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為何互相傷害,又何以彌補傷痕?
四個偉大而獨特的心靈,討論愛、暴力、和平,以及人性的本質。
本書完整收錄托爾斯泰與甘地,愛因斯坦與佛洛伊德珍貴、且罕為人知的往復書簡,具體呈現四個偉大而深沉的心靈,在議及人性本質時的獨特看法——
I. 托爾斯泰與甘地 談自由
一九○八年,哥倫比亞大學教授暨印度獨立倡議者達斯致信俄國作家托爾斯泰,尋求這位著名的公眾知識分子對印度脫離英國殖民統治的支持。托爾斯泰當時年屆八十,對此來信甚為感動,便以題為「致一位印度人的信」回覆,具體表達他的支持立場。時年三十九歲、人在南非的年輕甘地後來輾轉得到此回信副本,於是聯繫托爾斯泰,就此開啟兩人忘年的持續互動。
在數封書簡往返中,年輕的甘地真切流露出急於改變印度人民處境的激昂熱情;托爾斯泰則以年長智者之姿,援引印度古老智慧,闡述他對普世之愛與非暴力抗爭的獨特觀點,呼籲以愛為根本,以理智視清真相,勿受蒙蔽,鼓勵甘地爭取不受奴役的自由。這段交流持續到托爾斯泰隔年辭世為止,而他在信中闡述的態度,正是影響甘地日後帶領印度順利脫離英國統治的核心精神。
II. 愛因斯坦與佛洛伊德 論戰爭
一九三一年,愛因斯坦受位在巴黎的國際智力合作委員會之託,由他出面邀請傑出人士,就世界政治與和平議題進行跨界思想交流。愛因斯坦選擇了當時研究仍具爭議的心理學家佛洛伊德。愛因斯坦提問:「是否有任何辦法,能讓人類擺脫戰爭威脅?」。
而對如此大哉問,佛洛伊德以心理學家的立場,從人性本能的侵略及破壞特質切入,解析人類發動戰爭的成因,同時也從歷史角度探究促成群體聚合與崩散的重要因素。他認為,肇因於天性,人類的侵略傾向不可能遏止,但在如此冷靜且犀利的剖析下,他也認為,與之對立的愛欲本能、所有讓人與人之間產生情感牽絆的因素,必能用於化解戰爭。
這些信件不僅代表這四個偉大心靈的思想精粹,也是一場永難再現的交會。對於人性的良善與邪惡、疏離和同理、殘酷及慈悲,這四位智者與仁者的獨特闡述,值得現代人細思其深邃真義。
作者簡介:
甘地 (Mohandas Karamchand Gandhi, 1869-1948)
印度國父,印度民族主義運動領袖,帶領印度脫離英國殖民地統治。甘地的非暴力哲學思想對全球民族主義者及爭取和平變革的國際運動影響甚深。
托爾斯泰 (Lev Nikolayevich Tolstoy, 1828-1910)
俄國小說家、哲學家、政治思想家,也是非暴力的無政府主義者和教育改革家。著有《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經典巨作。
愛因斯坦 (Albert Einstein, 1879-1955)
猶太裔物理學家,創立現代物理學兩大支柱之一的相對論,在科學領域甚具影響力。一九二一年,愛因斯坦以其「對理論物理的貢獻」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佛洛伊德 (Sigmund Freud, 1856-1939)
奧地利心理學家、「精神分析之父」,著有《夢的解析》、《圖騰與禁忌》等書。其理論框架和研究方式對心理學發展影響甚多,對哲學、美學、社會學等諸多領域亦然。
譯者簡介:
彭嘉琪 香港大學比較文學系畢業,生於香港,客居北京三年,台北四年,曾多年從事傳播文字創作,開過小店,兼職翻譯,雲遊四海。
林子揚 淡江中文系畢,新北中和人,目前從事文字工作,到現在還是很想當外商業務。
章節試閱
I.托爾斯泰與甘地 談自由
【托爾斯泰『致一位印度人的信』】(節選)
……因此,這個真理遍及各處。「愛」受公認是最高道德,世上無處會反對或否認此真理,然而,它在各地卻又交織著各種將之扭曲的謬誤,最後徒留空言。人民受教導認為這種最高道德僅適用於私領域——一如既往,僅適用於家庭——而公共生活則會採各種形式的暴力,例如監禁、處決或戰爭,以保護多數人不受少數為惡者侵害,儘管這些手段完全與愛背道而馳。依循常理,若有人聲稱可為他者的利益而決定誰將受到何種暴力對待,那麼,受壓迫者反之也能對這些暴行做出類似結論。儘管婆羅門教、佛教,尤其是基督教等信仰的偉大宗師早已預見對愛的如此扭曲,不斷要信徒關注於某種恆常之愛(亦即承受各種加諸己身的傷害、侮辱與暴力,而不以暴制暴),即使如此,世人無論受到各種引領而前進,依然不斷企圖將互不相容的兩者——愛的美德,以及與愛相悖、藉之遏止惡行的暴力——合而為一。這般教導儘管內在帶有矛盾,但已深植人心,以至於那些雖知愛為美德之人,卻也接受奠基於暴力的秩序是合法的,而且折磨、甚至殘殺他人並無不可。
世人長久以來生活在如此明顯的矛盾當中,卻渾然不覺,但對各國思想家而言,這種矛盾如今已更趨明顯。互助互愛為人類天性,相互折磨和自相殘殺則不然,這個古老而淺顯的真理如今益發清晰;因此,對真理做出貌似合理曲解的人,想必只會越來越少。
古時,將施暴甚或侵犯愛之法則的行為合理化的主要方法,就是君權神授:例如俄國的沙皇、伊斯蘭世界的蘇丹、印度的拉者(Rajahs)、波斯的沙赫(Shahs),以及其他各國的元首。但人存在的時間越長,對「神賜予統治者特權」這種怪異說法的信仰就越薄弱。這種認知在基督教與婆羅門世界,乃至佛教與儒教領域,可說幾乎同時式微,方式如出一轍;如此觀念至今已然淡去,不再凌駕於人的理性判斷和確切的信仰情感。如今,人民的目光益發清晰,多數人也明白,將自己的意志託付給與自己並無二致之人,而且受命去做一些不但有違自己利益,同時也與良知相悖之事,是多麼愚昧而且墮落。因此,可能有人會認為,大眾對信仰權威的信心若是不再,對各種君主之神性的想法亦無存,那麼眾人便會解放自己,不再屈從。然而不幸的是,因人民屈從而從中受惠的,不僅有被視為超自然存在的統治者,還有因如此信仰而在這些偽聖人的統治期間環環群聚在其周圍,自我組織、且日漸壯大的一群人。這群人假借治理的形象,大占百姓便宜。在君權超凡且由神授的古老謊言已然衰敗之際,這些人關心的不過是再培植出一個一如前者的新權威,以便人民仍能受少數統治者所役。
【甘地首度致信托爾斯泰】(節選)
先生,
容我冒昧懇請您關注川斯瓦共和國(南非)近三年來發生的事件。
該殖民地目前約有一萬三千名英籍印度人,這些印度人多年來都在法治不周的狀態下抗爭著。該殖民地對有色人種的偏見,以及某方面對亞洲人的歧視現象甚為嚴重。
三年前頒布的一條律法讓事態達至高峰,我和許多人都認為,該法刻意貶低、羞辱了施行對象。我認為若遵守此等性質的法律,有違真正的宗教精神。不少友人與我過去深懷不抵抗惡行的信念,至今依然堅定不移。我有幸曾拜讀您的文字,印象甚為深刻。英籍印度人目前深陷前述狀況,採行了不屈從該法的建議,卻因而蒙受牢獄之災,或遭其他施於違法者的懲罰。結果,有近半數的印度人無法承受如此激烈的鬥爭與監禁折磨,寧可離開川斯瓦共和國,也不願接受有辱人格的規條。至於另外半數,有近兩千五百人則因為出於良知,甘願受囚,有些人入獄甚至多達五次。入監刑期從四天到六個月不等,服刑期間大多伴有苦役,許多人的生活收入也因此難以為繼。
川斯瓦共和國目前有逾百名的被動抗爭者遭囚獄中。其中不乏日復一日為生計奮鬥的赤貧之人。這些人的妻兒最後得仰賴公眾捐獻維生,而這些捐獻主要仍來自其他被動的抗爭者。
如此狀況對英籍印度人造成巨大壓力,但就我看來,大家目前仍對應得宜。這場抗爭仍持續進行著,不知何時能結束。不過,至少我們已清楚看見,被動抵抗即將、也能夠攻克那蠻力必敗之地。我們也注意到,這場抗爭之所以能持續至今,主因正是因為我們的軟弱。這種態度讓政府產生一種內在思維,認為我們無法持續忍受折磨。
此次我與友人一同前來倫敦拜訪帝國政府,傳達我們的處境,希望尋求方式解決。被動抵抗者深知自己無需向政府乞求,但由於我們是受託代表群體中的弱勢成員而來,因此,我們代表的並非其剛強,而是其柔弱。但依我在倫敦的觀察,若能以「不反抗運動之道德與效用」為題,邀請賢達撰文,將能推廣整個運動,引發大眾思考。一位友人提出了此舉在道德上的問題,他認為該活動有違被動抵抗的真正精神,等於是在收買他人的認同。能否承蒙您惠賜對此道德議題之高見?倘若您認為邀文爭取認同並無可非議之處,尚祈推薦幾位我可特別邀請為此議題撰文的人選。
還有一事占用您些許時間。您曾致信一位印度人,談及印度當前的動盪;我經友人輾轉得到該信副本。依我淺見,這信或許代表了您的觀點。吾友有意自費印製兩萬份廣為發送,當然也需將之翻譯。但我們無法確認原始版本。除非確定此副本的正確性,得知它確實是由您親筆撰寫,否則就此印製並不符情理。冒昧在此附上副本,懇請您確認本信是否為您所撰,副本內容是否正確,以及您是否允許上述的發表方式。若您希望補上更多內容,也請直接修改。
請容我冒昧建議。您在信中作結的那段,似乎有意勸阻讀者相信轉世觀念。我不知(如此提及絕非有意冒犯)您對此議題是否曾有研究。轉世或輪迴觀是數百萬印度人珍視的信仰,在中國亦然。許多人甚至認為轉世關乎經驗,而不在學理接受與否。如此觀念合理地解釋了許多生命的奧祕之處。對那些在川斯瓦共和國曾遭囚禁的被動抵抗者而言,這個觀點也是他們的心靈慰藉。此言無意要您相信此教義的真實性,而是想央請您,能否將「輪迴」一詞從您勸阻讀者的內容中除去。
您在信中大幅引用奎師那所言,將之標示於段落間。若您能提供引文出自何書,我必甚為感激。此信想必對您多所叨擾。我自知一個竭力追隨您的崇敬者如我不該如此占用您的時間,且不應為您增添麻煩;儘管您與我素不相識,我仍為求真理而冒昧致信,企盼藉此得到您對上述問題的建議,而那建議亦是您暢行人生之道。
II. 愛因斯坦與佛洛伊德 論戰爭
【愛因斯坦致信佛洛伊德】(節選)
親愛的佛洛伊德先生:
國際聯盟與巴黎的國際智力合作委員會提議,我可挑選一位人士,邀之開誠布公地就我所提的任何問題進行意見交流。得此良機,讓我可與您商討當前文明必須面對的所有狀況中最急切的一個問題——是否有任何辦法,能讓人類擺脫戰爭威脅?眾所周知,隨著現代科技進步,這個議題已是攸關文明世界存亡的大事。然而,各種嘗試解決之舉儘管熱切有餘,卻盡數令人痛心地以失敗收場。
我相信,那些有責任應以專業且實際的方式解決問題的人,正益發意識到自己對此的無能為力。他們現在熱切希望能了解沉浸於探求科學領域者的看法,後者能以透視的遠距觀點看待此一世界性的問題。而我,我思想的常態目標並非洞察人類意志與感受的黑暗之處。因此,對於今日提出的問題,我只能在議題上釐清當中疑問,同時理出較為可行的方法,讓您以此為基礎,導入您對人類本能的深遠知識。這當中必然存有心理學知識上的障礙;一個精神科學的門外漢或許能隱約臆測到這些障礙存在,但當中的交互關係與變幻莫測,卻是他無能揣摩的;而我深信,您能提出範圍多少在政治之外、排除這些障礙的教育方法。
身為對民族主義偏見免疫之人,我個人見得一個簡單方法可處理淺層面(即行政方面)的問題:在國際共識下,成立一個司法與立法機構,以解決國與國之間的衝突。各國得遵守該機構頒布的命令,在每次紛爭時援引其決策,毫無保留地接受其裁決,並為執行其法律,落實該審理委員會認定的所有必要措施。但我在最初就遇上一道難題;審理委員會是一個人治機構,其支配權依此程度並不足以執行其判決,容易因為受到司法之外的壓力而轉向。這是我們必須考量的事實;司法無可避免地與權力密切相關,司法判決更近乎公眾要求的理想正義(這些判決便是以此名義及其利益而做出),唯社會必須具備足夠權力,強制人民尊重其司法理想。然而,目前毫無任何超越國家的組織,有能力做出無可爭議的權威判決,並強制受審者絕對服從其判決。於是我想到第一個公理:尋求國際安全,某種程度上便意味各國都必須無條件放棄行動自由──亦即其主權;而要達成這般安全狀態,無疑僅此一途。
儘管眾人的熱忱有目共睹,但過去十年為實現這個目標而付出的努力全都失敗。我們不禁懷疑,這些努力全數癱瘓,是因為背後強大的心理因素在作祟。其中一些因素並不難尋見。渴望掌權是各國統治階級的標誌,這個心態與任何限制國家主權的行為勢必水火不容。這種對政治權力的饑渴通常會獲得另一群人支持,這些人的抱負就是唯利是圖。我想到的尤其是那些活躍於各國、規模雖小但卻難纏的群體;如此群體是由漠視公共事務和社會困境之人組成;對於戰爭、製造軍火、銷售武器,他們不過將之視為增加個人利益和擴大個人影響力的大好契機。
認清這個明顯的事實,不過是了解實情的第一步。另一個問題隨之而來:這一小群人怎麼可能讓已有敗戰準備、並為之受苦的多數人的意志為之屈從,以遂行其野心。(我此處所指的多數人亦包括以征戰為業的各級軍人;他們相信自己是在捍衛自身種族的最高利益,而主動攻擊通常就是最佳的捍衛方式。)這問題的答案十分明顯,因為這少數人──即當前的統治階級──握有學校及媒體,通常還掌有教會。他們能組織並煽動群眾,將人民當成自己的工具。
即便如此答案也沒能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法,從中甚至衍伸出另一個問題:這些手段怎能成功煽動大眾如此狂熱,即便犧牲性命亦可?這答案只有一種可能——因為人的內在潛藏著仇恨與破壞的欲望。如此激情平常都處於潛伏狀態,唯有在非比尋常的情境下才會升起;但要喚醒如此欲望、將之提升到集體精神癲狂的程度相當容易。我們思考的所有複雜因素,關鍵或許正在於此。這是唯有深諳人類本能的專家方能解開的謎團。
【佛洛伊德回覆愛因斯坦】(節選)
親愛的愛因斯坦先生,
得知您有意邀我就一個不僅您個人感興趣、也因涉及公眾利益而值得關注的議題交流意見,我在此誠摯答應。我本預期您會選擇一個既知中間地帶的問題,一個身為物理學家的您,與心理學家的我,各自從不同角度出發,但最後會達成共識的議題——儘管你我各有不同的闡述前提。因此,當您提出「如何使人類免於戰爭威脅?」,這個問題著實讓我甚感驚訝。隨後,我念及我的(我差點寫成「我們的」)無能,進而啞然;因為我認為此問題事關政治現實,是政治家才須研究之事。但我隨後便明白,您並非以科學家或物理學家的身分提出此問,而是以一個身為關愛同胞、響應國際聯盟號召之人,一如視對無家可歸者及大戰災後飢民馳援為已任的極地探險家南森(Fridtjof Nansen, 1861-1930)。我繼而提醒自己,我之所以獲邀討論,並非要我制定出實際解決方案,而是解釋心理學家如何看待遏止戰爭的問題。
但您在信中已點明了這個議題的主旨──這倒是先給了我一記下馬威!但我仍樂於跟隨您的腳步,贊同您的結論;不過,我打算利用您的結論來強化我的知識或推論。
您的出發點是權力(might)與權利(right)的關係,這確實是我們探尋的正確起點。但對「權力」一詞,我會以一個更強硬且確切的詞彙代替,那就是暴力(violence)。今日在權利與暴力當中,有個明顯的矛盾,我們能輕易證明這兩者是相互從彼此當中逐步形成,而當我們追本溯源去檢視原始狀況,問題的解方也將輕易隨之而來。我隨後所言可能已是眾所周知的既定事實,但懇請您稍微遷就,將之視為新訊看待;就承接脈絡來說,這是必要的方法。
原則上,人與人之間的利益衝突可訴諸暴力解決。這一點在動物界亦然,人無法自絕於外,稱自己並不在此列;然而人類也容易產生意見衝突,而意見衝突有時關乎最高遠的抽象思想,需要以另一種方式解決。但這樣的昇華是晚近的發展。首先,在小型聚落中,群體力量是決定所有權與定奪誰的意志才是贏家的要素。藉由使用各種附屬物,蠻力很快會被行使,而後遭替換;最後只證明勝者不過是手上武器更精良,或運用技巧更高超。現在,隨著軍事武器出現,優越的智力首次開始驅逐原始蠻力,但衝突追求的目的並無改變:其目的在使一方因受傷或力量受損,被迫放棄所有權與優先權。要得此結果,讓對手徹底喪失戰力是最有效的方法,換言之,就是將之殺害。這個常規作法有兩項優點:敵人無法再度起而反攻,再者,他的下場會打消他人追隨的念頭。此外,屠殺敵人滿足了一種人類本能的渴望──這一點我們稍後再談。但另有一種考量或許能抵消這殺戮的念頭——奴役敵人,折磨其精神,但饒其性命。如此一來,暴力有了殘殺之外的出路,那便是征服。留人活口之舉因此應運而生;但勝者此後將憂於受害者的復仇渴望,因而在某種程度上喪失人身安全。
因此,在原始條件下,優勢力量──暴力,或憑藉武器支持的暴力──能無往不利。我們知道,這種情況在人類發展過程中有了改變,循著一條路由暴力走向法律。但這條路是什麼?它當然源於一個真理,那就是一群聯合的弱者,可勝過一個優勢的強人,亦即「團結就是力量」這句老話。團結能克服暴力;零散弱者相互結盟的力量,能成功以其正義對抗隻身的巨人。因此,我們可將「權利」(即法律)定義為社群的權力。然而,它與暴力無異。它恣意攻擊擋其路徑的任何人,手法相同,結果也如出一轍,唯一差異僅在如此恣意為之的是一種集體、而非個人的暴力。不過,人類要從粗野暴力過渡到法律統治,首先得達到特定的精神狀態。多數人組成的聯盟必須穩定而持久。如果聯盟存在的唯一理由,是為了擊敗某個傲慢的個人,那麼,此人垮台之後,聯盟將會解散,最終不會產生任何結果,而另有自恃力量優越超凡的他者,會繼而企圖恢復暴力統治,如此循環將永無休止。因此,人民聯盟必須是永續的、而且組織良好;必須制定規範以因應造反可能的風險;它必須建立機制,確保其規則、也就是法律受人遵守,而且暴力行為一如法律所要求的、能獲得充分執行。這種對利益共同體的認同,在聯盟成員中產生了團結的情感與友愛的向心力,構成了它真正的力量。
I.托爾斯泰與甘地 談自由
【托爾斯泰『致一位印度人的信』】(節選)
……因此,這個真理遍及各處。「愛」受公認是最高道德,世上無處會反對或否認此真理,然而,它在各地卻又交織著各種將之扭曲的謬誤,最後徒留空言。人民受教導認為這種最高道德僅適用於私領域——一如既往,僅適用於家庭——而公共生活則會採各種形式的暴力,例如監禁、處決或戰爭,以保護多數人不受少數為惡者侵害,儘管這些手段完全與愛背道而馳。依循常理,若有人聲稱可為他者的利益而決定誰將受到何種暴力對待,那麼,受壓迫者反之也能對這些暴行做出類似結論。儘管...
目錄
序
I・托爾斯泰與甘地 談自由
前言・至簡而清明的真理
致一位印度人的信
一九○九年十月一日・甘地首度致信托爾斯泰
一九○九年十月七日・托爾斯泰回信
一九○九年十一月十日・甘地回信
一九一○年四月四日・甘地致信托爾斯泰
一九一○年五月八日・托爾斯泰回信
一九一○年九月七日・托爾斯泰去信甘地
II・愛因斯坦與佛洛伊德 論戰爭
前言・人性的良善可否止戰?
一九三二年・愛因斯坦致信佛洛伊德
一九三二年七月・愛因斯坦致信佛洛伊德
一九三二年九月・佛洛伊德回覆愛因斯坦
一九三二年十二月・愛因斯坦回覆佛洛伊德
序
I・托爾斯泰與甘地 談自由
前言・至簡而清明的真理
致一位印度人的信
一九○九年十月一日・甘地首度致信托爾斯泰
一九○九年十月七日・托爾斯泰回信
一九○九年十一月十日・甘地回信
一九一○年四月四日・甘地致信托爾斯泰
一九一○年五月八日・托爾斯泰回信
一九一○年九月七日・托爾斯泰去信甘地
II・愛因斯坦與佛洛伊德 論戰爭
前言・人性的良善可否止戰?
一九三二年・愛因斯坦致信佛洛伊德
一九三二年七月・愛因斯坦致信佛洛伊德
一九三二年九月・佛洛伊德回覆愛因斯坦
一九三二年十二月・愛因斯坦回覆佛洛伊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