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好我們有一位李遠哲∕前教育部長暨中國醫藥大學校長黃榮村
我只能說李遠哲院長,是過去五十幾年來,台灣社會所曾產生過的最大異數。
台灣非政界的名人與真正有影響力的人很多,像證嚴上人、王永慶等人,大部分集中在宗教界與企業界,都是在自己本業上發展出類似帝國的版圖,並滲透到其他領域。但在教科文這類對社會更有潛移默化功能的領域,如日本福澤喻吉與民初北大蔡元培之類的大人物,在台灣卻一直難以出現。至於植根本土而能獨領世界風騷的大思想家與大文學家,更是難上加難。
好在我們有一位李遠哲,雖然他真正在台灣全心投入的時間只有十二年。我常想,假如他不是先有諾貝爾獎的榮耀,依台灣的狀況,恐怕不容易在起步時,就這麼順利介入台灣的幾項大事:國家科技發展藍圖、教育改革、921重建與社區總體營造及社會動盪下年輕人的認同。但是他所具備的人格素質,才是決定他能否做好這些事情的基礎。至於中央研究院的改革與引進國外優秀人才,則是在其本業上本來就應該做好也會做好的事。就我過去實際負責過的921重建與全國教育事務而言,李院長雖是人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但他一直在理念上提供了很多協助,而且影響了很多有相同看法或原來有不同想法的人,一齊為同一目標而努力。
要讓一般人理解李院長在這十二年的表現與功績背後的故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至少要就學術傾向與能力、為人處事風格、懷抱的理想與熱情等項多加敘述,才能可能窺其大要,但後兩項的深入討論並非易事。另外,李院長在這十二年中的所作所為,除了中研院的發展與科技推動廣受肯定之外,在一些事情上由於台灣不尋常與互不信任的環境,經常會有爭議,如何衡平撰述也是一件困難的事。
也許有人會懷疑拿李遠哲當為楷模(role model)是否實際,畢竟諾貝爾不是一般人可拿到的。但是不只年輕人喜歡與他親近,一般人也一樣的以與他見過面為榮,其道理應該很簡單,因為他看人看事的觀點總能直指本心不繞圈子,做人做事不例外的敬謹以對,對年輕人一向持鼓勵態度,對社會則恆有向上提升的願景。不是每一個學術聲名卓著的人都做得到這些,這種罕見特質的組合是吸引很多人之所在。當然,他也不免有難以說服對他持有偏見之人的無奈。
像這樣一個人,相信很多人有興趣想進一步了解他早年的家庭教育、求學過程、重大發現的大要、教育與學術生涯,以及他如何回來台灣,怎麼看問題,又做了什麼事。
張敏超先生終於寫了一本考證周詳,令人讀來津津有味的好書。敏超兄長期在工研院服務,對李院長的出生與求學地知之甚詳,對他的學術貢獻與技術面也頗能掌握;另又長期擔任張昭鼎教授紀念基金會執行長,李院長就是這個基金會的創辦人及名譽董事長,可謂時相往來。由敏超兄來寫這本不算大的書,可說是相得益彰,讓人能在短時間內就弄通李遠哲很多重要的成長與成就軌跡,我在這裡要誠心的祝福這本書的問世,並向大家毫不保留的推薦。
擁抱知識,貢獻於社會進步∕前台積電副總經理陳健邦
知識是有用的,教育是重要的,這沒有人會不同意。但怎樣的學習、生活、社會體制,才能有助於累積知識和提升教育品質?這需要整個社會與時俱進的探索和改進。
從二十世紀到二十一世紀,這世界劇變的時代,台灣作為其中的一部分也從未停下發展的腳步。每一個時代有每一個時代的問題,不同年代的人有不同的成長故事。現在台灣的小孩,恐怕不容易想像,成長在日據時代後期的長輩,如何在躲盟軍空襲的警報聲中度過童年?又如何經歷物資缺乏、民生艱困的日子,取得日後的成就?李遠哲李院長就是一個生長在那一個年代的台灣人。2005年6月,李遠哲李院長在德國接受記者訪談時表示:「戰爭影響了每一個人的生活。」台灣脫離日本統治後,國民黨政府來台,整個國家卻在動亂中,他進入中學就讀後,逐漸相信「唯有民主和科學,才可救這一個國家」的想法,決定追求科學研究的生涯。
李院長出國後先在加州大學、哈佛大學完成博士學位和博士後研究。再應聘到芝加哥大學開始作育人才的教職。芝加哥大學在物理、經濟學等領域都曾有獨領風騷的時代。芝加哥大學的校訓(motto)是:「讓知識累積再累積,以豐富人類的生活。」(Let knowledge grow from more to more,and so be human life enriched.)可以說,有這幾所世界一流大學的歷練,使他既能在研究、教學工作中自得其樂,也深化了他對學術發展和社會進步的看法。
李院長期許自己有助於台灣的社會轉型,不僅自己回到中央研究院工作,也努力拉更多有突出學術成就的人回來。他以為,早期台灣大量的人才外流,有如腦力外流(brain drain),現在則需要有更多的人回來形成一種人才交流(brain circulation),希望台灣能發展出足夠的知識力量,以應付全球化的挑戰。李院長也指出,長久以來,世界上基本進行著以「國家為主體的競爭」,未來則應謀求一個地球群體的運作,否則人類生存的前途堪憂。
張敏超兄常年擔任張昭鼎基金會執行長的工作,對李院長的教育理念、社會關懷,有多於他人的理解。本書從多角度的取材,以李院長的家庭教養、成長和求學故事,為年輕一代再多開一個認識世界的窗口。
書中也特別提到廣泛閱讀和益友對學習的影響。也以辛志平校長和新竹中學的故事,凸顯中學教育對思想人格定型的重大影響。1949年台灣省政府改組,當時的教育廳長陳雪屏,大力整頓全省高中職,辛志平是少數被留任的校長。後來陳雪屏寫了宋人詩句「想見同來者,俱非第二流」的橫幅送給辛志平。當年陳雪屏由與辛志平的接觸,推想他應有一流老師們共事。今天,我們也可說,第一流人物多不是單獨產生的,與時代同來的朋友,是不可少的。教育的重要,就在於能互相正向的學習。
1986年12月,與赫許巴(Herschbach)和李遠哲師生一起獲頒諾貝爾獎的多倫多大學教授波拉尼(Polanyi),在晚會上代表三人致詞說:「人類的尊嚴因親近並擁抱知識而得以彰顯。」(Humandignity is better served by embracing knowledge.)希望這一本有關一位台灣孩子成長為世界頂級科學家的故事書,能吸引更多人去親近人類所開拓的科學世界,並進而擁抱知識,豐富生命的內容。
「玩」在孩子的起跑點∕國立清華大學教育學程中心主任傅麗玉
關於子女的教育,常常聽到這麼一句話:「不要輸在起跑點」,孩子一出生就要為孩子規畫成功的「起跑點」。為了確保日後的勝利,孩子絕對不能輸在起跑點。這本書讓我深入思考李院長的成長歷程,仔細看看李院長的「起跑點」,現在我無法否定孩子的起跑點真的太重要。特別的是,李院長的起跑一點都不特別,一般的家庭生活,父母親全心的關愛小孩子,而不是關愛小孩的成績。注意小孩子的待人處事,訓練小孩做家事甚至煮飯,而不是為了讀書考試剝奪孩子參與家事的機會。鼓勵小孩休閒運動,陪小孩養成閱讀習慣,在生活中培養藝術欣賞,而不是把小孩送到學校各種才藝班就算盡了責任。一切的教育就在生活中很自然的「玩」出來。「玩」在孩子的起跑點很重要,父母親是最重要的玩伴。
十年來筆者因為參與推動張昭鼎紀念金金會的科學教育工作,而有機會經常聽李院長提起一些成長歷程中的小故事。對於從事教育工作的我,那些小故事充滿發人深省的教育哲理,筆者一直很期望能把心中的感動寫下來,但是總在繁忙的生活中,忘了提筆。非常高興看到張昭鼎紀念基金會執行長張敏超先生完成這本書,因為這本書是許多李院長的朋友們期待已久的重要著作。
張先生是李院長的學生,跟隨李院長多年,對李院長的了解非常深入。此外,張先生本身以其科技研發的專業背景,長期投注心力於大眾科學教育,對於中小學生的科學學習有長期的實務經驗。因此,不同於一般的作者,張先生能從科學教育的角度剖析李院長成長歷程的故事,將一位台灣土生土長的諾貝爾獎科學家的成長,以親切、忠實且自然的筆調呈現,讓讀者感覺像是坐在李院長旁邊聽故事一樣,近距離的了解李院長的成長與學習過程,處處充滿引人深思的教育理念。
正在為孩子「不要輸在起跑點」而煩惱的老師家長們、孩子正衝出「起跑點」的老師家長們、還有即將衝到「終點」的大人小孩們!這本書絕對能激發你所需的能量。
是榮幸,也是責任∕張敏超
對曾受教於李院長與張昭鼎老師的我,寫這本書,是一種榮幸,也可說是一種責任。
本書的撰寫來自新竹市私立曙光女中姚麗英校長的建議以及新竹市一些國中老師的鼓勵,希望我能撰寫適合中學生閱讀的李遠哲院長的成長故事。坊間雖有幾本與李院長相關的書籍,但是並不完全適合中學生來看,因此,也就在他們積極催促下,我開始著手寫這本書。
1972年,李院長回台於清華大學化學研究所講學半年,當時的研究生不多,讓我們與李院長有更深、更廣的接觸,從學術專業,到作學問的方法與人生的規畫,無所不談,很快的,李院長就成為我們學生心目中的偶像。李院長的教導對我有深遠的影響,直至今日,除了教誨兒女,與朋友分享,更希望的是能受益予普天下關心下一代教育的父母與老師。
另外,由於我工作機構的宿舍,剛好是在李院長好友張昭鼎老師所住的清大宿舍隔壁,所以畢業後,我與張老師時有接觸,每次見面,話題之廣泛,無所不包,多年下來,知道張老師除了化學專業外,也相當關心社會的進步,尤其是科學與教育的發展及國內環保議題,聊天中張老師常提及李院長在美國的傑出學術成就及兩人間深厚的友誼。張老師的去世,讓李院長(獲頒諾貝爾獎之後)做了一個關鍵性的決定,毅然回國繼續完成好友未竟的社會服務事業。得知這段緣由後,欲將這段令人感動的情誼介紹給年輕朋友的念頭,在我心中盤旋多年。
本書取材於李院長過去多次所發表的演講內容及財團法人李澤藩紀念藝術基金會所提供的兩本紀念文集(《李澤藩,一個偉大的父親.藝術家.教育家》、《如山高似海深--懷念李蔡佩女士》),加上坊間幾本與李院長相關的書籍以及自己受業及工作期間與李院長近身接觸的觀察感想。圖片的提供則要感謝新竹國小陳校長及教務處林淑娟主任、新竹中學王春光祕書及圖書館趙硯稑主任及清華大學校史館等等的熱心的幫忙,更要謝謝中興大學李季眉教授對文稿內容的指正。
從書中內容可以看出,學生時代的李院長活潑頑皮,在許多方面與我們週遭的人並沒有兩樣。一個有興趣於科學探索的年輕人會成為諾貝爾化學獎的科學家,除了天資聰穎外,成長過程中父母的教育方式亦功不可沒。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李院長在治學的態度及面臨困境的處理上有很多獨特之處,足以令後學者仿效。
李院長鼓勵青年人做學問要有「追根究底」的精神,也要秉持著「愛與努力,永不放棄」的信念。其實這就是說不管做學問或做任何事情,要有「堅持」的意志,堅持要找到度過難關的方法而不中途放棄。從本書中我們可以看出他無論在任何讀書的階段或到社會上做事,李院長都能堅持原則、堅持理想,所以他會成功,為大多數人所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