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最新版!全新改版,加入貼心解題提醒和破解歷年迷思,是本全心全意為了公職考生們打造的上榜考用書!
1. 100% 完全掃題:每年度考題必收錄,讓你溫故知新不漏缺任何重要考古題。
2. 100% 觀念釐清:解題詳細一看就懂,觀念釐清不用死背,彷彿名師在身邊。
3. 100% 好讀好用:排版舒服,拒絕濫竽充數的內容,最適合考生長時間閱讀。
4. 更多資源請搜尋「鼎茂圖書」、「FB公職不倒翁」。
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
有 1 項符合
本國文學概論-歷屆試題經解的圖書 |
![]() |
$ 45 ~ 274 | 93-101【本國文學概論】歷屆試題精解(高普特考)
作者:史艷文、李華 出版社:鼎茂圖書 出版日期:2012-12-01 語言:繁體/中文 ![]() |
|
它的拉丁詞根literatura/litteratura被用來指代所有的書面記錄,儘管當代定義將術語擴展到包括口頭或唱歌的文本。文學可以根據是虛構作品還是非虛構作品進行分類,也可以根據是韻文還是散文進行分類;可以根據長篇小說、中篇小說、短篇小說等主要形式進一步區分;作品往往根據歷史時期或者遵守某些美學特徵或期望進行分類。
以語言文字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現實的藝術,包括韻文、散文、劇本、小說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以不同的流派表現內心情感和再現一定時期和一定地域的生活。
這個概念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改變了意義:現在它可以擴大到非書面的口頭藝術形式,可以與語言或文字本身配合,因此很難就其起源達成一致。
印刷技術的發展使得書面作品的分布和擴散成為可能,最終導致了網絡文學。
文學並不一定是客觀的,一名成功的文學家能在自己的文學作品中,展現自己對於文學的主觀看法,抒發自己的情緒和感觸,但藉由嘗試建立一個「客觀的標準」,有時對能幫助作家了解「讀者的感受」以求將內心之情感與藝術表現完整的體現在讀者心中。
有時也能藉作家主觀想法帶給社會不同面相去省思現況,例如女性文學的興起。
維基百科
2013最新版!全新改版,加入貼心解題提醒和破解歷年迷思,是本全心全意為了公職考生們打造的上榜考用書!
1. 100% 完全掃題:每年度考題必收錄,讓你溫故知新不漏缺任何重要考古題。
2. 100% 觀念釐清:解題詳細一看就懂,觀念釐清不用死背,彷彿名師在身邊。
3. 100% 好讀好用:排版舒服,拒絕濫竽充數的內容,最適合考生長時間閱讀。
4. 更多資源請搜尋「鼎茂圖書」、「FB公職不倒翁」。
101年
公務人員普通考試
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考試
100年
特種考試地方政府公務人員考試四等考試
特種考試地方政府公務人員考試三等考試
公務人員普通考試
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考試
99年
特種考試地方政府公務人員考試四等考試
特種考試地方政府公務人員考試三等考試
公務人員普通考試
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考試
98年
特種考試地方政府公務人員考試四等考試
特種考試地方政府公務人員考試三等考試
公務人員普通考試
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考試
97年
特種考試地方政府公務人員考試三等考試
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考試
96年
特種考試地方政府公務人員考試三等考試
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考試
95年
特種考試地方政府公務人員考試三等考試
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考試
94年
特種考試地方政府公務人員考試三等考試
特種考試地方政府公務人員考試三等考試第二試
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考試第二試
公務人員薦任升等及關務人員升等考試
95年
特種考試地方政府公務人員考試三等考試
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考試第二試
序
在一般正常的國家,講到本國文學,那是一個相當清晰的概念;就如同沒有人會質疑什麼是美國文學、英國文學的內容一樣。但是,在台灣,光是要界定「本國」,就是一個剪不斷理還亂的問題。因此,由這個沒有解決的政治問題所延伸出來的文學問題,也就是:「何謂本國文學」也就呈現出兩派截然不同的立場,一派認為是傳統的中國文學,而台灣文學只是中國文學的一個分支;一派認為本國文學就是台灣文學。
這二派看法在政治上的角力無可避免地會影響到國家公務人員考試的命題。從歷屆試題的命題方向來看,一開始很明顯的是中國文學佔了上風,有關台灣的命題只是偶爾出現的點綴性質;但是隨著本土化運動的提倡,考題便從中國文學轉變為台灣文學。2008年的政黨輪替,使得考題有逐漸被扭回中國文學的傾向。這種認同上的差異導致出題的範圍無法界定,最深受其害的莫過於參加國家考試的各位考生,在準備考試上往往會有不知所措的問題產生。
不過台灣文學的熟讀是有其必要的,不管是考卷中四題都是台灣文學的範疇,或是佔了其中將近一半的考題,在投資報酬率上而言,都比只準備中國文學來得划算。所以台灣文學的起源、各種文學表現方式的演變、各時代文學的議題、爭論的焦點、以及台灣歷代重要的文學家,諸如沈光文、丘逢甲、賴和、楊逵、白先勇等,務必要有深入的瞭解,只要花上一段時間準備,相信在台灣文學方面就可以有基本的分數。另外若是有空時,上一些網路書店,看看各個文學家的介紹頁面,相信對補充現代台灣文學的常識是有所助益的。
準備台灣文學的同時,中國文學也不可忽略,畢竟中國文學的準備要費更大的功夫。中國將近四千年的歷史,其所包含的文學底蘊是非常渾厚的。從春秋時代的詩經、戰國時代的楚辭、諸子百家的學說、漢賦、魏晉南北朝的駢文、唐代的近體詩、宋詞的演變、元曲的快速勃興、明清兩代的小說等,這些還只是犖犖大者。若要考到各文學家的表現,那就更令人頭痛了。幾個大家的文學成就與風格一定要知道,如司馬遷、陶淵明、謝靈運、李白、杜甫、白居易、蘇軾、辛棄疾等。若是行有餘力,則一些較為專門的名詞也要加以注意,如「江湖詩人」、「文心雕龍」、「嘗試集」、「白話文運動」等,免得考專有名詞解釋的時候,只有跟題目大眼瞪小眼的份了。
文學的考試,若是只有花個一、二個月的功夫準備,將很難拿到好成績。最好的作法是將自己的生活經驗與文學結合,平常多充實文學相關的常識與專門論述,對於一些大家的作品也要有基本的認識。如果只看普通的大綱式教材,將會對靈活多變的考題難以招架。最好的作法就是請一些文學較為精通的人出題來考驗自己,或是將考古題練習出二種以上的解題方式,這種作法就是要訓練自己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思考文學的問題。這可以表現出自己在文學方面與他人不同的見解,比按照教科書內容來回應的的制式答案更能凸顯自己對文學的浸淫程度。
文學,就是在長時期的接觸,長時期的思考之下,才有可能水準以上的表現出來,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一步一腳印的填充自己的文學常識。若是想要在考試方面有所速成,那就是只有不斷的補充、吸收知識,不斷的訓練自己的解題能力,如何在看到題目時便能快速的擬出解題大綱,接著再依照大綱將答案的內容予以充實,是各位目前必定要積極培養的能力。
希望這本解題小書可以對各位的考試有所助益,在補充自己的實力之後,也不要忘記真刀實槍的演練數遍,才有可能在考場上獲致佳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