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中國朝代,乃西晉司馬氏政權的延續。因內遷的北方遊牧民族造反,晉懷帝與晉愍帝先後被俘殺,琅琊王司馬睿在群臣擁戴下在建康即位,即晉元帝,史稱東晉。東晉與先前三國時期的東吳以及其後的宋、齊、梁、陳,合稱為六朝。此外,東晉又仿蜀漢稱東漢為中漢,稱西晉為中朝;又東晉統治地區大部分在江東,古稱江左,因此以江左代指東晉。因江東被晉人視為東方,因而司馬睿之後的晉朝被劉宋稱作東晉。同時北方有多個遊牧民族建立政權並連年征戰,史稱五胡十六國時期。
東晉雖然是司馬氏政權的延續,但司馬氏在政治上威望不高,朝廷由世族大家把持,最先的一個乃出身琅琊王氏的王導,其後又有陳郡謝氏的謝安、謝玄等等。而世家大族中的代表者有南下的王、謝、袁、蕭等僑姓,和本身居於江南的朱、張、顧、陸的吳姓。最初東晉有賴權臣王導主持大局,一方面拉攏江南士族,一方面又安排予從中原南下的士族,並以司馬氏作為共同擁戴的對象,司馬氏實際上成為傀儡。世家大族本身並不真正忠於司馬氏,尤其是他們本身都擁有大量田地,以至擁有自家部隊,有足夠實力抗衡司馬氏政權。最初有王導主持大局,東晉政權得以穩定,故時人稱「王與馬,共天下」。但晉元帝以降則內亂頻生,如有早期王敦之亂、蘇峻之亂,後期又有孫盧之亂等。
東晉也曾多次試圖北伐,但由於內部不團結,除了最後篡晉的劉裕取得一定成果外,其餘都無建樹。祖逖本有希望恢復舊土,但他被晉元帝及世家大族挾制,鬱鬱而終。桓溫的北伐則被慕容垂擊敗。
376年,前秦苻堅滅掉代國,統一了北方,南北分立之勢從此而成。其後苻堅開始率兵南侵。383年,苻堅率約八十七萬兵馬大幅南侵,東晉宰相謝安力主抗擊,派謝石謝玄率軍,在淝水之戰大獲全勝,苻堅逃回北方。之後苻堅力量衰弱,因此原本統一的北方再次分裂為多國。後有桓玄叛亂,廢安帝,自立為天子,後為大將劉裕所平,擁恭帝,然大權落於劉裕。
420年,劉裕篡位建立劉宋,開啟南北朝時代,東晉亡。
維基百科