莊園》(1886)、《海妲.蓋柏樂》(1890)、《營造師傅》(1892)、《復甦》(1899),四個劇本各呈現不同形態的「兩個女人與一個男人」的關係。
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
有 1 項符合
易卜生戲劇全集(1):婚姻倫理篇的圖書 |
$ 255 ~ 308 | 易卜生戲劇全集(1):婚姻倫理篇
出版社:左岸文化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02-01 語言:繁體書 共 2 筆 → 查價格、看圖書介紹 |
|
他的許多劇作在當時被認為是醜聞,因為當時維多利亞式的家庭價值觀和禮儀是社會的標準,而任何對這個標準提出疑義和挑戰的看法都被看做是不道德和可憎的。易卜生的作品顯示了在這個表面以下的實際情況,而當時的社會不願看到這個實際現象。
易卜生用不留情的眼光來看生活的實際,提出了新的道德問題,由此他創立了現代的話劇。在他之前,話劇總是一場道德的教育劇,其高貴的主人公向黑暗的勢力進行鬥爭。每部話劇都應該有一個「適當」的結局,好人應該有好的結局,不道德的人應該被懲罰。易卜生將這個模板完全顛倒了,他向當時的信仰挑戰,摧毀了他的觀眾的幻想。
易卜生出生於一個小康家庭。他的故鄉是挪威海濱的一個以出口木材為主的小港。他出生後不久他的家庭狀況開始變壞。他的母親企圖在宗教中尋找安慰,而他的父親則陷入一場嚴重的憂鬱症。易卜生作品中的人物往往與他的父母相似,而他的劇情則往往與經濟困難有關。
維基百科
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革命事件不計其數,但是以一人之力獨自完成,而且不需要殺人流血或街頭抗爭之類的激情景象就足以除舊佈新,有一個顯著的例子,那就是現代戲劇的革命運動。那個人是世界劇壇公認為現代戲劇開山祖師的挪威劇作家易卜生(Henrik Ibsen,1828年3月20日生,1906年5月23日卒。時間:十九世紀的最後二十年。以《玩偶家族》(A Doll’s House, 1879)和《復甦》(When We Dead Awaken, 1899)的出版定起迄的那二十年間,易卜生使用在當時離開斯堪地那維亞就幾乎沒有人認識的挪威文出版十二部劇作。主要憑這十二部劇作促成的這一場「一人革命」,易卜生奠定了他得以頡頏莎士比亞的歷史地位。把美國戲劇跟希臘—羅馬—文藝復興這個歐陸戲劇傳統接軌的尤金.歐尼爾(Eugene O’Neill, 1888-1953)在《啊,荒原!》(Ah, Wilderness, 1933)劇中,藉文藝青年理查之口說易卜生是「莎士比亞以後最偉大的劇作家」,誠非溢美。
易卜生列於這一張以劇本創作為志業的名單之首並不是偶然的:他率先打破劇場為社會大眾共聚消遣的場所、舞台即表演人員賣弄噱頭的地點這樣的傳統,證明劇本可以不是附屬於演員做戲的「戲本子」,而是用來探討嚴肅的社會問題與人生困境的文學媒介。易卜生不只是開創現代政治與意識形態劇場的潮流,他的成就使得劇本走出劇院跨進現實社會也依舊生龍活虎,《野鴨》(The Wild Duck, 1884)以後的作品甚至讓讀者可以一卷在手遊走劇場內外,進而領略足以頡頏詩的意境與密度以及小說的深度與趣味。這是蓋棺論定的一句話:「易卜生的作品是現代戲劇的羅馬,所有的道路都是以他為起點或終點」(Lamm 75)。
作者簡介:
呂健忠,輔仁大學英研所畢,任教於東吳大學英文系,以翻譯為志業。除了已發表的論文和劇評,以及和李奭學共同編譯的《西洋文學概論:上古迄文藝復興》、《近代西洋文學:新古典主義迄現代》,已出版譯作計有:《情慾幽林:西洋上古情慾文學選集》、《情慾花園:西洋中古時代與文藝復興情慾文選》、《愛情劊子手:心理治療故事》(Irvin D. Yalom),《蘇格拉底之死:柏拉圖作品選譯》,《英國文學史略》(Infor Evans),《反美學:後現代文化論集》(Hal Foster編)、《引經據典說英文:希臘羅馬篇》(Michael Macrone),《做戲瘋,看戲傻:十年所見台灣的劇場與觀眾(1988-1998)》(Catherine Diamond),希臘喜劇《利西翠妲》(Lysistrata),希臘悲劇《亞格曼儂》(Agamemnon)、《安蒂岡妮》(Antigone)、《伊底帕斯在科羅納斯》(Oedipus at Colonus),莎士比亞悲劇《馬克白:逐行注釋新譯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