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中文版序 v
原作者謝辭 xi
林序 xv
陳序 xviii
譯序 xxi
導論 1
第一部分 課程社會學的建構與再建構 11
課程即社會建構的知識 13
前言 13
中學課程的脈絡:1950-1970年間的教育政策主題 14
1960年代有關課程的教育和政治論辯 16
1950-1970年間的教育社會學和課程 18
邁向課程即社會建構的知識之分析架構 20
結論 30
課程變革:限制和可能性 31
前言 31
課程即事實 34
課程即實務 39
結論 43
課程與新教育社會學 49
前言 49
「新教育社會學」的起源 55
早期的反應 57
實際結果 59
新教育社會學中什麼是新的? 60
新教育社會學與課程 63
結論 66
第二部分 未來課程的學術/職業分化 69
連結分化的14-19歲學術/職業課程:
一個連結教育與工作的新觀點 71
前言 71
1980年代晚期中學課程的改革策略 74
重新思考工作與教育之關係 76
學校科目、工作與連結分化的學術/職業課程 79
教師在連結教育與工作時的困境 82
科目、工作和課程 84
擴展14-19歲課程中學術科目的角色 85
工作、教育和證書的角色 86
結論 88
二十一世紀課程的經濟基礎 91
前言 91
分化的證書;分化的課程 92
課程的專門化:超越專家/通才的區分 99
專門化是現代經濟的重要方向 100
大量生產與分化的專門化之發展 101
經濟和教育中的專門化新概念 103
分化的專門化之語言及其課程涵義 107
專門化的形式及其課程涵義 109
摘要與結論──未來的課程? 112
模組化做為整合後義務教育課程的策略 115
前言 115
1980年代初期以來英國的模組化與結果取向 117
學習者中心理念的問題 124
模組、結果和內容:課程組織的新取向 126
總評 130
14-19歲課程中個人教育與社會教育的整合 133
前言 133
課程統整的科層與關聯模式 134
課程變革與教師角色的改變:從孤立到關聯的專家 141
16歲以後課程的連續和中斷:邁向14-19歲的課程142
個人和社會發展與國家經濟的未來 146
結論 149
學習型社會中的證書:狄倫評論報告 153
前言 153
第一部分 狄倫評論報告的主要建議 154
第二部分 合併或改革? 狄倫的受託任務 155
第三部分 狄倫報告書和證書改變的過程 161
結論:狄倫評論報告;邁向未來的證書系統? 165
超越進階級普通教育證書考試:
邁向一個未來的進階課程 169
前言 169
進階級普通教育證書課程之內涵與目的是什麼? 172
從過去A-Levels考試改革習得的課題 176
階段一1950-1979年A-Levels考試的改革 ── 有計畫但沒改革 178
階段二1979-1991年分軌制度下的漸進改革 179
階段三1991-1997年在架構取向下的A-Levels考試改革 183
建立未來進階課程的概念 187
結論 190
第三部分 學習型社會中的知識、學習與課程 193
學習型社會中的後義務教育 195
英格蘭與威爾斯的後義務教育:雙重危機 195
競爭的學習型社會概念 200
學校教育模式 203
文憑主義模式 205
學習機會模式 208
摘要:三種學習型社會模式 212
學習型社會的後義務教育:朝向關聯模式 213
結論 220
邁向新的師資教育課程 221
前言 221
全球境況 223
現代化與師資教育 224
1980年代以來英格蘭和威爾斯的師資教育改革 226
邁向師資教育的反身式現代化 231
結論 235
從「新教育社會學」到批判的學習理論 237
前言 237
學習的分化和去分化 241
教育研究中教育社會學的興衰 244
教育社會學中的焦點差異和立場差異 246
大眾學校教育的新危機:重建一個21世紀批判教育理論的條件 248
超越專門化的學習組織 249
批判理論與教師的再專業化 253
結論──邁向批判的學習理論 254
各章註釋 257
參考文獻 259
原文的發表時間 269
索引 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