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詳載一九三四年前的樸仔腳
不只是朴子鄉土誌,更是喚醒鄉土關懷的本土教材
「朴樹之蔭」,內容記載的是一九三四年當時以及更早以前有關樸仔腳(現在的朴子市)的地方事。包括有宗教信仰、迷信、交通、農業、朴子的鼠疫、公共衛生、樸仔腳事變、治安、民間見聞、傳說、媽祖廟(現在的配天宮)的由來、牛稠溪(現在的朴子溪)的變遷、王得祿的事蹟等等,並附有鄉土史年表、人口、農作物、行業、教育、民俗活動及寺廟等多種調查統計資料。這本書係由當時在朴子公學校(現在的朴子國民小學)任教的日籍教師分別執筆,經彙集後用手刻鋼板的方式以朴子公學校的名義,於一九三四年七月出版發行。近年來,台灣本土意識提昇,政府重視鄉土教育,是一件好事。當年朴子公學校之所以發行這一本書,用意是要作為國民教育的輔助教材,以幫助學生瞭解鄉土的事務,喚起他們對於鄉土的關懷。回想當年日本在台灣推行的是殖民教育,當然是灌輸學生對日本國的忠誠心與愛國心。然而,在國民基礎教育的小學教學上,竟然如此重視鄉土教育,由任課教師以在當地的所見所聞為背景資料,撰寫輔助教材。當年日籍教師對於鄉土教育的用心與重視,令人敬佩。
譯者簡介:
施嘉明
出生於民風純樸的嘉義縣朴子市,幼承「人間私語天間若雷,暗室虧心神目如電」之庭訓,秉性篤實,平易近人,本著回饋鄉里的初衷,翻譯本書。
朴子國校及嘉義中學畢業後,北上深造,取得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學位。服務公職近四十年,從朴子鎮公所里幹事、省政府建設廳副廳長、行政院第一組組長、考選部常務次長到考試院考試委員。並曾在中興法商學院、文化大學、淡江大學及政治大學兼任教職。
出版過《台灣地方選舉與日本地方選舉之比較研究》、《公務員讀本》、《談地方自治》等書籍多種。現任台北嘉義同鄉會、嘉義中學校友會及朴子聯誼會名譽理事長,臺灣商務印書館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
章節試閱
第一篇 朴子配天宮的由來
距今一百七、八十年前,東石庄的半月住有林馬這個人,他對媽祖的信仰至為虔
誠,十數年來,每年一定千里迢迢前往鹿港參詣一次。
可是,他的年紀漸大,體力亦日衰,要想年年遠赴鹿港參詣愈來愈困難。於是,
心想:有無不必去鹿港也能敬拜的方法?他日夜思考,得出結論:最好迎接媽祖
永久住在自己的家裡,除此之外,別無良方。
雖然下了這一決心,但將媽祖迎回自己家裡,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某年林君一如
往例遠赴鹿港,一到鹿港便馬不停蹄立即前往參拜,當晚就住宿廟裡。
林君整夜輾轉反側,不敢眠,焦急地等待黎明。天濛濛亮時,林君即趁著廟守還
在沈睡之際,悄悄地將一座媽祖神像裝入自己攜來的籠子裡,急速逃出廟門。
回鄉途中,經過牛稠溪南岸茂盛的樸仔樹下一間茶室,原本打算稍作休息,後來
由於聚集在樹下的附近居民請託,決定在該地停留二三日。一時之間,消息不脛
而走,甚至傳說對病人特別有應驗,於是,聞風前來參詣祈願的民眾,日夜不絕
。
到了約定的第三天,林君意欲接迎媽祖回轉自家,萬萬沒料到早先輕鬆在抱的這
尊神像竟然捧不起來。叩問神意的結果,得到「永遠坐鎮此地」的旨意。林君雖
然感到意外且無奈,但也不敢違背神意,只好孤孤單單地踏上歸途。
與之相反,當地民眾卻歡天喜地,很快在該地建造起祠堂,好安置神像。由於祠
堂位在樸仔樹旁,故命名為「樸樹宮」。
不久,因為治病奇蹟及其他種種靈驗,這尊媽祖大大受到地方民眾所尊崇,小祠
堂乃改建成寺廟。後來,太保庄的王得祿受清廷任命為太子太保伯爵海軍提督時
,奉獻大書「配天宮」的匾額,廟名遂改為「配天宮」。
到了明治四十四(一九一一)年,在總督府的認可之下,廣泛募集捐獻,總共募
得善款二萬數千元之鉅,乃用以擴建而於大正四(一九一五)年一月落成,終於
變成今日如此壯麗的寺廟。自那時以來,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二、三日,配天宮都
會舉行盛大的慶典。
附記:根據朴子市公所民國八十一(一九九二)年九月二十六日編印的《嘉義縣
朴子市簡介》第一項提到:傳說於民國前二三八(一六七六)年(清康熙十三年
)時,有布袋鎮半月庄(今貴舍里)住民林馬,恭迎湄洲聖母回途經過牛稠溪(
即現在之朴子溪)南岸時,在樸仔樹下(今配天宮)休憩,並奉神意要停留在此
地顯化濟世,惠施群黎。
另外,根據朴子配天宮所編九十六年農民曆封面裡頁〈朴子配天宮沿革誌〉提到
:緣康熙二十六年半月庄先民林馬氏迎奉聖母神像途經牛稠溪(今之朴子溪)南
岸樸樹下(今本宮中殿神房)茶亭暫憩……
參照上述文獻,關於朴子配天宮,個人的認知是:
一、恭奉在配天宮的媽祖神像是林馬君帶來的,至於來自何處,本文說是從鹿港
帶來,可供參考。
二、配天宮廟庭的樸仔樹是一棵樹齡超過三百三十年的老樹;
三、配天宮是一座歷史超過三百三十年的古廟;
四、配天宮原稱「樸樹宮」,後因王得祿提督題贈匾額而改名為配天宮;
五、配天宮於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二、三日舉行的盛大慶典,是當地重要的民俗活
動。
第二篇 地名的調查方法
首先,想想我們所居住的朴子。這個朴子原來稱為樸仔腳,大正九(一九二○)
年十月間,因為地方制度變更,改名為朴子。朴子名稱與樸仔腳大有淵源自不用
說,因此,只要針對樸仔腳這個名字來做調查。
距今一百七、八十年前這個地方僅有少數幾戶人家散居,而不像今日這般人煙稠
密。在〈朴子配天宮的由來〉一文提及,當時牛稠溪的南岸有一棵樸仔樹,自從
媽祖神像被安置於樹下之後,前來參拜的信徒絡繹不絕。不久,附近便有了飲食
店等商家,其他地方的人也漸漸移居此地,終於形成了今日的大部落。至於從何
時、何人開始,將出現在樸仔樹下的聚落稱為樸仔腳,已無從查考。
自古以來,民眾就尊敬媽祖,這是可以理解的。在各鄉各鎮當中,與土地聯繫的
名字非常多,就是個別的居民住戶也有自古流傳下來的稱號。再者,新遷新建的
人家,往往很快會有人針對其特徵給予適當的名字而開始稱呼它。
值得留意的是,現今的人不常使用的地名有時會從老人的口中聽到,這個時候,
不妨立刻將這些地名記錄下來,並開始進行調查,想必樂趣無窮。
例如,深入調查朴子的溪仔底一地,就可以知道為何會出現這樣的地名。再根據
地名加以推測想像,舊時可能的生活情況便油然浮現腦中。
另一方面,刻在石頭上或者寫在紙張上的紀錄很容易因為是死的文字而逐漸被廢
棄不用,其能永久細說歷史的只有地名。然而,地名由於市街的交通或產業的變
遷,逐漸被人遺忘的情形也不在少數。
綜上所述,有關地名的研究對於鄉土調查何等重要,不言可喻。不管如何偏僻的
小地名,千萬不可忽略,現在就一一蒐集起來,並向年長者或父執輩請益,或根
據古籍舊卷進行充分調查。
附記:本文係當年朴子國小日籍教師所寫,旨在教導學生從事鄉土地名的調查研
究,以保存古老的地名,足見對於鄉土教育的重視。
第三篇 王爺座談會
傳說,在某年隆冬農曆十六日的晚上,狂風整夜呼嘯,民家已無燈火,唯有一輪
冷冷孤月,岟照著人間!
此時,學校前的王爺廟裡正在召開地方守護神的座談會。以該廟的主人翁池王爺
為首,其次為太子爺、何將軍、虎爺公、雷將軍、金王、林王、中軍爺、福德爺
、城隍爺、有應公等,舉凡在街上蓋有廟樓的大小眾神皆前來參加。
眾神從天南談到地北,說說笑笑,好不熱鬧。片刻之後,主持人池王爺開口說話
了:「各位!今天晚上儘管這樣寒冷,仍然邀請大家前來集會,不為別的乃因為
最近街上不少學校畢業的年輕人逐漸形成一股勢力,說道:『哎呀!廟宇不能不
拆毀,哎呀!迷信不能不打破……』使得街談巷議,議論紛紛 」池王爺來了
一段開場白之後,便向座位巡視一番,繼續發言:「針對這件事想和各位商量,
不知有什麼辦法能讓這些年輕人不要那般無禮粗暴。這件事與大家的名譽有關,
萬一真的被毀掉,那我們的生活也將被破壞殆盡。考慮這個可能結局,請大家斟
酌一下善後之策。」
主持人開場白一講完,坐在他旁邊,下灰 保安宮的刑王爺接著說:「老兄!那
不費事,我們可以利用乩童啊,只要乩童給予信眾訓示:『最近你們打算毀掉寺
廟,果真這樣做的話,必定難逃災厄呀。』這樣一來,年輕人雖然口頭上說要大
幹一番,相信他們頭腦保守的雙親絕對不會同意。那麼,我們的生活自然安定無
憂。」
長鬍子、年長的林王爺開口說道:「這個辦法看來很好。但最近的乩童非常不可
信賴,連連說謊,愈來愈得不到街民信任,恐怕只會徒增困擾。」
這時,坐在角落,身材矮小、手持金槌的有應公突然昂頭喊道:「什麼!那種事
還不簡單!」只見他自信滿滿地說。聽到這句話的雷將軍立即反問:「真的很簡
單嗎?你為何那樣說?眼前這件事可是攸關重大呢。」接著,有應公便有條有理
地說明他的方法:「的確沒什麼大不了,我們先嘗試這樣做如何?既然這條街區
裡的百姓衛生觀念不是很好,不妨把傷寒等惡疾散布到街上去。這樣一來,全街
的人將受此惡疾所侵襲、騷擾。到時,如同先前保安宮的王爺所說,可唆使乩童
放話:『汝等最近想要毀掉王爺廟才會受到處罰。』如此一來,大家心中害怕,
自然停止行動,不敢再拆寺廟。不僅如此,民眾反而會更相信我們的靈驗。這樣
,我們還有什麼好擔心的呢。」
第一篇 朴子配天宮的由來
距今一百七、八十年前,東石庄的半月住有林馬這個人,他對媽祖的信仰至為虔
誠,十數年來,每年一定千里迢迢前往鹿港參詣一次。
可是,他的年紀漸大,體力亦日衰,要想年年遠赴鹿港參詣愈來愈困難。於是,
心想:有無不必去鹿港也能敬拜的方法?他日夜思考,得出結論:最好迎接媽祖
永久住在自己的家裡,除此之外,別無良方。
雖然下了這一決心,但將媽祖迎回自己家裡,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某年林君一如
往例遠赴鹿港,一到鹿港便馬不停蹄立即前往參拜,當晚就住宿廟裡。
林君整夜輾轉反側,不敢眠,焦急地等待黎...
目錄
譯者的話
序言
一、朴子配天宮的由來
二、地名的調查方法
三、王爺座談會
四、朴子的鼠疫
五、牛稠溪的變遷
六、幽靈的惡作劇
七、茶室阿婆的話
八、交通
九、成長中的農業
十、老師話「塵埃」
十一、活著的木乃伊
十二、樸仔腳事變
十三、朴子街協議會
十四、小泉校長遇難記
十五、王得祿
附錄
一、致鄉土的青年
二、鄉土的調查方法
三、鄉土史年表
譯者的話
序言
一、朴子配天宮的由來
二、地名的調查方法
三、王爺座談會
四、朴子的鼠疫
五、牛稠溪的變遷
六、幽靈的惡作劇
七、茶室阿婆的話
八、交通
九、成長中的農業
十、老師話「塵埃」
十一、活著的木乃伊
十二、樸仔腳事變
十三、朴子街協議會
十四、小泉校長遇難記
十五、王得祿
附錄
一、致鄉土的青年
二、鄉土的調查方法
三、鄉土史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