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序
學術華語漫談系列之《學科主題漫談I》是一套為增進非母語學習者之學術語言能力而設計的教材。本教材適用於實體、線上、混成等課程模式; 內容可做為課程主體或輔助教材,亦可供學生自學。使用本教材的學習者起點程度可為台灣華語文能力基準(TBCL)3 級、華語文能力測驗(TOCFL) 聽力和口語入門基礎級、漢語水平考試(HSK)3 或4 級、CEFR A2 級、ACTFL 之中初級(Intermediate Low)。
《學科主題漫談I》各單元對話以校園為背景,人物角色包括國際學生和本地生。教材內容涵蓋八個科普話題:應用軟體、機率與統計、3D 列印、再生能源、人工智能、數學與測量、基改食品、市場行銷。使用本教材時,無須依照單元前後順序學習,可依據學習者個別背景、興趣和需求規劃學習順序,或選取其中的單元重點學習。
本套教材各單元包括以下九個部分:
1. 主題引導(Guide Questions):以簡短的問題喚起學習者相關先備知識, 導入單元主題情境。
2. 課文摘要(Synopsis):簡述課文大意,協助學習者預知內容梗概,進一步提取前知,促進由上而下的學習動能。
3. 對話(Dialogue):以輕鬆活潑的對話呈現,藉由聊天問答的方式簡單地介紹主題知識,並將學科或專業情境中常見的詞彙和句式融入其中。
4. 詞彙(Vocabulary):詞彙分學科主題詞彙、專有名詞、一般詞彙三個部分。學科主題詞彙臚列課文中與單元主題直接相關的詞語;專有名詞則包括人名、地名、文化詞等與主題非直接相關的專門術語。所有詞條均加注漢語拼音、詞類標記、英譯和例句。為使學習更具針對性,詞類標記和英譯原則上以本教材單元主題的用法為限-例如,「無人」的用法限於「無人駕駛」或「無人機」的唯定狀態動詞用法;「風力」的用法限於表示能源的wind power。本教材的生詞例句,學科主題詞彙和專有詞語,各詞條僅列一則例句; 一般詞彙列兩則例句。為節省篇幅,並鼓勵認字,紙本及電子書教材中的例句僅提供漢字版,例句的拼音版可見於eCAP@UST 平台之教材區。
5. 句型(Sentence Patterns and Constructions):摘列課文中出現的重要句式。每條句式均加注漢語拼音、詞類標記、英譯和例句。句型練習可依照任課教師課程計畫作為課堂活動或課後複習作業。
6. 近似詞(Synonyms):各單元均設有近似詞表,將單元中特定詞彙與易混淆詞列表,以利學習者辨析和複習。
7. 綜合練習(Exercises):綜合練習包括:重述練習、詞語填空和問答練習,可協助學習者重點複習單元中的重要詞彙、語法形式和篇章結構。
8. 課後活動(Extension Activities):課後活動有問題討論和任務活動, 可協助學習者將單元內容與現實連結,活用其所學。
9. 詞彙索引和語法索引(Vocabulary Index and Grammar Index):詞彙索引和語法索引彙整本教材所有生詞漢語法形式,二者各依單元主題和拼音排列,可協助學習者查找特定詞語或與法形式或統整複習。
壬寅虎年,學術華語系列教材終於出版了。
21 世紀,隨著華語地區高等教育的國際化,我們看到了準備進入大學、或正在大學攻讀學位的國際學生,在求學和就業時所面臨的挑戰:在課堂、實驗室、研討會、小組討論等等場域中,聽不懂教授和同學所說的話,更無法開口表達見解或參與討論。誠然,國際學生中不乏華語流利者,但是學生們在學術場域中很快便深刻體認到,若要在留學期間充分體驗知識的流動和創新,他們還需要學習另一種華語,也就是學術華語。
學術華語課程與系列教材,從發想、構思、啟用數位平台、試用紙本材料到出版,走了一段艱辛漫長卻不孤單的路。2013 年起,在臺灣聯合大學系統「華語教學整合計畫」經費的支助下,我們決定落實學術語言教學的理想, 以建置學術華語教學與學習數位平台為總目標,開啟以學科主題漫談和學術演講為主要內容的資源和教材的發展之路。在此期間,我們也進行了許多實驗性的工作,包括調查國際學生的學習需求、轉寫課堂教學和學術演講的逐字稿、構擬詞彙例句和練習題。2015 年,學術華語教學數位教材1.0 版大致完成,開始在中央大學、清華大學、交通大學試用。2017 年,數位學習平台遭受駭客攻擊,在重建的同時,我們決定除了發展動態的課程平台之外,也出版教材的紙本書和電子書。於是老師們開始利用課後和假期重新檢討編寫教材內容;週間午休時間,團隊成員則一邊用餐,一邊腦力激盪;教材中每一篇課文、詞表、語法點和練習都經過多次的同儕檢視和修改。如此歷經若干個寒來暑往春去秋來,學術華語漫談系列的《學科主題漫談I》和學術華語發表系列的《學術演講入門》教材內容終於成形。此期間,我們也進行了多個實驗性的工作,包括國際生學習需求調查、大學教師學科課堂教學、學術演講的轉寫和分析、舉辦學術華語教學座談研討,以及與海內外學者專家交換專業或學術華語教學的心得。老師們也在包括中央大學、清華大學、交通大學及德國柏林自由大學中級課程或學術華語課程中試用教材,獲得了顯著的教學成效:我們看到學生開始能用中文口頭簡報自己的研究或感興趣的科普議題;能在書報討論或研討會裡掌握發表的內容;能在面試時全程用中文介紹自己的專業領域和研究;能在專業課堂上用中文教學。
每一項發想的實現,都需要許多人的支持、鼓勵、驅策和付出。感謝臺灣聯合大學系統前系統校長曾志朗院士、中央大學前系統副校長葉永烜院士、前陽明大學陳正成副校長、現任臺灣聯合大學系統校長陳力俊院士、陽明交通大學林奇宏校長、清華大學林聖芬系統副校長、中央大學綦振瀛副校長、中央大學顏上堯副校長、政治大學蘇蘅副校長、系統辦公室陳玉芬祕書、卓爾珊祕書、林靜宜祕書、梁毓莊祕書、中央大學語言中心黃惠姿行政專員、徐慧如專任助理等等師長同仁在學術華語教材發展計畫上的支持、指導和行政協助。
感謝本教材的匿名審查委員和參與專家審查的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儲誠志教授、臺灣大學高照明教授、麻省理工學院廖灝翔教授、康乃爾大學盧俊宏老師提供的寶貴指導。
感謝參與執行學術華語教材計畫的中大之光:華語教學學分學程傅聖芳、楊馨雅、許馥曲;資工高手周恩冉、徐立人、朱立宇、彭泰淇、彭浩銘。
感謝傾力支持並催生教材出版的中央大學出版中心總編輯李瑞騰教授、王怡靜高級專員和遠流出版公司的曾淑正主編,沒有怡靜的盡責督促以及遠流編輯團隊的細心排版和校對,教材不會有現在的樣貌。
最後要感謝共同實踐學術華語教材發展計畫的同仁:蘇文鈴老師、蔡愷瑜老師、呂泰霖老師、王娟娟老師、林宛蓉老師、鄭彩娥老師、張瑛老師、李菊鳳老師、范美媛老師。因為大家的齊心協力,我們才能走出第一步。我在此大聲宣布:我們正在為學術華語教材和數位學習平台繼續努力,竭誠歡迎更多的伙伴共同為學術華語課程和教材發展盡心盡力
李明懿 2022 年春謹誌於中央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