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文化的魂
古老的《易經》,在當今學者,業者的辛勤耕耘中,成果卓著,日新月異。但是對大多數人來說,仍然有「敬而遠之」的感覺。本書的目的,就是要把她「拉近」到人們的身邊,把人類最久遠,最浩瀚的智慧結晶,普及到更多人的智慧中去,讓人類文明更美好。另外宋代蘇軾〈題西林壁〉中有云:「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啟迪我們:不僅要能走進《易經》,還要善於走出《易經》,看到其中的訣竅。
李約瑟博士(1900~1995年)是世界著名科技史學家,生物化學家。他是英國歷史上唯一一位既是英國皇家學會會員,又是英國科學院院士的科學家,他還是中國科學院首批外籍院士之一。他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一文中問道:如果我的中國朋友們在智力上和我完全一樣,那為什麼像伽利略(1564~1642年),牛頓(1642~1727年)……這樣的偉大人物都是歐洲人,而不是中國人或印度人呢?為什麼近代科學和科學革命只產生在歐洲呢?……為什麼直到中紀中國還比歐洲先進,後來卻會讓歐洲人著了先鞭呢?怎麼會產生這樣的轉變呢?
我認為,要回答這些問題,首先我們看看在那個年代,中國發生了什麼事。
在1557年,即明嘉靖三十六年,也就是伽利略出生的前七年,歐洲的葡萄牙人強行占領了中國澳門。十八年後在1575年即明萬曆三年,歐洲的西班牙人從馬尼拉進入中國,接著在1606年即明萬曆三十四年,荷蘭商船自爪哇進入澳門,以及1637年即明崇禎十年,英國船艦進入澳門,從而歐洲人進入中國的勢頭日益增長,不一一贅述。眾所周知,歐洲人來到中國,其主要任務是:帶來的是西方技術和文化,主要內容就是商品,鴉片和傳教;拿走的是中國的財富和文主要內容就是白銀,文物和古籍。
例如德國的數學家,同牛頓並列的微積分的發明人萊布尼茲(1646~1716年),他的父親是萊比錫大學的倫理學教授,他的私人圖書館就有豐富的,來源於傳教士的的中國古書籍,繼而促成萊布尼茲從小就在中國古書堆中,受中國傳統文化的薰陶,進而得以成立專門研究中國《易經》八卦的「中國學院」等等。
他所發明的微積分是將不規則的圖形切割成微小規則圖形,再疊加組合來認知不規則的圖形,即「化整為零」的原理,這正是《易經》的把每一個卦所表示狀態的運動變化,用六個爻變爻來分別確定的「化整為零」原理。而且《易經》的八個卦同萊布尼茲所發明的計算機二進制,即:000,001,010,011,100,101,110,111二進制系統是大同小異的。更有甚者,微積分所採用的「S」型符號,竟同《易經》太極圖中的曲線也是一模一樣。可見萊布尼茲發明的微積分是直接受到《易經》八卦「化整為零」原理啟示的,或者說是將《易經》八卦移植到數學上的運用。
微積分如此重大的劃時代的發明,為什麼精通《易經》八卦的中國人不能順理成章地去發明運用它呢,而是這位肯定沒有中國人那樣精通《易經》字字句句讀本的歐洲人呢,這就是「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一般,萊布尼茲正是以「山外人」獨特的視角和方法,抓住了《易經》的根本原理才發明了微積分,這個被抓住的就是《易經》「文化的魂」。這就是一個歐洲人能捷足先登地傳承中國文化魂的實例。
像這種取中國悠久文化中的智慧去拓展全人類文明的事例已是舉不勝舉。當然我們不反對專家學者全面地,引經據典地,頭頭是道地,一字不漏地學習,傳承文化,但是只精通它的文字讀本,總只是熱衷於咬文嚼字,倒背如流地啃書本,在書本內轉圈子,只知道做「山中人」不知道走出去,不知道它的文化的魂。就必然導致了李約瑟所質疑的上述問題的出現了。
當今世界還一致公認,中國學生考試能力是領先的,而創造能力卻是落後的。這就是死讀書,讀死書,抓不助「魂」的結果。我們要看到隨著時代的發展,知識的積累,文化量已經,並正在不斷地,大大地超過以往,如果不能提綱挈領地抓住文化的魂,去學習文化,那麼不變的每一個人的短暫的生涯,有限的精力再努力苦讀也難以跟上時代的需要。另外隨著電腦的發展,任何文化的具體內容,可以彈指瞬間獲得,所以只有真正能學習知識,掌握知識,運用知識,才能改變李約瑟對「為什麼近代科學和科學革命只產生在歐洲」的疑問,造就中國的伽利略和牛頓。
文化的魂不是一知半解,斷章取義,而是完整文化的濃縮和結晶。就像陳壽在所著《三國志》中稱諸葛亮讀書是「觀其大略」,即掌握精髓;陶淵明則說,好讀書「不求甚解」即抓住要害。這也就是「要得天下的人,不去計較一城一池的得失」,會讀書的人,是去領會文化的魂。就拿《易經》八卦來說,它的魂就是「化整為零」去認知不確定性;依此除萊布尼茲能學以致用依此去發明微積分外,而諸多中國歷代《易經》大家有幾位能運用做出什麼呢?再看在儒學所講的「倫理道德」中,無論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它的魂就是「差異的和諧」。
這也是為什麼當今西方人想從孔子熱中尋找中國智慧,以應對繁雜世界的原因所在;諸如此類,如:西方文化的魂就是「理」,東方文化的魂就是「情」;拼音文字的魂是「序」,象形文字的魂是「態」等等。這些以「一言以蔽之」的精論,就是這些文化的文山書海,洋洋灑灑,長篇大論中的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