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曾紀澤是我國當時最瞭解國際形勢的外交官。
——蕭一山《清史大綱》
喪權辱國,幾乎是近代史上最常見的字眼之一。何為喪權?將我國土子民,拱手讓與他人。何為辱國?泱泱大國,一代天朝,任人宰割。中國近代的外交史,幾乎就是一部割地賠款的歷史。例外很少,而這其中,就有一人功業顯著,他就是一代名臣—曾紀澤 。
曾紀澤,字劼剛,生於道光十九年(1839年),卒於光緒十八年(1890年),享年51歲。他是清朝中興名臣曾國藩的次子,襲封一等毅勇侯。他自幼接受嚴格教育,通經史,工詩文,後又自學英文,研究西方科學文化、被當時學者讚譽「學貫中西」。外交史上,曾紀澤是個傳奇式的人物,他與俄國簽訂的《中俄伊犁改訂條約》,是晚清屈辱外交中唯一一部讓國人揚眉吐氣的條約,即使在國際外交史上,也被譽為奇蹟。如果沒有這一條約,大清一千二百萬平方公里土地,就只能成為一千一百九十八萬。然而這一偉績的創造者,不是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也不是位高權重的王公貴胄,卻只是一個手無寸鐵的讀書之人。
曾紀澤的父親曾國藩,在育人上以一本《曾國藩家書》聞名。曾紀澤自32歲出仕,一直秉持父親遺志,不弄兵權,不結朋黨,「不願為大官,只願為讀書明理之君子」。君子者,最講風骨二字。風,是風度。「安得如公,高議雲臺」,面對俄國虎狼之師,咄咄之勢,朝野上下無不膽寒,曾紀澤卻泰然處之,「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不用一兵一卒,屈強敵百萬雄師,隻手奪回我大清兩萬平方公里土地。骨,是鐵骨。與巴西建交時,他因美洲各國虐待苦力,斷然拒絕了「招募華工」一事,贏得朝野交讚。中法戰爭後,他分析中法內外處境,極力主張抗法,「與法人辯,始終不撓」,「一戰不勝,則謀再戰,再戰不勝,則謀屢戰」,忍辱負重,據理力爭,鐵骨錚錚。
只可惜,空有諸葛之才,未得玄德之遇。沒想到,屈子之冤,曾公為繼。兩廣總督李筱筌悼輓曾紀澤時哀嘆:「自我南行持節,正縈繞日邊魂夢,忍聽哀些賦長沙。」一生甚愛離騷的曾紀澤,沒想到竟和屈原的命運一樣,受朝廷黨爭傾軋,大業未就,含恨而終。
曾紀澤,不僅僅是一個外交家,他不是巧舌如簧、合縱連橫的蘇秦張儀之輩,遊走於列國之間,弄權使術。時勢造的是英雄,而他是謙謙君子。他秉承中國士大夫的精神,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以一己之身,用最和平的方式,最小的代價,為國家爭取了最大的權益。在歷史不再黯淡無光的今天,這種人格和愛國的方式,應該發揮最大的意義。曾紀澤為後人爭取的,不僅僅是國土,更是中國人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獨特方式和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