慰勞五營兵馬鎮守村莊的宮廟音樂課
學習古早人家保存食物的智慧生活課
參與平安醮廟會,祈求豐收過好年的社會課
晃晃老師的課堂時光,帶給「無敵六人幫」美好回憶
最後,他們決定要送給老師的禮物是……?
學校來了一位總是在街上逛來逛去的「晃晃老師」,晃晃老師帶「無敵六人幫」和同學們,體驗了最特別的校園生活!利用海洋垃圾做出獨特作品的美術課,解說修復古厝、如何蓋房子的數學課;用自己的雙腳走遍五營圍出的村落邊界,這堂體育課令人充實又驚奇!
澎湖的每個聚落都有由宮廟主神派遣的神軍,分別在五個方位守護整個村莊,也因為澎湖獨特的五營信仰,每逢初一、十五,大家便合作無間,在廟埕舉辦熱鬧的廟會,備牲禮犒賞辛苦的五營將士軍馬。更在秋收冬立之際,舉行盛大的酬神祭典──平安醮,答謝神明、祈求來年豐收、保佑生活平安。
作者簡介:
莊世瑩
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系文藝創作組畢業,曾於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擔任研究助理,參與多項民間宗教信仰調查計畫,以及文建會地方博物館規劃案。現為小大繪本館資深義工及講師。平日致力於推廣兒童圖畫書與親子共讀,並從事兒童文學創作、評論書寫及翻譯,出版繪本《貪睡的穿山甲》、《穿山甲的故事地圖》、《回家‧回部落》,譯作《逛逛水族館》。
繪者簡介:
張振松
1965年生,10歲那年自嘉義鄉下搬到北部落腳至今。曾與多家出版社合作,現為專職插畫家。著作有《晒棉被的那一天》獲時報開卷最佳童書、《目連救母》獲行政院新聞局年度少年最佳讀物、《老鼠捧茶請人客》獲行政院新聞局年度少年最佳讀物、《回家‧回部落》、《阿金的菜刀》獲好書大家讀最佳童書、《田都元帥》獲好書大家讀最佳童書、《砲臺歷險記》、《等待霧散的戴勝鳥》、《奇美》等近五十冊圖書。
章節試閱
我是趙泰山,我的家在菊島東邊的村莊,村子裡分成頂甲、中甲、西甲三個甲頭,我住在頂甲。
聽阿公說:「祖先在三百多年前從泉州勇渡風強浪高的黑水溝,幸好有家鄉神明的保佑,終於平安來到這個地方,落地生根。」
我有五個好朋友:東武、南興、西吉、北辰和中柱。
放學後,我們最喜歡一起去游泳、釣魚、挖蚌貝。
海邊廢棄的碉堡是我們的祕密基地,大家幻想是守衛村子的「無敵六人幫」。
去年,學校來了一位代課老師,課餘時,他常在村子裡晃來晃去,所以大家都叫他:「晃晃老師」。
晃晃老師很奇怪,他的第一堂自然課,是帶大家到海邊撿垃圾。
他說:「把垃圾分類觀察,可以知道它們曾經旅行過什麼地方,垃圾裡面藏著海洋的記憶。」
有時候,老師和我們一起到海中浮潛,換我們當老師的老師,教老師認識海裡的生物。
晃晃老師的美術課別出新意,他要我們把洋流帶來的垃圾和漂流木,發揮創意,好好再利用。
據說在清朝,我們的村莊曾叫做「龜璧澳」,於是我們把淨灘撿來的材料,做成一隻陸上的巨龜,老師說:「這個裝置藝術可以當作港口的地標。」
國語課,他出了一道作文題目:「我的名字」。
被大家叫「泰山」十年了,還真不知道這個名字的原由,我跑去菜宅問阿嬤。
「為什麼叫泰山喔?」阿嬤一邊整理著花生藤,一邊說:「菊島沒有高山,如果我有五個孫子像五嶽,就好像村子有五營鎮守一樣,可以保護我們的家園。」
後來,我寫的那篇作文,晃晃老師給了「甲上上」!
我是趙泰山,我的家在菊島東邊的村莊,村子裡分成頂甲、中甲、西甲三個甲頭,我住在頂甲。
聽阿公說:「祖先在三百多年前從泉州勇渡風強浪高的黑水溝,幸好有家鄉神明的保佑,終於平安來到這個地方,落地生根。」
我有五個好朋友:東武、南興、西吉、北辰和中柱。
放學後,我們最喜歡一起去游泳、釣魚、挖蚌貝。
海邊廢棄的碉堡是我們的祕密基地,大家幻想是守衛村子的「無敵六人幫」。
去年,學校來了一位代課老師,課餘時,他常在村子裡晃來晃去,所以大家都叫他:「晃晃老師」。
晃晃老師很奇怪,他的第一堂自然課,是帶大家到海...
作者序
畫家後記
小時候,我在嘉南平原望著遙遠的地平線,映襯著蔚藍的天際,總是感到心有戚戚焉,長大後,才知道那種感覺叫做寂寥。澎湖的碧海藍天裡,彷彿有似曾相識的親切感,不同的是澎湖的天空更乾淨、更藍,讓人不自覺的沉澱在恬靜的蔚藍,伴隨著海濤聲,鄉愁與幼年記憶自然流露。在筆下的藍天中,如同畫著故鄉的故事。
繪製此書期間,恰逢人生一些挑戰,五營的題材是保護家園,我也肩負著一個家的護衛者,我該怎樣做才是最好的呢? 思緒與畫筆同時敲擊著。期望有機會再重返沙灘小屋,帶著我的家人,領受澎湖的美好。
文字後記
三十年前,當我迎著海風、頂著烈日,奔走在菊島的村落間,將保境安民的營頭和各種厭勝物一一做紀錄時,沒想到此生會和澎湖結下這麼深刻的因緣,當然也無從預期今日能有機會,將田野的成果和經驗轉化成兒童圖畫書的故事。
澎湖是漢人最早自唐山來台的落腳之地,嚴峻的自然挑戰,並未挫折先人在此落地生根的決心,代代住民以堅強的意志,勤懇踏實的在島上工作和生活,即使資源有限,仍胼手胝足建立家園,至於那些無法抵禦的橫逆,就請神明和超自然的力量,來一起守護百姓和土地。
感激在田野中教導我的鄉親和長輩,他們對傳統文化的自尊與自重,讓我真正學到敬天愛人的意義。希望我的書寫是文化接力傳承中的一棒,而且我們的孩子能勇敢的接下棒子,向未來大步走去。
畫家後記
小時候,我在嘉南平原望著遙遠的地平線,映襯著蔚藍的天際,總是感到心有戚戚焉,長大後,才知道那種感覺叫做寂寥。澎湖的碧海藍天裡,彷彿有似曾相識的親切感,不同的是澎湖的天空更乾淨、更藍,讓人不自覺的沉澱在恬靜的蔚藍,伴隨著海濤聲,鄉愁與幼年記憶自然流露。在筆下的藍天中,如同畫著故鄉的故事。
繪製此書期間,恰逢人生一些挑戰,五營的題材是保護家園,我也肩負著一個家的護衛者,我該怎樣做才是最好的呢? 思緒與畫筆同時敲擊著。期望有機會再重返沙灘小屋,帶著我的家人,領受澎湖的美好。
文字後記
三十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