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
有 1 項符合
東亞近代經濟的形成與發展的圖書 |
$ 440 | 東亞近代經濟的形成與發展
作者:中村哲 / 譯者:王玉茹 譯 出版社:中研院-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 出版日期:2005-11-01 三民網路書店 - 財經企管 - 來源網頁   看圖書介紹 |
|
東亞地區是文明搖籃,黃河和長江流域較早產生人口稠密的農業社會,孕育出古老的中華文明。中華文化在東亞具有巨大影響力,極大影響日本、韓國和越南文化,形成涵蓋東亞的東亞文化圈。源於古典漢語的詞彙改變了日語、韓語和越南語的樣貌;源自中國的夏曆和漢字曾通行於東亞。全東亞流行的主要宗教為佛教,中國古典的儒家思想理念亦深刻影響東亞人的傳統觀念。
東亞部分國家在現代化轉型中取得成功,本區域在世界上的政治、經濟重要性正日益提升。日本最早成功實行西方化,實現國力增長;南韓、台灣和香港在20世紀60至90年代實現經濟騰飛,為亞洲四小龍之三。中國大陸經濟自20世紀末起亦發展迅速,中華人民共和國如今已被視為潛在超級大國之一。雖在政治和經濟上具有較大影響力,東亞地區亦存在如北韓問題、兩岸問題、釣魚臺問題和獨島問題等潛在安全隱患。
維基百科
本書為中國、日本、韓國、台灣四國的經濟史學者,合作進行之國際研究成果。書中客觀地解析東亞的特徵,以重視比較研究的角度和長期性的觀點,針對東亞經濟的形成過程進行歷史性的分析。
東亞資本主義形成史序說 中村哲
台灣學者論近代華商歷史:學術環境與解釋趨勢 林滿紅
十九世紀首爾財貨市場的動向 李榮薰
中日資本主義產生的制度環境比較:以公司制度的產生和發展為中心 王玉茹
韓國「新女性」與「近代」的相遇 井上和枝
兩次世界大戰期間東亞的工業性分工:對機械貿易的分析 堀和生
兩種帝國主義與亞洲國際經濟秩序:1930年代初期英日航運在中國中心之國際海域的競爭
李宇平
兩次世界大戰之間時期日本的研發體制:官立、公立、私立礦業實驗研究機構的變遷及其特徵 沢井実
兩次世界大戰之間時期的日本城市小工業:以東京地區為例 谷本雅之
韓國經濟中的政府與同業組合:以大韓紡織協會為事例 朴 燮
以「亞洲的國際間投入產出模型」對韓國經濟的分析 呼子徹
日本縫紉機企業在中國的發展:以Brother和JUKI為例 康賢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