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八十憶雙親》、《師友雜憶》二書之合編,皆為錢賓四先生對自己生平所作的記敘。《八十憶雙親》為先生八旬所誌,概述其成長的家族環境、父親的影響和母親的護恃。後著《師友雜憶》,繼述其生平經歷,以饗並世。不僅補前書之不足,歷數了先生的求學進程、於各地的工作經驗、做學問的契機、撰著寫就的過程以及師友間的往事等,使讀者對賓四先生有更完整、更深刻的認識;亦可藉由先生的回憶,了解其時代背景,追仰前世風範。
作者簡介:
錢穆(1895~1990年),字賓四,江蘇無錫人。年十八即任小學教師,歷中學而至大學。先後於燕京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師範大學、西南聯大、齊魯大學、華西大學、四川大學、雲南大學、江南大學等校任教。1949年,赴港創辦新亞書院。曾先後獲香港大學、美國耶魯大學頒贈名譽博士。1967年,來臺定居,膺選中央研究院院士,並任中國文化學院史學研究所教授。1986年,受聘為總統府資政。
賓四先生治學,大抵以史學為核心,廣涉諸經諸子之學,從而擴及中華學術與思想文化諸多領域;其中又以理學最為深刻,自云「得力最深者莫如宋明儒」。其成就,直接反映了中國近代學術史之變遷。畢生心力鑽研中國古典文獻,即使晚年苦於眼疾,仍著作不輟,冀以喚醒中華民族文化之靈魂,儼然為晚清以來西方文化洪流之中流砥柱。所著《先秦諸子繫年》、《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國史大綱》、《秦漢史》、《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朱子新學案》等八十餘種,俱享譽中外學術界。
作者序
余八十初度,撰《憶雙親》一文。讀者多勸余繼述生平經歷,以饗並世。余念自幼志學,老而無成,妄有自述,豈不靦顏。惟生平師友,自幼迄老,獎勸誘掖,使余猶幸能不虛度此生。此輩師友往事,常存心中,不能忘。今既相繼溘世,余苟不加追述,恐其姓名都歸澌滅,而余生命之重要部分,亦隨以淪失不彰。良可惜也。惟余所欲追憶者乃遠從七十年前開始。逃避赤禍來港臺,亦已有三十年之久。古人以三十年為一世,以今思昔,皆已恍如隔世。而況憂患迭經,體況日衰,記憶銳退,一人名,一地名,平常自謂常在心中,但一臨下筆,即渺不可尋。有時忽現腦際,未即寫下,隨又忘之,苦搜冥索,終不復來。而又無人可問。如寫第一篇果育學校事,當前相識已無一人同歷其事者。第二篇寫常州府中學堂事,在臺有一人,在港復有一人,年皆長於余,皆垂垂九十矣。余所思,未必即彼所知。此皆前清時代之事。下逮民初,亦復如是。故凡余所述,皆屬一鱗片爪,而已費九牛二虎之力。但既到老不忘,則可確證其為余生命中之重要部分,務求敘述真實,亦屬余對生命之自惜。縱屬一鱗片爪,在余則彌自珍重。而余之生命,在此時代,亦屬可有可無。增余一人不為多,減余一人不為少。惟此七十年來,世風時態,驟轉亟變。余所追憶亦可使前世風範猶有存留。讀此雜憶者,苟以研尋中國現代社會史之目光視之,亦未嘗不足添一客觀之旁證。有心世道之君子,其或有所考鏡。是則凡余之所雜憶,固不僅有關余一人之事而已。又余雙目已不能見字,信筆所至,寫成一字即不自睹。工拙更不可計。亦有心中極明白極清楚之事,不敢放筆。若以白話文寫出,則更恐浪費紙張,浪費讀者之光陰。故下筆力求其簡,庶亦可告罪於萬一耳。知我罪我,是在讀者。
民國六十七年春錢穆自識於臺北士林外雙溪之素書樓,時年八十有四。此序先成,全稿起筆於民國六十六年冬,於民國七十一年之雙十國慶停筆,前後歷五年。
余八十初度,撰《憶雙親》一文。讀者多勸余繼述生平經歷,以饗並世。余念自幼志學,老而無成,妄有自述,豈不靦顏。惟生平師友,自幼迄老,獎勸誘掖,使余猶幸能不虛度此生。此輩師友往事,常存心中,不能忘。今既相繼溘世,余苟不加追述,恐其姓名都歸澌滅,而余生命之重要部分,亦隨以淪失不彰。良可惜也。惟余所欲追憶者乃遠從七十年前開始。逃避赤禍來港臺,亦已有三十年之久。古人以三十年為一世,以今思昔,皆已恍如隔世。而況憂患迭經,體況日衰,記憶銳退,一人名,一地名,平常自謂常在心中,但一臨下筆,即渺不可尋。有時忽現腦...
目錄
出版說明
八十憶雙親
壹、前言‧3
貳、七房橋‧4
參、五世同堂‧5
肆、先祖父鞠如公‧8
伍、先父之幼年苦學及科名‧9
陸、懷海義莊‧11
柒、先父對余之幼年教誨‧14
捌、先父之病及卒‧18
玖、先母來歸‧20
拾、先母寡居‧22
拾壹、先兄之卒及先母之晚年‧28
拾貳、先母之卒‧29
師友雜憶
序‧35
壹、果育學校‧37
貳、常州府中學堂‧48
附私立南京鍾英中學
參、三兼小學‧70
肆、私立鴻模學校與無錫縣立第四高等小學‧80
伍、后宅初級小學‧100
陸、廈門集美學校‧114
附無錫縣立第一高等小學校
柒、無錫江蘇省立第三師範‧124
捌、蘇州省立中學‧133
玖、北平燕京大學‧143
拾、北京大學‧154
附清華大學及北平師範大學
拾壹、西南聯大‧199
拾貳、成都齊魯大學國學研究所‧221
拾參、華西大學四川大學‧239
拾肆、昆明五華學院及無錫江南大學‧248
拾伍、新亞書院‧264
拾陸、新亞書院(續一)‧275
拾柒、新亞書院(續二)‧297
拾捌、新亞書院(續三)‧307
拾玖、新亞書院(續四)‧322
貳拾、在臺定居‧339
出版說明
八十憶雙親
壹、前言‧3
貳、七房橋‧4
參、五世同堂‧5
肆、先祖父鞠如公‧8
伍、先父之幼年苦學及科名‧9
陸、懷海義莊‧11
柒、先父對余之幼年教誨‧14
捌、先父之病及卒‧18
玖、先母來歸‧20
拾、先母寡居‧22
拾壹、先兄之卒及先母之晚年‧28
拾貳、先母之卒‧29
師友雜憶
序‧35
壹、果育學校‧37
貳、常州府中學堂‧48
附私立南京鍾英中學
參、三兼小學‧70
肆、私立鴻模學校與無錫縣立第四高等小學‧80
伍、后宅初級小學‧100
陸、廈門集美學校‧114
附無錫縣立第一高等小學校
柒、無錫江蘇省立第三師範‧124
捌、蘇州省立中學‧133
玖、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