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
有 1 項符合
東台灣社會福利探析:高齡、族群與性別的圖書 |
$ 378 | 東台灣社會福利探析:高齡、族群與性別
作者:徐娟玉-總編輯 出版社:松慧文化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7-07-01 規格:初版 三民網路書店 - 社會人文 - 來源網頁   看圖書介紹 |
|
臺灣自古為原住民族世居之地,原住民族在17世紀中葉以前一直居於主體民族地位;隨著漢族不斷從中國本土移入與墾殖、以及與平埔族原住民通婚,漢族遂取代原住民族成為臺灣的最大民族。自有信史記錄以來,臺灣歷史上曾經歷大肚王國、荷西時期、明鄭時期、清治時期、日治時期等多次政權遞嬗,最近一次為1945年10月後由中華民國統治。1949年兩岸分治後,中華民國的有效統治範圍限縮至臺澎金馬與部分南海島礁,臺灣自此實質上成為中華民國的主要領土,並延續至今。
歷經1860年臺灣開港以來至日治時期所打下的現代化基礎,以及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運用美援所進行的一系列的經濟建設,加上國際上冷戰對峙的格局,使臺灣自1960年代起在經濟與社會發展上突飛猛進,締造舉世聞名的「臺灣奇蹟」,名列亞洲四小龍之一;之後在1990年代躋身已開發國家之列,目前無論人均所得或人類發展指數均具世界先進國家水準。臺灣擁有蓬勃的製造業及尖端科技,在半導體、資訊科技、通訊、電子精密製造等領域執牛耳。貿易方面主要透過高科技產業賺取外匯,經濟發展上以高科技產業與服務業為中心,亦朝向文化產業及觀光業發展。隨著1987年戒嚴時代結束以來政治上的自由化與民主化,以國民兩黨為首的政黨政治、統獨議題、以及公民社會的形成,臺灣逐漸淡化過往戒嚴時代形塑的中國史觀,發展出臺灣主體意識與多元文化主義,使得臺灣文化呈現多元並立的面貌。
維基百科
過去台灣的發展,南北宛如天壤,政府的政策常被批判為「天龍國」思維,「不要用台北看天下」便是偏鄉人的吶喊。然而中央山脈兩側東西部的差距卻比南北差距更大。從宜蘭以下,尤其花蓮到台東的東台灣,被忽視的程度有如「異域」,東部的需求常被漠視或誤判,後山人的聲音總是卑微而傷感,更充滿了諷刺。
本書以東部地區各群體為關心的對象,探討女性在就業,以及高齡者在日間關懷、長期照顧、媒體、福利需求和高齡友善等各面向的議題。所有的作者都意圖凸顯這些群體在需求上的獨特性,也誠摯地呼籲政府不要再以西部都會區的思維來規劃東部地區的福利體系。而是能夠依照東部地區各族體的獨特文化與需求,提供符合其所需的各種服務,讓居住在東台灣這塊最後淨土的人們也能獲得有尊嚴有品質的生活
主編序
本書是由一群長期關心原住民族事務與社會脈動,並在東台灣從事教學、研究和服務的老師共同研究而成。書的內容主要是從不同專業的角度剖析社會學和社會工作最關注的群體:老人、原住民和婦女的相關議題。我們發現這些群體在東台灣所面臨的問題不僅有其獨特性,而問題的嚴重性也遠超過西部地區。我們也認為社會情境和結構的因素才是導致東部地區這些團體處於多重不利地位的主要原因。本書主要是希望藉由凸顯這些社會情境和結構的因素,讓政府加以重視,俾使東部地區的老人、原住民和婦女也能夠和其他地區一樣,能夠獲得有品質、有人權的生活。
第 1章 呂傑華老師主要是分析東台灣《更生日報》此地方報中對老人的報導,發現最常出現的報導即是老人在警消、災禍、意外等的新聞,都是採負面描述老人的社會意象。另外,媒體也偏愛呈現「三失」與「三受」意象的老人,讓老人淪於作秀、操弄的道具與工具。此不僅無法為老人增能,且無助於擬定適切的老人治理政策。
第2章 林明禛老師主要是以花蓮縣的多元族群老人為研究的標的,運用2014年花蓮縣的老人生活狀況與福利需求調查資料為基礎,比較外省、客家、原住民、閩南四個族群在福利需求上的差別。結果發現,福利需求較大的族群為外省籍和原住民老人。
第3章 鄭期緯與鄭夙芬兩位老師探討的是福利服務社區化的議題,其以東台灣地區的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為研究對象,深入了解目前花蓮縣和台東縣關懷據點提供給原住民長者的服務現況,希望作為未來推動原住民長者社區照顧的參考依據。
第4章 賴兩陽老師也是關心原住民的長期照顧議題,他好奇的是如何將原住民族文化融入在長期照顧制度之內。他研究的標的是海端鄉的社區照顧據點,探討原住民部落長照制度的文化基礎、原住民長照制度政策內涵、以及原民會對長照制度的主張等,最後提出他綜合的看法與建議。
第5章 范麗娟老師主要是受到社會工作逐漸由以需求為導向轉至以權利為導向的趨勢,希望從人權的角度,探討東部地區的老人,特別是居住在偏遠地區的原住民老人,在長期受到外來政權的不當對待,以及基礎建設和經濟發展資源的高度缺乏下,所導致的少子化和人口老化的急遽變化,此也造成其對福利服務的高度需求。
第6章 陳素梅老師是從高齡友善城市的角度,探討花蓮縣從民國102年推行高齡友善城市相關政策至今的成效。基於社會政策與社會福利界論及高齡友善城市的文章較少,因此藉由這篇論文,一方面論述高齡友善城市理念,另一方面想了解在花蓮縣人口分布與發展的狀況下,高齡友善城市政策推行的成果。文中匯整了目前衛生福利部所公布的花蓮高齡友善城市成果報導,以及花蓮縣衛生局和社會處推動高齡友善城市政策相關工作的成效,最後提出省思。
第7章 王采薇老師比較花蓮縣與臺灣地區女性勞動力參與率以及失業率,她發現當臺灣地區女性勞動力參與率緩緩上升之際,花蓮縣則是升降不一,但大都是低於臺灣地區女性勞動力參與率,在此同時花蓮縣55至64歲之女性勞動力參與率明顯地高於臺灣地區同年齡組別女性。在失業率方面,雖然2011年以來花蓮縣女性失業率低於臺灣地區女性,但2013至2015年花蓮縣50至59歲年齡組別女性,其失業率出現高於臺灣地區同年齡組別女性的趨勢。全文進一步檢視過去十年來花蓮縣及臺灣地區女性勞動力參與率之年齡組別、教育程度與婚姻狀況,以及不同年齡組別和教育程度之女性失業率,並且提出《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之「消除對於婦女的歧視」,不能忽略不同區域女性的差異性,在訂定性別政策綱領時,需要加入區域、年齡、教育程度、婚姻狀況等之考量。
范麗娟
於東華大學社會系
2017年6月20日
第一章 媒體再現的臺灣老人意象—以東臺灣地方報老人新聞為例
■呂傑華
第二章 東部老人生活狀況與福利需求—
外省、客家、原住民、閩南四個族群的差異比較
■林明禛
第三章 花東地區原住民鄉鎮社區照顧關懷據點之現況初探
■鄭期緯 鄭夙芬
第四章 原住民族地區長期照顧制度初探—從海端鄉的社區照顧計畫談起
■賴兩陽
第五章 以人權為導向的福利服務規劃─以偏遠地區老人為例
■范麗娟 李沛恩
第六章 花蓮縣高齡友善城市政策成果與省思
■陳素梅
第七章 花蓮縣與臺灣地區女性勞動力參與差異之檢視與反思
■王采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